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滤纸法测定了宁夏稻田39份稗草对禾草丹的敏感性。结果表明,不同稗草种群对禾草丹的ED_(50)值在18.045 1~11 832.321 7μL/L,抗性指数在1.0~101.5,宁夏稻田稗草对禾草丹具有较高的抗药性。  相似文献   

2.
利用滤纸法测定了宁夏39份稻田稗草对仲丁灵的敏感性,结果表明,不同种群稗草对仲丁灵的ED50值为0.002 6~0.161 6 m L/L,抗性指数为1.00~62.15,宁夏稻田稗草对仲丁灵已产生了抗药性,但不同种群稗草对仲丁灵敏感性有较大的差异,仅有1个稗草种群处于高水平抗性阶段。  相似文献   

3.
广东省稻田稗草的抗药性状况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广东9个县市稻田稗草抗药性水平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我省稗草对丁草胺表现有明显的抗药性,以LC50作标准,最高抗生系数达到8.12,抗性系数超过4的占全部测定地区的77.8%,说明抗性稗草种群在我省多数稻区存在,而我省大多数地区稗草对禾草丹仍未有明显抗性,除个别地区外,稗草抗性系数都在3以下。  相似文献   

4.
采用滤纸法测定了宁夏稻田不同采集点的21份稗草种子对五氟磺草胺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宁夏稻田稗草种子对五氟磺草胺的抗性指数为1.00~41.06,稗草对五氟磺草胺的抗性处于中等水平抗性阶段。同时,不同采集点稗草对五氟磺草胺的敏感性表现出较大差异,同一采集点不同种类的稗草对五氟磺草胺敏感性也有差异。  相似文献   

5.
采用滤纸法测定了宁夏稻田21份稗草对二氯喹啉酸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宁夏稻田稗草对二氯喹啉酸已经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其抗性指数为1.00~315.52;对二氯喹啉酸抗性处于敏感阶段的只有2个样本,其中52.4%样本抗性指数在10以上;分析的稗草样本对二氯喹啉酸ED_(50)值为0.210 6~66.447 7 mg/L,抗性指数高的样本主要集中在银北地区。  相似文献   

6.
稗草是我国稻田中发生及危害最严重的恶性杂草之一。为明确稗属不同种对稻田茎叶处理剂的敏感性差异,采用整株生物测定法分别比较了8个不同稗草种对乙酰乳酸合酶抑制剂类除草剂(五氟磺草胺和双草醚)和二氯喹啉酸的敏感性水平。基于药后稗草残存植株干重的GR50值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喷施五氟磺草胺后,西来稗为相对不敏感种,无芒稗、孔雀稗、稗和光头稗为相对较敏感的稗草种,硬稃稗、长芒稗和短芒稗为相对敏感种;喷施双草醚后,短芒稗为相对不敏感稗草种,稗和光头稗为相对较敏感稗草种,西来稗、孔雀稗、无芒稗、硬稃稗和长芒稗为相对敏感稗草种;喷施二氯喹啉酸后,西来稗为相对不敏感稗草种,无芒稗、稗、短芒稗和光头稗为相对较敏感稗草种,硬稃稗、孔雀稗和长芒稗为相对敏感稗草种。随着除草剂处理剂量的增加,这8种稗草种植株内的丙二醛含量也随之增加,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却逐渐降低。同相对不敏感稗草种相比,敏感稗草种植株内丙二醛含量高,超氧化物酶活性低。因此,植株内相对较高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较低的丙二醛含量可能是不敏感稗草对这3种除草剂耐药性较强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丁草胺对不同生长期稗草毒力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草胺对稗草有特效,但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生长期的稗草对丁草胺的敏感性相差颇大,在稗草二叶期以前,丁草胺对正在发芽出土的稗草毒力最高,而对二叶期的稗草毒力最低,二者毒力之差为48倍左右。因此,稗草发芽出土期是最佳施药期。  相似文献   

8.
1995~1997年对3个农区稻田杂草群落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沿江农区稻田以鸭舌草、丁香蓼、矮慈菇、异型莎草等为优势杂草种,丘陵农区稻田以矮慈菇、节节菜、丁香蓼等为优势种,里下河农区稻田则以鳢肠、异型莎草、丁香蓼等为主。杂草群落多样性相似,均匀度相近,说明3个农区稻田杂草群落近似。在影响群落结构的因素中,除草剂的影响最大,苄黄隆使稗草上升了56.72%,异型莎草下降了31.76%,二氯喹啉酸、禾大壮、丁草胺分别使稗草下降90.64%、97.35%和67.82%,而阔叶杂草相应上升;实行水旱轮作有利于杂草的控制;不同深度的水层对杂草的发生有影响;缺施三大元素之一1年不会给稻田杂草群落结构产生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
我省稻田的稗草(Echinochloa ssp.)主要有:稗[Echinochloa crusgalli(L.)Beauv.](又可分长芒,短芒,无芒)、孔雀稗[E.crus-pavonis(H.B.K.)Schult.]、老头稗[E.colonun(L.)Link]等类型.据1980年睢宁县调查,全县稻田有稗草危害的面积占81.7%.同年在苏州横塘公社新丰大队调查,稗草危害面积占水稻总面积的50%以上.由此可以看出其危害严重性的一斑.从1975年起,对秧田稗草的发生规律,稗草的发生预测及防除方法进行了研究.采取盆钵和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式,观察稗草种  相似文献   

