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采用3只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萨能母山羊为试验动物.试验分为4期,每期6d。每期为一个处理。对照组:基础日粮;处理Ⅰ:基础日粮+15g蛋氨酸;处理Ⅱ:基础日粮+15g蛋氨酸+0.15g拉沙里菌素;处理Ⅱ:基础日粮+15g蛋氨酸+0.20g拉沙里菌素。每期的最后一天为血样的采样日,采样日的采样时间点为3个,即当日早晨饲喂前(0h)、饲喂后2h和5h。血样经处理后.测定样本中血浆游离蛋氨酸(PFM)的含量和有关酶的活性。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处理之间,在0h处理Ⅲ的谷氨酸脱氢酶(GLDH)、γ-谷氨酰转移酶(GGT)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谷草转氨酶(GOT)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谷丙转氨酶(GPT)活性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处理ⅡGOT活性极显著低于对照组和处理Ⅰ(P〈0.01);在2h处理ⅡGGT活性显著低于处理Ⅱ(P<0.05),极显著低于处理Ⅰ(P〈0.01),处理ⅢGPT活性显著高于处理Ⅱ(P〈0.05),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处理Ⅰ(P<0.01);在5h处理IGGT活性显著高于处理Ⅱ(P<0.05),处理ⅢGPT活性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处理Ⅰ的PFM水平在0、2、5h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处理Ⅱ和处理Ⅱ(P〈0.01);不同处理内,处理Ⅰ的0hGGT活性显著低于2、5h(P〈0.05)。5h的PFM水平显著高于0、2h(P〈0.05),处理Ⅲ的5hGGT活性低于0h(P〈0.05)。  相似文献   

2.
用3个年龄段,即当年羯羊、1.5岁羯羊及成年羯羊各30只,经过对其肌肉矿物质及维生素含量的分析发现:(1)随着其年龄和体重的增加,苏尼特肉羊的肌肉锌、碘含量明显下降(p〈0.01或p〈0.05),与此相反铁含量显著提高(p〈0.05),而铜、锰及硒含量不显著(p〉0.05);(2)随着年龄和体重的增加.其肌肉钙、钾及氯含量极显著地下降(p〈0.01),磷含量显著下降(p〈0.05),而镁含量下降,钠含量则提高,但其差异均不显著(P〉0.05);(3)随着年龄的增加,其肌肉VA和VE的含量均在显著下降(p〈0.05)。其矿物质和维生素含量的变化与生长羊肌肉的物质代谢以及体组织随年龄的变化规律一致。同时。从肌肉矿物质及维生素的营养特征看.当年羯羊的肌肉优于1.5岁羯羊,而1.5岁羯羊的肌肉又优于成年羯羊。  相似文献   

3.
6匹种公驴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3匹每日灌服五子衍宗丸加味1剂,连服5剂,对照组不潦服。结果表明试后21天的精子活力比试前提高0.24级。差异极显著(p〈0.01),射精量在用药后第三周增至高峰,分别达到80ml,与试前相比有极显著差异(p〈0.01),而精子密度用药前后相比差异不显著,精子畸形率在用药后21天由试前18.03%下降到13.10%,差异显著(p〈0.05),精子存活时间由96h增至144h,差异极显著(p〈0.01)。对照组3匹种公驴各项指标试前试后略有波动,但均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4.
为了观察促排卵素3号(LRH-A3)对母猪繁殖性能的作用和效果,发情母猪配种前4—6h,用LRH-A3进行处理,并与不使用激素的发情母猪进行比较。结果地方品种母猪的受胎率、平均产仔数、仔猪成活率分别为93.3%、14.6头和89.5%。与对照组相比,母猪受胎率无显著差异(P〉0.05),平均产仔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仔猪成活率比对照组低4.6%,差异显著(P〈0.01)。经产瘦肉型母猪的配种受胎率、平均产仔数、仔猪成活率分别为86.7%,12.3头和93.8%,与对照组相比,配种受胎率、仔猪成活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母猪平均产仔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青年瘦肉型母猪的配种受胎率、平均产仔数、仔猪成活率分别为83.3%、10.6头和94.5%,与对照组相比,母猪的配种受胎率、平均产仔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仔猪成活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结果表明,发情母猪配种前肌注LRH-A3后,青年瘦肉型母猪繁殖效果最理想,经产瘦肉型母猪次之,地方品种母猪不理想。  相似文献   

5.
1日龄艾维因肉仔鸡90只,随机分成3组,分别为对照组、中草药1组、中草药2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9只鸡.试验结果表明:15日龄时两个试验组中只有大肠杆菌数比对照组极显著降低(P〈0.01)。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无明显差异。35日龄时.两个试验组中的双歧杆菌数均无明显差异(P〉0.05),而乳酸杆菌较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两个试验组中的大肠杆菌数都较对照组板显著降低(P〈0.01)。  相似文献   

