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引自在甘肃省小陇山林科所经过苗圃测定3年生紫果云杉(Picea purpurea)5个家系为研究对象,观测各家系的成活率和保存率、树高、当年新梢长、地径、南北平均冠幅、一级分枝数,并对家系间6个生长性状指标进行了分析,采用综合选择出优良家系。结果表明:紫果云杉家系间6个生长性状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主要生长指标树高与其它生长指标都存在极显著的相关;多性状综合选择出1个优良家系,这个家系的现实遗传增益7年生平均树高比其它4个平均树高提高10.8%,当年抽梢提高8.7%,地径提高11.1%,冠幅提高8.6%,保存率提高8.8%。  相似文献   

2.
以引自甘肃省小陇山林业科学研究所的15个丽江云杉家系3年生苗为材料,于国有樟村坪林场造林,观测各家系的成活率、保存率、树高、当年新梢长、地径、南北平均冠幅和一级分枝数,并对家系间6个生长性状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7年生时,15个丽江云杉家系间保存率和新稍长的差异均不显著,树高和冠幅的差异均达极显著,地径和一级分枝数的差异均达显著。综合选择出的3个优良家系7年生平均树高比其它12个家系的平均树高提高16.5%,当年新稍长提高10.9%,地径提高4.6%,冠幅提高10.9%,保存率提高3.4%。  相似文献   

3.
以引自在甘肃省小陇山林科所经过苗圃测定3年生云杉3个种103个家系和175个无性系为研究对象,观测各种、家系和无性系的成活率和保存率、树高、当年新梢长、地径、东西和南北平均冠幅、顶轮分枝数,并对种、家系和无性系间6个生长性状指标进行了分析,综合选择出优良种、家系和无性系。结果表明:云杉种、家系和无性系间6个生长性状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主要生长指标树高与其它生长指标都存在极显著的相关;多性状综合选择出1个优良欧洲云杉种16个优良家系和无性系现实遗传增益6年生平均树高比其它2个种平均树高提高26.7%,当年抽稍提高70.3%,地径提高50%,冠幅提高36.9%,顶轮分枝数66.7%,保存率提高21.2%。这个优良种16个优良家系和无性系的现实遗传增益6年生平均树高比其它240个家系和无性系平均树高提高24.9%,当年抽稍提高72.3%,地径提高38.5%,冠幅提高31.9%,保存率提高29%。  相似文献   

4.
以设置在宜昌市的川西云杉云南66个家系试验林为材料,对营造7年生(苗龄4年)的川西云杉云南66个家系保存率和生长量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其中有15个家系不适应试点生长被自然淘汰了;川西云杉云南51个家系7年生保存率和生长量各性状间呈显著、极显著的正相关系,运用性状的综合评价方法筛选得到川西云杉云南优良家系5个现实遗传增益7年生的平均树高比其它46个平均树高提高23.6%,当年抽梢提高11.1%,地径提高20%,冠幅提高21.1%,保存率提高13%。  相似文献   

5.
以川西云杉32个香格里拉家系3年生苗为材料,营建试验林,7年生时,观测各家系的保存率、当年抽梢长、树高、南北平均冠幅、地径和顶轮分枝数,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川西云杉32个香格里拉家系间树高和冠幅的差异达极显著,保存率、当年抽梢长、地径、顶轮分枝数的差异均不显著。综合选择出的5个优良家系平均树高比其它27个提高12.4%,当年抽稍长提高11.7%,地径提高5.6%,冠幅提高11.2%,保存率提高4.4%。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对嫁接5 a生的秃杉种子园进行地径、树高、冠幅、抽梢高及当年抽梢高等指标的调查。经统计分析表明,秃杉种子园树高、地径及冠幅等指标在不同家系的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不同家系间的生长性状存在显著的差异。通过综合比较秃杉种子园中各家系的生长指标,初步筛选出50号、41号、45号、18号、46号、63号、43号为秃杉种子园优良家系,选出家系的平均地径与种子园地径平均值相比提高了11.56%,平均树高与种子园树高平均值相比提高了13.4%,平均冠幅与种子园冠幅平均值相比分别提高了11.80%和15.92%。选出的优良家系生表现良好,为在生产中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秃杉良种材料。  相似文献   

7.
青海云杉半同胞家系遗传变异及二代优树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甘肃省小陇山沙坝试验基地9年生40个青海云杉家系子代测定林树高、新梢、冠幅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青海云杉家系间各性状差异均达显著水平。青海云杉各性状中家系遗传力均大于单株遗传力,各家系间树高、新梢、冠幅三者之间表型相关均为极显著相关。以家系树高育种值为选择指标,共选出8个优良家系。采用配合选择最佳线性预测(BLUP)估算单株育种值,选出来自21个家系的102个优良单株,其树高比群体均值高出36.25%,期望遗传增益是27.97%。说明配合选择具有兼顾高遗传增益和广遗传基础的优点。这些优良家系和单株可作为营建青海云杉二代种子园试验林的材料。  相似文献   

