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犊牛大肠杆菌药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材料 1.1供试菌株的分离签定与培养 1.1.1菌株分离 从我县中兴农牧奶牛场因腹泻死亡的病犊一头,取肝脏作细菌分离,接种于普通营养琼脂平板,37℃培养24小时,挑取表面光滑、边缘整齐、灰白色、半透明的小菌落,接种于麦康凯琼脂平板,37℃培养24小时,再从麦康凯琼脂平板上挑取孤立的红色菌落。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临床送检的疑似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的病死鸭进行病原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为该病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从疑似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病死鸭的肝脏中取病料接种到血琼脂平板和麦康凯培养基上,37℃培养24 h,选择符合多杀性巴氏杆菌典型特征的菌落进一步染色镜检和生化试验鉴定,然后用圆纸片扩散法测定其对不同药物的抑菌圈大小。结果:该菌在鲜血琼脂平板上生长为圆形、边缘整齐、灰白色露滴样菌落,不溶血,麦康凯培养基上不生长;革兰氏染色镜检发现为革兰氏阴性、两端钝圆的单个或成对的两极着色的短杆菌,且生化试验结果与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反应特性一致。结论:该鸭群的发病死亡为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导致。  相似文献   

3.
2010年9月从一起以皮下浅表淋巴结肿大,后期呈脓性干酪样坏死的山羊病例的脓汁中,分得一株多形态、无荚膜和芽胞的革兰氏阳性的球杆菌,该菌在马丁汤和马丁琼脂平板上生长缓慢,在麦康凯琼脂上不生长,但在鲜血琼脂或犊牛血清琼脂上生长良好,48h可长成直径在1mm大小,灰白色、不透明、干燥、中央突起、边缘不整齐,在鲜血琼脂平板上呈β型溶血的菌落。经对病原分离培养、生化试验、动物致病性试验和PCR检测鉴定该菌为伪结核棒状杆菌。并根据药敏试验的结果对病羊进行治疗,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对扬州邗江区某养殖户送检的4只病死高邮麻鸭进行剖检,取病死鸭肝脏进行细菌分离,在鲜血琼脂培养基上经过37℃培养24 h后,出现灰白色、湿润、边缘整齐、露珠状、不溶血的小菌落;在麦康凯培养基上不生长。病料触片经美蓝染色后镜检发现呈蓝紫色、两端着色深、中间着色浅的球杆菌;生化特性符合多杀性巴氏杆菌特性;药敏试验该菌对头孢曲松钠、复方新诺明、多粘菌素B等药物有较强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5.
从福建省不同羊场的山羊颈肩部淋巴结脓肿处分离到5株无荚膜、不形成芽孢的革兰氏阳性球杆菌,该菌在含血清的琼脂培养基上,可生长成直径1-2 mm、干燥、中央凸起、不透明、边缘不整齐、伴有β溶血环的菌落,而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不良,在麦康凯琼脂培养基上不能生长。根据其形态学、培养特性、生化特性及致病性试验和动物回归试验结果,判定所分离的5株菌为山羊伪结核棒状杆菌。  相似文献   

6.
采集临床疑似患鸡白痢雏鸡的肝、脾、肺等组织病料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在营养琼脂平板、麦康凯琼脂平板和S.S琼脂平板上生长出均一、无色、半透明、表面光滑、闪亮、隆起、边缘整齐的针尖大小菌落。细菌为革兰氏阴性、两端稍圆、中等大小的细长杆菌,单在,不能运动。应用微生物自动分析系统编码鉴定该病原为鸡白痢沙门氏菌。  相似文献   

