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以木纤维为基体,漆酶-ABTS介体体系活化后的木质素磺酸铵(Lac+ABTS/ML)为黏结剂制备环保型纤维板(Lac+ABTS/MLF),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X射线衍射仪(XRD)和热重分析仪(TGA)分别分析材料的化学组分、酚羟基质量分数、结晶度和热稳定性;并通过单因素试验对漆酶用量、介体用量和活化时间3个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的工艺参数为漆酶添加量为20 U/g、介体添加量为0.3%和活化时间为60 min,在此工艺下制备的纤维板的物理力学性能均已达到GB/T 11718—2009中干燥状态下使用的普通型中密度纤维板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2.
以木纤维为基体,漆酶-HBT介体体系活化后的木质素磺酸铵(LMS/AL)为黏合剂制备环保型纤维板(LMS/ALF),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仪(XRD)和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ESEM)分别分析材料的化学组分、结晶度和微观形貌,并通过正交试验对漆酶用量、介体用量、活化时间和温度4个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优的工艺参数为漆酶添加量20 U/g,介体添加量0.3%,活化时间60 min,活化温度50℃。在此最优工艺条件下制备的环保型纤维板,与采用漆酶活化木质素磺酸铵为黏合剂制备的中密度纤维板(Lac/ALF)相比,内结合强度提高了16.67%,静曲强度提高了20.35%,弹性模量提高了7.96%,吸水厚度膨胀率降低了12.95%,其力学性能均已达到GB/T 11718—2009中干燥状态下使用的普通型中密度纤维板的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3.
解淀粉芽孢杆菌LC03的芽孢漆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通过制备具有漆酶活性的芽孢悬液,研究了芽孢漆酶对4种合成染料RB亮蓝、活性黑、靛红和结晶紫的脱色效果,并筛选出促进染料脱色的漆酶介体,同时考察了酶浓度、介体浓度对模拟染料废水脱色的影响。结果表明:RB亮蓝﹑活性黑和靛红在无介体时不能被脱色,在乙酰丁香酮(ACE)介导下的脱色率都超过了60.00%;在pH9.0时,芽孢漆酶-介体系统对模拟染料废水脱色的酶浓度和介体浓度分别为88.64 U/L和0.5 mmol/L时,2 h后脱色率可超过80.00%,表明该芽孢漆酶在染料废水的处理上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云芝漆酶对靛蓝废水的脱色净化作用。[方法]首先研究不同温度、pH、靛蓝浓度、HBT添加量、漆酶用量对漆酶/HBT脱色作用的影响,然后分析漆酶和酸性纤维素的酶协同水洗。[结果]当以1-羟基苯并三唑(简称HBT)为介体时,云芝漆酶/HBT对靛蓝作用的动力学参数Km和Vmax分别为0.318 mmol/L和0.035 5 mmol/(L.min)。在温度50℃,pH 4.5,靛蓝浓度100 mg/L,介体HBT用量0.1%,漆酶用量100 IU/L条件下,作用40 min时,靛蓝脱色率高达96.5%。牛仔布生物整理中采用漆酶与酸性纤维素酶协同作用,当漆酶用量为15 000 IU/kg牛仔布时,牛仔布的返沾程度减少85%,同时水洗废水中靛蓝含量减少83.8%。[结论]漆酶在牛仔服的生物整理及染整废水的脱色净化处理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芽孢杆菌菌株CLb的芽孢漆酶在介体的互作下对不同类型的染料及模拟染料废水的脱色效果。[方法]制备芽孢粗酶液,在介体的互作下,测定具有漆酶活性的粗酶液对活性亮蓝、活性黑、靛红和结晶紫的脱色效果,筛选出对染料脱色有促进作用的漆酶介体,并且研究芽孢漆酶在不同pH条件下对染料和模拟染料废水脱色的影响。[结果]菌株CLb的芽孢漆酶在无介体参与下只能使活性亮蓝和结晶紫脱色。在介体乙酰丁香酮(ACE)的作用下,芽孢漆酶对4种染料的脱色率均超过70%。在pH 7.0条件下,芽孢漆酶浓度为44.74 U/L和介体ACE浓度为1 mmol/L时对模拟染料废水的脱色效果最好,6 h脱色率超过80%。在介体乙酰丁香酮存在,pH 7.0的条件下,菌株CLb的芽孢漆酶对合成染料脱色效率高于pH 9.0时的脱色率。[结论]在介体乙酰丁香酮的存在下,芽孢漆酶对染料和模拟染料废水均具有较好的脱色效果。  相似文献   

6.
