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正>高产反季节大蒜新品种的繁育,为蒜薹规范化栽培产业化提供了可操作性的技术指南,可使蒜薹达到稳产高产,有效提高繁殖系数、抗病能力,实现有性繁殖,扩大种植范围。采用高产反季节栽培技术繁育的种子,出苗成活率在95%以上。在反季节种植时,不需要用搭棚,生产投资成本低,具有长势强、适应性强、抗病性强、产量高的特点。同时该培育方法显著增加了大蒜的繁殖系数,且适合多种类型的栽培大蒜的种植,应用范围广,适用于大面积  相似文献   

2.
大蒜不同种植方式的合理施肥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大蒜的施肥可分基肥和追肥,其施用比例、用量及时间随秋播、春播等栽培类型的不同而有所差别,同时又受生产蒜苗、蒜薹和蒜头等利用方式的影响。在大蒜种植时应进行科学合理施肥,争取大蒜优质丰产。1秋播大蒜的施肥方法大蒜根系浅,根毛少,吸肥力弱,要求基肥质量好。  相似文献   

3.
大蒜、花生是宁陵县的优势作物。近几年,为了提高种植效益,该县采用地膜覆盖大蒜套种花生栽培模式,平均蒜头产量22500千克/公顷,蒜薹产量4500千克/公顷,花生荚果产量5400千克/公顷,经济效益6.75万元/公顷左右。  相似文献   

4.
夏冬 《农家致富》2023,(16):27-28
<正>大棚莴苣、番茄、丝瓜高效种植模式一般在秋冬季大棚种植莴苣,然后采用双层大棚种植春提早番茄,套种丝瓜,通过设施栽培达到提早上市、增加经济效益的目的。该模式经多年实践应用,关键技术成熟度高,适宜推广。一、品种选择莴苣选用抗病、优质、耐抽薹的早熟品种;番茄选择适合当地栽培的耐低温弱光、优质、抗逆抗病性好的品种,如苏抗7号、中蔬4号、金棚一号等;丝瓜选用优质、丰产、商品性佳的品种,  相似文献   

5.
不同行株距配置对大蒜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蒜品种‘金乡紫皮’为材料,采用裂区试验设计,研究不同行株距种植对大蒜产量及农艺学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等行距(20 cm+20 cm)种植相比,宽窄行(10 cm+30 cm,两小行内错位种植)栽培增加了小区内大蒜植株的叶宽和假茎粗,蒜薹和鳞茎产量也显著提高;3种株距下,随着株距的加大,叶宽、假茎粗、蒜薹性状(薹长、薹粗、单薹重)和鳞茎性状(鳞茎横径、单头重)均增加,而蒜薹和鳞茎小区产量下降,虽然在9 cm株距时蒜薹和鳞茎小区产量较高,但蒜薹较细、较短,鳞茎较小,商品性差;在同样行距种植条件下,株距越小,蒜薹和鳞茎的产量越高,但单株蒜薹和鳞茎质量也越差。本试验条件下,宽窄行(10 cm+30 cm,两小行内错位种植)种植、11 cm株距为大蒜最优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6.
进行了设施油桃栽培丰产技术研究,利用反季节控温,人工打破休眠的方法,进行设施大棚栽培,设施栽植达到"苗木移植,当年进棚,当年成花,次年结果",果实每年4月中旬成熟,比露地栽培提早40—50天上市,经济效益显著提高5—8倍,经过多年的栽植试验,总结出了设施油桃栽培丰产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7.
温室大棚栽培是我国西红柿生产采取的主要形式,也是进行反季节种植的关键措施。本文主要分析大棚西红柿栽培技术和水肥管理方法,旨在不断提高大棚西红柿的种植水平,提高西红柿产品品质,创造更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大蒜质量,利用无机纳米水溶硅肥结合科学栽培方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使用含有无机纳米水溶硅肥并结合适宜的种植行间距,可以促进大蒜生长发育与蒜薹早熟,提高蒜薹和大蒜的产量.  相似文献   

9.
<正>大蒜是东营市主要蔬菜之一,种植面积集中。主要轮作方式是,一茬夏玉米,一茬大蒜。为解决冬季越冬死苗的问题,农民在多年试验的基础上创造出了双膜覆盖的栽培方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在生产上普遍推广应用,现将该技术要点总结如下:一、品种大蒜栽培主产品为蒜薹,兼收蒜头。目前,东营市种植的品种主要苍山蒲棵。生长势和适应性较强,较耐寒,丰产性好,品质优良。蒜薹组织鲜嫩,品质好,耐贮藏。  相似文献   

