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皇竹草是多年生直立型丛生性耐刈割的禾本科牧草,在西昌市海拔1500m、1 760m、2000m地区年总产鲜草分别可达2.48×105kg/hm2、1.98×105kg/hm2、1.81×105kg/hm2,日平均生长高度分别为3.26 cm、3.00cm、2.85 cm,结果表明皇竹草产量高,适应性广,生长快,可在西昌市海拔1 500~2 000m范围内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山西省隰县石坡村非常有利于果树生长,共有果树120hm2,其中,红富士苹果54hm2,总产量1200t,市场价高达4.60~5元/kg,总收入576万元;核桃66hm2,总产量90t,市场价28元/kg,与2009年相比提高10元/kg,总收入252万元;两项合计收入达826万元,创历史最高纪录。  相似文献   

3.
蜜蜂授粉技术在设施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研究(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鹤  李玉忠  雷耀鹏 《蜜蜂杂志》2008,28(12):28-30
(接上期) 4蜜蜂授粉效果实例 蜜蜂授粉是提高农作物产量与质量的一项关键措施,国内外在果树、瓜类、蔬菜、油料类和牧草等多种作物制种尤其是在设施温室种植方面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其增产增收效果显著.据有关资料称,通过蜜蜂授粉后,全国的油菜能增产菜籽5000万余千克,按每千克2元计算,增值l亿元;向日葵由蜜蜂授粉后,增产效果相当于扩大种植面积20万hm:,按每公顷1500元的最低收入,总产值3亿多元.全国共600多万hm2棉花,如其中的一半利用蜜蜂授粉,授粉后皮棉增产38%,按每公顷870 kg产餐,可增收皮棉99万t,约增值59.4亿元;全国油茶200万hm2,若以1/2面积由蜜蜂授粉,按2倍的增产比例估算,可多产茶油1亿kg,价值2亿多元.综合以上四大宗作物的授粉增产效益就已超过60亿元,是养蜂直接收入的6~7倍.若将经济林木、瓜果等的授粉收入计算在内,实现社会效益至少是养蜂收入的10~15倍.  相似文献   

4.
农业生产中氮是最大的土壤养分资源,影响间作体系的生产力优势,然而,氮对作为北方旱作农业的新型间作模式的胡麻/大豆间作体系的影响机理并不清楚。本研究通过田间试验,探讨了不同施氮水平(0,75,150kg/hm2)对胡麻/大豆间作体系的间作优势特征、种间关系和间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胡麻/大豆间作体系表现出明显的种间优势,胡麻/大豆间作的生物量和产量的土地当量比(LER)值均大于1,且随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N1(75kg/hm2)下均达到最大,分别为1.25和1.30。胡麻的种间竞争能力在N0(0kg/hm2)和N1(75kg/hm2)下强于大豆(Ao0,CRo1),在N2(150kg/hm2)下弱于大豆(Ao0,CRo1)。胡麻/大豆间作体系的籽粒产量和生物学产量在N1下均达到最大,分别为2440.5kg/hm2和7594.3kg/hm2。说明胡麻/大豆间作体系在N1(75kg/hm2)下最利于胡麻大豆协调增产。  相似文献   

5.
五彩甘薯--京变 该品种是由京薯1号杂交变异的品种,故称"京变",其特征特性和京薯基本相同.叶顶色为褐色,叶片较大,形状为心脏形,茎为褐色、短蔓(秧子较短,为1m左右),产量中等,667m2产1500~2000 kg,具有耐湿、耐肥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果薯间作是指幼龄果园或高枝换优果园在封行之前,利用行间空闲土地和光热资源等适于间作套种的客观条件栽种甘薯.通过间作方式可使同等条件下水肥、光热资源协调利用以及病虫杂草防治得到互补优化.  相似文献   

