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2 毫秒
1.
天优2075是用强恢复系福恢2075与三系不育系天丰A配组而成的三系中籼杂交水稻新品种。该品种具有群体整齐、熟期转色好、丰产、稳产性好、制种产量高等特点。2013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福恢2075是2003年春季在海南用恢复系制8做母本,与航1号杂交,2003年秋季用其F1做父本与蜀恢527杂交,后代在稻瘟病重发区自然诱发筛选,经多年多点加代定向培育而成。本文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等。  相似文献   

2.
2003年春季在海南用明恢86作母本与蜀恢527杂交,2003年晚季在福州用该杂交组合F1作母本,与多系1号杂交,后代在上杭茶地自然稻瘟病区筛选,对所获得的优良单株连续多年在沙县和海南反复加代定向培育,选育出恢复系福恢656。利用恢复系福恢656与三系不育系泰丰A配组,选育出三系晚籼杂交水稻新品种泰丰优656。该品种具有米质优,熟期转色好,丰产性好,制种产量高等特点,2013年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3.
2003年春季在海南用蜀恢527做母本,与R2(航86/台农67//多系1号)杂交,后代在上杭茶地自然稻瘟病区筛选,对所获得的优良单株连续多年在沙县和海南反复加代定向培育,选育出恢复系福恢2189。利用强恢复系福恢2189与三系不育系川香29A配组,选育出三系中籼杂交水稻新品种川优2189。该品种具有穗大粒多,熟期转色好,丰产性好,制种产量高等特点,2012年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4.
天丰优269(原名盐优269)系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用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育成的天丰A与自育恢复系盐恢269配组,于2002年育成的高产优质多抗三系杂交籼稻新组合。多年多点试验示范结果表明,该组合具有米质较优、适口性好、高产稳产、熟期适中、抗病性强、适应性广、制种产量高等特点,是一个综合性状较优良的杂交籼稻新组合。2006年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2006年3月申报农业部植物新品种权保护。1选育经过1995年夏在本所试验田亲本圃,用盐恢559做母本,盐恢469(本所中间材料)做父本,配置杂交组合,获杂交种子26粒,同年…  相似文献   

5.
杂交水稻新组合——特优6355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优6355是漳州市农科所1999年用自育的稳定恢复系漳恢6355(明恢63//献党恢/IR2055)做父本,与龙特甫A不育系组配的高产、抗病、米质较好的籼型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2002至2003年参加漳州市晚稻新品种(组合)区试和生产试验,2003年底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6.
特优5565是用优质恢复系漳恢5565与三系不育系龙特浦A配组而成的三系晚籼优质杂交水稻新组合。该组合具有群体整齐、熟期转色好、产量高、米质优等特点。2012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区域性(漳州)审定。  相似文献   

7.
特优627系宁德市农科所用龙特浦A与亚恢627杂交选配而成.该组合2003年在大池镇、2004年在江山乡中试基地参加省中试A组区试、生产试验,在产量、抗性方面表现突出.该组合参加了2003年、2004年中稻中试试验及参加了2005年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总结出特优627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8.
天协5号是四川省绵阳农科所用三系不育系绵5A与恢复系蜀恢527组配成杂交中稻新组合,具有丰产性好,适应性强,米质优等特点.2001~2002年安徽省2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03.5千克,比汕优63增产5.98%~7.19%.2003年该组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9.
03优66系江西省农科院水稻所用自选不育系03A与早恢66配组选育而成的早中熟杂交早籼稻新组合,于2007年12月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9年在南昌地区春季母本直播0.5 hm2,平均产量3.1 t/hm2。该文介绍了该组合在生产上的表现及其亲本的特征特性和母本直播高产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10.
蓉优3324是成都市农林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于2009年秋以抗病不育系蓉3A为母本、优良恢复系蓉恢324为父本杂交组配育成的优质杂交水稻新品种,该品种米质较优、稳产性好、抗性强、适应性广、制种产量高。于2015年4月通过四川省审定。  相似文献   

11.
抗病高产籽用西葫芦新品种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3个具有国外血缘的高产抗病籽用西葫芦品系G-5,G-6,G-11和2个抗病籽用自育自交系10-3,3-2作父本,以自育自交系为母本配置杂交组合,经籽粒产量和抗病性比较鉴定,选育出37-4,11-2,11-4,2-2和19-5这5个品质好、产量高、籽粒商品性好的籽粒用西葫芦种质一代杂交组合,其中,11-2表现籽粒洁白,饱满度好,抗逆性强,适应性广,耐密植、增产潜力大,单株平均产籽可达78.3 g,折合公顷平均产籽量2 550 kg,比对照早青一代增产30.8%。  相似文献   

