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4 毫秒
1.
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已经成为我国的重点工作。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和社会环境,想要得到自身全面的发展从而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塑造健全的法治人格。法治人格的生成是一个由内化到外化的过程,法治文化的价值内涵同是法治人格所要达到的精神追求,也为其提供了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2.
洛克是西方哲学经验论派的重要代表,在洛克哲学中,关于同一性的思想丰富而深刻,洛克关于人格同一性的研究独具特色,充满矛盾,洛克认为人与人格有所不同,人格同一在于自我意识或自我认同,其深刻思想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健全的人格有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在高校教育工作中应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塑造:1、培养大学生健康的自我意识,塑造积极的人格;2.帮助大学生学习健康的人际交往,塑造和谐的人格;3.在全面发展中塑造大学生健全的人格。  相似文献   

4.
高校根本的目标追求:大学生和谐人格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大学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其和谐人格的培育是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应有之意,也是大学生个体和谐发展的动力之源。高校应把培养大学生和谐人格作为高校根本的目标追求。高校领导、教师要确立和谐人格培育的新理念,加强大学生的人格践行教育,构建健康的校园核心价值观,注重大学生的个性教育,加强大学生个体的自我教育。  相似文献   

5.
95后大学生具有文化多元、自我意识凸显及逆商有待提高等特点。研究结合95后大学生基本特征及思政教育目标,通过对孟子人格思想的基本内容、核心理念进行剖析,阐述大学生人格养成与思政教育的关联,挖掘孟子人格思想在95后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运用及其价值,探讨其在思政教育中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6.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对于现代素质教育改革的顺利实现有着极为重要的促进意义。素质教育改革的目标就是将学生培养成为人格独立、思想健康的个体,从而更好地促进他们的成长和成熟。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理性地分析了人格成长的过程和必经之路,对学生的成长和进步起到了很好的理论支持。目前中国教育现状不容乐观,在学校教育中过多地注重教育结果,忽视了人格的培养,最终导致教育重心失衡,这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是极为不利的。总之,要想将学生培养成为完整意义上的个体,就必须要从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出发,找到其与教学的结合点,从而实现对学生人格的培养。本文将以此为重点,结合当前中国教育的现实来研究教育活动的实践途径。  相似文献   

7.
和谐人格是指构成个体人格统一体的各要素相互作用所决定的完美意识倾向和科学行为规范,它追求内在特质与外显行为的和谐统一,是一种在结构上和动力上趋向崇高人性发展的理想人格境界.从和谐人格的内涵出发,基于和谐校园的基本特征及其在内要求,对构建和谐校园语境下的大学生和谐人格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人格是人之为人的标准与格式,每一哲学思想中都有其内蕴的理想人格模式,儒学也不例外。孔子以"仁"为核心,以"礼"为表征,将其理想人格依次划分为君子、志士和圣人三重境界。其中,君子境界立足于"智"和"勇",体现为基本人格;志士境界立足于"道"和"国",体现为狷介人格;圣人境界立足于"天"和"地",体现为中庸人格。孔子的理想人格理论在人与自身、人与历史、人与他人和人与自然等方面对当今社会的人格构建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加强健康人格培养是高职教育目标的要求,是社会发展对高职教育的需求,是高职学生自身成长发展的要求。为此,家长要更新观念,加强自身人格完善,起到榜样作用。学校应该学习和研究健康人格的内涵,引导学生置身于社会大环境的正能量中,培养积极的情绪、认知和行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健康人格培养创造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0.
主观幸福感指评价者按照自己的标准对他们自身生活质量的整体评估,是衡量个体身心健康的一个重要内容,较高的幸福感可以有效地减少老年人的孤独、抑郁情绪,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和自我完善感,帮助他们成功地实现健康老龄化。本研究选取湘西、鄂西农村320名农村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法探讨农村老年人人格、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检验农村老年人社会支持在人格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人格的三个维度与农村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相关显著,内外向与农村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神经质和精神质与农村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呈显著负相关;社会支持各维度及社会支持总分与农村老年人主观幸福感之间呈显著正相关,社会支持水平越高,主观幸福感越高;社会支持在精神质和农村老年人主观幸福感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社会支持在内外向和主观幸福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社会支持在神经质和主观幸福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1.
高等学校所有课程和所有部门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责任。所谓个体和谐,就是每个人自我身心的和谐、人格的和谐与全面发展。教育者自身的和谐是教育大学生自身和谐的前提条件。教师的思想素质、业务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科学方法、工作态度、沟通能力等都应该是和谐的。教育者个人和谐,面临许多挑战和影响因素。高校老师要做到自身和谐的途径是:讲究修养,讲究学养,讲究涵养。  相似文献   