7.
地处"八山一水一分田"的闽北山区,大田种植是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努力提高单位面积田间种植的经济效益,充分利用现有的耕地和光、热、气、水、温资源,增加优质农产品的产量,是山区贫困县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通过近几年来的引导,闽北地区改一熟为三熟,不断提高土地利用率,不断提高田间复种指数,不断提高产品的商品率,不断增加农民收入并取得了较好的效益.2003年松溪县"马铃薯 西瓜 杂交晚稻"栽培模式100hm2,平均每667m2产马铃薯1 530kg,西瓜2 586kg,水稻515kg,合计农产品总产量4 631kg,总产值4 317元.扣除生产成本投入1 150元(未含投工),净收入3 167元.这种栽培模式具有生产周期短,高产高效、培肥地力,降低病虫草害发生等优点,极具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右江河谷果园种草圈养山羊技术与效益初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05-2006年,百色市实施"百色右江河谷山羊圈养技术熟化"科技开发项目,其中有42户山羊圈养示范农户在芒果、龙眼等果园里种植柱花草Stylosanthes guianensis cv.ReyanⅡ、圆叶决明Chamaecrasta rotundifolia等豆科牧草,果园旁修建羊舍及运动场,利用果园种植的牧草和修剪的果树枝叶舍饲圈养山羊,推广"果-草-羊-肥(沼)"循环发展模式.牧草年均鲜草产量53 198.6~58 327.4 kg/hm2,山羊年产羔率295.38%,户均年出栏山羊和出售果产品总收入2.863万元.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成都平原地区玉米(Zea mays)与拉巴豆(Dolichos lablab)间作的最佳比例及其对混合饲草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本研究将‘德美亚一号’玉米分别与不同密度的‘润高’拉巴豆进行间作,对适宜收获时期玉米的农艺性状以及混合饲草的鲜、干草产量和饲草营养成分等指标进行了测定,并对混合饲草的鲜草产量增加部分进行了经济效益评估。结果表明随着拉巴豆播量的增加,玉米的株高、茎粗、茎叶比等指标较玉米单播处理有所降低,混合饲草产量、粗蛋白含量、粗脂肪含量、体外消化率和干鲜比等指标高于玉米单播处理。其中,52 500株·hm?2玉米间作112 500株·hm?2拉巴豆处理的混合饲草鲜草产量最高,为63 711.86 kg·hm?2,与单播玉米处理相比净增收20 081.69 CNY·hm?2,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降低。将鲜草产量和营养成分经隶属函数综合分析表明,112 500株·hm?2拉巴豆与玉米间作的隶属函数值最高,为0.83,此处理下混合饲草综合评价最佳。综合分析表明,在成都平原地区,52 500株·hm?2的玉米与112 500株·hm?2的拉巴豆间作处理是提高饲草产量和品质的最优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分别在南华县龙川镇的山区和坝区开展了适度规模示范,总结青贮玉米品种红单10号示范种植的关键技术,特别是施底肥30 t/hm~2,对地面耙细耙平,施予N12∶P5∶K8玉米专用肥料750 kg/hm2,播种量60 kg/hm2,播种行距40 cm,株距20 cm。每个区示范种植0.4 hm~2,测产4个重复。试验结果表明,坝区的产量为102.86±2.10 t/hm2,山区的产量为67.76±1.00 t/hm~2,坝区比山区高51.80%。示范证明粮改饲种植效益高,坝区4.11万元/hm~2,山区山地2.71万元/hm2,而收获籽粒的种植效益坝区1.80万元/hm2,山区1.05万元/hm~2,粮改饲的效益是收获籽粒的2倍以上。全株青贮营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NDF 57.81%,ADF 36.5%,CP 5.11%,ASH 5.69%,EE 1.69%,DM 93.46%,OM 94.31%和CF 28.57%,说明玉米青贮是奶牛的重要饲料。  相似文献   

