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不同施氮量下春大豆根系生长与花荚形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不同施氮量下春大豆根系生长与花荚形成的关系,大田条件下系统研究了0,75,150,225 kg/hm~24种施氮量对大豆花、荚期0~80 cm土层根系生长和开花、结荚动态的影响,并分析了根系生长与花荚形成的关系。结果表明:施氮显著增加花荚期0~80 cm土层总根系干物质、总侧根长和总侧根表面积,且均以150 kg/hm~2处理增幅最大;施氮明显延长花期,显著增加单位面积总开花数,提高13~18节开花的比例;施氮明显推迟始荚期,延长结荚期,增加荚数和总腔数。花期根干质量、侧根长、侧根表面积的增量与花数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98**,0.912,0.870;花荚期根干质量、侧根长、侧根表面积的增量与荚数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56,0.963*,0.968*。花荚期适量施氮肥,能促进根系健壮生长,增加花、荚数,进而提高大豆产量。  相似文献   

2.
不同熟期大豆品种花荚形成和时空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不同熟期大豆品种早(垦18)、中(黑农41)、晚(吉育60)熟3个亚有限型品种为试材,对其开花和成荚进程以及在主茎上的垂直分布等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始花期、单节花数、单节成荚数、结荚期差异不大;花期、总花荚期、开花和结荚节数、花荚重叠期、单株花数和成荚数差异大;吉育60结荚期后移18~20 d,各节成荚期变化平稳,垦18和黑农41主茎各节的成荚期自下而上明显缩短;吉育60中、上部节花多,成荚数多,荚同时伸长节数多;吉育60中、上部节荚伸长的同步性较差.吉育60花期长,开花节数多,单株总花数多;总花荚期长,花荚重叠期短;结荚期后移,成荚节数多,成荚速度快是其单株成荚数多于垦18和黑农41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探讨大花黄牡丹开花过程中花部表型的变化及开花物候,并运用相对开花强度、开花同步性等开花物候指数分析开花物候对其生殖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花黄牡丹的开花时间为5月初至5月底,单花花期一般为7~12 d,个体开花持续时间为13~28 d。个体水平的开花进程为渐进式单峰曲线,开花同步指数平均值为0.67,表现出一种集中开花模式。相关性分析表明,坐果率与始花时间、花期持续时间均呈正相关;花期持续时间与始花时间、开花数均呈负相关;始花时间与开花数呈显著负相关;开花数与坐果率呈极显著负相关。大花黄牡丹作为濒危物种,其"集中式"的开花模式可能是在长期的环境选择压力下,针对高海拔、半干旱半湿润生境而形成的一种适应行为。  相似文献   

4.
利用夜晚灯光照射延长光照时间的方法 ,研究了延长光照时间对 4个韭菜品种抽薹、开花和结实的影响。结果表明 ,延长光照时间可使韭菜的抽薹期提早 3~ 5d ,整个抽薹期延长 11~ 16d ;始花期提前 2~ 4d ,终花期延长 7~ 12d ,整个花期延长 9~ 15d ;种子成熟期推迟 5~ 8d ,延长 4~ 7d ;薹茎高度降低 2 .77~ 3.87cm ;单株抽薹数增加 0 .2 2~ 0 .2 8个 ,抽薹率提高 32 .13%~ 4 0 .5 4 % ;单序小花数增加 17.4 9%~ 2 8.18% ,单序蒴果数增加 12 .4 8%~ 2 2 .4 3% ,单序结籽数增加 9.6 4 %~ 17.0 8% ,单序种子重增加 8.0 2 %~ 14 .5 5 %。  相似文献   

5.
李平 《云南农业》2002,(1):13-13
1.合理灌水。蚕豆花荚期是水分的临界期,同时也是蚕豆生长最旺盛的时期,要灌好花荚水。结荚鼓粒期是蚕豆产量形成的重要时期,充足的水分能促使蚕豆籽粒饱满,粒重增加,要灌好鼓粒水。 2.预防霜冻。蚕豆开花期若遇霜冻,对产量影响很大,要根据天气预报,采用灌水、人工造雾等预防霜冻。 3.整枝打顶。播种过密,生长茂盛的田块,开花期要及时间苗,花荚期适时清除无效分枝和弱枝。开花末……  相似文献   

