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实验通过润湿分散剂、防冻剂、增稠剂等助剂的筛选,以及加工工艺的改变,最终完成了氟环唑60%悬浮剂的配方筛选。氟环唑60%悬浮剂最佳配方为:氟环唑60%,润湿分散剂5%,防冻剂2%,黄原酸胶0.05%,防腐剂0.1%,消泡剂0.5%,水补足100%。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研究润湿剂、分散剂、崩解剂、填料等因素对苯醚甲环唑70%水分散粒剂性能的影响,确定了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的配方组成,以及把新型助剂加入配方中对配方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试验表明,该产品悬浮率超过85%,具有良好的物理和化学稳定性,新型助剂性能还需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润湿剂、分散剂、崩解剂、填料等因素对苯醚甲环唑60%水分散粒剂性能的影响,最终确定了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的配方组成,以及把新型助剂加入配方中对配方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试验表明,该产品悬浮率超过85%,具有良好的物理和化学稳定性,新型助剂性能还需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4.
为筛选防治水稻纹枯病的有效药剂,2012年春季进行了1%申嗪霉素悬浮剂、24%噻呋酰胺悬浮剂和75%苯醚甲环唑.咪鲜胺锰盐可湿性粉剂三种药剂防治水稻纹枯病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申嗪霉素悬浮剂、24%噻呋酰胺悬浮剂和75%苯醚甲环唑.咪鲜胺锰盐可湿性粉剂三种药剂防效分别为96.36%、94.72%和91.68%,对照药剂16%井冈霉素可湿性粉剂、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乳油的防效分别为88.83%和83.96%,试验药剂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5.
本文探究了一种250g/L氟环唑·多菌灵悬浮剂新组合配方,探索了润湿剂、分散剂、增稠剂、防冻剂、消泡剂对该悬浮剂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测试其粘稠度及各项指标,初步确定了该方案的合理性。确定了250g/L氟环唑·多菌灵悬浮剂配方为:以YUS-FS1为润湿剂,以RXB为分散剂,以黄原胶+硅酸镁铝为增稠剂,以乙二醇为防冻剂,以有机硅酮为消泡剂,各指标以及粘稠度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6.
对325g/L苯醚甲环唑·嘧菌酯悬浮剂的助剂进行筛选,采用正交设计法,确定最佳配方为苯醚甲环唑11.3%、嘧菌酯17.8%、SD-811 1.0%、SD-206 1.0%、乙二醇4.0%、黄原胶0.2%、硅酸镁铝1%、AFE-1410 0.2%、苯甲酸钠0.1%、水补足。对该制剂的悬浮率、分散性、热贮稳定性等性能指标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该制剂的各项指标均符合悬浮剂的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和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用于防治金银花白粉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本研究采用盆栽法、喷雾法分别测定了2种药剂对金银花白粉病的室内活性、田间防效以及对金银花的安全性。室内活性试验结果表明,苯醚甲环唑和吡唑醚菌酯对金银花白粉病均具有较高活性,EC50值(7 d)分别为3.18、3.01 mg/L,且较高于对照药剂嘧霉胺(EC50值(7 d)12.88 mg/L)的活性。安全性试验结果表明,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和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对金银花安全,安全系数分别为4.0。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和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试验剂量下防效均在80%左右。研究表明,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和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对金银花白粉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可推荐作为田间防治金银花白粉病的药剂。  相似文献   

8.
嘧霉胺·苯醚甲环唑40%悬浮剂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嘧霉胺·苯醚甲环唑40%悬浮剂的制备方法,简述了该剂型的特点、配方选择、质量技术标准、贮存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该产品具有悬浮率高,热贮分解率小等特点,产品各项指标符合悬浮剂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为筛选出对辣椒炭疽病具有较好防效的杀菌剂,选用10种不同杀菌剂于2021年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3次药后7 d, 32.5%苯醚甲环唑·嘧菌酯悬浮剂、50%咪鲜胺锰盐可湿性粉剂和43%氟吡菌酰胺·肟菌酯悬浮剂的防效分别为85.1%、82.7%和81.9%;25%吡唑醚菌酯乳油、24%烯肟菌胺·苯醚甲环唑悬浮剂和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三者的防效在75.8%~77.8%之间;80%甲基硫菌灵水分散粒剂、22.5%啶氧菌酯悬浮剂和25%溴菌腈乳油等处理的防效在69.2%~74.6%之间;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的防效相对较差。32.5%苯醚甲环唑·嘧菌酯悬浮剂、50%咪鲜胺锰盐可湿性粉剂及43%氟吡菌酰胺·肟菌酯悬浮剂可作为福建地区防治辣椒炭疽病的较优选择。  相似文献   

10.
为了明确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爱米)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进行了田间药效防治试验。结果表明,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乳油防治水稻纹枯病每667m2用量20g、15g和10g的3个处理防效分别为84.5%、75.4%和68.54%,对照药剂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爱苗)乳油每667m2用量20g和43%戊唑醇(好力克)悬浮剂每667m2用量15g的防效分别为83.4%和69.1%。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可作为防治水稻纹枯病的药剂,在试验剂量下对水稻安全,可以大面积推广应用,生产上推荐每667m2用量为15~20g。  相似文献   