12.
培养健全人格的大学生,是高等教育管理的重要内容。通过对影响大学生人格培养因素系统地分析研究,针对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途径进行了深入地探讨。同时,提出大学生人格培养需要从传统德育教育、课堂与实践教学、素质拓展教育三管齐下,相互作用得以实现。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培养模式,可为高校培养健全人格的人才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3.
个性是在生理素质基础上,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的。促进个性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体育教学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及性格因材施教。  相似文献   

14.
大学学生教育管理的本质在于培养全面自由发展的和谐的人。学生在教育活动中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具有主体地位和独立人格,表现出自觉意识和主体意识。要实现大学教育的使命,大学学生教育管理必须实现和谐之治。在教育管理中,大力弘扬法治精神,坚持法治,保障学生主体地位的实现,进而激发学生以理性和谐为标准由他律实现自律,从而培养具有健全人格与心智的人。  相似文献   

15.
青少年人格教育途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庭是塑造青少年人格的摇篮;学校是青少年人格自我成长的土壤;社会化是青少年人格完善的关键环节。营造和谐的家庭心理环境、强化人性化教育理念、创建健康向上的社会文化环境以及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青年人格教育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政治教育存在课程内容陈旧老化和实效性差的问题,解决的方法是提高教育的知识素养,以适应新形势下的教育要求;增强教育内容的针对性,使之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时效性;在教育实践中尊重学生的个性和自主性,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主动的介入能力。  相似文献   

17.
林楠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4):156-157,201
社会性是人的基本属性之一,社会化是贯穿于人一生的必经过程,人的个性形成和思维发展无不受社会化过程的影响.个体的社会化主要由个体内化和社会教化实现.大学生作为个体的精英,其社会化过程尤为重要和关键.本文从分析当前大学生个性发展入手,提出通过改善教师育人、同学交往和校园环境等方面不足来更好地实现大学生的社会化.  相似文献   

18.
个性发展与教育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论述了个性发展在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性,指出要促进大学生的个性发展,高等教育必须创新,以便将个性发展的精神贯彻到教育的全过程中去。  相似文献   

19.
编辑主体意识是编辑活动作为一种创造性工作的本质的规定性,是对编辑劳动实践本质和规律的抽象和概括,是通过编辑活动而发展自我的一种自觉的能动的意识。它包括编辑的自主意识、创新意识、权责意识和人格意识。  相似文献   

20.
植物文化贯穿人类历史,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积淀的精神品质和价值取向指引着人的精神生成和人格养成。从植物的生物贡献和生命进化过程中领悟“懂感恩、知敬畏”的基本道德伦理,从植物的生命轮回和无私奉献中领悟“勇担责、乐奉献”的生命使命特质,从植物的艰难开拓和生长繁殖中领悟“怀天下、求真知”的胸怀气度,从植物的生命回归和物种进化中领悟“尚守正、善创新”的价值导向。在此基础上,植物文化为人类探寻了“同生命、共成长”的哲学理念,植物文化精神培养了人的德性品质、涵育了人格魅力,推动个人道德养成向社会群体道德发展,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全社会的共同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