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59年,許村公社党委領导、技术員、联盟生产队飼养員三結合的夏蚕高产試驗,获得每張76.75斤的高額丰产。試驗蚕品种为沄文×华十,飼养蟻量14克,在6月19日上午6时收蟻,到7月9日上午11时上簇完毕,全龄飼育經过20天,共产鮮茧  相似文献   

2.
湖南省澧县澧阳公社群星小队,今年春蚕、秋蚕的产量,都高于当地平均产量的30%以上。春蚕60張种,平均产茧82斤多,其中兩張單产103斤7兩,秋蚕30張种,平均产58斤,其中兩張單产64斤,是湖南蚕桑生产上的一面紅旗。他們取得养蚕丰收的經驗是: 1.用兩次紙收法收蟻:过去收蟻后再匀座、定座,有的扩座不匀,发生脓病的不少。1958年这个社在行紙收法收蟻时分兩次收齐,以免損伤蚕体。分兩  相似文献   

3.
2010年我县晚秋蚕发种时间为9月24日,收蚁时间为9月26日。在收蚁后的1、2 d内,全县8个乡镇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大面积农药中毒死亡现象。据统计,全县在9月26~28日中毒死亡的蚕种数达2095张,涉及农户1911户,占所发蚕种的11%左右,中毒严重的全部死亡。  相似文献   

4.
蕩口区曙光高级社1956年夏天,該社响应政府号召,試养夏蚕种10張,全齡经过20天1小时,蚕品种系文×十,散卵,每匣卵量12克,总卵粒在2万粒以上,平均每匣实收蟻量力9.06克,每克蟻蚕头数为2,100条左右,孵化率約95%。产茧627.5市斤,平均單产62.75市斤,每克蟻量产茧6.87市斤,平均結茧率为93.5%。全龄每張种用桑931市斤,平均每斤茧用桑14.375市斤。以茧質来說,上茧占总产茧量的86.48%,上茧上車率达98%,茧层率为17.5—18%。1斤茧有茧子286颗。平均茧价为91.66元,上下茧平  相似文献   

5.
三台县錚胜社1957年秋,社里养蚕种64張,每張平均产茧64.5斤,其中王祖訓养蚕小組飼养秋蚕三張(每張蟻蚕量是八点五克),每張平均产茧98斤零6兩,打破了全省历年秋蚕丰产的最高記录。 錚胜社获得秋蚕大面积增产和高額丰产的主要經驗: 一、健全了組織領导。在社管会的統一領导下,成立了蚕桑生产專业队,由社管会选派了王祖訓为队長,其中成員88人,分成七个小組,每組选出技术熟練和有一定工作能力的小組長一人,負責蚕期檢查和技术指导工作,这七个專业小組,在队長的統一領导下,以搞蚕桑生产为主,农活为輔。并在养蚕期中抽調部分飼养員到三台蚕种場学习技术。飼养员通过学习,初步掌握了养蚕技术,囘社后便互相傳授,使所有飼养員,都能掌握养蚕的基本技术,使技术在群众  相似文献   

6.
在大跃进的形势下,蚕种需要量大大增加,蚕种供应远远地跟不上需要。为了解决蚕种供应問題,根据省委提出的“种場社办化”的号召,浙江省海宁县錢江人民公社在荆山管理区(原荊山社)进行了自办蚕种場的試点工作。于1958年4月25日收蟻,共养沄文、华十各一張收蟻9.9公分,发育经过良好,共产种茧78斤,制成了普通种283張,經过檢驗,品質完  相似文献   

7.
清远县六甲洞队在1958年第六造破除迷信,大胆飼育二化性白茧蚕种,獲得了成功。六甲洞队8月26日开始飼育華十x沄文蚕种5張,9月17日熟蚕,共经过23天,食桑2045斤,平均单張食桑589斤,共产鮮茧218.5斤,平均单張产茧43.7斤,担桑产茧7.4斤,主要的經驗是: 1.搞好环境卫生,严格消毒,为蚕儿創造优良环境。收蚁前7天用福尔馬林漂白粉、石灰等进行蚕房蚕具、彻底消毒,給桑除沙前先洗手給桑,除沙后洒水扫地,蚕室內外經常保持清洁卫生,每天上、下午和替屎吋进行开窗換气,使蚕儿有清洁空气,新鮮的环境。  相似文献   

