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4 毫秒
1.
一、變異的起源 (一) 突變 (二) 異核與異核游離作用 (三) 雜交二、關于適應性問題 (一) 菌類致病性的適應問題 1.培養物對于致病性的適应問題關係 2.菌種內生理型的混雜對于致病性的適应問題關係 3.異核和異核游離作用對于致病性的適應問題關係 4.寄主對于胞子形成與培養性狀的適應問题關係 5.寄主對于改變病菌致病性的適應問題關係  相似文献   

2.
柑桔黄龙病和斑黄病病原体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柑桔黄龙病是我国南方柑桔产区的一种毁灭性病害,其中尤以广东、福建受害最烈,使这些地区的柑桔生产受到严重威协,据调查,现此病已蔓延到湖南、江西、浙江、云南、贵州、广西、四川等9个省(区)。 1976年,林孔湘教授将国内柑桔叶片上表现斑驳症状的病害定名为斑黄病,以区别  相似文献   

3.
去年我們去广西、广东和福建訪問了解柑桔黄龙病发生和研究情况,根据調查所見和有关单位提供的情况,对黄龙病防治提出下述初步意見。 黄龙病防治应列为我国南部地区恢复和发展柑桔生产的重要措施 近年来对广东和福建南部柑桔普遍发生黄化現象的原因有不同看法,有人认为主要是由于黄龙病,也有人认为是由于栽培粗放引起的。对黄龙病的发生和肥水管理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一、类病毒的发现和类病毒病 过去认为病毒是最小的传染性病原体。1971—1972年,当美国人Diener和西德人Snger研究马铃薯纺锤形块茎病和柑桔裂皮病时,发现引起这两种病害的病原体不是病毒,而是一种比病毒简单得多的、不含蛋白质的小分子核糖核酸。其核酸的分子量(12,000道尔顿)只有最小的病毒核酸的十分之一。  相似文献   

5.
葡萄卷叶病研究及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葡萄卷叶病是葡萄生产上重要的病毒病。引起这一病害的病毒,统称葡萄卷叶病毒(Grapevine leaf-roll virus,GLRV)。现在看来引起本病的病毒,不止一个,是比较复杂的。本病18世纪中叶在欧洲已有记述,19世纪意大利西西里人的蜡叶标本里也有类似此症的材料(Martelli,1986)。至今本病在世界各葡萄产区分布甚广。欧、美主要酿酒葡萄品种几乎普遍有此病的发生。日本的无味果葡萄亦认为与卷叶病毒关系密切。我国近年葡萄卷叶病发生亦较多,虽尚无详细损失资料,估计一般损失约在5~15%。作者等调查(1986~1988),如玫瑰香(抚顺)、贝塔、汉普(沈阳)、龙眼(沈阳、北镇)、伊豆锦(熊岳)、巨峰(沈阳、北镇、朝阳)均有卷叶病发生,发病率约为5~75%。  相似文献   

6.
 柑桔裂皮病(citrus Exocortis Viroid—CEV)由类病毒引起,以枳、枳橙和柠檬作砧木的病.四川有172个县种植柑桔,总面积250万亩,投产6000万株,年总产突破100万t,柑桔病毒类病害严重威胁柑桔业的发展,特别是柑桔裂皮病危害性尚未引起人们关注.  相似文献   

7.
一、問題的提出柑桔潰瘍病在解放前,基本不被重視,但是自解放後,特別是在最近的三年,我們却認為它是柑桔的一個極重要的病害,當前在許多地區均在進行潰瘍病的防治和研究工作,爭取把它早日消滅。這樣的一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變,完全是由於客觀的要求。我國自解放後,農業生產逐年提高和對外貿易迅速發展,每年須輸出定量的農產品換取國家工業建設所需的器材,在輸出的農產品裹面,柑桔佔相當的比重,同時農產品的外銷量逐年增加,而且增加得很快,又年來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內銷的柑桔大有供不應求的趨勢。由於這些原因,柑桔增產就成為當前的一個重要任務。政府一方面幫助果農解次在生產中所遭遇的困難,一方面大力的收購內銷和外銷的柑桔,這樣的做法,既加強了果農的生產熱忱,又提高了柑桔的產量。可是,貿易部門在收購的實踐中和果農在生產的實踐中,都深刻的體會到,為保證柑桔的產量,首先必須解央病虫害的問題。以柑桔潰瘍病的情況來談,在甜橙的產地內,收購中,潰瘍病的病果  相似文献   