不添加胶黏剂,热压漆酶鄄香草醛体系活化玉米秸秆碎料制备碎料板,研究香草醛浓度、漆酶用量和活化时间 对玉米秸秆碎料板力学性能的影响;同时采用响应面法建立二次回归模型,优化碎料板的制备工艺。结果表明:活 化时间对玉米秸秆碎料板的静曲强度和内结合强度影响较大,漆酶用量次之;而香草醛浓度以及因子间相互作用 对玉米秸秆碎料板的弹性模量影响较大。最优工艺条件为香草醛浓度4 mmol/ L、漆酶用量95 U/ mL、活化时间150 min。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木霉粗酶液胞外分泌物的生物活性,从愈创木酚的用量、反应温度、缓冲液种类、缓冲液pH、缓冲液浓度5个因素,对木霉粗酶液胞外分泌物漆酶的酶活力进行研究;从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缓冲液pH、染料浓度、缓冲液浓度、酶液稀释倍数6个因素对木霉粗酶液的胞外分泌物漆酶对染料的脱色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木霉漆酶在反应温度为25℃,琥珀酸缓冲液的pH为4.0,琥珀酸缓冲液浓度为0.045 mol/L,愈创木酚用量为0.04 mol/L时,木霉粗酶液胞外分泌物漆酶酶活力最优;木霉粗酶液的胞外分泌物漆酶其脱色作用在反应温度为30℃,pH为3.5,染料浓度为0.01 g/L,醋酸缓冲液浓度为0.2 mol/L时,木霉粗酶液的胞外分泌物漆酶脱色作用最好.  相似文献   

8.
分别采用单因子试验和正交设计试验对影响红花檵木RSAP-PCR反应体系的5个因素(DNA模板量、Mg2+浓度、dNTPs浓度、引物浓度、Taq酶量)在4个水平上进行优化.结果表明,2种方法得到的影响因素的最优水平存在差异,通过综合比较与分析,选取红花檵木RSAP-PCR最优反应体系为:在25 μL的反应体系中,模板量70 ng, Mg2+浓度1.50 mmol/L,dNTPs浓度0.25 mmol/L,引物浓度0.20 mmol/L,Taq酶量2.50 U.  相似文献   

9.
本实验对丝绵木(Euonymus bungeanus L.)幼苗进行不同浓度的Na2SO4处理,测定并分析了幼苗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及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1)丝绵木幼苗体内活性氧的保护酶体系主要途径是SOD-CAT.(2)SOD和POD在Na2SO4浓度为300mmol/L时活性最大;(3)CAT在Na2SO4浓度为150mmol/L时活性最大,在Na2SO4浓度为300mmol/L时活性略次之.据此在实际生产中可以考虑用300mmol/L左右的Na2SO4对幼苗进行抗盐锻炼.  相似文献   

10.
试验以杏鲍菇为供试菌株,探究了不同碳源和氮源,不同浓度的铜离子,香兰素,等培养条件对其产漆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培养基中加入的碳源为果糖,氮源为蛋白胨时,杏鲍菇的产漆酶活性最高。当铜离子浓度为0.02mmol/L,香兰素的浓度为0.5mmol/L,杏鲍菇产漆酶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11.