10.
稻田稗草对酰胺类除草剂抗药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酰胺类除草剂在稻田中的应用、作用机理及稗草对其的抗药性现状,重点讨论典型代表性除草剂敌稗和丁草胺的作用机理、选择机制和抗性机理,并针对酰胺类除草剂的特点,提出预防和治理稻田稗草对酰胺类除草剂抗药性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我国稻田稗草对丁草胺的抗药性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从1990年开始,针对我国三大类型水稻区稗草的化学防除历史,采用四种系统的方法,测定了稗草对丁草胺的抗药性水平.结果显示:丁草胺使用年限在5年以下地区的稗草,未测得其有明显的抗药性,但使用年限在8~12年的,产生了比较明显的抗药性.抗性水平由北向南有逐渐明显增高的趋势,双季稻区高于单季稻区,单双季稻区处于两者之间.毒力抗性比值在1.9~2.9;α-淀粉酶活性比为2.3~4.1;等浓度效果降低2/3;生长量敏感性比为2.5~4.0  相似文献   

12.
据报道,丁草胺连续使用3~8年以上稻区的稗草都表现出明显的抗药性,且对杀草丹也有交互抗性.采用机制不同的除草剂品种替换或作用方式不同的除草剂混配使用是预防和克服抗性的有效途径之一,可延缓或阻止抗性继续增加.在上海地区连续使用丁草胺、杀草丹已有10年以上,为减缓或抑制稗草抗药性,2000年我们对广灭灵及其混用防除移栽稻田杂草进行了田间小区试验,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60%新马歇特EC对直播稻田杂草防除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进行了60%新马歇特(60%丁草胺)EC对直播稻田杂草的防除效果和安全性试验。结果表明:用量为75 mL/667m2、100mL/667m2时,对直播稻田的稗草、鸭舌草及节节菜的防除效果达89.32%~100%,且能促进水稻秧苗生长,对水稻秧苗安全。  相似文献   

14.
稻田王,快杀稗,农得时防除稻田杂草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稻田王、快杀稗、农得时及对照药剂丁草胺4种除草剂对杂草的要对防效,筛选出了除治水稻秧田、本田杂草的最佳药剂,找出了稻田王、快杀稗、农得时的田间最佳使用剂量,并对各除草剂的相对防效进行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为大面积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宁夏稻田杂草主要种类及稗草危害特性,防除稻田稗草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及正确使用禾大壮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为探寻稻田杂草防除的替代农药,提高防除效果,控制危害,于2014年6月在常州市金坛区指前镇建春村开展了24%五氟磺草胺乳油混用30%丙草胺乳油、24%五氟磺草胺乳油混用60%丁草胺乳油分别封闭防除直播稻田、机插移栽稻田杂草试验。结果表明:五氟磺草胺混用丙草胺封闭,对直播稻田的稗草、千金子防效在91%以上,但对阔叶杂草防效不理想;五氟磺草胺混用丁草胺封闭,对机插水稻田的稗草、千金子株防效在90%以上,虽对阔叶杂草的株防效不理想,但鲜重防效在65%以上。  相似文献   

17.
[目的]明确410 g/L丁草胺·五氟磺草胺悬浮剂对水稻移栽田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对水稻产量的影响,为丁草胺和五氟磺草胺复配制剂在水稻田的广泛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设410 g/L丁草胺·五氟磺草胺悬浮剂4个剂量(615.0、922.5、1230.0和1845.0 g.a.i/ha)处理,以25 g/L五氟磺草胺油悬剂和60%丁草胺乳油为对照药剂处理,并设人工除草和清水空白对照处理,在水稻移栽后10d、杂草1~2叶期进行茎叶喷药处理.于药后60 d分别监测杂草种群数量,同时取样分析杂草对养分的累积情况,于水稻收获后进行测产.[结果]施用410g/L丁草胺·五氟磺草胺悬浮剂615.0~1845.0 g.a.i/ha防除移栽稻田杂草效果显著(P<0.05),对稗草、异型莎草、鸭舌草和鳢肠的总草防效达92.9%~99.7%;有效改善了田间的光照和水肥条件,水稻产量达6686.36~7038.68 kg/ha,较空白对照增产60.1%~68.5%,每公顷增收6523.53~7439.56元.[结论]410 g/L丁草胺·五氟磺草胺悬浮剂615.0~1845.0 g.a.i/ha剂量下能有效控制移栽稻田杂草生长,减少杂草对水分、养分及空间的竞争,提高田间透光率和水稻养分积累,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采用乙草胺与吡嘧磺隆混用防除稻田杂草,经过1994~1995年小区试验,筛选出防除稗草、野慈菇和萤蔺等一年生及多年生杂草的最佳配比;1996年进行了大区药效试验,防除效果达90%~95%。成本低于丁草胺与吡嘧磺隆混剂。  相似文献   

19.
二氯喹啉酸防除稻田杂草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二氯喹啉酸防除稻田杂草效果孙桂梅,郑龙植,杨银阁(吉林省通化市农科所,海龙135007)近几年来在水稻田应用丁草胺、禾大壮等除草剂,防除种草,对吉林省水稻生产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了草胺对高龄稗草效果差,禾大壮又存在着施药后5~7d必须深水灌溉...  相似文献   

20.
<正>稗草[Echinochloacrus-galli(L).Beauv.]是稻田最主要的杂草,也是世界18种恶性杂草之一,分布广泛,竞争性强,生产中主要依赖除草剂进行防除,但除草剂的长期使用不仅污染农田环境,而且会对人畜、土壤微生物以及杂草本身造成不良影响,目前国内外许多地区相继报道了稗草对丁草胺、杀草丹、二氯喹啉酸、磺酰脲类等除草剂产生不同程度抗性[1~5]。利用专性寄生性病原微生物直接作为除草剂使用是一种杂草生防方法,也是抗性杂草治理的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