7.
巍山县某山羊养殖户,出生15 d内的羔羊出现共济失调等神经症状,死亡率高达85%。样品经阿卡班(AKA)、山羊病毒性关节炎-脑炎(CAE)、梅迪-威斯纳病(MV)、蓝舌病(BTV)real-time PCR及普通PCR检测均为阴性。样品(脑组织)划线接种于5%的绵羊血琼脂、营养琼脂及麦康凯琼脂培养基上,37℃培养24 h。结果:在5%的绵羊血琼脂、营养琼脂平板上生长出直径2~3 mm、稍凸、圆形、湿润、灰白色、边缘整齐、不透明的菌落;在麦康凯琼脂平板上菌落呈粉红色。经革兰氏染色镜检、细菌生化鉴定为大肠埃希氏菌,血清型鉴定为O78型。昆明小白鼠致病性试验显示,致病性较强,实验组25只小白鼠接种后48 h内全部死亡,并从死亡小白鼠肝脏和心血内成功回收到该株细菌。  相似文献   

8.
<正>1材料(1)供试菌株的分离鉴定与培养。从丰宁县乐拓牧业公司羊场因腹泻死亡的羔羊中取1只进行试验研究,取肝脏做细菌分离,接种于普通营养琼脂平板,37℃培养24小时,挑取表面光滑、边缘整齐、灰白色、半透明的小菌落,接种于麦康凯琼脂平板,37℃培养  相似文献   

9.
无菌棉签深入病死鸡鼻窦腔深部无菌采集病料进行细菌分离,对分离菌进行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试验、革兰氏染色、血凝活性测定、16S rDNA序列测定和药敏试验。结果在富含V因子血琼脂平板上分离到一株灰白色、圆形、边缘整齐的光滑型小菌落,菌落在血琼脂平板、麦康凯等培养基上无明显菌落生长;镜检观察为革兰氏阴性菌,具有血凝活性,符合副禽嗜血杆菌生化培养特性;细菌16S rDNA核酸序列Blast比对结果显示为副禽嗜血杆菌。分离菌株对妥布霉素、阿奇霉素、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具有敏感性。  相似文献   

10.
鸭巴氏杆菌病又称鸭霍乱或鸭出败,是一种鸭急性败血性传染病,该病的病原禽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 multocida)为两端钝圆、革兰氏染色阴性的短杆菌,属需氧兼性厌氧菌。该菌对营养要求较高,在普通琼脂培养基上生长不良,在鲜血琼脂上能长出表面光滑、湿润、黏稠、状如露珠的灰白色菌落。由于鲜血琼脂  相似文献   

11.
1 病原 为胸膜肺炎放线菌,小到中等大小的球杆状到杆状,具有显著的多形性.菌体有荚膜,不运动,革兰氏阴性.为兼性厌氧菌,其生长需要血中的生长因子,特别是V因子,但不能在鲜血琼脂培养基上生长,可在葡萄球菌周围形成卫星菌落.因此,初次分离本菌时,一定要在血琼脂培养基上作葡萄球菌划线,37℃培养24小时后,在葡萄球菌菌落附近的菌落大小为0.5~1.0毫米并呈β溶血.在巧克力琼脂(鲜血琼脂加热至80~90℃、5~15分钟)上生长良好,37℃培养24~48小时后,可见圆形、隆起、表面光滑、边缘整齐的灰白半透明小菌落.  相似文献   

12.
猪瘟猪副伤寒混合感染的诊断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11月,贵州省某公司从北京引进40~50kg大约克种猪(曾接种过猪瘟兔化弱毒疫苗),1周后,有30头猪先后发病,其临床症状为:体温升至40℃以上,全身皮肤发红,后期发绀,同时伴有腹泻。经青霉素等抗生素治疗,效果不显著,死亡20头,病死率达66.7%。经实验室诊断,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材料(1)病料贵州省某公司送检病死亡猪。(2)猪沙门氏菌标准血清购于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1.2方法1.2.1细菌分离无菌取肝脏、脾脏、淋巴结病料分别接种在鸡鲜血琼脂培养基上37℃培养24h后,挑取鸡鲜血琼脂培养基上单个菌落接种在麦康凯琼脂培养基上37℃培养24h。1.…  相似文献   

