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隐孢子虫病是由隐孢子虫寄生于人或动物所引起的常见寄生虫病,其主要症状为腹泻,是一种人兽共患病,不仅对畜牧业经济生产造成损失,也威胁着人类健康。论文从隐孢子虫病的病原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与防控以及该病在牦牛中的流行情况等方面进行综述,可为牦牛隐孢子虫病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河南省山羊隐孢子虫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河南省4个山羊场进行了隐孢子虫病流行病学调查.采集山羊粪样1 017份,以饱和蔗糖漂浮法和改良抗酸染色法检查,结果共检出隐孢子虫卵囊阳性山羊粪样28份,平均感染率为2.75%;有2个山羊场检出隐孢子虫卵囊,场感染率为50%;中牟某羊场阳性率最高,达4.95%;在各年龄段中,2~4月龄山羊隐孢子虫感染率最高,达5.43%;山羊隐孢子虫感染可能与季节有关;所检出的隐孢子虫卵囊经形态学观察,初步鉴定为微小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parvum).  相似文献   

3.
河南省畜禽隐孢子虫病流行病学调查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隐孢子虫病是近几年引起人们重视的一种人畜共患原虫病,国内北京、陕西、湖南、四川、广东等省市对该病的流行病学曾做过调查工作,在牛、猪、鸭、鸡、孔雀等动物身上检查到隐孢子虫感染。为了了解河南省隐孢子虫病的流行病学情况,我们于1996~1998年对河南省郑州市、开封市及信阳地区进行了采样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粪样采集:对河南省奶牛饲养比较集中的郑州、洛阳、开封3市7个奶牛场(共768头奶牛),按10%的比例随机采集了70头牛的新鲜粪便;对感染率较高的郑州某奶牛场随机采集了184头牛的粪样;对郑州市郊8个…  相似文献   

4.
宁夏地区犊牛腹泻的病原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宁夏地区奶牛犊牛腹泻的病原微生物种类及流行病学情况,2017年6月至12月对宁夏地区20个牧场有临床腹泻症状的犊牛,随机采集127份腹泻粪便样品,采用快速检测试剂盒对轮状病毒、隐孢子虫、大肠杆菌和贾第鞭毛虫4种病原微生物进行了抗原检测。结果显示:在127份腹泻粪样中,轮状病毒的阳性检出率为32. 28%(41/127),隐孢子虫的阳性检出率为25. 20%(32/127),大肠杆菌阳性检出率为11. 02%(14/127),贾第鞭毛虫阳性检出率为4. 72%(6/127)。结果表明:宁夏部分奶牛养殖区犊牛已经存在着较为严重的轮状病毒和隐孢子虫病感染,此调查为宁夏制定科学有效的综合防控措施提供了有效依据,对促进宁夏地区奶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2020年5-6月份,黑龙江省某奶牛场的新生犊牛出现精神沉郁、消瘦、水样腹泻等临床症状。为确诊发病原因,采集腹泻犊牛肛拭子、粪便等样品20份,采用PCR技术检测牛轮状病毒、牛冠状病毒、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病毒及隐孢子虫,细菌分离培养和致病性试验鉴定可能的致病细菌。结果表明,在20份腹泻粪样中,未检出牛轮状病毒、牛冠状病毒及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毒,隐孢子虫的阳性率为25%(5/20),致病性大肠杆菌检出率为75%(15/20)。说明该奶牛场犊牛养殖区存在较为严重的大肠杆菌及隐孢子虫感染。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掌握河南省鹌鹑隐孢子虫病的流行状况,于2006年9月至2007年8月对河南省鹌鹑养殖量较大的5个地市47个鹌鹑养殖场(户)进行了调查。共采集1818份粪样,经饱和蔗糖溶液漂浮法和改良抗酸染色法检查,隐孢子虫感染率为13.15%(239/1818)。根据形态学特征,将分离到的2种隐孢子虫鉴定为贝氏隐孢子虫和火鸡隐孢子虫。调查结果表明,河南省不同品种鹌鹑之间隐孢子虫的感染率差异不显著,但鹌鹑隐孢子虫的感染率具有一定的地区、季节及年龄差异。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掌握山东省禽类隐孢子虫病的流行状况,自2007年3月至2008年4月对山东省5个地市及15个县市的禽类进行了调查。共采集4 500份粪样,经饱和蔗糖溶液漂浮法和改良抗酸染色法检查,隐孢子虫感染率为23.7%。根据形态学特征,鉴定为贝氏隐孢子虫感染。调查结果表明,不同饲养方式、不同种类、不同地区和季节的禽类隐孢子虫的感染率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8.
青海省称多县某牦牛养殖户的1~2月龄犊牦牛发生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发病率达到34. 5%。为弄清病因,采集10份犊牦牛腹泻样本,采用PCR方法对牛轮状病毒(BRV)、牛冠状病毒(BCo V)、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病毒(BVDV)、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沙门氏菌(Salmonella)、安氏隐孢子虫(C. andersoni)等6种常见腹泻病原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10份犊牦牛腹泻样本中,检出7份BRV阳性样本,其他病原均未检出。结合临床症状,可确诊此次犊牦牛腹泻是由BRV感染引起的。  相似文献   

