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云南省普洱市气候类型多样、水热资源丰富,可常年种植鲜食玉米,产出的鲜食玉米糖分充足,营养丰富,糯中带甜,适口性好,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近几年随着鲜食玉米加工业的快速发展,普洱市鲜食玉米种植面积逐年扩大,栽培技术也日趋成熟。当地农户多选择鲜食玉米覆膜免耕一年三熟栽培模式,每茬亩产鲜玉米1 000 kg,三茬3 000 kg,亩产值达1.05万元(按地边鲜玉米收购价3.5元/k计),除去种子、地膜、农药等亩成本投入1 710元(其中第1茬投入机耕150元/亩,地膜90元/亩,种子150元/亩,农药60元/亩,化肥280元/亩,合计730元;第2、3茬玉米无需投入机耕、地膜等费用,  相似文献   

2.
<正>丰润区石各庄镇刘辛庄村梁小慧共流转和承包土地700多亩。其中每年种植200亩小麦,下茬种植谷子,每亩小麦平均亩产515 kg,小麦2.4元/kg,每亩收入1 236元,每亩种子化肥等成本为926元,亩效益310元。谷子亩产455 kg,亩产小米337.5 kg,5.6元/kg,每亩收入1 890元,每亩种子化肥等成本为926元,亩效益964元,两茬合  相似文献   

3.
<正>唐山市丰润区农民采取上茬种植甜玉米,下茬种植青贮玉米模式,取得了不错的效益。甜玉米每亩成本750元,平均亩产鲜穗1 350 kg左右,1元/kg,每亩收入1 350元,每亩效益600元。青贮玉米平均亩产3.6吨,每吨240元,每  相似文献   

4.
郑秀华 《河北农业》2006,(10):18-19
玉田县亮甲店镇韩家林村张某,2005年在自家的2亩承包地上,采用中棚马铃薯-玉米-娃娃菜三茬种植,通过合理安排茬口,平均亩产马铃薯2200公斤,亩产值3500元;亩产玉米420公斤,收入450元;娃娃菜每亩定植12000株,每株售价0.25元,每亩收入3000元,三茬产值达到6950元,扣除三茬全部投入1850元,亩纯效益达到5100元。其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5.
海城市海洲管理区验军村李庆山,在自家的5亩地上种植鲜食玉米,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1年生产2茬取得高效益。上茬亩产玉米鲜穗3500穗,按市场批发价每穗0.5元计算产值1750元,去掉成本每亩600~700元,纯效益1050元左右。下茬再复种  相似文献   

6.
王永生  司贵蹼 《新农业》2009,(10):16-16
瓦房店市仙浴湾镇大河村农民庄洪万种玉米不循规蹈矩,通过育苗早栽、地膜覆盖等形式1年种植两茬黏玉米,6亩两茬收入1.6万多元,平均每亩效益2660元,比常规种植每亩增收2000元。  相似文献   

7.
<正>滦县小马庄镇许河槽村农民,经多年实践探索出了上茬地膜土豆、下茬鲜食玉米两种两收高效种植模式,其中上茬地膜土豆平均亩产达到3500kg,成品率达到85%以上,亩产值3000多元,亩利润1500多元。下茬鲜食玉米亩产3000多棒,产值2100~2500元,亩利润1500元。全年上、下两茬获得平均亩利润3000多元。1地膜土豆栽培技术1.1整地。年前11月份浇足底墒水,每亩  相似文献   

8.
<正>唐山市丰润区娘娘庙村种地大户何宝光在150亩耕地上,采用上茬种植小麦,下茬种植甜玉米的高效栽培模式,取得了不错的效益。冬小麦每亩成本935元(含半年地租),平均亩产小麦490 kg,2.4元/kg,每亩收入1 176元,每亩效益241元。甜玉米每亩成本916元,平均亩产鲜穗1 150 kg左右,1.3元/kg,每亩收入1495元,每亩效益579元,  相似文献   

9.
为了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近年来,结合德宏气候特点,我们探索出鲜食玉米,大豆、水稻一年三茬的栽培模式,提高了复种指数和经济效益.同时实行水旱轮作、用养结合有利干改善稻田土壤和种植结构.该模式下,每亩平均产鲜食玉米1000千克,大豆150千克,优质稻450千克,综合亩产值3075元.  相似文献   

10.
正江苏省响水县春大棚西瓜——秋藜蒿一年两茬种植模式,是响水县海亮家庭农场近年来在生产实践中摸索出的一种高效种植模式,适宜在响水地区及相似生态地区推广。1效益分析西瓜每亩产量4000kg,产值0.88万元;藜蒿每亩产量4200kg,产值1.26万元。该模式每亩总产量8200kg,亩产值2.14万元。亩投入0.6万元(其中大棚钢架折旧0.06万元、农膜遮阳网折旧0.12万元、滴灌设施折旧0.02万元、种苗0.12万元、  相似文献   

11.
为了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近年来,结合德宏气候特点,我们探索出鲜食玉米、大豆、水稻一年三茬的栽培模式,提高了复种指数和经济效益。同时实行水旱轮作、用养结合有利于改善稻田土壤和种植结构。该模式下,每亩平均产鲜食玉米1000千克,大豆150千克,优质稻450千克,综合亩产值3075元。  相似文献   

