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红皮云杉人工森与天然林木材主要材性指标的测定和比较,主要从材性的角度研究和探讨人工森红皮云杉木材主要利用途径。结果表明:红皮云杉人工森幼龄林不适宜作工种建筑用材,但成熟林可以替代天然林红皮云杉子相应的实木利用。人工林无论是幼龄材还是成熟材均适于作制浆造纸用材。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东北林区红皮云杉人工林密度调查,分析了密度对红皮云杉人工林生长的影响,根据动态规划方法与理论,导出红皮云杉人工林分最优密度模型,编制了红皮云杉人工林最优密度表。  相似文献   

3.
不同立地条件对红皮云杉人工林材性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红皮云杉人工林木材主要物理力学性质的试验与研究,结果显示,三种不同立地条件下人工林材性指标随立地指数减小而下降,差异极显著,其中立地指数最低者,下降尤为明显。这表明人工林立地指数过低,不仅影响到林木的生长速度,而且可导致材质下降。因此,建议在营造红皮云杉人工林,尤其是定向培育工程建筑用材林时,选择较高的立地指数。  相似文献   

4.
落叶松幼苗在其人工林内难以更新。为探讨红皮云杉和青海云杉幼苗是否具有在落叶松人工林内成功定植并替代落叶松更新的潜力,采用红皮云杉和青海云杉幼苗在不同落叶松人工林(样地Ⅰ:1 300株·hm-2的平地,样地Ⅱ,660株·hm-2的平地;样地Ⅲ,330株·hm-2的平地;样地Ⅳ,660株·hm-2的坡地)下进行人工更新。结果表明:1)样地Ⅰ和样地Ⅱ更适宜红皮云杉和青海云杉幼苗的存活,且同一样地内,红皮云杉幼苗的成活率均高于青海云杉的;2)同一样地内,红皮云杉幼苗的地上生物量均高于青海云杉的,并且在样地Ⅰ和样地Ⅱ红皮云杉的地上生物量显著高于青海云杉的;3)在不同落叶松人工林样地,红皮云杉和青海云杉幼苗的1级根均有较好的外生菌根侵染;4)红皮云杉幼苗的1级根直径受环境影响较大,而青海云杉幼苗的1级根皮层厚度受环境影响较大。同一样地内,2种云杉幼苗的1级根解剖结构除在样地Ⅳ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外,在其它样地基本无显著差异。红皮云杉和青海云杉幼苗均适宜在落叶松人工林内存活,但相对高密度的林分更适宜云杉幼苗的生长,且红皮云杉比青海云杉更具生长优势。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红皮云杉人工林密度调查,分析了密度对人工林生长的影响,根据密度效应理论,计算出平胸径与冠幅的相关模型。编制了红皮云杉人工林经营密度表。  相似文献   

6.
以18年生红皮云杉人工林为研究对象,着重考察在土壤、地质、地貌、气候、水分等条件相同,而光照不同的立地条件下的生长状况,并从叶面函数分布、叶绿素合量、叶片中营养元素含量等方面进行了论述.结果表明,不同的光能分布和吸收使红皮云杉的形态产生了差异,光是影响红皮云杉人工林生产量的重要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7.
本文就绥棱林业局红皮云杉(PiCea—Kraensis)人工林的实践经验,讨论红皮云杉生态学特性和生物学特性,以便更好地推动红皮云杉人工更新造林工作。一、红皮云杉生态学特性1.光照:天然红皮云杉林是在一定庇荫条件下更新和生长起来的,有很强的耐萌力,但在营造人工林时进行林冠下造林或在一定庇荫度下造林,虽然也能成活、成林,但较之全光下造林生长缓慢。实践证明红皮云杉在全光条件下生长良好,发育正常,比林冠下生长速度快,以半阳坡最好,阳坡中等,阴坡半阴坡最差。20年生优势平均高半阴坡为7.61m、阳坡为6.57m,而阴坡、半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不同年龄、不同立地条件下红皮云杉人工林林木产量结构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红皮云杉速生丰产林的发展现状分析,总结了人工林的分布、研究现状和生长现状,确定了红皮云杉做为优良树种的广阔发展前景,提出了发展速生丰产林应采取的技术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10.
红皮云杉人工林高生长与气候因子关系数学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龙  吴福田 《林业科技》1993,13(3):8-10
红皮云杉(Picea koriensis Nakai)是东北林区的主要造林、绿化树种之一,经过几十年的培育,长势良好.研究红皮云杉人工林高生长与水、热气候因子的关系,确定出影响其生长的主导气候因子,并建立起红皮云杉生长与气候田子的数学模型,为树种区划、造林设计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