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通过对河南省信阳市动物医院真菌性皮肤病患犬的调查,了解该地区犬真菌性皮肤病病原种类、发病规律及特点,为该地区犬皮肤真菌病的防治提供参考与依据。结果表明,犬真菌性皮肤病发病年龄主要在2岁以内,占调查病例的73.29%,犬真菌性皮肤病流行的时间为5、6、7、8月,占调查病例的58.64%;不同性别的犬发病率不同,其中,公犬发病数占53.92%,略高于母犬(46.02%);犬真菌性皮肤病发病率最高的部位是腹部、颈部和背部,分别占30.89%、23.04%和18.32%;发病率最高品种为贵宾犬和京巴犬,分别占调查病例的24.61%和18.32%,发病率最少的是吉娃娃,占发病病例的2.09%;引起犬真菌性皮肤的主要病原是犬小孢子菌和石膏样小孢子菌,分别占37.17%和24.08%。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本地区犬皮肤病病原类型及发病规律,调查研究了郑州金水区多家宠物医院自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临床接诊的104例犬皮肤病病例,对患犬发病特点、病原类型等综合数据统计分析。结果:本次调查的皮肤病患犬病例中多发生于春夏季节(5~8月份);以寄生虫性皮肤病感染率最高(44. 23%),其次是真菌性皮肤病(29. 80%);犬皮肤病病例数随着犬年龄增加而减少,1周岁以内的幼犬发病率较高(46. 15%);雌性患犬有46例,占44. 23%,雌雄比例为1. 26∶1,雄性患犬高于雌性患犬;调查的病例中发病率最高的品种是泰迪犬,占22. 11%,比熊犬和贵宾犬次之,且不同品种的犬具有明显差异性;发病部位主要以面部居多(24. 03%)、其次是背部(20. 19%)和四肢(16. 34%)。表明该地区犬皮肤病的发病特点是患犬病原体以寄生虫为主,其中疥螨感染性皮肤病为寄生虫性病原引起皮肤病之首,混合感染占据一定比例;发病主要集中在春夏季节,幼龄犬为高发年龄,雄性患犬略高,皮肤患犬与品种和毛发长度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辽宁地区宠物犬皮肤病发病情况,对2019年内辽宁省部分地区内12家宠物医院病例情况分析汇总。调查共收集病例19 858例,其中皮肤病病例2 256例。结果表明:寄生虫性皮肤病病例量最多,占犬皮肤病总数的32.40%。犬寄生虫性皮肤病中疥螨感染率最高,占寄生虫皮肤病数量的35.84%;耳痒螨次之,占29.69%。犬皮肤病发病季节主要集中在6~10月。其中7、8、9月份发病率居多,分别占比为18.45%、21.41%、17.11%。犬发病年龄主要分布在0~2岁之间,占63.96%;犬皮肤病中雌雄比为1.24∶1;犬皮肤病纯种犬中斗牛、德牧及贵宾发病率较高,分别为9.13%、8.38%、7.45%。综上所述,犬皮肤病流行受年龄、品种、气候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幼年犬及高湿热多变的环境可以加大犬患病风险。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广州市增城区犬真菌性皮肤病的流行病学特点,课题组收集了该地区2016年1~12月多家宠物医院有效病例共计392例,对患犬发病规律及特点、病原类型等进行统计。结果:不同年龄犬只发病率差异很大,8月龄以下幼犬发病率较高,占调查病例的46.2%,成年犬只发病率相对较低;雄性犬只发病率为57.4%,略高于雌性犬(42.6%);夏季犬只发病率为44.4%,秋季和春季发病率分别为27.3%和23.0%,冬季发病率最低,仅占8.9%;发病率和品种之间有一定相关性,在统计的病例中阿拉斯加犬发病率最高,占18.4%,贵宾犬和哈士奇犬次之,分别占15.3%和14.3%,中华田园犬的发病率最低,仅占1%;病变部位中腹部发生率最高,为20.7%,颈部、背部次之,分别占19.6%和18.9%,面部、耳朵、四肢和尾部感染病例较少,依次为8.9%、7.4%、6.9%和6.6%;犬小孢子菌是最主要的病原菌,占总病例的41.3%,石膏样小孢子菌次之,占26.3%,马拉色菌感染的病例数最少,仅占12.8%。表明该病的发生特点是幼犬发生率高于成年犬;雄犬发生率高于雌犬;夏季发病率最高;阿拉斯加犬只发病率最高;腹部发生率最高;犬小孢子菌是最主要的病原菌。  相似文献   