8.
秋蚕期局部发生蚕病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柳丽萍 《中国蚕业》2003,24(2):51-51
中秋蚕是全年仅次于春蚕的一个重要蚕期,由于该期蚕比重大.蚕种饲养量为春蚕的90%左右,因而对于广大蚕农增加经济收入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2002年中秋期在传统蚕桑老区湖州城区妙西镇避村发生蚕病.在生产上造成一定的损失。该镇中秋蚕8月28日发种,共发秋丰×白玉蚕种1350张,平均张产茧仅21kg。主要原因是5龄后期,避村周围发生血液型脓病所致。  相似文献   

9.
射阳县在2005年秋蚕饲养期大面积发生僵病,发病率达85%,部分农户损失达10%,少数农户颗粒无收。通过调查,笔者就僵病发生的情况、原因及防治措施小结如下:1僵病发生情况射阳县2005年秋蚕期饲养蚕种52 440张,其中一秋蚕15 570张,于8月22日发种。二秋蚕36 870张,于9月22日发种。一  相似文献   

10.
<正>我市1994年中秋蚕共发蚕种4.65万张,张产茧16.2kg,按正常年景张产茧27.5kg计算,因蚕病损失蚕茧52.5450万kg,按正常茧价每kg14元计算,计损失茧款735.5万元。 这次中秋蚕的蚕病来势猛,发病面广,是一种突发性、暴发性、毁灭性的蚕病,损失惨重,为新沂市近年来所罕见。如重病区的邵店、唐店等12个乡(镇),饲养中秋蚕2.85万张,绝收数占30~40%;瓦窑乡大新村500多张蚕种损失70%;港头镇大营村500多张蚕种损失80%。蚕病较轻的炮车、草桥等7个乡(镇)1.35万张蚕种也有15%绝收。蚕农纷纷状告各乡蚕桑站,说是蚕种质量不好,要求赔偿损失。为此,市茧丝绸公司的领导和蚕桑科技人员逐乡进行了调查采访,采集蚕病样本进行镜检,结果表明,所发蚕病均为中肠型病毒和黑胸败血病并发症,未发现微粒子病。  相似文献   

11.
浅析秋蚕僵病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射阳县在2005年秋蚕饲养期大面积发生僵病,面上发病率达85%,部分农户损失达10%。极少数农户颗粒无收。此次僵病发生在本地养蚕史上属罕见,笔者就僵病发生的情况、原因及防治措施小结如下:1僵病发生情况射阳县2005年秋蚕期饲养蚕种52440张,其中一秋蚕15570张,于8月22日发种。二秋蚕36870张,于9月22日发种。一秋蚕在三眠起开始发生黑尾病,在四眠眠中和5龄的第2、3天发病加重,最严重的农户损失率达40%。二秋蚕在二眠眠中开始发生僵病,全县重点镇面上发病率达80%。通过调查分析及时采取多种措施,有效地控制了僵病的蔓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僵病…  相似文献   

12.
莫嘉凌 《广西蚕业》2002,39(4):42-44
三、收蚁方法把刚孵出的蚁蚕收集起来饲养 ,叫做收蚁。木薯蚕收蚁方法有叶引法、纸收法和倒卵法。叶引法 :收蚁时 ,将附有蚁蚕的卵袋或包卵纸打开 ,平铺在垫纸的蚕匾内 ,把蓖麻、木薯的适熟偏嫩叶片切 (撕 )成小片疏盖在蚕体上 ,待蚁蚕爬上叶片后 ,连蚕带叶移至空蚕匾整理成蚕座 ,未爬上叶片的蚁蚕可继续用叶片吸引。纸收法 :在蚕卵转青后把蚕种袋撕开 ,将蚕卵倒在铺着光纸的蚕匾内 ,蚕种孵化时 ,在卵面上覆盖一张棉纸 ,棉纸上面放几片嫩叶 ,蚁蚕爬到棉纸的底面时 ,将棉纸翻开向上 ,连同蚁蚕平铺在蚕匾内给叶。纸收法收蚁后 ,卵壳上附着的少…  相似文献   