11.
芜菁甘蓝马铃薯间作对其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大田栽培条件下,研究芜菁甘蓝(Brassica napobrassica)、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间作模式下作物的产量、土地当量比、经济效益。结果表明,间作地下部分无间隔的产量最高,总产量达到159 411.30kg·hm-2;间作地下部分有间隔的产量为147 431.44kg·hm-2,芜菁甘蓝/马铃薯间作的土地当量比大于1(1.76和1.63),说明芜菁甘蓝/马铃薯间作具有一定的产量优势;间作处理的总产值大于单作,经济效益提高达50 802元·hm-2。间作经济效益均大于单作芜菁甘蓝和马铃薯,芜菁甘蓝/马铃薯1∶2间作地下无间隔表现出最佳生产优势。芜菁甘蓝马铃薯间作模式适宜在研究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2.
文香 《青海草业》2007,16(2):27-29,42
对青海省野生甘草资源、生态适应性及市场需求进行了分析,指出发展甘草种植产业是保护野生药用植物和草地环境、增加农牧民收入的重要措施;介绍了适宜青海人工栽培甘草的种植技术。在柴达木地区使用该技术,移栽2年和3年后,分别收获干草2676kg/hm2、3265.5kg/hm2:甘草质量以育苗移栽3~4年的最好、移栽2年的次之、直播2年的较差;平均可收入9796~12042元/hm2.a  相似文献   

13.
种植密度是影响间作体系产量潜力发挥的一个重要因素。为明确不同株型玉米(Zea mays)与大豆(Glycine max)间作搭配的适宜种植密度,本研究以紧凑型‘登海605’(DH605)和平展型‘川单428’(CD428)玉米及辽鲜一号菜用毛豆为试材,在同一施肥水平下,设置4个玉米种植密度(45 000、52 500、60 000和67 500株·hm?2),研究玉米不同株型和密度对间作大豆地上部干物质积累、氮磷钾养分吸收及利用、产量和产量构成及群体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玉米种植密度的增加,间作大豆各时期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产量、单株荚数、鲜百粒重、地上部氮磷钾积累量和氮磷钾偏生产力均显著降低(P < 0.05)。相同密度下,与CD428间作的大豆产量、生物量、氮磷钾积累量均低于与DH605间作大豆。综合群体产量分析,认为适合紧凑型DH605玉米间作大豆的种植密度为60 000株·hm?2,适宜平展型CD428玉米间作大豆的种植密度为52 500株·hm?2。  相似文献   

14.
饲用甜菜新品种甜饲1号及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姚元虎 《草业科学》2004,21(7):49-50
优质、抗逆、饲用甜菜Beta vulgaris var.新品种甜饲1号是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通过系统选育方法选育而成的饲用甜菜新品种.该品种丰产、抗盐碱、耐瘠薄,平均根产量112 747.5 kg/hm2,茎叶产量84 000.0 kg/hm2,舍糖率6.6%.根体中干物质含量13.37%,粗纤维10.1%,粗脂肪2.69%,是品质较好的新型多汁饲料作物;适口性良好,且适宜在我国北方广大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5.
2001年初,国家科技攻关计划<西南地区蚕业高新技术配套开发与示范课题>在铜梁县开始实施,大庙镇石院村2社被定为实施示范社.全社36户、125人,其中在家务农的31户、104人.有耕地6.47hm2,其中田3.3hm2、土3.1hm2.在课题实施前的2000年,全社有桑树32 000余株,其中小桑园1.3hm2、18 000余株,年养蚕120张、产茧3 500 kg、收入42 360元,单张产29.2kg、收入353元.从2001年开始大育苗、大栽桑,大力引进蚕桑新品种,积极推广养蚕新技术,到2003年发展到全社养蚕223.6张、产茧7 678kg、收入92 136元,单张产茧34.3kg、收入412.06元.全社户平养蚕7.2张、收入2 972.1元.课题实施3年来,增加养蚕103.6张、增产蚕茧4 086kg、增加收入49 776元,分别增长86.3%、115.8%、117.5%.单张产茧增加5.1kg、增收59.06元,分别增长17.5%和16.7%.全社实现年667m2桑养蚕3.1张、养蚕直接收入1 279.66元.现将该社实施蚕业课题的情况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苏薯8号是江苏省南京市农科所以苏薯4号为母本,苏薯1号为父本,通过短日照处理,诱导亲本开花,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红心食用型甘薯新品种,原系号南京88-10。历经江苏省甘薯品种区域试验,生产试验,江苏省徐州市甘薯品种比较试验。1997年4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准予在适宜地区发展种植。目前徐州市已有较大种植面积。一、苏薯8号的生物学特性1.鲜薯产量特高,种植效益好该品种在1994年江苏省甘薯品种区域试验中,多点平均鲜薯亩产2823kg,较对照徐薯18增产64.6%,薯干亩产664kg,增产19.7%;1995年鲜薯…  相似文献   