10.
日光温室大棚油桃具有自然抗性强、产量高、上市早、经济效益好等诸多特点,已成为天水市秦州区北山日照充足区域,果农改善果树栽培结构,增加经济收入的又一重要栽培模式。本文介绍天水市秦州区日光温室大棚油桃优质丰产栽培管理技术,旨在服务广大果农,积极倡导无公害生产,提高果品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辽南地区大蒜—蒜薹—豇豆栽培模式省工省力,经济效益好。总结辽南地区大蒜—蒜薹—豇豆绿色栽培技术,包括茬口安排与品种选择、选地整地、种子处理、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内容,以供种植者参考。  相似文献   

12.
内黄县位于河南省北部,属黄河故道,沙质漏地面积近1.33多万hm^2,由于漏水、漏肥,农作物产量和效益都非常低。为提高其种植效益,自2001年以来内黄县兴农果树栽培有限公司与县农业局技术人员一道认真研究防沙治漏、提高种植效益的方法。通过建造温室大棚,在大棚内挖沟、铺膜、土壤改良,种植反季节优质大桃,创新栽培技术,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3.
威宁县是贵州省夏秋反季节莴笋优质丰产无公害栽培的最适宜区。为了提高全县夏秋反季节莴笋的单位面积产量和产品质量,充分发挥莴笋栽培的经济效益,于2002~2003年引进昆明春都蔬菜花卉种苗研究所、贵阳绿丰农业有限公司、四川绵阳市吉兴蔬菜研究所的优良品种进行品比试验,以筛选适宜威宁县夏秋反季节栽培的当家品种。  相似文献   

14.
苍山大蒜是山东名优蔬菜,苍山县常年种植面积1.34万公顷。为提高经济效益,该县部分乡镇总结推广了"三种四收"模式种植大蒜、黄瓜、芸豆,每677平方米收获蒜薹750千克、蒜头650千  相似文献   

15.
<正>大蒜是百合科葱属1~2年生草本植物,其幼株、鳞茎、花茎均可食用,是群众喜食的蔬菜之一。天水市的大蒜以春播为主,栽培面积较大,但长期以来品质退化严重,蒜薹及蒜头产量低,商品性差,经济效益不高。随着大蒜全膜覆盖越冬栽培技术在当地的试验成功,不仅提早了蒜薹上市时间,提高了大蒜产量和品质,而且使天水  相似文献   

16.
以大蒜品种‘金乡紫皮’和‘苍山糙蒜’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等行距及宽窄行栽培对大蒜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宽窄行种植和等行距种植对两个大蒜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无显著影响;宽窄行种植模式下‘金乡紫皮’蒜薹产量比等行距种植略高,但差异未达显著水平。宽行距28 cm、窄行距12 cm及两小行内的错位种植栽培方式下,‘金乡紫皮’蒜头产量最高;宽行距30 cm、窄行距10 cm种植模式下‘苍山糙蒜’的单薹重、蒜薹产量、蒜头横径和横径≥5. 5 cm蒜头比例和蒜头产量均高于其它种植模式;错位宽窄行种植两个品种的蒜头产量均比其对应宽窄行种植产量高。综合分析本试验结果,宽行距30cm、窄行距10 cm为本试验条件下‘金乡紫皮’和‘苍山糙蒜’的最佳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7.
该种植模式以地膜大蒜为主体,套种秋黄瓜,收获大蒜后再种菜豆.2001年全县种植0.5万hm2,平均每亩收获蒜薹566.4kg,大蒜头648.5kg,其中大蒜头出口商品率高达78%,蒜头、蒜薹平均收入2582元;秋黄瓜2856kg,平均收入1713元;菜豆1700kg,平均收入1360元.三季菜共收入5655元.一年三种四收,较单作或双季种植增值35%~45%,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其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大棚蔬菜种植是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一种创新模式,作为反季节蔬菜,大棚蔬菜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辣椒是中国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蔬菜之一,市场对辣椒的需求量也日益增长。为了满足人们对辣椒的需求,大棚辣椒栽培技术逐渐得到大规模推广应用,大棚栽培,可为辣椒在反季节里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满足辣椒的生长需求。大棚蔬菜种植技术主要是通过人工调控温度、湿度等因素,在室内模拟蔬菜生长所需的外面条件,来实现蔬菜的反季节收获。但大棚反季节种植蔬菜,也存在大棚内  相似文献   

19.
蔬菜大棚由于种植经济效益高,可以反季节栽培,近年来北票市蔬菜大棚面积大量增加,对本市的蔬菜供应及出口做出了很大贡献。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年头久的温室大棚土壤出现了盐渍化和酸化,土壤板结,通透性差等现象。  相似文献   

20.
利用春、夏、秋、冬四季的气候特点,选择合适的农作物与栽培品种进行反季节栽培能有效提高大棚的利用率,增加大棚栽培的经济效益。西瓜在栽培时株行距较大,苗期占地少,且生长期较短,因此,利用套种来提高复种指数,增加作物产量与种类,能有效提高经济效益。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就大棚西瓜与番茄套种的栽培模式进行了探讨,希望能为广大同行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