6.
对青海互助某猪场1994—2000年的配种产仔记录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该场母猪的平均配种间隔为25.02d,杜x本母猪最短(21.80d),显著短于长x本母猪(27.60d)(P〈0.05),其它各类型母猪间差异不显著(P〉0.05):母猪配种间隔随胎次增高而缩短,7胎以上母猪显著短于3~6胎(P〈0.05),极显著短于2胎(P〈0.01),3—6胎母猪显著短于2胎(P〈0.05):不同类型母猪在同胎次的配种间隔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7.
试验以艾维因肉鸡为代表,研究乳酸杆菌与中草药合生元对1~35日龄艾维因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合生元组在整个试验周期的平均体重均较对照组极显著提高(P〈0.01),但周增重和日增重仅在0~3周差异极显著(P〈0.01)。合生元组的周增重和日增重仅在第2周龄较乳酸杆菌组极显著提高(P〈0.01),在0~3周龄,均较乳酸杆菌组和中草药组差异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在料肉比方面,0~5周龄合生元组均比对照组、乳酸杆菌组、中草药组极显著降低(P〈0.01),但各周龄合生元组与乳酸杆菌组无明显差异(P〉0.05),合生元组与中草药组在3周龄和4周龄差异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8.
选择正常采精公牛67头,研究口服阿维菌素驱虫后对精液生产水平和精液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驱虫前后,种公牛的采精量差异不显著,原精密度和冻精生产数差异极显著(p〈0.01),有效射精次数差异显著(p〈0.05),精液冻后的精子畸形率和顶体完整率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9.
选择德国荷斯坦育成牛95头(12~18月龄),成母牛129头(1-6胎)及中国荷斯坦育成牛111头(12~18月龄)、成母牛164头(1—6胎);分别测定其体尺、体重及生产性能,并对两国荷斯坦牛体型、生长发育、生产性能和繁殖性能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现行饲养管理水平对德国荷斯坦牛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德国荷斯坦牛早期生长发育快,12月龄体尺、体重极显著地大于中国荷斯坦牛(p〈0.01),德国荷斯坦牛各胎次产乳量、乳脂率均极显著地高于中国荷斯坦牛(p〈0.01),德国荷斯坦牛情期受胎率较中国荷斯坦牛低(p〈0.01),育成牛初配月龄明显晚于中国荷斯坦育成牛(p〈0.05)。产间距德国荷斯坦牛较中国荷斯坦牛略长,但差异不明显(p〉0.05)。  相似文献   

10.
通过配种母牛头向太阳进行人工授精后,调查的61头妊娠牛产母犊数(38头)多于产公犊数(23头)(p〈0.05),说明该项处理可提高母牛产母犊的比率。  相似文献   

11.
张勇  李红梅 《饲料广角》2009,(16):29-31
试验选择160只健康1日龄的商品代AA肉仔鸡。设4个处理.即对照组和处理组1、2、3,每个处理4个重复。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处理组1、2、3分别添加10、20、30g/kg霉菌吸附剂,研究结果表明:(1)处理组1、2在整个试验阶段肉鸡平均日增重显著增加(P〈0.05)。处理组1与对照组、处理组2相比显著降低了料重比(P〈0.05).与处理组3相比极显著地降低了料重比(P〈0.01)。(2)处理组1、2显著提高了总蛋白、球蛋白含量(P〈0.05),对甘油三酯、白蛋白、GOT、GPT及总胆固醇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3)处理组1、2极显著提高小肠绒毛高度、降低隐窝深度(P〈0.01)。结果显示,添加10g/kg霉菌吸附剂效果优于对照组和其他处理组。  相似文献   

12.
将128只72周龄、健康的罗曼蛋鸡随机分为4组,在其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g/k、1g/kg、2g/kg@3g/kg的姜黄粉,观察其对蛋鸡产蛋后期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在蛋鸡产蛋后期日粮中加入2g/kg的姜黄粉可极显著(P〈O.01)提高产蛋率7.77%,极显著(P〈O.01)降低平均日采食量2.11%,极显著(P〈0.01)降低料蛋比10.12%。与对照组相比,在蛋鸡产蛋后期日粮中加入3g/k的姜黄粉可极显著(P〈0.01)提高平均蛋重2.58%,极显著(P〈O.01)提高蛋壳厚度15.79%。  相似文献   

13.
KAP1.3基因与绵羊产毛性能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采用PCR—SSCP的标记技术,对羊毛纤维组成蛋白中的KAP1.3的部分序列进行多态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引物1中,BB基因型的产毛量性状极显著高于其他基因型(p〈0.01),在拉伸长度性状上,AB基因型与BB基因型差异极显著(p〈0.01),AA基因型与BB基因型差异显著(0.01〈p〈0.05)。在引物2中,各基因型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4.
14只2岁非洲黑舵鸟(4公10母)按公母比例1:2-3分成4个繁殖组合,对产蛋、受精、孵化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显示,每只母舵鸟年平均产蛋量为55.2枚,最高为73枚,最低为39枚。4个组合鸟群之间种蛋的受精率存在显著的差异(P<0.01),I组的受精率最高,为59.6%;Ⅳ组的受精率最低,仅8.9%。各组的受精蛋孵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平均受精蛋孵化率达到92.6%。受精率较低的原因为公鸟年龄小,没有完全达到性成熟。  相似文献   