8.
对欧洲云杉家系采用强化培育技术管理2a后,调查了各家系苗高、地径、新梢长、侧枝数及保存率。利用标准差法,经过2次选择出欧洲云杉二代32个家系,进行了家系评价,通过进一步选择,选出了二代优良家系。结果表明:从欧洲云杉二代32个家系中,选择出3个优良家系即pab10ts015、pab10ts017和pab10ts022,现实增益6a生平均树高比其它29个提高20.5%,当年抽梢提高60.3%,地径提高25.8%,冠幅提高23.9%,顶轮分枝数提高25%,保存率提高18.3%,比神农架(CK)大果青扦平均树高提高23.1%。  相似文献   

9.
对7 a生(苗龄3 a)的黄果云杉7个家系保存率和生长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黄果云杉7个家系间保存率和生长量均有较大差异,其中pliki08xz001号7年生平均树高比其它6个家系平均树高高40.2%,当年抽梢高12.7%,冠幅高19.3%,保存率高56.3%。  相似文献   

10.
利用14年生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 Kom.)50个家系测定材料进行了树高、地径、新梢、冠幅4个性状的方差分析、遗传变异分析,并利用树高育种值和最佳线性预测(BLUP)估算单株育种值评选优良家系和优良单株。研究表明,青海云杉家系各性状遗传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树高、冠幅家系遗传力为0.702和0.752,单株遗传力为0.655和0.534,均受较高遗传力控制,通过树高育种值选出优良家系15个,遗传增益为11.29%。采用配合选择选出来自41个家系的131个优良单株,遗传增益是37.19%。  相似文献   

11.
青海云杉自由授粉家系遗传评价与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通过对青海云杉1代无性系种子园自由授粉家系开展遗传评价,利用遗传测定结果提升青海云杉造林的良种化水平及提高良种使用率。[方法]本文以青海云杉初级种子园自由授粉家系测定林为研究材料,对13年生青海云杉家系树高、新梢长、保存率和11年生的主、侧梢冻害率进行了遗传评价,采用综合指数选择优良家系和最佳线性无偏预测方法预测单株育种值选择二代优树。[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家系13年生的树高、新梢长、保存率和11年生主、侧梢冻害率的表型变异系数是24. 06%84%,遗传变异系数是3. 28%19. 31%。家系、家系和区组互作效应显著影响了13年生青海云杉树高和新梢长。树高和新梢长的家系遗传力分别是42. 5%和34. 2%,而单株遗传力是3. 00%,家系遗传力高于单株遗传力。采用综合指数选择法进行生长和抗性性状的综合选择,根据综合指数基于多样性和遗传增益进行平衡选择,有21个家系入选,入选家系的树高、保存率、主梢冻害率现实遗传增益分别为5. 66%、12. 59%和12. 96%。根据家系内单株13年生的树高育种值从1 103个单株中选择二代优树111个,单株入选率为10. 06%,入选二代优树树高的期望遗传增益是20. 10%。[结论]青海云杉13年生树高和新梢长在家系间存在显著变异,且还受家系与环境互作效应的影响,说明青海云杉家系的生长不仅受遗传的控制,还受遗传和环境的互作影响。根据各家系13年生树高和保存率和11年生主、侧梢冻害率综合指数值按35%的入选率综合选择21个家系,入选的家系不仅生长好,且抗性能力强,可用于回选优良无性系用于改扩建1代种子园或建立1. 5代种子园。  相似文献   

12.
对7年生(苗龄3年)长叶云杉家系10个保存率和生长量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第1批次长叶云杉优良家系7年生平均树高现实增益比神农架大果青扦平均树高提高150.5%。比甘肃省小陇山林业实验局林科所国家云杉基地长叶云杉优良家系平均树高提高83.5%,抽梢提高14.8%,地径8.3%。第2批次长叶云杉优良家系4年生平均树高现实增益比神农架大果青扦平均树高提高269.5%。比甘肃省小陇山林业实验局林科所国家云杉基地长叶云杉优良家系平均树高提高80.2%,抽梢提高26.2%,地径83.3%。  相似文献   

13.
2011年3月,选择378个欧洲云杉优良无性系3年生苗,在湖北宜昌国有樟村坪林场营造试验林,对欧洲云杉无性系进行再选择研究。结果表明:选择出的欧洲云杉36个优良无性系7年生(苗龄3年)时,其平均树高、当年抽梢长、地径、冠幅、保存率比其它342个无性系的分别提高了36.0%、47.0%、43.9%、23.7%、8.0%。  相似文献   

14.
青海云杉半同胞子代苗期生长性状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青海云杉无性系种子园内30个青海云杉半同胞家系为研究对象,在张掖市肃南县塔尔沟苗圃开展苗期试验,测定5a生苗期苗高、地径、新梢长、侧枝数等生长性状。分析结果表明:(1)青海云杉半同胞子代苗家系间苗高、地径、新梢长存在极显著差异;遗传变异系数较高,均在19.76%以上,苗高、地径、新梢长、侧枝数指标的家系遗传力均较大,均在0.830以上;苗高与地径、新梢长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地径与新梢长、侧枝数存在极显著正相关;(2)以苗高为首要选择指标,按照1倍标准差选择出158#、106#、160#、154#、109#、119#6个优良家系,各性状值高于30个家系的平均值。  相似文献   