13.
1 试验材料1.1 收集徐闻县内不同养殖场的病、死鸡 ,解剖后主要呈现肝周炎、气囊炎、心包炎、腹膜炎等病理变化。1.2 按常规方法配制普通肉汤、普通琼脂平板、麦康凯琼脂平板 ;商品化药敏试验纸 13种。2 试验方法2 .1 细菌分离培养剖检病、死鸡 ,无菌取其肝、脾、心包液和腹水划线接种于普通琼脂平板上 ,3 7℃培养 2 4小时。同时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挑取普通琼脂上圆形、微隆起、湿润、半透明、对光观察有光泽的单个散在菌落划线接种于麦康凯琼脂平板上 ,3 7℃培养 2 4小时。同时挑取普通琼脂平板上对光观察有光泽的单个菌落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 ,观察其形状及染色特性 ;获得 6株大肠杆菌菌株。将其接种于普通肉汤中纯培养后密封 ,4℃保存备用。2 .2 生化试验取上述纯培养菌进行葡萄糖、乳糖、蔗糖等糖发酵试验、吲哚试验、H2 S试验、甲基红 (MR)试验、V -P试验、枸椽酸盐利用试验、尿素分解试验。2 .3 动物试验取上述大肠杆菌肉汤培养液腹腔接种于三日龄健康小鸡 5只 ,接种量 0 5ml/只 ,另 5只三日龄健康小鸡皮下注射 0 5ml/只灭菌水作对照 ,记录死亡数。剖检观察病变 ,并对其肝脾...  相似文献   

14.
1 发病情况安徽省濉溪等县发现成年长毛兔拔毛后 ,体表有渗出物 ,片状痂皮 ,有的皮下有白色脓汁或全身水肿。剖检可见 ,胸腔积液 ,肺水肿 ;肝肿大 ,表面有灰白色 ,灰黄色颗粒状结节 ;肾表面有点状出血 ;胃肠肿胀 ,粘膜脱落 ,胃肠壁广泛性出血。2 实验室检查涂片镜检 无菌取死兔的肝脏触片 ,革兰氏染色。发现大量典型的葡萄状排列的革兰氏阳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菌培养 取病料接种在普通琼脂和血液琼脂平板上 ,置3 7℃温箱中培养 18~ 2 4h。普通琼脂 :菌落呈圆形 ,湿润 ,不透明 ,边缘整齐 ,表面隆起的光滑菌落。在鲜血琼脂平板上呈 …  相似文献   

15.
笔者对发生传染性眼炎的病鸡送检病料进行了病原分离鉴定,为该病的实验室诊断提供参考资料。用接种环蘸取病鸡的眼结膜,在兔血琼脂平板和含5%小牛血清TSA琼脂平板上进行病原的分离培养、形态观察、生化试验、16Sr RNA PCR扩增、序列测定、同源性分析。结果从病鸡的眼结膜上分离到一株革兰氏阳性杆菌。该菌对营养要求高,在营养琼脂平板和LB琼脂平板上呈贫瘠的露滴状菌落,在兔血琼脂平板和含5%小牛血清的TSA琼脂平板上生长良好,呈不溶血圆形隆起、白色半透明、光滑湿润的露滴状菌落。该菌与棒状杆菌HM215052.1同源性达99.3%。说明该群鸡是由棒状杆菌所引起的传染性眼炎。  相似文献   

16.
鸡大肠杆菌病的实验室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1 大肠杆菌病简介大肠杆菌是人和动物、禽类肠道中的常在菌。本菌有148个血清型。我国鸡的致病性大肠杆菌血清型有50个。病鸡的病变为气囊炎、心包炎、肝周炎、腹膜炎、全眼球炎和肉芽肿,并引起鸡胚和鸡的死亡。2 病料的采集从感染病鸡的肝脏、输卵管、腹膜内的干酪样物进行无菌采样。组织和脏器的采集:新鲜尸体剖开腹腔后,不损坏肠道。首先烧烙脏器表面,将接种环自烧烙部位插人组织内缓缓转动接种环,取少量组织和液体做涂片镜检或接种在培养基上。3 检验程序3.1 分离培养营养琼脂:将病料直接接种在营养琼脂平板上,置37℃恒温箱培养24小时后观察。菌落为灰白色,1.5~2.0毫米圆形菌落。(营养琼脂配制:肉汤100毫升,琼脂2~3克。直接高压灭菌15磅30分钟。待琼脂冷至50℃~60℃倒板。)麦康凯琼脂:将病料直接接种在麦康凯平板上,置  相似文献   