6.
为提前和延长蚕豆采摘期,增加鲜食蚕豆种植效益,开展蚕豆春化处理时间及种植密度试验。结果表明,蚕豆4℃下春化达20~30 d,可以显著提早蚕豆采摘期,拉长采摘周期,显著提高每株豆荚数和百荚重,从而提高鲜荚单位面积产量。春化处理30 d,可显著增加每荚粒数、荚长,降低始花节位。降低种植密度可以增加单株豆荚数、单株分枝数,未对单位面积产量造成显著影响。667 m2种植1 500株(株距35 cm)是最佳的选择,在不减产的情况下,可以节省用种量,降低生产成本和用工,同时又能提高鲜食蚕豆品质。本次试验可为温岭市蚕豆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以18个桃品种为试材,系统观察了桃树开花规律。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同一年份及同一品种不同年份的开花时间均不相同。同一品种单株开花时间因树龄和树势而异,树冠外部的花先开,中间的次之,内膛花最后开;长果枝中上部花先开,中下部花后开。盛花期白天开花数量占总花量的80.0%,上午每小时开花量比下午多。单花从即将开放到全部开放需5~6h,第1或第2花瓣开放后开始有花粉散出。在花期持续6d的年份,前4d的开花数量占总花量的89.77%,始花后的第2~3d开花最多,占58.56%。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GA3处理对菊花花期、小花数、开花和衰老过程中水分、细胞质膜透性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GA3处理能促进菊花提前开花5d,延长花期7d,增加小花数20.4%。GA3处理能提高菊花开花和衰老过程中花瓣的水分含量,降低细胞质膜透性和丙二醛的含量,提高可溶性糖含量和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达到延长花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变色石竹的开花物候和生殖特征,为变色石竹的繁殖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分布于天山西部的变色石竹自然种群为研究对象,测定变色石竹的开花振幅、开花强度和花期同步性等指标,运用SPSS软件分析始花时间、花期持续时间、开花数与坐果数的关系。【结果】变色石竹种群花期为5月中下旬到10月上旬,种群花期历时120~130 d。单花花期为5~7 d,个体花期为18~20 d,花序花期为26~28 d。变色石竹个体开花振幅曲线呈单峰曲线,随着时间的推移,开花比例逐渐上升,在开花第16 d开后开花达到峰值,然后快速下降,第24 d后结束。个体开花同步指数为0.81,说明其开花同步性高,开花较为集中。坐果率与开始开花时间呈负相关,与开花总数量呈正相关,而与花期长短呈显著正相关。【结论】过度放牧,动物啃食及人为因素的影响,是变色石竹种群减小和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从种群繁殖生物学特性角度考虑,对变色石竹种群保护应进一步加强,尽量消除和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尽可能增加和保证种群具有较多的开花数量,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种群更新困难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黄台明  莫蕤  韦爱琳  宋淑芳  旷松  潘庭由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5):19977-19978,19982
[目的]在反季节栽培条件下,探索四季蜜杧开花时期、花前及花期气温与坐果的关系。[方法]采用田间跟踪法调查四季蜜杧的开花时期、坐果数,利用生物学统计方法分析开花时期、花前及花期气温对坐果率的影响。[结果]①花期2009年7月4日至8月4日时,花穗平均坐果数为1.77个。②小花开放前1~5 d的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平均气温分别与花穗坐果数呈极显著、显著、显著直线负相关;小花开放前1~10 d的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气温与花穗坐果数呈显著直线负相关,平均最低气温与花穗坐果数关系不显著。③始花日至盛花日期间的平均最低气温、平均气温分别与花穗坐果数呈极显著、显著直线负相关,平均最高气温与花穗坐果数关系不显著;始花日至终花日期间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与花穗坐果数呈极显著、显著直线负相关,平均气温与花穗坐果数关系不显著。[结论]反季节四季蜜杧花穗平均坐果数均随花前1~5 d、1~10 d以及始花至盛花期、始花至终花期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对于整个花期,平均最高气温对花穗坐果数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1.
蚕豆开花受精后,脂肪酸组成以及变化的趋势有其本身的特点,花中亚油酸与亚麻酸最多,幼荚中亚麻酸仅及油酸的一半,籽粒中亚麻酸显著下降并与油酸的增多呈负相关。芥酸在花中有一定比例而在荚、粒中则微乎其微。花生烯酸数量甚少,亚油酸在籽粒中高达55%左右,棕榈酸、硬脂酸这两个饱和脂肪酸在花、荚、粒及它们发育过程中虽有变化、但比较稳定地处于15%左右的水平。通过研究明确了蚕豆开花受精后脂肪酸组成及其变化的状态,对蚕豆育种栽培与加工利用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以红花檵木(Loropetalum chinense var.rubrum)为研究对象,设置不遮阴、25%遮阴、50%遮阴、75%遮阴4个不同程度的遮阴处理,研究遮阴对红花檵木观赏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夏梢生长季,遮阴处理下的红花檵木叶片较全光照条件下大,且随着遮阴时间的延长叶片持续增大,增大效果在50%遮阴处理下达到最大值,因此中度(50%)遮阴是红花檵木叶片生长的最佳光照环境。红花檵木的叶色随遮阴程度的增大和遮阴时间的延长,呈紫红色向绿色方向变化的规律。遮阴引起红花檵木开花时间推迟,累计开花量减少,花径减小,中度和重度(75%)遮阴条件下甚至不开花。说明遮阴对红花檵木的叶色表达和开花不利,损害其观赏价值,因此选择全光照条件作为叶色和花朵观赏的最佳光照环境。  相似文献   