15.
利用欧洲云杉(Picea abies)优良种源超级苗采穗圃的2816个优良单株进行了扦插无性系化,采用强化培育技术对无性系苗培育2a后,调查观测了各个无性系苗高、地径、新梢长、侧枝数及保存率。利用标准差法,从该批无性系中经过两次选择出优良无性系175个;进行下一步无性系评价,并通过多阶段选择,达到了选出优良无性系的目的。2013年3月在湖北宜昌国有樟村坪林场营造欧洲云杉优良无性系175个田间试验林,根据5年(苗龄2年)保存率和生长量,再次选择出欧洲云杉13个优良无性系,试验结果表明:现实增益5年生平均树高比其它162个平均树高提高24.3%,当年抽梢提高40.4%,地径提高27.3%,冠幅提高18.3%,顶轮分枝数提高25%,保存率提高53.1%。比神农架(CK)大果青扦平均树高提高10.6%。与甘肃省小陇山优良无性系生长量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16.
为了发展高价值红木交趾黄檀,于2019—2022年福建省平和天马国有林场,对从泰国引进的50个交趾黄檀家系开展家系测定试验。结果表明,4年生交趾黄檀50个家系间林分群体保存率、地径差异极显著,树高、冠幅、风害指数等指标差异显著,平均保存率80.6%~100%,平均地径4.84~6.95 cm,平均树高3.77~5.04 m,平均冠幅1.71~2.25 m,风害指数5.6%~45.1%。用隶属函数法对各家系保存率、地径、树高、冠幅和风害指数等因子进行综合评价,得分最高的是35号家系,综合得分0.79;得分最低的是17号家系,综合得分0.22。按20%入选率进行优质家系选择,初步选出35、22、48、18、10、8、6、9、49、14、11号等11个优质家系,综合得分0.58~0.79,比总体得分平均值(0.47)提高23.4%~68.1%,选出的家系生长表现良好,适应性和抗逆性强,可以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对福建省华安西陂国有林场江南油杉23个家系子代测定林幼龄林的生长遗传性表现进行分析,并对表现优良的家系进行早期选择。结果表明,2年生不同家系树高、地径和冠幅平均值分别为30.3 cm、4.7 mm和20.9 cm,3年生不同家系树高、地径和冠幅平均值分别为70.0 cm、15.2 mm和52.8 cm。不同家系的生长性状遗传变异系数均在10%以上,说明家系的变异比较丰富。不同家系的各生长性状遗传增益在3%以上,说明江南油杉幼龄林的生长受遗传因素的影响较大。同龄的树高、地径和冠幅生长极显著相关。通过综合分析,初步选出5个早期生长较好的家系,5个家系树高、地径和冠幅的平均值分别为78.6 cm、17.9 mm和56.6 cm,平均遗传增益分别为5.00%、6.60%和2.21%。  相似文献   

18.
云杉属的种和种源选择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国有樟村坪林场营造云杉属5个种18个种源的种和种源试验林,进行云杉属的种和种源选择试验。结果表明:5种云杉18个种源的造林成活率为76%~92%,平均85.0%;保存率为27%~73%,平均46.1%。欧洲云杉的平均成活率和平均保存率最高,分别达89.0%和60.0%,其中4号、6号2个种源的平均成活率和平均保存率分别达87.5%和67.0%。6年生欧洲云杉的平均树高比其它4个种的平均树高生长量提高36.85%,其中最优良种源是4号和6号种源,该2个种源的平均树高生长量比5号和7号2个种源提高26.63%;4~6年生林不同种源的保存率与历年生长量的差异均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水平;4年生林树高和地径之间、5年生林树高和冠幅之间、6年生林树高和地径之间的相关系数均在0.5以上,指标间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樟村坪林场6种密度8年生蓝云杉试验林观测数据,研究了不同造林密度对历年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号株行距2m×3m,111株/亩,蓝云杉8年生平均树高比其它5种平均树高提高22.5%、抽稍提高63.1%、地径提高5.3%和冠幅提高18.1%,方差分析初植密度除了对8年生蓝云杉单位面积当年抽生长量有极显著影响外和相关分析树高与抽稍、地径和冠幅生长量有极显著正相关外,对其它生长量的影响均不显著。在鄂西山地营建蓝云杉短周期纸浆用材林应适当密植,初植密度可以达到1665株/hm2,8年生时新梢生长收益最大。  相似文献   

20.
以30个桢楠优树的半同胞子代家系1.5 a生苗木为研究对象,测定苗高、地径和当年生新梢长度等生长量,分析各家系苗期的生长状况,初步筛选适宜四川复杂立地环境及气候条件的优良桢楠家系,为桢楠遗传改良及后期的良种选育提供参考。结果表明:苗高、地径、当年生新梢长等3个性状在家系间存在极显著差异,3个性状均受到强遗传控制,且3个性状间呈极显著正相关。综合考虑苗高、地径生长量,筛选出6个苗期生长较快的优良家系,其中崇州古寺2号家系表现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