5.
笔者对天津市某动物医院2016年7月-2017年6月就诊的104例犬皮肤真菌病病例进行临床调查分析,了解该地区犬真菌性皮肤病的发病规律及特点。调查内容包括病犬品种、患病时间、病犬性别、病犬年龄等方面。结果表明:(1)犬皮肤真菌病在夏季多发。(2)犬皮肤真菌病主要的发病年龄在4岁以下。(3)不同性别犬的皮肤真菌病发病率也存在差异,发病率分别为公犬60.58%、母犬39.42%。(4)易发病的品种多为北京犬和贵宾犬。  相似文献   

6.
犬皮肤病是宠物临床上常见的病例,引起犬不同程度的瘙痒、脱毛、皮肤色素改变等症状,严重影响犬的生活质量。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西安地区犬常见皮肤病的流行病学进行研究,收集整理了2012年至2017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安动物医院的犬皮肤病病历,对不同性别、年龄、病因、季节、发病部位以及不同品种的犬患皮肤病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以期更好地了解犬皮肤病的发病特征及其变化规律,并为临床诊断和防治犬皮肤病提供科学依据。调查发现犬的皮肤病病例共有970例,占总发病数的4.05%;细菌性皮肤病和真菌性皮肤病的发病率较高,分别为31.44%(305/970)和27.22%(264/970);夏季是犬皮肤病的高发季节;1岁以内的犬患皮肤病较多,占总病例数的40.82%(396/970);雄性病例与雌性病例分别占总病例数的58.56%(568/970)和41.44%(402/970);腰背部、耳部、四肢及面部是犬皮肤病的高发部位。  相似文献   

7.
正本研究对北京8家动物医院2026例犬皮肤病临床初诊病例进行了调查分析,通过临床症状、伍德氏灯检查和直接镜检进行犬真菌性皮肤病初步诊断,以SDA等进行接种纯培养和镜检分离鉴定致病真菌病原。结果显示:在所调查的2026例犬皮肤病病例中,皮肤真菌病245例,占12.09%;犬小孢子菌157株,占犬皮肤真菌病病例的64.08%;犬小孢子菌感染幼龄犬77例,占49.04%;母犬81例,占51.59%;6~11月发病104例,占66.24%;头部发病46例,占29.30%。结论:犬小孢子菌为致病的主要病原真菌,幼龄犬、母犬、6~11月、头部发病率最高。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宠物犬皮肤病感染情况及流行特点,对宠物犬皮肤病的防治提供借鉴,以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某宠物医院接诊的189例宠物犬皮肤病病例为研究对象,按疾病的种类、发病季节、犬的年龄、品种以及发生部位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宠物犬皮肤病发病率为11.10%;以寄生虫感染为主要感染类型(37.04%);多发生在7—9月(59.26%);0~1岁幼犬的皮肤病发病率最高(34.92%);泰迪犬最易感(21.16%);耳部为易发部位(21.69%)。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索保定地区犬风湿病的发病规律,选取2014年10月份—2015年10月份保定地区多家宠物医院接诊的风湿病患犬病例,通过查阅病历调查了风湿病的发病率以及发病与季节、性别、年龄、品种、疫苗免疫情况、饲养方式、生活区域等的关系。结果表明:保定地区犬风湿病发病率为2.6%,夏季(6—8月份)发病率最高,达到33.7%;雌性犬的发病率高于雄性犬;3~6月龄的幼犬发病率最高,为28.73%;大型犬的发病率高于其他体型的犬种,发病率高达52.36%;长期生活在潮湿地方的犬发病率高于室内饲养的犬;多数患犬因受潮或夏季长期吹空调而患病;患犬的体温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说明保定地区犬风湿病的总发病率不是很高,风湿病的发生与季节、犬的性别、年龄、品种等关系密切;3~6月龄的大型雌性幼犬在夏季发病率最高。  相似文献   