17.
闫景彩  陈金龙 《草业科学》2009,26(12):98-102
通过不同的施肥处理方案研究在田周地种植桂牧1号杂交象草Pennisetum purpureum cv.Guimu 1的氮、磷、钾需要量及其最佳配比模式。结果表明,在田周地种植桂牧1号杂交象草,通过合理的氮、磷、钾配方施肥,能够达到良好的生产效果与效益。实测结果以N2P2K2(氮肥414 kg/hm2,磷肥138 kg/hm2,钾肥276 kg/hm2)试验组的产量最高[(256.81±1.18)t/hm2],与其他低水平试验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与无肥处理相比,增产率达到16.6%。通过对各处理进行效应模型的配置与分析,得出田周地种植桂牧1号杂交象草的预测最高产量为259 t/hm2,对应施肥量为氮肥414621 kg/hm2、磷肥140 kg/hm2、钾肥204 kg/hm2;预测最佳经济产量为256 t/hm2,对应施肥量为氮肥414 kg/hm2、磷肥140 kg/hm2、钾肥172 kg/hm2。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贵草1号多花黑麦草在冬闲田栽培利用效果,2006—2007年进行了稻茬秋播贵草1号多花黑麦草的栽培利用研究。结果表明:免耕直播不仅可有效利用稻田水分,并可获得78 769.24 kg/hm2的鲜草产量,可作为稻田冬季种植贵草1号多花黑麦草的主要栽培方式。在施肥管理上,复合肥(N∶P2O5∶K2O=15∶11∶5)1 500 kg/hm2的施肥量效果较好。冬闲田种植贵草1号多花黑麦草在5个月的冬闲期里,可收获鲜草75 000 kg/hm2以上,增加收入11 025元/hm2。  相似文献   

19.
6种植密度对玉草1号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种植密度对玉草1号产量、品质及植株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45 000与52 500株/hm2 2种密度的总鲜草产量差异不显著(分别为128 944和133 167 kg/hm2),但二者均显著的高于密度为37 500株/hm2的总鲜草产量(117 370 kg/hm2);但这3种密度处理的总干草产量差异不显著。分析这3种密度间各品质指标、植株性状指标总体表现,结果密度为37 500株/hm2的粗蛋白(CP)含量、CP产量、相对饲用价值(RFV)、分蘖数、总茎粗、干物率均为最高,密度为45 000株/hm2次之,处理52 500株/hm2最低;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密度为37 500株/hm2最低,52 500株/hm2最高。综合产量与饲用品质比较研究表明,玉草1号种植密度为45 000株/hm2左右在我国南方最适宜。  相似文献   

20.
甘薯是无性繁殖作物,体内极易感染和积累病毒,致使种性退化,产量降低,品质下降.实践证明,因甘薯病毒病影响,减产25%左右,有的品种减产达50%以上.目前,尚无特效药剂防治甘薯病毒病,而通过甘薯茎尖组织培养获得脱毒苗,则是防治甘薯病毒病的有效途径.招远市自1996年开展脱毒甘薯推广工作,已累计推广1万hm2,增收2 000多万元.推广同时,把覆膜栽培应用于脱毒甘薯生产,在辛庄镇寺口村开展的百亩脱毒甘薯覆膜栽培高产示范田,经专家实地验收,产量达到了5 155kg/667m2,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