13.
花生新品种福花3号的生育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泉花10号为对照,研究了福花3号的生育特性。福花3号由于前期花量大,有效花、果针数、饱果数、成针率、成果率均比对照高;除了在幼苗期LAI比对照低外,开花下针期、结荚期和饱果成熟期均比对照高;幼苗期的NAR比对照高31.31%,开花下针期的NAR比对照低12.4%,结荚期的NAR比对照高18.4%,饱果成熟期的NAR比对照低24.2%;干物质积累率幼苗期为1.28%、开花下针期为28.5%、结荚期为48.3%、饱果成熟期为21.9%、产量形成期为49.6%;结荚期经济系数为36.99,饱果成熟期为47.49;保持一定的干物质积累率和较高的经济系数,是其获得高产的一个重要生理基础,有较多的干物质充实到库中,库、源的协调性好,因而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14.
以板栗‘燕山早丰’(Castanea mollissima‘Yanshanzaofeng’)为试验材料,研究了花芽分化前期不同次数(1、2、3、4次,分别记为T1、T2、T3、T4,CK为对照)的叶面喷肥对展叶期和花期板栗地上器官氮、磷分配和雌雄花序比的影响。结果表明:除花期板栗营养枝叶片的氮质量分数外,在展叶期、花期经T3处理板栗地上器官的氮、磷质量分数均高于其他处理的,且经T3处理的雌雄花序比最高。展叶期氮质量分数总体由大到小表现为花、叶片、顶梢、枝条,且花的磷质量分数也最高,N质量分数/P质量分数总体由大到小表现为叶片、花、顶梢、枝条;而花期以叶片氮质量分数最高,雌雄花的磷质量分数最高,叶片的N质量分数/P质量分数最高。且花期板栗地上各器官的氮、磷质量分数均低于展叶期,花期雌雄花、枝条的N质量分数/P质量分数也小于展叶期的,但叶片的N质量分数/P质量分数较展叶期增加。相关分析表明,展叶期板栗花与枝条的氮、磷质量分数,花期雌花簇与雄花序的氮、磷质量分数,雌雄花序比与展叶期花、花期雌花簇的氮、磷质量分数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表明雌雄花发育与营养状况尤其磷质量分数密切相关。总之,T3处理,即在花芽分化前期叶面喷施3次对当地板栗地上器官氮、磷营养积累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5.
密植条件下高产花生品种的群体结构及生长特性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高产花生品种花育16号、鲁花11号、Kantou83和Nakateyutaka为试验材料,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在密植条件下各花生品种的群体结构及生长特性差异。结果表明:群体生长速率(CGR)在生育前期与叶面积指数(LAI)、荚果生长速率(PGR)呈显著的正相关,在生育中期与LAI呈显著的负相关,在生育后期与群体净同化率(NAR)、PGR呈显著正相关。"花育16号"叶面积具有均等垂直分布的特点,表现出良好的透光性,更接近高产花生品种的理想株型。花育16号和Kantou83的开花期集中在花期前3周,花育16号、鲁花11号在主茎和分枝上均结荚。  相似文献   

