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祖生 《茶叶》2016,(1):60-61
正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茶产业和茶文化呈现出比翼双飞、相得益彰的可喜态势。据统计,2011年全国茶园面积220.7万公顷,茶叶产量155.0万吨,茶叶出口量32.3万吨,茶园面积、茶叶产量均居全球首位,茶叶出口量也名列世界第二。茶产业的蓬勃发展为茶文化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并为弘扬茶文化创造了有利条件;而茶文化的繁荣又进一步促进茶产业的发展与提升。中华茶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历代茶诗是  相似文献   

2.
西藏具有悠久和独特的饮茶文化,茶产业的发展对于西藏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文章从西藏茶文化、茶贸易、茶产业发展几个方面对西藏茶产业发展进行阐述,分析了西藏茶产业区域特点和优势,并提出西藏茶产业发展建议,为更好地推进茶叶区域布局,促进茶叶生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玫瑰茶的制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玫瑰茶是上饶职业技术学院婺源分院(原江西省婺源茶校)科研工作者创制的一只茶叶新产品,曾获1993年新加坡国际饮料博览会金奖,多次获江西省茶叶优秀产品奖。该茶的品质特征为:外形完整美观,呈花朵形;内质香气馥郁,滋味醇和,汤色金黄。用玻璃杯冲泡,像一朵玫瑰花在水中缓缓开放,黄色的花蕊,红色的花瓣,绿色的花萼,栩栩如生。  相似文献   

4.
婺源县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婺源是中国绿茶之乡,茶产业是婺源的传统特色产业。2006年,全县茶园总面积13.77万亩,茶叶总产量5800吨,茶业总产值3.08亿元。本文将对国内外茶叶发展现状及趋势进行分析,判断婺源县茶产业发展机遇和威胁,通过对婺源县茶产业发展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的分析,判断婺源县茶产业的发展优势和制约因素,从而对婺源县茶产业可持续发展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5.
聂群华 《福建茶叶》2016,(11):231-232
随着社会经济的逐步发展,茶产业不断壮大并逐步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人们对于茶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茶叶相关产品的文化特性逐步成为茶叶企业竞争中的关键因素,开发茶叶产品的文化价值并将其作用于茶产品的茶品牌经济模式应运而生。基于此,本文结合茶文化与茶品牌经济的关系,茶文化在茶品牌经济中的作用,探讨如何以茶文化促进江西省的茶产业品牌经济的发展,并提出相关策略,以期为相关茶企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随着全球茶文化的兴起,中国茶产业在世界舞台上面临着激烈的竞争,这也关乎到中国茶产业能否更好地立足于世界市场。我国有着数千年的茶文化,同时也是茶叶出口大国,我国的茶叶消费量位居世界前列。为了促进我国茶叶外销,扩大茶叶销售范围,我们要不断更新营销理念及整个茶产业的发展体系。基于此,现对奥运与茶文化精神世界的融合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乡村振兴战略关系国计民生,符合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梅州茶叶生产历史悠久,茶文化底蕴深厚,是广东重要的茶叶主产区之一。发展茶叶电商有助于促进梅州茶产业发展,推动梅州乡村振兴工作。本文通过探讨乡村振兴背景下影响梅州茶叶电商健康发展的生产、服务和人才等因素,探索相应的对策,提升电商效率,助推茶产业振兴,加快农村共同富裕进程。  相似文献   

8.
《茶世界》2018,(4)
正为实现茶产品产销对接、增强茶文化合作交流、促进茶产业发展,在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的帮助下,由中国贵州国际茶文化节暨茶产业博览会执委会、遵义市茶文化研究会与河北省茶叶流通协会、河北省茶文化学会、石家庄佳农茶叶市场联合组织的"多彩贵州·茶香四溢"推介座谈会于4月10日下午在石家庄市成功举办。座谈会上遵  相似文献   

9.
吴君 《广东茶业》2023,(4):46-48
茶产业是安顺特色产业,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安顺市坚持重视茶叶专业人才培养和科技推广与研究,重视开展茶文化创新和活动推广,有效地促进了安顺市茶叶产业良性高速发展,文章对改革开放以来,安顺市茶产业茶叶产业发展现状及其品牌化发展、标准化建设、科研教育事业发展情况进行了总结回顾,对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剖析,并对安顺茶业在未来乡村振兴中的工作思路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正为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加快培养和选拔茶艺高技能人才,引导粤港澳大湾区茶叶行业广大从业人员钻研业务、敬业爱岗,促进茶产业发展,广东省茶叶学会和广东省农民专业合作推广中心主办、深圳市茶文化促进和深圳市华巨臣实业有限公司承办第四届全国茶艺职业技能竞赛"今大福杯"广东分赛区选拔赛。经  相似文献   