11.
为明确山东省主要烟草产区烟草赤星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对苯醚甲环唑和氟环唑的敏感性,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检测苯醚甲环唑和氟环唑对86株烟草赤星病菌菌株的EC_(50),用Spearman’s秩相关系数法分析供试菌株对2种杀菌剂敏感性的相关性,并评价其对烟草赤星病的田间防效。结果表明,苯醚甲环唑对烟草赤星病菌菌丝生长EC_(50)值介于5.3883~8.0316 mg/L之间,平均值为6.9594 mg/L,敏感性频率分布呈连续性偏正态分布,田间烟草赤星病菌对苯醚甲环唑仍然较为敏感,可建立田间烟草赤星病菌对苯醚甲环唑的敏感基线。氟环唑对烟草赤星病菌菌丝生长的EC_(50)值介于0.1253~0.2517 mg/L,平均值为0.1773 mg/L,敏感性频率分布呈连续性偏正态分布,可建立田间烟草赤星病菌对氟环唑的敏感基线。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烟草赤星病菌对苯醚甲环唑和氟环唑敏感性之间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田间试验结果表明,30%苯醚甲环唑悬浮剂对烟草赤星病具有较好的防效,其有效成分150 g/hm~2处理的防效最高,为73.99%;12.5%氟环唑悬浮剂对烟草赤星病的最高防效为70.57%。表明2种三唑类杀菌剂对烟草赤星病防效较好。  相似文献   

12.
采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GC-ECD)对田间采集的茶叶样品中的苯醚甲环唑残留量进行了测定,同时对泡茶后茶汤中苯醚甲环唑的浸出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苯醚甲环唑10%水分散粒剂分别按有效成分100和150 mg/kg于茶叶炭疽病发生初期施药2~3次,距末次施药后间隔5 d采样,成茶中苯醚甲环唑的残留量低于最大残留限量(MRL)值10.0 mg/kg;茶汤中苯醚甲环唑残留量及浸出率随冲泡次数的增加逐渐下降,4次冲泡的总浸出率为19.6% ~21.8%,人体摄入的苯醚甲环唑残留量占每日允许摄入量(ADI)的9.0%。  相似文献   

13.
2011-2012年,通过大田小区试验研究比较了三唑酮3%悬浮种衣剂和苯醚甲环唑3%悬浮种衣剂包衣处理后的小麦出苗率、生长情况(株高和鲜重)、对白粉病的防治效果和小麦产量。试验结果表明,无论从小麦出苗率、株高还是植株鲜重等因素来看,小麦都对三唑酮表现出更高的敏感性,在药种比1∶25时,小麦出苗率只有48.76%,药害明显;苯醚甲环唑则相对安全。从小麦株高鲜重分析,三唑酮3%悬浮种衣剂在药种比为1∶600、1∶400和1∶200时的株高和鲜重与对照相比都有增加,说明在适当的用药量条件下,三唑酮对小麦株高和鲜重有促进作用;苯醚甲环唑3%悬浮剂在药种比为1∶600、1∶400、1∶200、1∶100和1∶50时株高和鲜重与对照相比也有稳定增加,但不如三唑酮明显。从结果可以初步推断,适量的包衣处理在对出苗率影响不大的基础上,可以增加小麦的株高和鲜重。三唑酮3%悬浮剂和苯醚甲环唑3%悬浮剂种子包衣对小麦后期的白粉病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防效均>52.3%。三唑酮和苯醚甲环唑在试验剂量范围内大部分处理都对小麦亩产量表现出一定的增产作用,苯醚甲环唑增产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4.
几种杀菌剂对草莓白粉病的防效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温室大棚用苯醚甲环唑、苯醚甲环唑+丙环唑、氟硅唑、腈菌唑和三唑酮等杀菌剂防治草莓白粉病Sphaerotheca aphanis。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 10%苯醚甲环唑WG、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EC、40%氟硅唑EC、20%三唑酮EC、12.5%腈菌唑EC的田间防治效果均可达到80%以上;苯醚甲环唑、苯醚甲环唑+丙环唑、氟硅唑和三唑酮的持效期约为18 d,而腈菌唑的持效期较短,约为7 d。10%苯醚甲环唑WG在360~900 g/hm2用量时不影响草莓长势,而氟硅唑225 mL/hm2和三唑酮300~450 mL/hm2用量时则在不同程度上抑制草莓的生长。  相似文献   

15.
QuEChERS/GC-MS快速分析土壤中的苯醚甲环唑残留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QuEChERS方法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建立了土壤中苯醚甲环唑残留的快速分析方法。用乙腈提取土壤中的苯醚甲环唑,基质固相分散净化后,GC-MS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方法具有快速、简便、高效、灵敏等优点,苯醚甲环唑在0.005~0.5 μ g/mL质量浓度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达0.999。土壤中苯醚甲环唑添加水平为0.01~0.5 mg/kg时,平均回收率为74.2%~91.9%,相对标准偏差在4.59%~6.62%之间,检出限(LOD)为0.002 mg/kg,定量限(LOQ)为0.005 mg/kg。田间土壤消解动态试验表明:苯醚甲环唑在北京土壤中的消解半衰期为17.4 d,属于易降解农药。  相似文献   

