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辽宁省的降水资源状况进行分析及对水资源量状态情况进行评估,为今后辽宁省完善、健全水资源管理体制,合理开发利用和优化配置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提高人居生活品质提供参考依据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通过辽宁省河湖开发治理保护情况普查,全面查清了辽宁省内河流与湖泊的开发利用与治理保护总体情况,重点调查了河湖水系取水量、水源地及取水口情况,河流湖泊治理情况,入河湖排污口数量、分布及入河湖废污水排放量等情况。结果表明,辽宁省地表水开发利用程度已经很高,如果不采取合理的措施,就可能暴发严重的水资源和水环境危机。建设节水防污型社会缓解水资源和水环境危机,是辽宁省河湖开发治理保护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水资源供需问题是影响区域生态发展及经济开发与协调的关键问题,水资源区域生态补偿机制的使用对缓解水资源供需平衡、提高治理利用效果将起到重要作用。结合辽宁省实际情况,就水资源区域生态补偿机制相关问题进行了说明,提出了存在问题及应对措施,以便为辽宁省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实现生态补偿机制在辽宁省的实施与完善提供技术依据与参考。  相似文献   

4.
通过辽宁省河湖开发治理保护情况普查,全面查清了辽宁省内河流与湖泊的开发利用与治理保护总体情况,重点调查了河湖水系取水量、水源地及取水口情况,河流湖泊治理情况,入河湖排污口数量、分布及入河湖废污水排放量等情况。结果表明,辽宁省地表水开发利用程度已经很高,如果不采取合理的措施,就可能暴发严重的水资源和水环境危机。建设节水防污型社会缓解水资源和水环境危机,是促进辽宁省河湖开发治理保护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通过耗水概念和供水概念的开发利用率分析,明晰了用以反映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和水资源利用潜力的开发利用率概念内涵,通过实例比较认为耗水概念的开发利用率能够更明晰更确切地帮助水资源管理者作出流域是否具备水资源开发潜力的判断。同时利用耗水概念开发利用率方法分析了辽宁省主要河流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反映出了辽宁省水资源开发利用面临的压力。  相似文献   

6.
水资源供需问题逐渐成为制约区域经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关键因素,合理应用水资源生态补偿机制对于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缓解用水供需矛盾等发挥着重要作用.以辽宁省为例,结合区域实际情况全面分析了水资源生态补偿机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旨在完善水资源生态补偿机制以及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7.
张志全  郑晓非 《水土保持研究》2007,14(4):315-316,320
辽宁省区域面临着水资源严重短缺,污染严重,开发利用程度已经很高,供需矛盾十分突出。目前关于辽宁区域的水资源“开源”的相关研究较多。因此辽宁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节流”对策的讨论显得十分重要。讨论了辽宁节约用水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的东北三省水资源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张琦  李松森  夏慧琳 《水土保持通报》2019,39(5):179-188,193
[目的]定量分析东北三省(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2012—2016年水资源承载力的具体情况,为东北三省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2012—2016年东北三省的水资源条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生态环境状况3个方面相关数据,选取人均水资源量、水资源利用率、供水模数、人均GDP、人均日生活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万元农业增加值用水量、耕地灌溉率、生态用水率以及森林覆盖率10个主要影响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的因素作为评价因子,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模型进行研究。[结果]东北三省2012年—2016年综合评分均值分别为:辽宁省0.468 6,吉林省0.684 0,黑龙江省0.550 2。[结论]东北三省的水资源开发已有一定规模,虽然水资源供给在一定程度上能满足各省份的发展需要,但仍存在水资源短缺的现象。  相似文献   

9.
水土保持与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循环是自然界水体的自然规律,也是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基础,任何破坏水循环机理的因素都将阻碍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相反,有利于水循环机理的因素都将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这里从水循环机理分析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与水土保持的内在联系,分析水土流失和植被破坏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影响,探讨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与水土保持的辩证关系,进一步阐述水土保持在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辽河是辽宁省重要的农业灌溉河流。每年农业灌溉期上游水库放水初期Ⅱ、Ⅲ类库区水流经河道后就变成了Ⅴ类和劣Ⅴ类水,河道每年必须经过冲污后才能对农田进行灌溉,河水污染加剧了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成为困扰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以辽宁省水文局2004~2007年连续4 a开展的灌溉期水平衡测试为基础,采用单指标法和综合污染指标法评价分析了灌溉期辽河水质演变状况,进行了辽河典型断面COD承载容量分析,为辽宁省水质评价及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提供了技术资料。  相似文献   

11.
新疆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合理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是新疆干旱生态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根据新疆水资源现状和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评价分析了现状条件下新疆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合理性,并对不合理问题提出了初步建议,为该区今后实现新疆水资源优化配置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对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和水资源供需平衡及节水潜力进行了分析与研究。研究表明全县的地表水开发利用程度低于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水资源总量开发程度总体低于我国北方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警戒线,具有一定的开发潜力,能够满足全县的居民生活及工农业生产需要。同时,通过分析旨在为今后全县水资源开发利用和水资源优化配置提供参考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中国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模型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可持续发展的观战为指导思想,在深入剖析中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指出中国水资源的供需矛盾不断加剧,水危机日渐突出,实施可持续开发利用战略势在必行,并且根据可持续发展的代际公平和机会均等原则,建立了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模型--水资源财富代际转移模型,最后提出了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环天山地带是新疆水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干旱缺水依然是最突出的问题,同时还存在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利用率低下,水利工程落后以及水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等问题,在对环天山地带水资源状况以及开发利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节水型社会,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实现水资源与社会、经济、环境的和谐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5.
在分析莆田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的基础上,把莆田市水资源分为东圳水库片区、木兰陂片区、荻芦溪片区和仙游片区,分别按无节水措施、现状节水水平和强制节水方案进行水量供需平衡分析,指出了莆田市水资源在开发利用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莆田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角度提出了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16.
利用辽宁省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成果,在分析辽宁省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和用水水平的基础上,以普查现状年2011年为计算现状年,以2015年和2020年为规划水平年,从农业、工业和城镇生活三方面计算节水潜力,计算结果表明:辽宁省2015年节水潜力为22亿m3,农业、工业、城镇生活节水潜力占总节水潜力的比例为66.34%、27.1%、6.55%;2020年节水潜力为38.8亿m3,三者节水潜力占总节水潜力的比例分别为68.16%、26.58%、5.26%。  相似文献   

17.
秦皇岛市水资源持续利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秦皇岛市地处严重缺水的华北地区,其水资源开发利用及其引起的生态环境变化是关系到该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本文全面分析了秦皇岛市水自然环境及资源特征,开发利用现状及需求,以及水资源开发利用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并提出了实现该市水资源持续利用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8.
从分析关中地区水资源特征入手.指出了目前该区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探讨了关中地区水荒危机存在的根源.提出了关中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9.
黄河流域水资源十分短缺,已成为制约流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近年来黄河下游日趋严重的断流现象,引起了中央领导、国家主管部门和有关学术界的高度重视。解决黄河流域水资源短缺问题,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必须上、中、下游兼顾,近、中、远期结合,开源与节流并重,实行降水资源与河川径流开发利用并举。在黄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中,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具有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和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20.
基于辽宁省气候、水文等多方面的条件,准确、充分掌握辽宁省内江河湖泊的基本情况、分布状况,是合理调配水源,有效防止洪涝灾害的先决条件,是全省水资源合理优化分配、全省水利总体规划、解决目前辽宁省水资源分配不均问题的基础。通过辽宁省河湖基本情况普查,已初步掌握辽宁省内江河湖泊的基本情况、分布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