16.
豇豆荚螟在北京地区红小豆田为害消长规律及药剂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田间普查、定点调查和灯光诱集的方法明确了北京地区豇豆荚螟Marucavitrata发生特点及其在红小豆田的种群消长规律,采用田间药效试验筛选出防治该虫的有效药剂.结果表明,豇豆螟幼虫共有5个龄期,低龄幼虫喜食红小豆细嫩的花蕊,造成落花、落蕾.幼虫钻入豆荚时取食红小豆种子,有转荚为害习性.成虫对黑光灯和高压汞灯趋性不明显.北京地区豇豆荚螟发生为害开始于红小豆的始花期,集中在红小豆盛花期,豆花、豆荚上的幼虫数量在8月末达到高峰.田间药效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当红小豆田中的豇豆荚螟幼虫数在防治指标(百花/荚虫数5~6头)以上时,稀释1000倍液的5%氯虫苯甲酰胺防治红小豆田豇豆荚螟幼虫效果明显优于常规药剂高氯甲维盐和阿维菌素,而且持效期在20d以上,具有明显的保花护荚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光照处理对晚花波斯菊开花及观赏性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每天光照时间设81、01、2 h 3个水平,光照天数设7、142、1 d 3个水平,自然光照处理为对照,研究光照处理对晚花波斯菊观赏性的影响。[结果]波斯菊的观赏性以株高50 cm左右,分枝适中,株冠均匀丰满,植株开花数较多,花朵大为好。光照处理能显著影响晚花波斯菊的开花时间和观赏性状。光照天数和每天光照时间之间存在互作。光照时间处理中,以10 h光照处理植株开花最早,单株开花数最多。随着光照处理天数的增加,从播种到现蕾、开花的时间逐渐缩短。光照天数处理中,以每天处理10 h,处理21 d最好。[结论]处理14 d,每天10 h光照时,晚花型波斯菊的观赏性最好。  相似文献   

18.
花卉生长的好坏以及花期的应时与否不仅与花卉自身习性、栽培措施有关,而且还与许多外界环境条件有很大关系。通过对花卉生长环境的调控,可以有效提高花卉的品质及应时能力,使花卉生产更好地迎合人们的需求。笔者就光照、温度、植物生长调节剂、肥料等几个方面阐述了环境因素对花卉生长和花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20.
薄壳山核桃无性系开花物候特性观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6个薄壳山核桃无性系开花物候、花期长短、雌花开花数量以及雄花序数量等进行观测。结果表明,不同薄壳山核桃无性系雌雄花开花物候差异明显,6个无性系间雌花差异最长为10 d,差异最短为2 d;6个无性系间雄花差异最长为9 d,差异最短为1 d。6个薄壳山核桃无性系雌花、雄花序数量差异极显著(P<0.01),无性系21号、28号和104号雌花开放数量大,可以将其定为高产、丰产的主栽品种;无性系5号、27号、35号雄花序数量大,可以将其定为授粉品种,为其它花期相遇的无性系授粉用。根据试验的研究结果,无性系5号、27号、35号可以作为无性系21号、28号和104号的授粉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