15.
泌乳早期乳中尿素氮含量对奶牛繁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奶牛泌乳早期乳中尿素氮含量对产后繁殖性能的影响,本研究选取海丰奶牛场的头胎荷斯坦牛1932头,于产犊后30d内采集乳样,测定乳中尿素氮含量,并收集试验牛只产后繁殖资料,用多因素方差分析法分析乳中尿素氮对产后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牛只产犊后1个月内乳中尿素氮含量为9.22±2.78mg/dL;乳中尿素氮含量对个体情期受胎率有显著影响(P〈0.05),而对产后首次配种天数有极显著影响(P〈0.01),乳中尿素氮含量大于15mg/dL的奶牛产后第一次配种天数显著高于低于此数值的奶牛,且个体情期受胎率显著低于此数值低的奶牛。同时乳中尿素氮含量与个体情期受胎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据此认为,作为反映能氮平衡的关键指标,泌乳早期乳中尿素氮含量可作为预测奶牛产后繁殖性能的指标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16.
辽宁绒山羊改良当地蒙藏山羊试验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辽宁绒山羊改良引进的内蒙古白绒山羊与甘南当地藏山羊,结果表明:辽蒙藏杂交F1代绒山羊,在初生、3月龄、6月龄、12月龄各个时期,其体重、体高、体长、胸围与对照组(蒙藏山羊杂交后代)相比,公羊除初生和3月龄羔羊的体长、12月龄胸围差异不显著外(P〉0.05),其它均极显著的高于对照组;母羊的3月龄、12月龄体重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初生、6月龄体重差异显著(0.01〈P〈0.05),初生、3月龄、6月龄体高、胸围及6月龄体长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公、母羊绒细度、长度、单纤维断裂强力、单纤维断裂伸长率等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含绒率和产绒量差异极显著(P〈0.01)。杂交F1代羊杂交优势明显,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山羊胎盘复方制剂对小鼠抗疲劳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将40只小鼠随机等量分成高、中、低3个试验组(剂量分别为2mg/d、10mg/d、20mg/d)和1个对照组(生理盐水),每组雌雄各半,30d后对试验组小鼠的负重游泳时间、血尿素氮水平、血细胞SOD活性和MDA含量进行测定。抗疲劳试验中,仅高剂量组小鼠游泳时闯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中、高剂量组小鼠的血清尿素氮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抗氧化功能试验中,中、高剂量组小鼠红细胞SOD活性与对照组相比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且与对照组相比.这两组小鼠的血清MDA含量明显减少(P〈0.05)。山羊胎盘复方制剂对小鼠具有缓解机体疲劳,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孵化期间鹅种蛋失重及其孵化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试验通过对不同品种鹅种蛋在孵化过程中的失重及孵化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种蛋1d-28d平均失重率以莱茵鹅最高,与豁鹅、籽鹅比较差异显著(p〈0.05),而豁鹅与籽鹅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受精率以莱茵鹅最高,与豁鹅比较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与籽鹅比差异极显著(p〈0.01)。受精孵化率籽鹅与豁鹅、莱茵鹅比较,差异分别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和显著水平(p〈0.05)。入孵蛋重与28d胚蛋重呈强正相关,失重率随蛋重增加而降低;蛋重越大,初生重也随之增大。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山羊胎盘复方制剂对小鼠抗疲劳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将40只小鼠随机等量分成高、中、低3个试验组(剂量分别为2mg/d、10mg/d、20mg/d)和1个对照组(生理盐水),每组雌雄各半,30d后对试验组小鼠的负重游泳时间、血尿素氮水平、血细胞SOD活性和MDA含量进行测定。抗疲劳试验中,仅高剂量组小鼠游泳时闯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中、高剂量组小鼠的血清尿素氮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抗氧化功能试验中,中、高剂量组小鼠红细胞SOD活性与对照组相比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且与对照组相比.这两组小鼠的血清MDA含量明显减少(P〈0.05)。山羊胎盘复方制剂对小鼠具有缓解机体疲劳,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云南德宏象草与王草的对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德宏象草和王草的植物学特征、生物学特性进行观测比较,结果表明:德宏象草种子实生苗生长速度快,其自然扩展蔓延途径主要依靠种子繁殖进行;德宏象草的干物质产量、主要营养成分均极显著高于王草(P〈0.01),但德宏象草的生长高度、分蘖数均低于王草;德宏象草幼茎(直径〈3cm)的再生能力极显著高于王草幼茎的再生能力(P〈0.01),而德宏象草主茎(直径〉3cm)的再生能力极显著低于王草主茎的再生能力(P〈0.01);德宏象草最适刈割留茬高度为10cm,利用高度应控制在1m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