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2007-2008年30户植棉大户生产成本定点调查数据的比较分析,得出如下结论:与2007年相比,2008年植棉成本增1363.5元·hm-2,增幅7.6%。其中人工成本占81.6%,租地费占13.8%,物化成本占4.6%。而由于棉价大幅下跌22.6%,致使2008年植棉效益降低122.3%。结果表明,2008年植棉收益大幅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棉价大幅度下跌与物质成本和雇工费用的上涨。  相似文献   

2.
江苏近年育成棉花品种品质和抗病性现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问题 江苏盐城市常年植棉面积为16.67万hm^2左右,占全省植棉面积的50%以上。但近几年植棉面积呈下滑趋势。尤其是2008年农资上涨、棉价大跌,棉贱伤农,植棉意愿大大降低。除价格因素外,现有棉花品种内在品质不佳、抗病性不强也是导致植棉效益下降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
1主要风险1.1市场风险。进口棉花大量涌入,抑制国内棉价上扬,导致棉农植棉信心不足。2003年棉花产量因灾下降,棉价创历史最高,植棉收入未有突破;2004年棉花产量创历史最高,棉价大幅下跌,增产未能增收;2005年棉花产量因灾减幅较大,棉价虽小幅上扬,产值仍然下降;2006年棉花受涝严重,单产比正常年景减产三成,因抗灾成本增加,实际植棉效益减四成。1.2自然风险。2003年以来,棉区有3年遭受洪涝、台风、暴雨、低温、寡照等异常气候的严重影响。2003年的洪涝,造成棉区12.4万hm2棉花受涝,5.2万hm2棉花受渍,1.74万hm2棉花绝收;2005年的9号台风和大暴雨…  相似文献   

4.
应用CCGI对2009年安徽省棉花生产情况进行了述评,总体评价是:与2008年比较,棉花面积减少8.9%、单产略减3.37%,总产减少10.4%;棉价上涨,植棉效益增,减产不减收;面积下降的原因是2008年植棉成本飙升,收购价跌入谷底,植棉效益暴降至负收益,粮涨棉跌造成比较效益下降;单产下降的原因主要是全年气候条件总体不利于棉花生长,加上棉农投入减少、管理粗放。  相似文献   

5.
《中国棉花》2010,(8):32-32,34
据ICAC7月8日报告:2009年8月1日-2010年7月16日CotlookA指数平均值为每磅78美分,同比增28%,创1996/1997年度以来最高纪录。由于2009/2010年度棉价大幅上升,而谷物和油料价格下滑,预期将拉动2010/2011年度全球植棉面积增长,达到3310万hm^2,大多数植棉国家的植棉面积均有望增加。其中,美国、印度所占增加份额最高。  相似文献   

6.
杨子山 《中国棉花》2009,36(2):45-45
据澳大利亚农业与资源经济局最新估计,2007/2008年度棉花产量13.3万吨,同比约减少55%(2006/2007年度为29.2万吨)。植棉面积为6.25万公顷。平均皮棉单产预计为每公顷2120kg。  相似文献   

7.
2009年全国棉花生产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8年我国棉花生产经历输入型通货膨胀和金融危机的双重重压,上半年“农资涨价猛如虎”,下半年棉价一路下滑,棉农植棉收益损失巨大,棉花生产遭受重创。上半年农资和雇工费用双双上涨,成本增加2035.5元·hm^-2,增幅近三成。下半年新棉不断恶化,价格一路下滑,“卖棉难”前所未有,到12月农户售棉量仅为60%,少于上年同期近20个百分点;子棉售价4.76元·kg^-1,跌幅20.7%。监测结果,2008年全国单产减3%。在价格、成本和单产三要素负面作用下,到12月,净收益为-112.5元·hm^-2。测算主产品减收从11月的372亿元扩大至12月的434亿元。提出减轻危机对棉花生产的冲击,扶持生产和科技兴棉两手抓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陈汝涌 《中国棉花》2009,36(3):35-36
1滨州市棉花产业发展现状 1.1棉花生产发展现状。滨州市是山东省重点产棉区,名列全省三甲之一。全市常年植棉面积超过13.33万公顷,占全市耕地面积的近40%,六县一区全部是国家优质棉生产基地县(区)。2003—2007年年平均植棉面积达13.86万公顷,平均单产1176.9kg,总产16.34万吨。  相似文献   

9.
2008年,棉农怀着期待和彷徨的复杂心态种植棉花。年初,面对农资和用工价格不断上涨和期货棉价不断走低,棉农对棉花收购价格既期待又怀疑;8月份的两场秋雨带走了丰收的希望,开秤后的棉价走势更让棉农失望。为了了解棉农植棉效益和2009年种植意向,我们对全省部分县市和农户开展了调查。  相似文献   

10.
自1998年7月以来,国际原棉市场棉价一路缓跌,其中的影响因素之一是缺少优质棉。科蒂卢克(细绒棉价)优质棉价格对美国加州爱字棉的价格在1999年3月达到1.4美元/磅皮棉,但从4月开始下跌,到5月份时跌至1.27美元。但1999/2000年度爱字棉的定额上升22%,表明今年10月上市的新棉中将增加大量的优质棉。上中等的优质棉,如美国加州/亚利桑那州以及澳大利亚的中级棉,因为市场短缺,1999年3月的价格比科蒂卢克A指数高出23%。4月下跌,高出17%,5月中,1999/2000年度上中等棉定额的…  相似文献   