8.
柑桔黄龙病(国际上称为柑桔青果病)的诊断,目前还是主要依靠症状和电镜超薄切片法,前者易引起误诊,后者操作复杂,费时,并且由于在病株中病原细菌(或称类细菌、类立克次氏体等)浓度低,分布不均匀,造成检出率低,故十分需要寻找一种快速可靠的诊断方法,借鉴于植物病毒成功地利用血清学方法作诊断。我们试图也用血清学方法对本病进行早期快速诊断。利用血清学作诊断首先必须解决病原提纯问题,这就是本试验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为了进一步明显棉花黃萎病菌究竟能否直接从土壤中分离出来这一問題,我們参照了Mathero和Horuer(1958)的方法,在速續9年的重病区中(今年发病率为69.87%),用对角綫取样法钻取0—20厘米的土壤,稀釋为万分之一的濃度,經过18次試驗共378皿,其中有9次26皿出現VerticilliumSp.,并經馬鈴薯洋菜培养基培养,其性状(菌絲和小菌核)与棉花莖秆中分离出来的黃萎病菌性状完全相同。同时我們又在室外盆栽棉花,于6月23日以人医注射器用分离出的Vertillium Sp.孢子悬浮液(15×20倍显微鏡下檢查,每一个視野约40个左右孢子)注射20株棉株,每株注射量为0.25毫升。从7月  相似文献   

10.
 柑桔衰退病毒(Citrustristeza Virus,CTV)引起的柑桔衰退病,由蚜虫传播,是世界柑桔的严重病害之一.30年代以来,毁树5000万株以上.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此病发生,20多个国家将其列为检疫对象.M.Bar-Joseph等(1979)首次应用ELISA法对此病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11.
自从一九五八年以来,蚕病的暴发問題不断出現。它的原因到現在尚未完全明确,但是可以說这些蚕病的暴发,既不是细菌病,也不是原虫病,而是病毒病。 一 两种学說 到目前为止,对蚕病暴发性的原因,大家都承认是病毒病。但是病毒病的发生問題,却有两种学說,即蚕体蛋白质因受外界条件  相似文献   

12.
关于牛只布氏桿菌病的診断問題,国內目前一股应用凝集反应,但此反应的主要缺点是不能检出处于布氏桿菌病不同病程中的病畜,因此其診断价值往往受到限制。国外学者,特別是苏联学者主张将疑集反应、补体结合反应及变态反应綜合应用,以求发現处于各个病程发展阶段中的病畜,提高检出率。1959年上半年,作者等曾应用变态  相似文献   

13.
从一九五八年九月提出保花保果問題以后,在果树科学界,在生产上均引起了很大的注意,展开了热烈的爭辯。保花保果与疏花疏果不仅是一个学术問題,在生产上也是一个重要的問題,有必要充分地討論和加强試驗研究工作,逐漸弄清问题。我由于做的工作很少,水平所限,試談一些看法,可能  相似文献   

14.
柑桔衰退病毒(CitrustristezaVirus,CTV)引起的柑桔衰退病,由蚜虫传播,是世界柑桔的严重病害之一。30年代以来,毁树5000万株以上。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此病发生,20多个国家将其列为检疫对象。M.Bar-Joseph等(1979)首次应用ELISA法对此病进行检测。JADodds等(1987)在研究CTV的dsRNA电泳的同时逐月采病甜橙枝皮进行ELISA检测,结果全年均可检出CTV,冬季低温期读数有所下  相似文献   

