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刺龙牙属于药菜两用植物,嫩芽为名贵的山野菜和天然有机食品。为了研究并总结适用于桓仁地区的刺龙牙高产栽培技术,该文论述了刺龙牙栽培地条件、种子的采集和处理、苗圃地的建立、苗木繁育、栽培措施等一系列技术内容和要求,为刺龙牙的高产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
指出了刺嫩芽被誉为"山野菜之王",有极其重要的人工栽培推广价值,尤其是刺嫩芽的优质苗木繁殖有重要的作用,刺嫩芽的经济林培育也有其重要意义。以吉林汪清县为例,重点探讨了刺嫩芽的培育,分析了刺嫩芽的培育方法、标准和抚育管理技术,以满足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3.
香椿嫩芽是优良的森林蔬菜,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研究栽培密度及平茬方式对大竹县境内香椿嫩芽产量的影响,以期为菜用型香椿的高效培育技术提供一定的指导依据。结果表明:(1)树龄2 a~6 a为香椿的快速生长期,嫩芽产量随年龄的增长而快速增加,第7年进入盛产期,香椿嫩芽产量可达200 kg·0.0667 hm-2以上。(2)进入盛产期后,3种不同栽植密度条件下的香椿嫩芽年产量差异不显著,均为200 kg·0.0667 hm-2~250 kg·0.0667hm-2之间,综合考虑苗木成本等因素,以1.5 m×2 m的株行距较适宜。(3)平茬处理显著增加了香椿的侧枝数量,显著提高了香椿嫩芽的采摘效率,但对单株产量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刺嫩芽苗木扦插繁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刺嫩芽是名贵的山野菜。人工栽培推广,优质苗木繁殖特别重要。重点介绍了其扦插繁殖技术。  相似文献   

5.
对川楝、新银合欢、苏门答腊金合欢3个金沙江干热河谷上段区主要造林树种不同育苗密度所培育裸根1年生苗的光生理效应、苗木的形态质量及其经济效益进行了研究。在其他育苗措施相同的情况下,苗木密度是决定其苗木质量的主要因素。随着苗木密度的增大,3树种裸根1年生苗木的总体质量随之下降,以低密度时为佳。3个树种裸根1年生苗的一级苗产量分别在其苗木密度为75株/m2、100株/m2为高,而以75株/m2时最高,虽然此时苗木的净收入不是最大值,但投入/产出比值最大。而二、三级苗木产量随其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当苗木密度为150株/m2时三级苗所占百分率接近国家标准15%的许可界限。据此3个树种的裸根1年生苗培育的苗木密度以75株/m2、100株/m2为宜,而以75株/m2为最优。  相似文献   

6.
刺龙牙种子层积处理及播种育苗密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辽东山区开展了刺龙牙种子不同层积处理时间对种子发芽和出苗的影响,以及播种苗不同保留密度对苗木生长影响。结果表明,层积处理能有效提高刺龙牙种子的发芽率和出苗率,处理时间达到125 d时,达到显著水平,发芽率达到61.43%,出苗率达到50.28%,出苗快而整齐;1年生幼苗保留密度85株/m2的Ⅰ、Ⅱ级苗产量最高,生长均匀整齐。  相似文献   

