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美棉在中国引种和发展近150年的发展历程进行考察与梳理,美棉自1865年传入中国以后,其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即晚清时期的引种;民国时期的引进、改良与推广;新中国成立以后,对美棉的引种、选育与推广。可见,引种美棉是中国棉花生产发展的第一步;改良美棉和选育美棉新品种,是提高棉花产量和改善棉花品质的关键;推广美棉是中国棉花生产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
棉花棉尖象(phytoscaphus gossypii Chao),又名棉花象鼻虫、棉小灰象甲,主要以成虫咬食叶柄、嫩尖和嫩蕾危害棉花。近年随着Bt棉的大面积推广种植,棉尖象发生量逐年上升,成为棉花生产中的主要害虫之一。为科学指导棉农防治,  相似文献   

3.
机采棉育种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机采棉品种选育是我国棉花实际生产与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机采棉育种系统工程增加了棉花育种新的研究方向和内容。  相似文献   

4.
随着近年来棉花种植生产中的劳动力成本逐步上涨,为有效应对这一问题则应重视机械化采棉技术的发展,促进棉花的机械化生产,助推棉花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本文结合新疆博州地区棉花生产实际情况,对机采棉农艺农机配套管理技术进行分析,以期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辽宁棉花品种系谱分析认为,辽宁棉花品种主要以金字棉及其衍生品种为主,并有一部分斯字棉和福字棉的血缘,作为早熟资源为辽宁及全国棉花育种和生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需要育种工作者加强棉花品种资源创新,拓宽遗传资源以选育适合不同要求的棉花新品种.  相似文献   

6.
接要:尉犁县是植棉大县,棉花收入是当地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截止目前,棉花种植面积达到7万公顷。随着棉花种植面积的扩大,棉叶螨成了尉犁县棉花生产上主要防治的虫害之一,危害也日趋加重,给棉花生产带来一定的影响。如何有效地防治棉叶螨,已成为当前尉犁县棉花生产中亟需解决的实际问题。本文针对棉叶螨的危害发生情况,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正河南省既是产棉大省又是用棉大省,然而,河南省棉花生产一路下滑,棉花缺口进一步拉大,对河南乃至全国的棉花供求平衡将造成一定影响。本文在综合分析"十二五"期间河南省棉花产销形势及2016年棉花生产情况和政策环境的基础上,提出了河南棉花生产以制定短期保持生产稳定,长期实现恢复发展的目标思路与促进河南棉花产业提质增效的几点政策措施与建议。一、"十二五"期间河南棉花生产情况"十二五"期间,河南棉花生  相似文献   

8.
沙伟荣 《农技服务》2014,(6):130-130
棉花生产是我国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我国棉花种植业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地域、气候的部分限制,随着棉花种植业的日渐推广,如何保证棉花种植的质量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与此同时,在棉花种植过程中,一些固有的问题依旧存在,譬如棉叶螨对棉花的危害依旧较大。随着滴灌棉田种植业的推广与普及,棉叶螨的危害日趋严重。棉叶螨是棉花生产的重要的虫害之一,它繁殖力极强,危害时间长,而且具有较强的抗逆性,如果防治不当会使棉花严重减产。本文在分析棉叶螨发生特点及规律的基础上,阐述了棉叶螨逐年加重的具体原因,并针对棉叶螨的农业防治方法进行了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9.
江苏淮北棉区是棉花生产的重点地区之一,该地区棉花栽培多以直播地膜棉为主,为了提高直播地膜棉花的单产和质量水平,在直播地膜棉栽培上应注意抓好以下几点。1确保种植面积基本稳定,避免大起大落棉花生产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棉花市场需求不断增加。据国家统计局有关资料:1999~  相似文献   

10.
‘豫棉50’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选育的中早熟棉花新品种,2016年7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棉2016002)。为了充分了解转基因杂交棉‘豫棉50’棉花新品种的品种特性及配套简化栽培技术要点,加快其在棉花生产中的推广应用。本研究详细介绍了‘豫棉50’的选育过程,对2012~2014年河南省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3年26点次试验数据进行汇总。结果表明‘豫棉50’在河南省杂交棉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表现突出,是集高产、优质、抗病虫于一体的转基因杂交棉棉花新品种。  相似文献   