11.
任慧 《福建茶叶》2023,(4):42-44
中国对茶的研究是比较深入的,并且形成了独具一格的茶文化,作为茶叶的发源地以及茶产业发展最早的国家,是东南地区、西南地区以及秦岭淮河流域等地茶产业在当地经济中保持着较高占比。但是,由于产业集中度不高、优质茶产量较低、国际品牌地不高,且我国的茶产业链发展较为低端,盈利手段较为单一,茶产业竞争力相对较弱。要让茶产业在中国有所发展,就必须转变发展的方式,合理规划发展方案,逐步提升茶产业研究人员的科研能力,加快品牌的建设以及投资,建设优质的茶叶产区,打造我国优质的茶文化。信阳作为河南省的茶叶主产区,肩负着河南省茶文化以及茶产业发展的重任。本文主要对当前茶产业的行业竞争力进行理论分析,结合信阳市茶产业的发展特色,找到其发展分优势和机遇,从而提升信阳市茶产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正>一、基本情况江西婺源是中国茶叶之乡,中国绿茶金三角核心产区。茶业是婺源传统特色产业、富民产业、朝阳产业。近年来,婺源县因势利导,调整茶叶产业结构,提出"大力发展有机茶产业,全力抓好婺源绿茶品牌整合,引导茶产业向标准化、集约化、品牌化方向发展,加快茶产业从资源经济向品牌经济、产茶大县向茶业强县转变",把茶产业发展定位"有机"高度,推进经济新常态下的茶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相似文献   

13.
贾绪红 《福建茶叶》2016,(9):204-205
茶文化旅游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业态模式,以茶和茶文化为主要内容。它把过去处于"幕后"的茶叶采摘、生产等上游环节,放置于台前,再结合茶叶的历史演变、饮茶习俗、礼节等内容,从而变成一种可供游客观赏游玩学习的旅游产品。如此,一方面能够用茶产业带动旅游业,另一方面则可以让旅游业反过来促进茶产业发展,从而达到普及茶文化、发展旅游业、推动茶叶经济的"三赢"局面。  相似文献   

14.
龚娜 《福建茶叶》2016,(8):104-105
茶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是众多传统文化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大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旅游产业开始由传统的观光旅游转变成以文化消费和体验为特征的一种休闲旅游。茶文化旅游将"茶文化"与"旅游"双剑合璧,从而使茶叶产业及旅游业的利益均得到最大化。茶文化与旅游业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茶文化推动了旅游产业的发展,在旅游业中茶产业的附加值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促进了茶叶消费,进一步推动了茶叶经济的发展。笔者基于茶文化旅游对与之相关的茶叶经济发展进行分析,主要介绍了茶文化旅游的背景、茶文化旅游的特征、茶文化旅游对茶叶经济发展等,以期为茶文化旅游与茶叶经济发展的相关研究提供一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李小明 《福建茶叶》2016,(1):115-116
茶文化旅游业是一项休闲娱乐的新型文化体验旅游方式,具有绿色环保、自然生态、清心休闲、体验性、文化性的特点。茶产业的发展带动了茶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反过来又促进了茶产业的发展,大大增加了茶产业的附加值,带动茶消费,进而促进我国茶叶经济的繁荣发展。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茶产业旅游资源的区域分布,阐述了我国茶文化旅游资源的综合特征,从丰富的茶文化旅游资源、多样化的茶文化旅游消费品、各具特色的茶楼与茶馆、茶的医药保健作用普及等方面阐述茶文化旅游促进茶产业发展的优势体现,最后茶产业与茶文化旅游资源的市场融合途径。  相似文献   

16.
《茶世界》2010,(12)
中国是茶的原产地和茶文化的发祥地,茶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神农氏时就有关于茶的报道。为挖掘古老的茶文化,振兴中国茶叶经济,促进茶产业的健康繁荣发展,深圳茶博会组委会联合《南方  相似文献   

17.
茶文化旅游是一项新兴的农业生态旅游项目,通过对茶文化的研究,不但可以提升茶叶发展经济,还可以促进中国茶叶旅游发展。茶文化是茶旅游的主要旅游资源,可以让人们系统了解茶的文化背景、生产、艺术等特点,其已经成为茶叶产业链发展的主要内容。本文主要从茶文化旅游背景、内容等方面对茶文化旅游和茶产业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希望本文的分析,可以带动茶文化旅游和茶叶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8.
自古以来茶业就是婺源的特色产业、富民产业和民生产业。为做优、做强、做大茶产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江西婺源县结合本县茶产业实际情况,制定了从茶叶生产、加工至市场销售的一系列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19.
茶作为我国得天独厚的资源,发展前景广阔。探究如何优化茶产业融合路径对增加茶农收益意义重大。本文在分析茶产业融合于涉农产业投入、生产、加工、流通各环节时对茶农收入影响的基础上,针对当前我国茶产业发展中的茶园建设水平欠缺、茶叶质量不稳、茶产业结构单一等问题,结合经济形势和政策支持,提出建设标准生态茶园,设置茶叶质量标准,推进茶叶精深加工,融合茶文化拓宽茶叶销售渠道等措施,以期促进茶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为茶农拓展增收渠道。  相似文献   

20.
婺源是我国的绿茶大县,婺绿也是优质绿茶产品。本文在分析婺源茶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针对目前婺源茶产业发展的良好机遇、产业优势和发展趋势,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促进婺源茶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