采用单因素试验的方法,对木质层孔菌产漆酶的培养条件进行优化,并研究了漆酶的性质。结果表明,在以1 mmol/L愈创木酚为诱导剂的条件下,漆酶培养的最佳碳源是小麦秸,最佳氮源是牛肉膏,最适培养温度是28℃,最佳培养时间是192 h;漆酶在反应温度32℃、pH 4.0、底物浓度1.2 mmol/L的环境条件下酶活性最高,金属离子对其活性也有一定的影响,其中Cu2+对漆酶有激活作用,Fe2+和Mn2+对漆酶活力有一定的抑制作用,Mg2+和Na+对漆酶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响应H_2O_2胁迫的分子机制,利用荧光定量PCR测定松材线虫过氧化物还原酶基因BxPrx在不同浓度(2.5、5.0、7.5、10.0mmol/L)H_2O_2胁迫下的转录水平;利用RNA干扰技术,沉默松材线虫BxPrx基因,比较H_2O_2胁迫下BxPrx基因沉默组与非基因沉默组松材线虫存活率的差异。结果显示:松材线虫的存活率与H_2O_2胁迫浓度呈负相关;松材线虫BxPrx在H_2O_2胁迫下的转录水平均提高;在5.0、7.5、10.0 mmol/L H_2O_2胁迫下,经过BxPrx基因沉默处理的松材线虫存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3.
长绒毛栓菌(Trametes villosa DSM 9591)产漆酶的发酵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珺  高振  姚忠  韦萍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4):1446-1448,1461
[目的]通过响应面法优化长绒毛栓菌发酵培养基,提高漆酶的产量。[方法]首先通过Plackett-Burman筛选出影响漆酶产量的3个主要因素;随后以葡萄糖浓度、二甲基苯胺浓度、摇床转速3因素自变量,采用Box-Behnken设计方法进行响应面试验,得到最佳发酵条件。[结果]回归分析得到最佳发酵条件方程,最佳的发酵条件为葡萄糖浓度12.37 g/L,二甲基苯胺浓度1.348 mmol/L,转速200r/min,此时漆酶的产量最高,经验证达4.1 U/ml,比初始条件提高了1.56倍。在10 L的发酵罐中,在1.0 VVM、350 r/min条件下培养时,漆酶产量最高可达13.6 U/ml。[结论]该研究得到了长绒毛栓菌产漆酶最佳的培养条件,为漆酶生产提供了更好的方法,为其今后的工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滑菇PholiotarmmekoSW-01菌株产漆酶的最佳营养条件及其酶学性质。[方法]首先选取不同的碳源、氮源、pH、金属离子进行单因素试验,得到最佳培养基成分,进行四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在酶学性质试验中,设置不同温度及pH,测定漆酶的最适反应温度、pH及热稳定性、pH稳定性。[结果]最适的碳源和氮源分别为葡萄糖和蛋白胨,最适pH为5,Cu2+能显著提高漆酶的产量。响应面分析结果表明,最佳的产漆酶条件为葡萄糖42.50g/L,蛋白胨2.10g/L,pH5.47,cu2+浓度1.67mmol/L,在此条件下漆酶活性为943.27U。在酶学性质试验中,漆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30℃,最适反应pH为4.8。[结论]条件优化能显著提高滑菇漆酶产量。稳定性试验表明,漆酶对温度较敏感,对pH反应不敏感,在弱酸环境中能发挥较高的活性。  相似文献   

15.