11.
农核1号种衣剂在棉花上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新疆是我国主要的优质商品棉生产基地,随着棉花生产的发展,种植面积逐年扩大,棉花病虫害日益威胁棉花生产的正常进行.新疆棉花苗期害虫主要是地老虎和蓟马,它们危害棉苗幼嫩部分造成"多头棉"和"公棉花"使棉花减产10%~25%.农核1号棉花种衣剂是根据新疆特殊生态条件,针对棉花苗期虫害发生、危害特点研制的一种安全、有效、经济、以杀虫、杀菌和微肥为一体的种子包衣剂.  相似文献   

12.
‘豫棉50’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选育的中早熟棉花新品种,2016年7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棉2016002)。为了充分了解转基因杂交棉‘豫棉50’棉花新品种的品种特性及配套简化栽培技术要点,加快其在棉花生产中的推广应用。本研究详细介绍了‘豫棉50’的选育过程,对2012—2014年河南省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3年26点次试验数据进行汇总。结果表明‘豫棉50’在河南省杂交棉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表现突出,是集高产、优质、抗病虫于一体的转基因杂交棉棉花新品种。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概要回顾浙东棉区棉花生产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分析了棉花生产滑坡的原因,提出了稳定该区棉花生产的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14.
<正> 陆地棉(美棉)引进我国种植至今已整整100年了。100年来我国棉花生产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种植了千百年的亚洲棉(中棉)已全部被陆地棉所取代。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棉花生产又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棉花产量和棉纺织品生产能力及产品数量均居世界首位。 1 我国植棉史略记载的考证我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产棉国家之一。尽管棉花是否原产我国目前尚有争论,但早在公元  相似文献   

15.
阿克苏地区作为新疆乃至全国重要的棉花生产基地,其生产效益关系到棉花产业能否可持续发展。近来年,逐渐攀升的拾花价格,加剧了棉花生产成本的快速上升,促使地区将推广机采棉纳入今后棉花生产的主攻方向。在借鉴农1师发展机采棉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阿克苏地区从2011年起开始小面积示范机械化采棉技术,2012年计划在1万公顷棉田上实施机采。  相似文献   

16.
新疆是我国重要的优质棉花生产基地,近年来机采棉技术迅速发展,基本实现了全区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随着机采棉技术在呼图壁县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有效地解决了本县近年来植棉面积不断扩大、劳动力严重不足、种植成本增加及人工采棉价格上涨等发展制约因素,从而实现棉花生产现代化、规模化、轻简化、效益化。作者根据实践经验,探索总结出呼图壁县机采棉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7.
棉花新品种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中生棉11号皮棉总产最高,中生棉5号最低。建议东至县张溪镇今后棉花生产上主要推广中生棉11号,适当搭配中生棉6号、中生棉10号,尽量少种植中生棉4号、中生棉5号。  相似文献   

18.
孙凤龙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8):73-73,86
宣州区常年棉花种植面积1万hm^2左右,棉花生产技术水平较高,种植棉花是棉区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之一。为筛选后备品种,开展了优质抗虫杂交棉花品种中棉所53和中棉所63的大田试验示范项目。  相似文献   

19.
棉花是关系我国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物资和棉纺工业发展的重要原料。新疆的棉花资源优势有力地保障了我国棉纺工业的健康发展,在我国乃至世界棉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近年来,国内棉纺织品消费和我国纺织品出口的快速递增,推动了我国棉纺工业的快速发展,我国纺织品市场需求和棉花生产形势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对棉花生产提出了多类型、一致性和专用性的更高要求。通过建设区域品牌专用棉生产技术体系,推动区域品牌专用棉的规模化生产,实现对原棉生产的全过程质量监控,保证原棉质量的一致性,促进原棉生产与纺织市场需求的有效对接,提升新疆棉花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1993年豫北棉区棉花黄萎病发生危害特点及防治刘学堂,宋小轩(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安阳455112)棉花黄萎病是危害我国棉花的主要病害。由于缺乏抗病棉花品种及有效的化学及生物防治方法,逐渐成为棉花生产中的顽症。豫北棉区是我国植棉历史悠久、棉花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