7.
针对刺人参[Oplopanax elatus(Nakai)Nakai]种子繁育出苗率低,且当年出苗不齐,形成隔年播种的问题。经试验采取变温层积加赤霉素浸种处理,100mg/L赤霉素浸种发芽率达到91.4%。种胚必须经过形态后熟和生理后熟2个不同阶段,种子内的抑制物质通过人为处理来打破,可以实现当年采种,次年春天播种育苗的生产需要。播种密度以1cm×5cm为佳,优质苗产量为1 700株/m2,占69%。立枯病防治以播种后按50mL/m2用40%福尔马林1.0%药液喷洒床面进行土壤消毒,苗木出土展齐叶后喷施等量式波尔多液1.0%药液,以后每隔15d喷一次,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刺嫩芽是重要的食用兼药用植物,日益受到人们的喜爱。文章介绍了刺嫩芽的生态保护、人工开发利用、人工栽培方法及经济收益等,为刺嫩芽的开发利用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不同处理方式对油茶出苗率和苗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沙床催芽方式育苗的油茶种子出苗率高于直接播种,不同育苗方式的出苗率均在第30天时达到高峰;油茶1年生苗木的苗高生长过程方程为y=97.704/(1+18.161e-0.041x);地径生长过程方程为y=1.244/(1+6.186e-0.024x);移苗后不同种植密度对油茶苗木的生长和苗木质量有重要的影响,随着密度的降低,各处理苗木的苗高、地径及单株生物量等均呈逐渐增大的趋势,密度为36株/m2的油茶苗木生长较差,密度为16株/m2的油茶苗木生长较好,其干物质积累量也较高。研究结果对油茶优质壮苗培育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银杏绿化大苗培育密度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银杏叶形奇特 ,冠形圆满 ,为优良的绿化、美化树种。近年来 ,社会需求量大 ,市场前景看好。欲提高单位面积效益 ,短期内培育出优质壮苗 ,调控密度是重要的技术措施。采用种子育苗 ,第 3年开始调整苗木密度 ,分别为 30 0株 / 6 6 7m2 、5 0 0株 / 6 6 7m2 、70 0株 / 6 6 7m2 和 90 0株 / 6 6 7m2 。第 6年对各密度条件下的苗高、胸径、冠幅、新梢生长量进行调查、测量 ,通过数理统计分析 ,认为以 30 0株 / 6 6 7m2 密度为宜 ,其次为 5 0 0株 / 6 6 7m2 。  相似文献   

11.
为给滇中地区野生香椿种质资源的收集与评价及优良种质或良种的选育奠定基础,以滇中地区2~3年生野生香椿为选优材料,以其嫩芽数、嫩芽质量、嫩芽长度等指标为评选指标,对其依次进行了初选、复选及决选,最终选择出的香椿优良单株为:A30、B4、B12、B15、C7、C33、C36、C37、D5、D15。其中,萌芽力强和嫩芽产量高的香椿优株分别为A30和C36,其总糖含量、Vc含量、蛋白质、氨基酸总量及磷、钾、钙、镁、锌、铁等主要矿质营养含量均高于普通香椿(对照)。  相似文献   

12.
对梓树3个种源当年生幼苗进行砧木培育,通过不同密度的播种和移栽,选出在天水地区以种源A最为适宜培育,播种移栽密度以19株/m2为宜,当年生苗木平均地径可达8.85 mm;苗木地径与平均侧根长、地上部鲜质量、地下部鲜质量、地上部干质量、地下部干质量呈正相关性,与苗高、叶数、根数、主根长无显著相关性;各种源苗木生物量与平均侧根长呈正相关,与主根长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在温棚内培育香椿容器苗,秋季播种、移栽,人为控制温湿度,苗木在温棚内越冬生长,次年春季出圃时随机抽样调查苗木病虫害株数,用似然比x2检验法对消毒处理组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用行×列表资料的x2检验法对消毒处理组与对照组数据进行分析。6个消毒处理组间苗木病虫害率无显著性差异,消毒处理组与对照组之间苗木病虫害率具极著性差异。香椿两段式容器育苗的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有技术上的突破,防治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采用单因素设计进行基质施肥对高阿丁枫苗木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①施肥极显著地影响苗木密度、地径、苗高和侧枝萌发;②苗木密度随施肥量的增加呈递减趋势;③施肥量为0.0~3.0 kg/m2时,地径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大,施肥量>3.0 kg/m2时,各处理间的地径无显著性差异;④0.0~7.0 kg/m2施肥范围内苗高随着施肥量的增大而增长,施肥量大于8.0 kg/m2时抑制苗高生长;⑤施肥量0.0~7.0 kg/m2时,侧枝数与施肥量正相关,施肥量>7.0 kg/m2时,侧枝发育受到抑制;⑥除密度与侧枝数间未达到显著相关外,其余指标两两间相关极显著,其中密度与苗高、地径呈负相关,而地径、苗高与侧枝数之间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从良种材料选择和用种量确定以及苗圃地选择、圃地准备、菌根菌接种、播种、大田切根、营养土配制、芽苗培育和切根及移栽、田间管理等方面较全面地介绍了大田切根育苗和芽苗切根育苗以及直播容器育苗和芽苗切根移植容器育苗等4种马尾松良种富根壮苗培育技术.同时,提出了壮苗指标,分析了造林效果.  相似文献   