12.
宋德明  王志  张跃非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6):4794-4794
用高配合力恢复系蜀恢527作母本,四川省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自育恢复系中间材料绵恢1237(辐恢838/绵恢725)为父本,杂交F1花药经立体培养选育而成新恢复系绵恢9937。该恢复系穗大粒多,千粒重高,单穗重达5.9 g,属重穗型恢复系;繁茂性好,花粉量充足,花期长,制种产量高;配合力强,所配组合国豪国香12号、宜香937分别通过了2006年重庆和广西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3.
抗瘟优质杂交水稻新组合谷优16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抗稻瘟病的不育系谷丰A与优质强优势恢复系新恢16配组,育成了三系杂交稻新品种谷优16。该品种株型紧凑,分蘖力较强,抗稻瘟病,产量高,米质优,2010年1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介绍了谷优16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等。  相似文献   

14.
唐茄1号是以自交系01-3-21为母本、01-63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茄子新品种。该品种田间长势旺盛,早熟,果皮紫黑色且具有光泽,果肉白嫩、致密,少籽,果脐小,扁圆型,商品性好,产量高,维生素C和可溶性糖含量高,品质优良,对根腐病和疫病免疫,高抗黄萎病和枯萎病,适于我国北方茄子主产区早春保护地栽培和春季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15.
以“协青早A”为母本 ,自育恢复系“C1 42 9”为父本进行配组 ,成功选育出杂交晚稻新组合“协优赣 2 6号”。 1 998、1 999年该组合参加南方稻区晚籼中迟熟组区试 ,平均产量分别为 6 .87t/hm2 和 6 .94t/hm2 。在推广和应用中 ,“协优赣 2 6号”表现高产、稳产、米质优、综合抗性强和制种产量高等特点 ,适合江西中南部地区作二晚种植。提出了“协优赣 2 6号”的栽培和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16.
超级稻宜优673遗传构成与籼粳属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超级稻宜优673的遗传构成和籼粳属性,为其所携带有利基因的进一步利用提供基础,并为在水稻育种中确定合适的籼粳配比提供参考。【方法】选用明恢63、明恢86和福恢673这同一个衍生系统中不同辈序的骨干材料,以及以福恢673为父本配组育成的超级稻品种宜优673及相应母本宜香A,应用13个重要基因的17个标记和15个籼粳特异性SSR标记,分析其等位基因变化。【结果】受测材料在8个基因区间呈现差异,包括控制抽穗期和产量性状的基因2个、米质关键基因2个、抗稻瘟病基因4个。其中,在对稻米直链淀粉含量和胶稠度具有关键作用的Wx上,明恢63中的优质等位基因经明恢86传递到福恢673;在对稻米糊化温度具有关键作用的ALK及控制水稻稻瘟病抗性的Pib和Pita上,宜优673的父本福恢673和母本宜香A呈现出良好的互补性。在籼粳属性上,明恢63、明恢86和福恢673均为中间偏籼型,其中,明恢86和福恢673的粳型成分均为40.0%,高于明恢63的33.3%。【结论】来源于明恢63和其它亲本的有利等位基因在福恢673中聚合,并进一步在宜优673中与宜香A有利等位基因形成互补。  相似文献   

17.
优质抗稻瘟病高产三系杂交水稻组合的选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优质、抗稻瘟病不育系,爪籼交强优恢复系,优质、抗稻瘟病、高产三系杂交水稻组合选育的技术路线和方法。育成了优质、抗稻瘟病的夏丰A、谷丰A、连丰A、昌丰A,安丰A、全丰A、长丰A、乐丰A、富丰A、捷丰A、成丰A等11个不育系分别于2001,2004,2005年通过福建省技术成果鉴定。育成了福恢964、福恢5138、福恢5178等爪籼交强优恢复系。育成了福优964、谷优527、昌优964、全优94、乐优94等多个优质、抗稻瘟病、高产杂交水稻组合通过审定。  相似文献   

18.
利用早/晚恢杂交的方法,将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早熟恢复系明恢82与籼粳交迟熟恢复系育种材料制8杂交,选育出早熟恢复系福恢1093,并与抗稻瘟病、高异交率三系不育系全丰A配组育成早籼杂交稻新品种全优1093。该品种经多年多点示范,表现出植株茎秆粗壮、分蘖力强、穗大粒多、产量高、后期转色好等优点,2年区试平均产量比对照增产5.53%,于2014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闽审稻2014004)。  相似文献   

19.
通过不同海拔、不同播期、不同父母本行比对甘蓝型春油菜制种产量的影响研究其制种技术,结果表明,在甘蓝型春油菜制种时,同一父母本行比,海拔高的地区产量高;同一海拔,父母本行比与产量呈正相关。得出在河西冷凉灌区进行甘蓝型春油菜制种时,应选择早播、高海拔、父母本大行比与及时割除父本行的制种模式,以求获得理想的制种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