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为了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近年来,结合德宏气候特点,我们探索出鲜食玉米、大豆、水稻一年三茬的栽培模式,提高了复种指数和经济效益。同时实行水旱轮作、用养结合有利于改善稻田土壤和种植结构。该模式下,每亩平均产鲜食玉米1000千克,大豆150千克,优质稻450千克,综合亩产值3075元。  相似文献   

2.
为了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近年来,结合济宁市气候特点,我们探索出菜用大豆、鲜食玉米、大白菜一年三茬的栽培模式,特别是菜用大豆、鲜食玉米的成熟期均处于市场淡季,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为了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近年来,结合济宁市气候特点,我们探索出菜用大豆、鲜食玉米、大白菜一年三茬的栽培模式,特别是菜用大豆、鲜食玉米的成熟期均处于市场淡季,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一、栽培模式菜用大豆于3月中旬播种,6月上旬采青上市;鲜食玉米在6月上旬播种,8  相似文献   

4.
在鲜食毛豆、大葱一年两种两收的高产、高效种植模式中,鲜食毛豆一般每1/15公顷(1亩)产鲜荚800~1000千克,大葱可达5000~7500千克,产值比小麦、玉米一年两作高4~5倍.……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鲜食"蚕豆/春玉米+大豆—秋玉米/秋大豆"1年5熟的高效种植模式,比较了该种植模式与"蚕豆—春玉米/赤小豆"1年3熟种植模式的产量与经济效益。结果发现,鲜食"蚕豆/春玉米+大豆—秋玉米/秋大豆"模式的种植方法简单,且操作易行,产投比约为185.6%,产值、经济效益分别为1年3熟模式的2.09、1.83倍,显著提高了农业产量和农民收益;此外,鲜食"蚕豆/春玉米+大豆—秋玉米/秋大豆"种植模式的复种指数达350%,1年种植1熟蚕豆和2熟大豆可使生物固氮量增加350~450 kg/hm2,折合尿素可达700 kg/hm2以上,其生态和社会效益也十分显著。在结果比较的基础上,总结了鲜食"蚕豆/春玉米+大豆—秋玉米/秋大豆"种植模式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浙江省旱粮作物育种协作组在湖州市吴兴区等地开展了以鲜食蚕豆、鲜食大豆和鲜食玉米为主的间、套作多熟制种植模式的研究与推广,其中"鲜食玉米—鲜食玉米—鲜食大粒蚕豆""鲜食玉米间作大豆—鲜食玉米"全年套种连作轮作高效种植模式增收明显。现将这2项技术模式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农技服务》2018,(5):37-39
为筛选出适宜铜仁市鲜食玉米套种鲜食大豆的品种,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经济效益,从辽宁开原市引进5个鲜食大豆品种(鲜豆3号、鲜豆5号、高杆青1号、大粒王6号和兰宝石),以中黄76(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提供)为鲜食大豆对照品种,在铜仁科学院院坝黄基地进行了鲜食玉米(花糯518)套种鲜食大豆试验。结果表明:5个引进鲜食大豆品种均表现较好,鲜食玉米套种鲜食大豆模式可实现亩产值6 700元左右,其中大粒王6号和高杆青1号可在铜仁市低海拔地区试种和推广。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鲜食"蚕豆/春玉米十大豆-秋玉米/秋大豆"1年5熟的高效种植模式,比较了该种植模式与"蚕豆-春玉米/赤小豆"1年3熟种植模式的产量与经济效益。结果发现,鲜食"蚕豆/春玉米+大豆-秋玉米/秋大豆"模式的种植方法简单,且操作易行,产投比约为185.6%,产值、经济效益分别为1年3熟模式的2.09,1.83倍,显著提高了农业产量和农民收益;此外,鲜食"蚕豆/春玉米+大豆-秋玉米/秋大豆"种植模式的复种指数达350%,l年种植1熟蚕豆和2熟大豆可使生物固氮量增加350-450kg/hm~2,折合尿素可达700 kg/hm~2以上,其生态和社会效益也十分显著。在结果比较的基础上,总结了鲜食"蚕豆/春玉米十大豆-秋玉米/秋大豆"种植模式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鲜食"蚕豆/春玉米十大豆-秋玉米/秋大豆"1年5熟的高效种植模式,比较了该种植模式与"蚕豆-春玉米/赤小豆"1年3熟种植模式的产量与经济效益。结果发现,鲜食"蚕豆/春玉米+大豆-秋玉米/秋大豆"模式的种植方法简单,且操作易行,产投比约为185.6%,产值、经济效益分别为1年3熟模式的2.09,1.83倍,显著提高了农业产量和农民收益;此外,鲜食"蚕豆/春玉米+大豆-秋玉米/秋大豆"种植模式的复种指数达350%,l年种植1熟蚕豆和2熟大豆可使生物固氮量增加350-450kg/hm~2,折合尿素可达700 kg/hm~2以上,其生态和社会效益也十分显著。在结果比较的基础上,总结了鲜食"蚕豆/春玉米十大豆-秋玉米/秋大豆"种植模式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0.
西瓜、鲜食玉米、秋萝卜间套复种立体种植模式不但充分利用土地与光温资源,提高土地复种指数,还可实现粮菜双收,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任丘市出岸镇出岸村王球子采用这种种植模式,平均亩产西瓜4000千克,鲜玉米1900多穗,萝卜4300千克左右,亩产值3000余元,成为该村和附近村民的种植典型。其栽培技术措施是:  相似文献   