16.
枫香是在观赏、药用、用材方面都有着重要作用且颇具潜力的造林绿化树种,为了加快培育优质的枫香苗木,笔者根据枫香的生长特性,采用不同的轻基质组配、不同的栽种密度和是否进行苗期大小苗分级的方法设置7个处理,对枫香苗木进行容器育苗试验。结果表明:使用LQ基质的处理组在种苗保存率、Ⅰ级苗率、合格苗出圃率、每平方米合格苗出圃数、平均苗高和平均地径等方面均高于使用SX基质或LZ基质的处理组。在轻基质组配和分盘处理相同的情况下,采用143株/m^2的密度培育枫香容器苗,较采用195株/m^2、238株/m^2密度培育枫香苗有着更高的保存率、Ⅰ级苗率和合格苗出圃率,且平均苗高、地径以及苗木整齐度也更优。而进行大小苗分级培养的处理组与未分级培养的处理组在种苗成活率、合格苗出圃率、每平方米合格苗出圃数等指标上差距不大,但进行分级处理后的大苗盘的Ⅰ级苗率远高于未分级组和小苗组。  相似文献   

17.
4个台湾青枣品种的组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种植于大棚内的4个台湾青枣品种2年生嫁接苗嫩梢作外植体,进行了外植体表面灭菌,在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6-BA、IBA、KT、NAA激素的启动、分化、生根培养的组培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台湾青枣嫩梢外植体表灭菌,用0.1%HgC l2消毒液二次灭菌的效果为好,其组培适宜的外植体为一年生健壮枝条的茎尖和带腋芽的茎段,4月份为最佳的采集时间。台湾青枣4个品种(五千种、黄冠、高朗一号、蜜枣)最适的启动培养基均为MS 6-BA1.0 mg/L IBA0.1 mg/L。分化培养基则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品种拟选用不同的培养基;台湾青枣普遍存在组培苗生根困难的问题,其"五千种"组培的适宜生根培养基为:1/2MS IBA0.2 mg/L NAA0.4 mg/L。  相似文献   

18.
以1 a生爪哇木棉营养袋播种苗为研究对象,采用L25(53)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不同施肥配比对爪哇木棉苗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爪哇木棉苗木高生长最优肥料配比组合为N3P5K2,地径生长最优组合为N2P4K5,主根长最高为N2P4K5,而I级侧根数最高为N3P5K2;通过4个生长指标主成分分析及标准化计算,确定最优施肥组合为N2P5K1,即尿素肥10.87 g/m2+过磷酸钙肥388.89 g/m2+硫酸钾肥0 g/m2.苗期施肥有利于幼苗的生长,能够有效促进侧根伸长和数量的增加,从促进苗木质量及经济价值考虑,爪哇木棉苗期施肥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9.
黄脉爵床快速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脉爵床组织培养快速繁殖,基本培养基以MS和1/2MS为好,植物激素为BA和NAA,BA质量浓度为1.0mg/L左右,NAA质量浓度为0.1mg/L左右。在扩大繁殖过程中将单芽和分丛生芽法改用微型短枝扦插法,可加快繁殖和提高移栽成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