11.
南疆棉区棉花与小茴香间作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体国  洪云 《中国棉花》2010,37(2):30-30
棉花与小茴香间作是南疆棉区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高效种植模式。2006年开始示范,2007年推广,2008—2009年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南疆多个植棉团场及部分植棉县大面积应用。  相似文献   

12.
杨子山 《中国棉花》2009,36(4):44-45
1 陆地棉现状与展望 1.1面积与产量。2008/2009年度美棉产量预计在291.75万吨,较上年的400.6万吨减少27.1%,且比近五年平均产量448.5万吨低146万吨。2008/2009年度植棉面积为372万公顷,比上年降12.3%;收获面积预计为311.6万公顷。单产为940kg·hm^-2,高于5年平均单产(910kg·hm^-2)。  相似文献   

13.
《江西棉花》2004,26(3):41-41
2003年的棉价节节攀升,高得惊人喜人,棉农着实发了棉花财。这,带来了2004年植棉热情的高涨——在喜悦之余,很多棉农担心今年棉花价格会降得很低,会再现2001年的棉价低谷。据调查了解和分析预测,主要看法如下。  相似文献   

14.
因种植面积减少,单产降低,2013年山东棉花生产持续滑坡。据意向调查,2014年全省植棉面积将继续减少6.6%。针对上述情况,提出因地制宜发挥植棉优势、抓好高产创建和发展现代植棉业的工作思路,提出制定目标价格,实行补贴、奖励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据ICAC10月1日发布的2007/2008年度棉花供求报告:尽管2006/2007年度棉价小幅回升,但预计本年度植棉面积仍会轻微下降为3350万hm2,全球棉花产量将稍微下滑为2550万t,然而全球棉花单产将创纪录地达到762kg·hm-2;全球经济的持续增长将继续刺激纺织工业,但棉价的增长将使全球纺织用棉增长速度由2006/2007年度的6%降至本年度的3%,本年度全球棉花消费预计增至2720万t,中国大陆的纺织工业将继续带动用棉需求。由于预测中国进口量大,本年度全球棉花贸易量会反弹9%,达到890万t。美国出口量将增至370万t。印度棉花出口量继续扩大,有望超过100万t,成…  相似文献   

16.
2005年的粮价降、棉价升,棉农的收入颇丰。那么,今年种棉花的前景会怎么样呢?对此,进行以下分析预测。12005年棉价是“价格中高,稳中渐升”,今年植棉面积将是“基本稳定,稳中略升”1.1“周年波动”现象淡化。近些年,棉花价格、植棉面积两者的相互关系一般规律是“上年棉价高,下年面积增”或“上年棉价低,下年面积减”,由此也往往造成“植棉面积增,棉花价格低”或“植棉面积减,棉花价格高”,称之为“周年波动”现象。如:2003/04年度子棉价格最高突破每千克8.40元,2004年的植棉面积比上年增加10.6%,2004/05年度子棉价格则最低到了每千克3.70元…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农村土地流转的深入开展,长江流域棉区植棉大户也逐年增多,种植几十、几百亩棉花的农户比比皆是。棉价的提高,增加了农民的植棉效益。但由于目前大面积棉花生产机械化程度低、用工多、管理难度大.在丰收喜悦的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忧愁:一是用工难找,工价高。  相似文献   

18.
2008年河北省棉花生产表现为面积增加、总产增加,单产与2007年持平的形势.但由于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纺织企业运行效率越来越差,产品销售不畅,棉花收购价格急剧下降,棉花市场呈现出"棉农惜售、棉企慎收、纺企少购、旺季不旺"的局面,棉农的植棉效益大幅度下滑,甚至亏本.1 河北省2008年棉花生产情况  相似文献   

19.
1全球棉价走势 全球棉价的长期平均值为每磅72美分。自1995年WTO农业协议生效以来,全球棉价持续走低,2001年跌至每磅42美分左右,是29年以来的最低水平(见图1)。仅在2003年11月棉价才在短期内突破76美分(见图2)。随后又急剧下跌,于2004年12月跌至每磅43美分。棉价上涨的主要原因是棉价触底后。全球棉花库存持续减少,供需失衡造成的。近期棉价(2005年11月17日)维持在每磅56美分左右。  相似文献   

20.
马俊凯 《中国棉花》2010,37(4):35-36
棉花价格的涨跌起伏牵动着整个棉花产业链条上棉农、棉花企业和纺织企业的神经。2008年度的低棉价挫伤了农民的植棉积极性,棉农叫苦不迭。2009年度棉价大幅上涨,并未给棉农带来多少喜悦,种棉不合算;棉花收购加工企业战战兢兢,小心谨慎,惟恐亏损赔本;过高的棉价,给刚刚逃过金融风暴、稍微有点起色的纺织企业又添新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