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室内分析方法研究了改性沸石对NH4+的吸附及解吸动力学影响.结果表明,改性沸石对NH4+的吸附和解吸动力学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修正的Freundlich方程、抛物线扩散模型和异分子扩散模型,相关系数为0.940~0.998;改性沸石对NH4+吸附量及解吸量均比天然沸石高;天然和改性沸石的NH4+解吸速率均很快,在60 min内即解吸完全.  相似文献   

2.
通过室内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天然沸石对NH4+离子的吸附及解吸动力学影响。结果表明,天然沸石对 NH4+的吸附和解吸动力学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修正的 Freundlich方程、抛物线扩散模型和异分子扩散模型。沸石对NH4+的解吸速度很快,在60 min内解吸完全。  相似文献   

3.
采用室内分析的方法,研究天然沸石及改性沸石对NH4 的吸附解吸特性。结果表明,K-沸石、Ca-沸石、Mg-沸石和Ba-沸石对NH4 吸附量及解吸量均比天然沸石高,其中K-沸石最高,其它三者相近。H-沸石与天然沸石相比,在低浓度时比天然沸石的吸附(解吸)量高,但是在高浓度时吸附(解吸)量则降低。改性沸石与天然沸石相比,不仅提高了NH4 的吸附,同时还促进了NH4 的解吸,说明K-沸石、Ca-沸石、Mg-沸石和Ba-沸石,既具有较强的保氮能力,又具有较高的氮素供给能力,在生产实践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改性沸石对铜吸附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硝酸铵改性天然斜发沸石,探讨沸石投加量、温度、时间对铜的吸附效果、吸附特性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沸石改性后对铜的吸附效率显著提高,用量为100g/L时效益最好,最大吸附量为4 170.9mg/kg;Lang-muir和Freundlich都能较好地描述改性沸石对Cu2+的等温吸附过程,改性沸石对Cu2+的吸附反应是自发的化学吸附过程,吸附行为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Elovich方程模型拟合结果表明改性沸石对Cu2+的吸附过程近似非均相扩散过程;颗粒内扩散模型拟合结果表明颗粒内扩散在吸附过程中不是唯一的控速阶段.  相似文献   

5.
沸石吸附铵离子的若干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探讨了天然斜发沸石对NH4+吸附和解吸动力学,以及pH值变化对吸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沸石对NH4+的吸附动态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修正的Freundlich方程、异分子扩散方程、抛物线扩散方程。相关系数变化于0.84和0.9之间。铵沸石的解吸速率很快,在15min内就有85%的NH4+被解吸。实验还发现pH值变化对此吸附的影响依缓冲液的种类和浓度的不同而异。  相似文献   

6.
改性沸石制备及其同步去除农田排水氮磷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进行高浓度农田排水的应急处理,以天然斜发沸石为原料,制备能够同步吸附NH4+-N、NO-3-N和TP的组合改性沸石,并对人工模拟农田排水进行处理。结果表明:采用0.01mol L-1LaCl3改性的沸石对NH+4-N和TP具有良好的吸附效果,可在10 min内达到吸附平衡,且与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拟合度较高(R2>0.99);采用0.02mol L-1溴代十六烷基吡啶(CPB)改性的沸石可同时吸附NH+4-N、NO3--N和TP,在20min内即可达到吸附平衡,其与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相关度较高(R2>0.97)。这两种改性沸石的吸附过程均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15g L-1的CPB改性沸石与8g L-1的LaCl3改性沸石组合处理模拟农田排水,反应20min,沉淀7min后,出水NH+4-N、NO3--N和TP浓度分别为0.23、2.18mg L-1和0.015mg L-1,去除率分别为95.38%、78.21%和97.12%。研究表明组合改性沸石可快速高效地处理农田排水。  相似文献   

7.
氯化钠改性沸石对氨氮的吸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30℃和90℃的NaCl溶液改性浙江缙云产天然沸石,通过静态吸附实验考察天然沸石及改性沸石对溶液中氨氮的吸附能力及机制,结果表明,NaCl改性可以提高沸石对氨氮的吸附能力。天然沸石及NaCl改性沸石对氨氮的吸附动力学过程符合“初期快速吸附,后期缓慢稳定”的特点。假二级动力学模型适合描述天然沸石及NaCl改性沸石对氨氮的吸附过程,颗粒内扩散模型仅适合于描述吸附反应初期天然沸石及NaCl改性沸石对氨氮的吸附过程。天然沸石和NaCl改性沸石对溶液中氨氮的吸附过程满足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90℃ NaCl改性沸石、30℃ NaCl改性沸石及天然沸石的氨氮饱和吸附量分别为19.5 mg/g、17.8 mg/g和17.2 mg/g。离子交换作用决定了溶液中氨氮向天然沸石及NaCl改性沸石的全部转移量。  相似文献   

8.
为达到利用人工湿地处理高氨氮污水的目的,采用天然沸石作为人工湿地基质,对比研究了天然沸石对NH4Cl溶液和猪场厌氧发酵液中氨氮的等温吸附特征、吸附动力学过程,考察了吸附时间、氨氮初始浓度、沸石用量对沸石吸附氨氮的影响。结果表明,Freundlich方程较Langmuir方程能更为准确地描述天然沸石对两种水质中氨氮的等温吸附特征;在两种水质中,单分子层饱和吸附量分别为16.20mg·g-1和3.85mg·g-1。天然沸石对氨氮的吸附作用受吸附时间、氨氮初始浓度及沸石用量影响较大,在两种水质中,沸石对氨氮的吸附过程在0~8h内均随时间显著上升,到48h时达到吸附平衡;当采用NH4Cl溶液时,初始氨氮的浓度由10mg·L-1增加到500mg·L-1时,平衡吸附量由0.19mg·g-1增加到5.91mg·g-1;当采用猪场厌氧发酵液时,初始氨氮的浓度由39.4mg·L-1增加到502.9mg·L-1时,平衡吸附量由0.63mg·g-1增加到3.20mg·g-1;增加沸石用量,可以提高氨氮的去除率,但单位质量沸石的氨氮吸附量随之降低。准二级动力学可以很好地描述天然沸石吸附两种水质中氨氮的动力学过程;由模型得出的天然沸石...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不同p H值条件下紫色土对NH+4的吸附/解吸性能。结果表明:3种p H值的紫色土对NH+4的吸附量和解吸量均随着加入NH+4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其中p H值为6.0的紫色土的最大吸附量是10.3 mg/g,最大解吸量是7.96 mg/g;p H值为7.2的紫色土的最大吸附量是12.8 mg/g,最大解吸量是4.62 mg/g;p H值为8.0的紫色土的最大吸附量是13.5 mg/g,最大解吸量是2.23 mg/g。Freundlich方程能很好地描述紫色土对NH+4的等温吸附动力学过程,其R值均在0.95以上。本研究表明紫色土对NH+4的吸附属于不均匀表面的多分子层吸附。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不同p H值条件下紫色土对NH4+的吸附/解吸性能。结果表明:3种p H值的紫色土对NH4+的吸附量和解吸量均随着加入NH4+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其中p H值为6.0的紫色土的最大吸附量是10.3 mg/g,最大解吸量是7.96 mg/g;p H值为7.2的紫色土的最大吸附量是12.8 mg/g,最大解吸量是4.62mg/g;p H值为8.0的紫色土的最大吸附量是13.5 mg/g,最大解吸量是2.23 mg/g。Freundlich方程能很好地描述紫色土对NH4+的等温吸附动力学过程,其R值均在0.95以上。该研究表明紫色土对NH4+的吸附属于不均匀表面的多分子层吸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