13.
1994年中秋蚕蚕病调查及原因分析徐志方(金溪县蚕桑局)金溪县1994年中秋蚕种饲养量为11,433张,分二批催青发种,第一批品种新杭x科明(正反交)发种日期是8月17日~8月18日,数量10,133张,第二批品种为芙蓉X湘晖,8月22日发种.130...  相似文献   

14.
一、高产試驗的成績番順县龙山公社今年各造在排沙大队青年,妇女二个蚕窒进行养蚕高产试驗,第一造共养四批,目前(四月上旬)已結束。其中第二批单張蚕种(10公分蟻)达到110,1875市斤,每担叶桑产茧达14.92斤。現将各批成績分別列表于后:  相似文献   

15.
在公社党委和大队党支部的重视下,秋蚕集中地面育三十张种,品种东34×603,收茧988.9斤,按发种张产茧31斤。八月三十一日收蚁,九月一日收蚁结束,全龄经过27天。两批蚕儿分别在五龄后第六天半,六天  相似文献   

16.
广西岑溪县八个普通蚕种站四月下旬开始饲养第一批木薯蚕(原种21.2盒),五月下旬收茧,总产鲜茧1,341斤,平均单盒产鲜茧63.2斤。其中南渡区六梭公社第十二生产队,养“南宁一号”10个蛾区产鲜茧23.3斤(结茧后第七天称重),折单盒  相似文献   

17.
王玉云 《四川蚕业》2006,34(4):39-40
2004年射阳县饲养晚秋蚕47800盒,9月6日出库,9月17日收蚁一日孵化率在95%以上。1~2龄前期小蚕发育良好,整齐健壮,2龄后期部分养蚕户发生血液型脓病,3龄又发生一定数量的僵病,5龄后期至上蔟大量发生蚕病和不结茧蚕。据调查,全县80%的农户不同程度地发生蚕病,发病严重的户损失70%以上,个别户甚至颗粒无收。对此蚕农反映强烈,有人认为蚕种质量存在问题。为了正确分析蚕发病的原因,10月19日中国蚕业研究所专家对病蚕进行了鉴定,其结果是:大部分为血液型脓病,少量蚕有微量化学因子积累性中毒症状,蚕发病及不结茧主要是由于消毒防病及饲养不善造成…  相似文献   

18.
俗语讲:“养好小蚕一半收”。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改革,蚕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为了适应蚕种市场化的需要,提高蚕种的质量,为大田生产提供更优质高产的蚕种,进一步提高原种茧的质量和数量,增加50kg种茧制种量,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我公司在原来的联户原蚕小蚕共育的基础上,并通过年初到遂溪、郁南、阳春等兄弟单位的参观学习后,经过充分的研究和论证,决定采用原蚕小蚕规模化共育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正> 近年来我省蚕桑生产迅速发展,蚕种需求量逐年上升,由八十年代末年发种量700万张增到现在900余万张。四川人多地少,蚕区大部分是方山丘陵,要拿出大量土地栽桑建蚕种场是困难的,原蚕区收茧制种是一条蚕种生产的重要途径。全省110余个蚕种场,仅有47个蚕种场有自有桑园1万余亩,其中一半左右集中在省属场,除满足原原种、原种生产用桑外,余桑生产的普种远远不能满足蚕桑生产的需要,全省85%的蚕种生产量靠原蚕区收茧制种。原蚕区是四川蚕种生产的  相似文献   

20.
在生产上,常常会碰到蚕种发种后,还需要补种的情况,为此催青时都要备一定数量的预备种,在发种前把多余的蚕种冷藏。以前,在蚕种全部转青且卵色均匀一致时冷藏.时间掌握在7d以内,超过时间把多余的蚕烧毁,这样既浪费了蚕种,又使有些养蚕户补不到蚕种。2008年我区4月29日发种,到5月12日冰箱内还剩几十张蚕种,这些蚕种饲养情况怎么样,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取了少量的转青蚕卵(即1078粒),在催青室作养蚕试验调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