12.
辽宁省辽阳县沙 镇后青村村民丁伟种 了将近35亩(1亩=1/1 公顷)旱地玉米,而看 普通的玉米地里还种 香菇,亩纯收入在700元以上。    香菇靠着玉米植株可以遮阳,既省去了以暖棚种植香菇的麻烦和费用,又不影响玉米的常生长,收入也跟暖棚种植不分上下。    据介绍,香菇是在种玉米之前也就是3月开始扣地膜种植的,接着4月份种玉米,8月初第 1茬“报信菇”就面世了,紧接着第2、3、茬也随即上市,10月中旬最后一茬香菇连同玉一起收获。每亩收香菇3000~3500公斤,产值1.2万,亩纯收入在7000元以上,加上玉米亩益近500元,…  相似文献   

13.
鲜食玉米糯性好、甜度高、果皮薄、口感细腻、商品性好,每亩(667m2,下同)早熟鲜食玉米可获鲜穗4500~6000个,淡季上市可达2元/kg左右,1茬亩纯收入3000元左右。如果进行鲜食玉米的无公害早熟高产优质栽培,效益会更好。1品种选择宜选择糯性好、甜度高、熟期早、适应性广、抗逆性强  相似文献   

14.
黄河三角洲土地资源丰富,适宜蓖麻生长的土地面积很大,尤其是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调整,为发展蓖麻生产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2000~2001年,我们在陈庄、明集等六乡镇进行了5万亩蓖麻大面积高产技术开发试验,每亩平均产蓖麻籽236.4kg,每亩平均效益达756元,取得了较好经济效益,其栽培技术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15.
马铃薯等一年四熟立体间套栽培模式是在单位时间内、在有限的土地上,利用马铃薯、玉米、花生、西芹四种作物的生物学特性,通过巧间妙套,使其充分发挥各自的生产潜能,达到一年四次收获、高产高效的目的的栽培模式.马铃薯等一年四熟立体间套栽培模式:春播马铃薯,套种春玉米,间作花生,种植秋西芹.一年中每亩地可以收获一茬马铃薯2200kg左右,一茬玉米450kg左右,一季花生150kg左右,一茬西芹4000kg以上,产值3500元左右,亩纯收人2200元左右.  相似文献   

16.
<正>平泉县榆树林子镇当铺村王玉林2010年种麦1.5亩,总产637.5kg,亩效益952元,1.5亩总收入1428元。后茬栽种甘蓝,根据历年经验1.5亩能收入2500元。前后两茬总收入3452元,投入种、肥、水、工等500元,投入产出比为1∶7。1前茬小麦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7.
唐山市近年来推广西瓜、玉米、大白菜三种三收高效种植模式,该模式采用喜温作物西瓜、玉米与喜冷凉作物大白菜搭配,并利用小拱棚栽培,为三种作物提供了良好的生长发育条件。通过增加种植茬次缓解了粮、瓜、菜争地的矛盾,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般每亩产西瓜4000kg,玉米500kg,大白菜4000kg,产值4900元,亩成本1827元,效益在30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18.
<正>北京雷力(集团)公司2011年年会时,一名经销商的获奖感言是这样说的:雷力套餐不仅是好产品,更是好的农化服务,它让农民多投入的目的是多赚钱,我的第一个忠实用户种大棚草莓,他用雷力套餐和技术指导投入了3000元,当茬草莓就卖了1.5万元,也有种植户图便宜,总投入不到1000元,但连8000元也卖不到,比较起来,多投入2000元多卖了6000元,哪个更合算一目了然。在河南杞县,前泥村农民陈发财采用"种肥同播"技术后,每亩玉米用缓控释肥虽然比常规施肥多投30元,却节省了人工成本。陈发财家的20亩地,半个工就完成,相对于常规施肥省了9个工,每个工按60元计算,节省540元。所以说,施用缓控释肥与常规施肥投入成本基本相当。使用缓控释肥不仅省工、省时,还比常规施肥每亩增产150斤左右。如按市场价1元/斤计算,陈发财家的20亩夏玉米多增收3000元左右。2011年,类似这样为农民算经济账的案例不胜枚举。  相似文献   

19.
<正>为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发挥边行优势,建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以铁南街道南沟村为核心区,示范推广了地膜马铃薯套作黏玉米复种大白菜、玉米株间种植秋豆角的一地四收立体栽培模式,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平均亩产马铃薯2 593 kg、黏玉米1 600穗、大白菜4 500 kg、豆角220 kg,四茬合计收入8 978.8元,扣除生产投入后,亩纯收入达6 848.8元。1配置方式  相似文献   

20.
宁夏韭菜多以春季采收为主,为了能在秋季采收,我们选择耐寒性较强,休眠期较短的品种,在春季育苗,当年8月定植,次年9月至10月采收。每亩产韭菜2500kg,产值2500元。套种番茄每亩产量2000kg,产值800元。两茬亩纯收入2600元左右,经济效益十分显著。1品种选择从山东省寿光市引进高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