10.
为了了解呼和浩特地区犬常见皮肤病的种类和流行情况,并研究犬皮肤病的防治对策,试验收集了2012年7月份—2013年7月份呼和浩特地区5家宠物诊所接诊的2 504例皮肤病病例,对犬皮肤病的发病部位、发病季节,患犬的年龄、性别、品种、绝育和生育史、发病率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呼和浩特地区犬皮肤病的发病率为27.44%,仅次于传染病(32.61%)与内科病(22.98%)。在皮肤病的病例中,脓皮病发病率最高,占27.16%;其次为真菌感染,占23.52%。  相似文献   

11.
苏中地区犬皮肤病流行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临床病例调查发现,近三年苏中地区的犬皮肤病发病较重,发病率有上升趋势。螨虫、真菌和细菌等感染或混合感染引起的皮肤病占皮肤病病例总数的77.9%,螨虫性皮肤病发病率最高,占44.1%;内分泌紊乱性皮肤病发病数急剧增加,2015年发病数比2013年增加了190%。苏中地区犬皮肤病发病率较高的季节主要集中在4—8月份,6月份达到高峰。此外,犬皮肤病的发生与犬只个体差异亦有明显关系,2岁以内的犬易发生皮肤病,占67.2%,7岁以上老龄犬皮肤病发病率呈急剧上升趋势;雌性犬的皮肤病发病率高于雄性犬,比例达1.37∶1,且具有品种易感性。调查结果表明:苏中地区犬皮肤病呈高发病状态,以感染性皮肤病为主,发病主要集中在梅雨季节,与犬只的年龄、性别及品种有关,且治疗疗程较长。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湖南省常德地区宠物犬皮肤病流行病学规律,采用回顾性查阅常德地区动物医院的病历、临床诊断及跟踪调查、显微镜检查、数据统计等方法,对该地区宠物犬皮肤病总发病率、皮肤病种类以及皮肤病的发生与宠物犬的种类、性别、年龄、季节的关系进行整理分析。结果表明:常德地区犬皮肤病的发病率为15.9%,其中发病率最高的是贵宾犬,占总皮肤病患犬病例的41.1%;发病年龄以1~3岁的幼犬发病率最高;耳部为易发部位;以混合感染为主;夏季为多发季节。  相似文献   

13.
为初步调查北京地区犬体表寄生虫性皮肤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以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院检验科自2016年10月1日至2018年1月31日所接诊皮肤病病例(共3 802例)为样本,采用多组率间两两比较卡方检验对其中疥螨、蠕形螨、姬鳌螨、跳蚤、虱子、蜱感染病例的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夏季(6~8月份)是犬体表寄生虫性皮肤病发病率最低的季节(P 0. 05);绝育犬的体表寄生虫性皮肤病发病率显著低于未绝育犬(P 0. 05);小于1岁的犬在各年龄段犬中体表寄生虫性皮肤病发病率最高(P 0. 05)。  相似文献   