15.
長時期來農業上的實際問題之一就是小麥腥黑穗病的研究。這個問題的研究是從各個方面來進行的。初起研究的是黑穗病菌菌種的類別。烏利揚舍夫(1950)的研究闡明了,在蘇聯有三種腥黑穗病菌,即Tilletia tritici wint,T.levis Kuhu,及T.triticoides Savul。最後一種黑穗病菌目前只分佈在阿捷爾拜彊共和國阿爾明尼亞共和國(在外高加索)之間,它與T.tritici wint的區别在於有較小的厚垣抱子。其次研究了春化型的類别。切杰列夫尼柯娃-巴巴揚(1934-1941)的研究確定了在阿爾明尼亞共和國有二個Tilletia tritici wint的春化型:1,f.vulgaris,嚴重感病的麥種爲Triticum vulgaris,中度感病的爲T.persica,T.durum,T.spelta,T.monococcum,T.dicoccum和T.timofeevi,輕度感病的爲T.compactum;2, f.dicoccum,嚴重感病的爲Triticum dicoccum,輕度感病的爲T.vulgaris.在西格魯吉亞還發現了Tilletia tritci wint的第...  相似文献   

16.
<正>柑桔是西充县重要的经济作物,受管理水平、防治方法单一、自然气候条件等的限制,柑桔疫霉(脚腐)病有逐年加重为害的趋势,从识别症状、病原苗、发病条件、到综合防治等方面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对西南地区柑桔疫霉病的防治有一定的指导意义。1症状柑桔疫霉病一直以来称为柑桔脚腐病,主要为害主干的根颈部位,严重者引起全树死亡,造成贮藏期大量烂果,称为疫菌褐腐病,现称褐腐病。由于最近在西班牙部分品种上,该病也为  相似文献   

17.
(一) 我区水利建設,經过十几年来的艰苦奋斗,取得了巨大的成績。現在我区家业生产,正进入一个新的大发展的时期,要求农业全面的、大幅度的增产——稳产高产。广西农业生产的根本問題是水利問題,水利工作如何适应这一新形势的需要,如何总結过去經驗,把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实現新的大跃进,这是当前工作的中心問題。現就如下几个問題,提出一些意見。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就46例病马的观察与调查对拜城马慢性肺阻塞病(喘气病)的临症变化和流行病学中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作者等将疾病分为四期(型):急性期、症状期(慢性气喘期)、缓解期(无症状期)、和持续气喘期,并且讨论了它们的转变规律。作者等认为本病虽不是一种传染病,但病毒(也许还有枝原体)作为本病急性期的始动病是有可能的。本病在拜城和阿克苏地区(也许是整个南疆)的严重存在与使役不当、反复呼吸道(病毒)感染有关,因此改善使役方式和及时消除呼吸道感染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续2012年第7期11页)柑桔病毒类病害,如柑桔衰退病、黄龙病、裂皮病、鳞皮病等对柑桔产业危害很大。柑桔无病毒、工厂化、容器育苗,起点高、要求严,不仅以防控病毒类病害为目标,而且能有效地减少检疫性虫害的发生。无病毒生产苗圃采用容器袋或配方营养土专用苗床,  相似文献   

20.
柑桔根腐病症状主要表现为黄叶、落叶、树势衰弱及根系坏死、腐烂。对病株根系进行组织分离,92.8%的根系样本可分离到一种镰刀菌,(Fusarium SP)。将这种镰刀菌纯化后,接种于柑桔幼苗根系,可引起与田间病株相同的症状。从接种发病的幼苗根部再分离得到相同的纯培养物。单孢分离的培养物经鉴定,确认它属镰刀菌属(Fusarium)的茄病镰刀菌[Fusarium solani(Mart)Sac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