陆兵  谌斌  易小畅  李娜  殳静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0):5776-5778
[目的]对红芝LYL263漆酶进行不同溶胶-凝胶体系的固定化研究,以期找到适宜该漆酶的固定化材料。[方法]将海藻酸钠-明胶、海藻酸钠-壳聚糖和海藻酸钠-明胶-壳聚糖3种溶胶-凝胶体系用于红芝LYL263所产漆酶的固定化研究,并初步分析固定化酶的酶学性质。[结果]海藻酸钠-明胶-壳聚糖体系固定后的漆酶酶活分别是海藻酸钠-明胶和海藻酸钠-壳聚糖的2.14倍和2.75倍,该体系最佳材料组成为:海藻酸钠浓度2.0%、明胶浓度1.0%、壳聚糖浓度0.3%、氯化钙浓度36.0%。该试验首次将苯甲酸用于包埋法固定化漆酶,单因素试验结果显示,适宜的苯甲酸浓度能有效提高固定化漆酶酶活;该体系固定化漆酶最佳条件为:苯甲酸浓度2mmol/L、戊二醛浓度0.32%、交联时间50 min、酶浓度10.0%,此时固定化酶活高达635.7 U/g。对固定化漆酶酶学性质的研究表明,固定化酶的热稳定性比游离酶高,冻干的固定化酶活是未冻干固定化酶的1.59倍,但冻干的固定化酶操作稳定性较差。[结论]在酶固定化材料中,各个物质的组成对酶固定化有非常大的影响,该研究对红芝LYL263漆酶的固定化材料选择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从土壤中筛选出1株具有较高漆酶活性的菌株,经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该菌株为芽孢杆菌属细菌,将其命名为Bacillus sp.4bs。菌株4bs的最适生长温度和pH分别为37℃和7.0,其在6%(w/v)Na Cl溶液中能够正常生长,在含有2.0 mmol/L Cu~(2+)的培养基中仍生长旺盛。以丁香醛连氮为底物,菌株4bs的芽孢漆酶活性为35.66U/g(干重),其芽孢漆酶最适反应温度为80℃,最适反应pH值为6.8;0.1 mmol/L的半胱氨酸、二硫苏糖醇和叠氮化钠抑制其活性,10 mmol/L的Na~+, K~+, Cu~(2+)和Li~+能够增强其活性。在pH 6.8的体系中,菌株4bs芽孢漆酶对结晶紫和茜素红在6 h内的脱色率分别为83.57%和77.16%;加入乙酰丁香酮(Ace)作介体时,对靛红的脱色率由52.73%提高到94.98%,对活性黑5的脱色率由19.01%提高到90.10%。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观测种子在萌芽过程中酶的动态变化规律,对水稻种子萌芽过程中在5个NaCl浓度(0、50、100、150、200 mmol/L)胁迫下的发芽率、淀粉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变化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萌芽过程中随着盐胁迫程度加重,水稻种子发芽率、淀粉酶、SOD、CAT和硝酸还原酶活性均呈下降趋势.NaC1 150、200 mmlo/L处理的发芽率极显著低于空白对照,变幅在39%~100%;NaC1 100、200 mmol/L淀粉酶活性显著低于对照,NaC1 100 mmol/L处理的降幅在4.34%~49.13%,NaC1 200 mmol/L处理的变化幅度在-89.35%~119.73%;NaC1 100 mmol/L处理SOD活性显著下降,降幅在7.5%~50.19%,NaC1 50、100 mmol/L处理CAT活性降低显著,NaC1 150、200 mmol/L处理差异极显著,变幅在1.76%~50.61%之间;4个盐胁迫处理的硝酸还原酶活性下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目的]采用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法、响应面法,对灰盖鬼伞菌(Coprinopsis cinerea)产漆酶进行了发酵工艺条件的优化研究。[方法]首先利用Plackett Burman设计试验筛选出影响产酶的麦麸、稻草粉和酵母粉3个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用最陡爬坡路径逼近最大响应区域,再利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响应面分析法进行回归分析。[结果]麦麸、稻草粉和酵母粉浓度与漆酶活力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得到最佳培养基条件。当麦麸10.188 g/L、稻草粉9.379 g/L、酵母粉3.613 g/L时,漆酶活力达到729.89 U/ml。[结论]经3批培养验证,预测值与验证试验平均值接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