9.
为进一步掌握山东省禽类隐孢子虫病的流行状况,自2007年3月至2008年4月对山东省6个地市及18个县市的禽类进行了调查.共采集6 190份粪样,经饱和蔗糖溶液漂浮法和改良抗酸染色法检查,隐孢子感染率为20.46%.根据形态学特征,将分离得到的隐孢子鉴定为贝氏隐孢子虫.调查结果表明,不同饲养方式、不同种类、不同地区和季节的禽类隐孢子虫感染率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0.
旨在调查青海省大通县部分地区世居牦牛犊隐孢子虫的感染情况及其虫种类型。在大通县宝库乡和良教乡采集了200份3~5月龄世居牦牛犊粪样进行隐孢子虫检测。所有样品经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纯化处理,采用免疫荧光试验(IFT)方法进行检测,阳性样品再用套式PCR扩增18S rDNA,并进行测序和同源性分析以供虫种鉴定。结果表明:免疫荧光试验(IFT)方法镜检出3份隐孢子虫阳性样品,阳性率为1.5%(3/200);阳性样品经套式PCR扩增18S rDNA后,有2份隐孢子虫样品呈阳性,扩增产物长度为500 bp,测序后将序列命名为QHDTC201901和QHDTC201902;系统发育分析显示,种类鉴定发现2种隐孢子虫,分别为安氏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andersoni)和牛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bovis),总感染率为1.0%(2/200)。综上提示,大通县部分地区牦牛犊存在隐孢子虫感染,感染虫种为安氏隐孢子虫和牛隐孢子虫。该调查研究为该地区牛隐孢子虫病的防控提供了临床基本数据。  相似文献   

11.
隐孢子虫病是由不同虫种的隐孢子虫引起的,在世界范围内能够广泛导致人和动物腹泻的疾病。学者们对隐孢子虫的流行情况、预防和治疗展开了广泛的调查研究,一些药物及疫苗等在体内外实验中具有积极的效果。本文就当前隐孢子虫病的流行状况、药物及技术在动物隐孢子虫病防控的应用现状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了解河南省犊牛腹泻主要病原流行情况和腹泻病因,有效防控犊牛腹泻,加快养牛业健康发展。[方法]用ELISA方法对从河南省12个地区采集1~6月龄有腹泻临床症状和无腹泻临床症状犊牛粪便样品187份,血液样品305份进行检测。[结果]在305份血液样品中,共检测到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阳性血样17份;副结核分支杆菌阳性血样13份。187份粪便样品中,检测到微小隐孢子虫阳性样品47份;轮状病毒阳性样品3份;大肠杆菌K99+阳性样品8份;冠状病毒阳性样品5份。[结论]发现犊牛腹泻主要是由病原感染引起的,其中微小隐孢子虫的感染率为较高,同时以单一病原感染为主。  相似文献   