16.
大悟县应用花生优化防治病虫草害技术,以播种时按1kg种仁拌2.5%的咯菌腈悬浮剂防治根腐病和茎腐病及初花期、饱果期667m2分别兑水喷施30%苯醚.甲环唑乳油20ml防治叶斑病与疮痂病效果达98.3%;而以每kg种仁用70%噻虫嗪3g拌种防治蛴螬、金针虫等效果为65.1%;以播种盖土后667m2用96%精异丙甲草胺80ml兑水进行芽前除草效果达100%。不同组合化学药剂均能促进花生生长,A(噻虫嗪+咯菌腈+苯醚.甲环唑+溴氰菊酯)、B(精异丙甲草胺+苯醚.甲环唑+噻虫.高氯氟)和C(乙草胺+多菌灵+溴氰菊酯),比对照分别增产18.8%、14.9%和0.8%。  相似文献   

17.
为明确苯醚甲环唑对果生炭疽菌Colletotrichum fructicola不同发育阶段的毒力,并建立中国南方主要梨产区(湖北、安徽、江西、江苏、浙江和福建)果生炭疽菌对苯醚甲环唑的敏感基线,采用孢子萌发法测定了苯醚甲环唑对6个代表性菌株孢子萌发和芽管伸长的影响,采用离体叶片接种法评价了苯醚甲环唑对该病菌的防治效果,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120株果生炭疽菌对苯醚甲环唑的敏感性。结果表明:苯醚甲环唑对果生炭疽菌菌丝生长和芽管伸长的抑制效果较强,而对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效果较弱,其平均EC50值分别为(0.33±0.03)、(2.61±0.26)和(29.87±1.31)μg/mL。160μg/mL的苯醚甲环唑对梨果生炭疽病的保护作用和治疗作用防效分别为92%和79%,而1000μg/mL的多菌灵则分别为51%和23%。来源于中国南方主要梨产区的120株果生炭疽菌对苯醚甲环唑均表现为敏感,EC50值范围0.27~1.12μg/mL,敏感性频率分布呈连续单峰曲线,符合正偏态分布,其平均EC50值(0.59±0.02)μg/mL可以作为我国南方主要梨产区果生炭疽菌对苯醚甲环唑的敏感基线。本研究结果为监测梨果生炭疽菌对苯醚甲环唑的田间抗药性发展奠定了基础,并为梨产区应用该药剂防治炭疽病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防治牡丹根腐病的有效药剂筛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郭敏  徐中青  高智谋 《植物保护》2009,35(5):135-138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分别测定了咪鲜胺、醚菌酯、苯醚甲环唑、百菌清、多菌灵、代森锰锌等6种杀菌剂对牡丹根腐病菌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6种药剂对病菌菌丝生长的EC50大小顺序为:咪鲜胺<多菌灵<代森锰锌<苯醚甲环唑<百菌清<醚菌酯,其中以咪鲜胺对牡丹根腐病病菌的菌丝生长抑制作用最强, EC50为0.200 mg/L;多菌灵、代森锰锌、苯醚甲环唑、百菌清依次减弱,醚菌酯的抑制菌丝生长的作用最小,EC50为33.98 mg/L。6种药剂对病菌孢子萌发的EC50大小顺序为:百菌清<咪鲜胺<苯醚甲环唑<多菌灵<代森锰锌<醚菌酯;其中以百菌清对牡丹根腐病菌的孢子萌发抑制作用最强,EC50为0.343 mg/L;咪鲜胺、苯醚甲环唑、多菌灵、代森锰锌依次减弱,醚菌酯抑制孢子萌发的作用最小,EC50为38.4 mg/L。  相似文献   

19.
以苯醚甲环唑原药,黏结剂HAB-1、崩解剂Sellogen-1、润湿剂高渗888B型,填料为高岭土、膨润土,对苯醚甲环唑10%水分散粒剂的配方进行了研究,并确定了最佳配方.试验结果表明,该产品具有良好的物理和化学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王娅  王宁  齐麟  李晓刚 《植物保护》2017,43(4):56-60
以PBS/PLA共混物为复合载体,嘧菌酯和苯醚甲环唑为包埋有效成分,聚乙烯醇(PVA-1788)为分散剂,采用溶剂挥发法制备了嘧菌酯·苯醚甲环唑PBS/PLA微球。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Nicolet 6700型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表征复配农药微球的性质,采用透析袋法测定其缓释性能。结果表明,所得的嘧菌酯·苯醚甲环唑PBS/PLA微球中嘧菌酯的载药量和包埋率分别为14.30%、85.06%,苯醚甲环唑的载药量和包埋率为9.47%、90.18%,且微球球形规整,平均粒径为7.20μm。嘧菌酯·苯醚甲环唑PBS/PLA微球具有良好的缓释性能,并且2种活性成分的释放量之比与其最佳复配比接近,可以达到增效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