17.
多杀性巴氏杆菌和沙门氏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鸡场发生一种以雏鸡急性死亡、严重下痢为主的传染病。通过采集发病死亡雏鸡的肝脏等作病原分离培养、形态学观察,得到两种不同的菌。暂命名为001菌和002菌。001菌为革兰氏阴性小杆菌,该菌在血琼脂平板上不溶血,三糖铁琼脂斜面上菌落为红色,穿刺线呈黄色,底部变黑,有气泡。发酵麦芽糖、葡萄糖、果糖。硫化氢试验为阳性。001菌与沙门氏因子A-F多价O血清发生凝集,与鸡白痢沙门氏因子血清O9、O122、O123的玻片凝集试验为阳性。故确定该菌为D群鸡白痢沙门氏菌。002菌为革兰氏阴性卵圆形短小杆菌。在血平板培养基上不溶血,为露珠样小菌落,在麦康凯琼脂平板培养基上不生长,该菌与沙门氏因子A-F多价O血清和大肠艾希氏OK多价诊断血清不发生凝集。故确认002菌为多杀性巴氏杆菌。  相似文献   

18.
1材料与方法1.1材料1.1.1病料来源病料来源为绥化市某县市中随机选出的三个鸡场中疑似大肠杆菌感染的7日龄鸡群中分别各取出10只进行临床诊断和实验室诊断。1.1.2培养基和试剂主要培养基和试剂有麦康凯琼脂、伊红美蓝琼脂、革兰染液,普通肉汤培养基、普通琼脂培养基、三糖铁琼脂、药敏片、葡萄糖、麦芽糖、甘露醇、乳糖、蔗糖、枸橼酸盐及各类生化反应试剂、大肠埃希菌O  相似文献   

19.
鸡大肠杆菌病是由大肠埃希氏菌引起的一种严重威胁养鸡业发展的传染性疾病,由于其致病菌易产生耐药性,降低了治疗效果,笔者通过采用本地典型发病鸡分离出的菌株制造出的灭活菌,对预防鸡大肠杆菌病的发生起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一、菌株的分离与培养选择典型病变的临死病鸡肝脏,以无菌操作接种于麦康凯琼脂平板上,37℃,培养24小时,挑取边缘整齐扁平或呈波状稍凸起,表面光滑,湿润深红或粉红色菌落,作进一步生化试验和致病力试验。1.生化反应及镜检挑取疑为大肠杆菌的菌落1~2个抹片进行G染色。同时接种于乳糖发酵管中,…  相似文献   

20.
1999年5月,桂林市雁山区某养殖场的小尾寒羊种公羊突然死亡,经诊断为巴氏杆菌病。现报道如下。1 发病情况 该场共养小尾寒羊20余只,为关养舍饲。1999年5月31日下午5时左右,一头种公羊突然发病,口吐泡沫,鼻流粘液,呼吸困难,倒地不起,10分钟后死亡。2 病理剖检变化 肺瘀血;空肠见有密集的出血点;脾脏亦见有出血点。3 实验室诊断3.1 镜检 用血、肝、脾脏涂片,瑞氏染色,镜检见多量两极着染的小杆菌。3.2 分离培养 取肝、脾分别接种于鲜血琼脂平皿、麦康凯琼脂平皿上,37℃培养24小时,在鲜血琼脂上可见灰白色、湿润的、露滴状的小菌落,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