13.
奶牛隐孢子虫病是引起奶牛出现腹泻等临床症状的重要寄生虫病之一,给奶牛养殖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初步了解该病在郏县的流行情况,本次研究于2018年3—12月在郏县部分奶牛场收集临床表现腹泻的奶牛粪便样品142份,应用ELISA法分别对样品中病原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该地临床腹泻奶牛隐孢子虫病阳性率为18.31%,各阶段奶牛群对该病均易感,以产奶牛的阳性率偏高,为25.40%;散养场较规模化奶牛场阳性率低,分别为15.0%和20.73%,调查结果表明,郏县存在奶牛隐孢子虫病流行情况,且较为严重,对奶牛养殖业和消费者健康造成巨大的威胁,相关部门及养殖场(户)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4.
贵州省部分地区山羊隐孢子虫病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在息烽、修文、龙里、罗甸采集羔羊粪样222份,进行隐孢子虫病感染调查,每份粪样涂片分别用改良抗酸染色法和沙黄一美蓝染色法镜检卵囊,结果阳性124份,阴性98份,感染率为55.86%.采用蔗糖梯度离心法,检测OPG为1.542×105个,在光镜下测量卵囊的大小为3.333μm×3.666μm~6.666μm×6.9993μm,平均4.3175μm×4.7528μm,根据染色形态、大小等特征,初步诊断为小隐孢子虫(C.Panvum).  相似文献   

15.
《畜牧与兽医》2014,(9):94-95
为了解安徽省山羊隐孢子虫感染情况,为制定人畜共患隐孢子虫病的防控措施提供理论依据,在安徽省境内选泗县、涡阳县和霍邱县作为调查点,分别从各调查点山羊养殖场随机采集50、50、30份新鲜山羊粪样,用改良抗酸染色方法进行检测。共检获2种隐孢子虫,即微小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parvum)和安氏隐孢子虫(C.andersoni);隐孢子虫阳性粪样均源自泗县,其感染率为36.00%(18/50),在涡阳县、霍邱县山羊粪样中未检出隐孢子虫。结论表明:羊感染隐孢子虫与饲养管理、自身免疫力等相关。  相似文献   

16.
为了调查江苏盐城某猪场的隐孢子虫感染情况,采集300份仔猪新鲜粪样,提取基因组DNA,应用PCR方法对隐孢子虫18S rRNA和ITS序列进行扩增、克隆和序列分析。共检出41份阳性样品,阳性率为13.67%,克隆得到的序列大小分别为429 bp和532 bp。系统发育进化树分析显示,该猪场感染的隐孢子虫为鸵鸟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struthioni)。猪感染鸵鸟隐孢子虫在我国尚属首次。本研究结果不仅丰富了我国猪隐孢子虫感染的流行病学资料,也为本地区隐孢子虫病的防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为了调查新疆各地区牛新孢子虫病的流行情况,试验应用地方虫株重组蛋白NcSRS2t作为包被抗原建立了rELISA方法,对新疆16个地区41个牛场1 613份牛(包括牦牛)血清样品进行了血清学调查。结果表明:在所采集的1 613份血清中检出阳性血清212份(应用美国IDEXX公司等的商品化试剂盒进行了验证);其中具有流产史的奶牛新孢子虫病感染率为20.4%;不同地区的感染率为4.0%~41.0%,平均感染率为13.1%。说明新疆地区的牛类动物均不同程度地感染了新孢子虫,应该加强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掌握牦牛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作者对采集于青海的456份牦牛粪样进行调查,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的采集 456份牦牛粪样,采自青海某牦牛场.取采集的新鲜粪样浸泡在2.5%重铬酸钾溶液中,置于4 ℃冰箱中保存.  相似文献   

19.
青海省湟源县牦犊牛隐孢子虫病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孢子虫病是人畜共患病,哺乳类、鸟类、爬行类和鱼类均可感染该病。隐孢子虫病的发病率高但死亡率低,该病的主要临床症状为精神沉郁,厌食,有轻重不同的腹泻。笔者对青海省湟源县牦牛聚集区的日月藏族乡、寺寨乡、东峡乡、县牧场的犊牛隐孢子虫病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20.
采用建立的巢式PCR方法检测了297份牦牛粪样。结果表明:建立的巢式PCR方法一扩的最佳退火温度为55℃,二扩的最佳退火温度为53℃;对牦牛源贾第鞭毛虫的最低检测量为1个虫体DNA/m L;特异性试验表明,对隐孢子虫、弓形虫、柔嫩艾美尔球虫、阿米巴虫、牛巴贝斯虫等寄生虫DNA的扩增均为阴性;297份牦牛粪样中贾第鞭毛虫的检出率为7.4%。表明建立的方法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用于牦牛源贾第鞭毛虫感染的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