14.
对2012年到广西南宁市某宠物医院就诊的956例病犬进行临床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犬细小病毒病的发病率、发病季节、发病年龄、犬品种纯度与犬细小病毒病发病率的关系、免疫对犬细小病毒病的影响等。结果表明,犬细小病毒病发病率达14.3%;发病季节主要以春季、秋末和冬季为主;各种年龄阶段的犬均可发生,但以幼犬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免疫是预防该病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对浦东地区2011~2015年期间接诊的2 860例犬细小病毒病(Canine Parvovirus Disease,CPVD)进行分类调查,结果显示:浦东地区CPVD全年均有发生,但主要在秋、冬和春季流行,临床症状以肠炎型为主;该病年平均发病率维持在4%左右,死亡率为55.34%~73.47%;幼龄犬发病率高,1~6月龄幼犬占病例总数的60.94%;未经疫苗免疫的病犬占病例总数的78.71%;在有明确品种记录的1 673个病例中,纯种犬的占比为61.92%,极显著高于杂交犬/田园犬(P0.01)。结果表明,浦东地区犬CPVD的发生具有季节性,幼龄犬、纯种犬和未预防接种的犬对细小病毒病的易感性较高。本调查结果为浦东新区CPVD的防控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犬急性胰腺炎并发急性肾衰竭的发病因素、临床特点及防治措施,调查分析了本动物医院2012年9月-2014年10月84例犬急性胰腺炎中41例并发急性肾衰竭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显示,该调查中犬急性胰腺炎并发急性肾衰竭的发病率为48.81%;发病与性别、年龄、品种有一定关系,主要表现为青年犬、雄性犬多发,贵宾犬、博美犬和雪纳瑞犬发病率较高;犬急性胰腺炎并发急性肾衰竭组与未并发组的病死率分别为51.2%和30.2%,并发组的病死率显著高于未并发组P0.05)。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西宁地区犬常见皮肤病的发病率比较高,尤其在夏季闷热而多雨,加之饲养条件制约,约占犬临床病例的20%~30%。犬皮肤病种类繁多,原因复杂,既不易根治,又容易误诊,而且有些还是人畜共患病,应引起我们高度重视。1病因犬皮肤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春、夏季多发,寒冷的冬季少发。据作者通过临床多年的调查、治疗,发现犬皮肤病主要为螨虫病和真菌性皮肤病,其中大多数为螨虫和真菌混合感染性皮肤病。螨虫病常见的有蠕形螨、疥螨和恙蟎。临床中,2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采集常州地区3家宠物医院106例犬粪便和肛拭子,经胶体金和RT-PCR鉴定共检出45例犬冠状病毒(CCV)阳性病例,阳性检出率达到42.45%。对发病月份以及发病月龄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1-3月龄幼犬属于CCV高发群体,阳性检出率可达44.44%;发病月份主要集中在冬春两季(10月~次年3月),发病率合计86.67%。感染犬常表现肠道症状,临床主要可见以腹泻为主。未经接种疫苗或者疫苗接种程序不完全的犬感染CCV概率远高于接种完成的犬。调查结果表明,常州地区宠物犬对犬冠状病毒病的感染率较高,需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正>犬的真菌性皮肤病不仅严重影响自身的生长发育,也可能威胁人类的健康。由于地域不同、自然环境不同、饲养品种各异、饲养管理方式有别,犬真菌性皮肤病分布和种类也不一样[1-2]。再加上犬真菌性皮肤病本身治疗难度大,且复发率高,给各地该病防治造成很大困难[3]。试验以河北农业大学兽医院接诊的皮肤病患犬为研究对象,通过临床调查和病原学检查,查明保定市犬真菌性皮肤病的发病规律及流行病学特点,并对犬真菌性皮肤病进行治疗试验,从而  相似文献   

20.
在众多犬疾病中,犬细小病毒病是威胁犬群生命安全的最主要流行病之一.本人对秦皇岛康健宠物医院和昌黎爱康宠物医院2014年1~12月诊治的共317例犬细小病毒病例,就其发病及治疗情况做以调查,以了解犬细小病毒病的流行现状.结果显示:犬细小病毒感染发病急,病程短,对6月龄以下幼犬危害更大,国内报道该病的发病率为90%,死亡率为50.7~66.7%,本病主要发生在6月龄以下幼犬,冬季发病较多,其次为初春或深秋,夏季发病较少.疫苗对该病的防治有一定的效果,由于养犬密度、动物的流行性不断加大及种种原因导致的免疫失败,本病在临床仍居犬病之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