11.
<正>一、鲜食夏大豆栽培鲜食露地夏大豆于6月中下旬播种,9月下旬开始采收嫩荚,10月上旬采收结束。1.选择优良品种。根据本地生产、销售情况,选择较适合本地种植的具有荚宽粒大、多粒荚比例高和口感香甜柔糯等优良性状的品种。2.整地施基肥。播种前清除田间植株残体,深翻晾晒。结合整地,每667平方米(1亩)施农家肥1000~1500千克作基肥,耙平耙细,使土肥混合均匀。作畦前,每667平方米施45%复合肥10~15千克、钙镁磷肥25千克。麦  相似文献   

12.
为了充分利用土、肥、水等资源,提高露地栽培的亩效益,我们经几年试验,摸索出了上茬地膜西瓜间作鲜食糯玉米,下茬菠菜的种植模式。在畦埂上种植玉米,和西瓜高矮间作,不仅可提高效益,而且可以在结瓜期给西瓜挡雾、遮荫,减少病害发生,提高西瓜产量和品质。西瓜亩产量6000千克,玉米亩产鲜穗2670个,菠菜亩产量3500千克,每亩总效益可达50005左右,此模式的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满足城乡居民膳食营养的需求搭配.[方法]2020年在隆阳区农业技术推广所金鸡东方基地开展不同鲜食玉米品种间作大豆示范试验,对玉米和大豆的产量、主要经济性状、生育期、抗逆性等多项指标进行综合分析.[结果]鲜食玉米间作大豆产量和效益明显高于纯种鲜食玉米,玉米行距1.5 m,行间间作大豆、大豆穴距0.5 m、每穴留2苗的种植模式产量、效益最高.[结论]该示范试验结果可以在云南省保山市及气候类似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正>近几年,国家大力实施坡耕地退耕还林还果政策,辽宁省凌源市新建果园大量增加,果农创造了12年幼果园行间空地玉米套作谷子、果树株间种植大豆的栽培模式,第三年后恢复果树生产。通过中耕除草、施肥管理等农艺措施,培肥地力、促进幼年果树健壮生长,实现混合面积667米2生产玉米400千克,谷子200千克,大豆50千克,合计650千克,同时有效降低了水土流失,提高了新果园的蓄水抗旱能力,改善了生态环境,综合效益极为显著。  相似文献   

15.
玉米与大豆、芸豆套种,多采用直播方式,每667平方米(1亩)产量350~400千克.通过采用玉米育苗单株定向栽培技术,每667平方米玉米产量达到600~650千克,大豆、芸豆产量分别增产10%以上.该技术荣获贵州省毕节地区科技进步奖.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鲜食“蚕豆/春玉米-夏(秋)大豆/秋玉米”一年四熟种植模式,比较了该种植模式与“蚕豆-春玉米/小豆”一年三熟种植模式的产量与经济效益,发现“蚕豆/春玉米-夏(秋)大豆/秋玉米”模式种植方法简单、操作易行,复种指数达300%,显著提高了农业产量和农民收益.分析了“蚕豆/春玉米-夏(秋)大豆/秋玉米”种植模式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后,介绍了该种植模式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7.
正夏玉米和夏大豆是江苏沭阳县的主要旱作物,该县夏玉米平均产量7200千克/公顷、夏大豆平均产量3300千克/公顷左右,单纯种植夏玉米、夏大豆单位面积收入都较低,影响了当地农民种植积极性。该县农技人员在当地旱作田示范、推广夏玉米套种夏大豆高效立体种植新  相似文献   

18.
平阴县店子乡在种植业结构调整中,通过近几年的探索,建立了马铃薯、鲜食玉米、大白菜的粮菜高效种植模式,马铃薯和大白菜为向外输出的优势蔬菜产品,每1/15公顷(1亩)收入3000元以上,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该模式一年三种三收,1/15公顷产马铃薯2000~2500千克,产值1200~1500元,嫩玉米3000穗,产值1000元以上,大白菜产4000千克,产值12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19.
黄红梅 《农村科技》2013,(11):13-14
一、播前准备1.选地玉米喜肥,不耐盐碱,对土壤要求较高。一般选择土壤有机质含量在1.2%以上,土层深厚、肥沃的地块,要求具备良好的排灌条件,要保证及时满足玉米和番茄生育期需水要求,前茬以小麦、大豆、瓜地为好。2.施基肥结合整地,667米2施充分腐熟优质农家肥2 500~3 000千克、磷酸二铵25千克、硫酸钾镁10千克、阿姆斯生物菌肥1千克作基肥。  相似文献   

20.
河北省大厂回族自治县马家庙村自2004年开始推广地膜大蒜与鲜食玉米连作模式,面积逐年扩大。到2005年种植面积达18公顷。平均每667米2上茬产蒜薹330千克,干蒜头1250千克,收入2930元。下茬产鲜玉米1500千克,收入950元。全年667米2收入达3880元。其栽培技术如下:一、地膜大蒜栽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