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油茶炭疽病是油茶的主要病害,在严重发病区因病落果可达20%以上,因此该病的防治是油茶丰产措施的重要一环。病菌主要在病树上的枝、蕾(芽)、叶、果的病部越冬。次春病组织中菌丝向健部蔓延,孢子随雨露及雨夹风传播,先侵害春梢,继而多次侵染新果及叶、蕾(芽)等。夏秋时还侵染不定芽萌发梢,导致落果、落蕾、枝条溃疡和枯死。秋后可以从果皮蔓延侵染近熟种子,并可侵染花器。伤口有利于病菌侵入。每年7—9月初是果实炭疽病的发病盛期,也是  相似文献   

2.
一油茶炭疽病是普通油茶(Camelliaoleifera Abel.)的主要病害,它侵染油茶部位多、发生期长。在金华地区从3月下旬至11月,即从春梢开始萌发至果实成熟的各个生育时期的枝、叶、花、芽、花蕾、果实及  相似文献   

3.
根据在浙江省富阳县和武义县连续两年的观察试验,认为油茶春梢发生炭疽病原因是由于上年生枝端各器官组织内带有炭疽菌的菌丝延伸所致。4月下旬始现症状,5月上、中旬为发病高峰期。春梢发病率虽不高,但林间病春梢的绝对数大。病春梢有较强的产孢能力,所产孢子萌芽率高,是林间炭疽病的主要侵染来源之一。春末修除病春梢(剪口位于上年生枝端以下5厘米处)是综合防治,油茶炭疽病工作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明确油茶成花的部位、成花启动的时间,探明油茶成花启动与春梢生长的关系,为成年油茶年生长周期中成花启动机制研究提供形态学基础,为同类型多年生木本植物成花启动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树龄12年生的长林53号油茶为试验材料,应用植物解剖学、扫描电镜等试验方法对油茶成花启动、春梢生长过程中春梢和芽的形态学变化及相关关系进行研究。[结果]油茶春梢的顶芽和腋芽均为混合芽,花芽原基形成于春梢顶芽或腋芽的基部。在春梢生长与展叶的同时,花芽原基在顶芽或腋芽中形成并进入萼片分化阶段,萼片分化阶段的花芽原基形态上与叶芽原基没有明显的差异。春梢完成展叶进入平缓生长期时,花芽分化进入花瓣分化阶段,花瓣是花芽区别于叶芽的特异性器官,花瓣出现的时间为形态学上油茶完成成花启动的时间。春梢基本停止增长和增粗时,花芽完成花瓣分化,进入雌雄蕊分化阶段。油茶春梢生长的快速生长阶段、平缓生长阶段、生长完成阶段分别与萼片分化期、花瓣分化期、雌雄蕊分化期依次对应。[结论]成年油茶花芽原基形成于混合芽基部,春梢萌动即成花启动,春梢生长发育与花芽分化同时进行,花瓣出现的时间为形态学上油茶完成成花启动的时间。  相似文献   

5.
油茶软腐病又叫落叶病,是油茶主要病害之一。我国自五十年代末期就发现此病并对它进行了研究,但病原菌和病害侵染循环均不清楚。自1976年开始,我们对该病的病原菌、侵染循环、流行规律等进行了研究,取得了初步结果。现报告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 油茶软腐病是油茶主要病害之一,其病原是丛梗孢目的油茶伞座孢菌(Agaricodochiumcamelliea Liu Wei et Fan)。据研究,病菌的分生孢子座(“蘑菇”菌体)是病害的侵染机制,但该病是由分生孢子座直接侵染的还是先产生分生孢子然后通过孢子萌发再侵染的呢?意见不一致,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我们对  相似文献   

7.
在油茶采穗圃采用两向分组实验设计方法,以福建省油茶优良无性系闽43#为试材,通过统计分析,研究了油茶采穗圃不同整形修剪与施肥对油茶穗芽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油茶采穗圃其它经营措施均相同的条件下,不同整形修剪和施肥对油茶春梢穗条生物量总量和接穗有效穗芽产量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说明整形修剪和3次施肥法是油茶采穗圃营建技术的中心管理环节,其中以A3B1组合处理的效果最佳,它能极显著地提高油茶嫁接穗芽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8.
油茶软腐病的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油茶软腐病又名油茶落叶病、叶枯病。据调查,一般病株率20%,严重的达95%;果发病率30%,严重的达50%,个别单株90%。主要危害油茶、山茶的果实、叶片和芽。  相似文献   

9.
修剪对油茶春梢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冬季和初春两个时段分别对4个不同油茶家系进行修剪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修剪对油茶春梢的长度、粗度、叶片数和有效芽数的影响显著,修剪后4个品种的各个指标都高于未修剪的对照;冬季修剪春梢的长度、粗度、叶片数和有效芽数都显著或极显著高于与对照,初春修剪除春梢的粗度外,其他各指标与对照的差异不显著;冬季修剪对春梢生长的效果优于初春修剪。  相似文献   

10.
以油茶(Camellia oleifera)岑软2号组培继代芽为研究材料,研究水解酪蛋白(CH)、抗坏血酸(Vc)以及光照条件对油茶组培芽增殖与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在继代培养基(改良MS+BA2 mg/L+NAA0.2mg/L)中添加水解酪蛋白200 mg/L或300 mg/L,增殖系数达5.1;同时添加20 mg/L抗坏血酸,能有效减少油茶继代芽的褐化;油茶组培继代芽培养最适宜的光照条件是在自然散射光2 000~3 000 lx下培养10天,后期移置3 000~5 000 lx下再培养20天,有效芽数可达23株/瓶。  相似文献   

11.
针对黔东地区引进的部分油茶品种含油率仅18%的问题,为深度开发适宜当地种植的油茶种质资源,解决制约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脱贫攻坚油茶低产低效问题提供优良种质;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发现了3个油茶新品种,为其出现的母树穗条不足的问题,通过油茶大树嫁接快速繁殖芽穗,可提高穗芽产量近20倍,2年即可大量采穗;首先采用了早春劈接高接换冠嫁接方法,在全遮阳条件接穗可抽春、夏、秋三季枝梢,梢长可达85 cm;并在同一株原生低产油茶树不同枝上轮配嫁接不同优良无性系的穗芽,为攻克油茶单品种自交授粉会导致不结果或落果这一技术难题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针对黔东地区引进的部分油茶品种含油率仅18%的问题,为深度开发适宜当地种植的油茶种质资源,解决制约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脱贫攻坚油茶低产低效问题提供优良种质;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发现了3个油茶新品种,为其出现的母树穗条不足的问题,通过油茶大树嫁接快速繁殖芽穗,可提高穗芽产量近20倍,2年即可大量采穗;首先采用了早春劈接高接换冠嫁接方法,在全遮阳条件接穗可抽春、夏、秋三季枝梢,梢长可达85 cm;并在同一株原生低产油茶树不同枝上轮配嫁接不同优良无性系的穗芽,为攻克油茶单品种自交授粉会导致不结果或落果这一技术难题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油茶芽砧嫁接成活率及苗木生长的影响因素,选取接穗品种(A)、生根粉浓度(B)和接穗粗度(C)3个因素,每个因素分别设3个水平进行L_9(3~4)正交试验设计。结果表明,因素A对油茶嫁接成活率影响较大;因素B不是影响嫁接成活、地径和苗高生长的主要因素;因素C主要影响油茶苗木嫁接后期地径和苗高的生长。影响油茶芽砧嫁接成活率、地径、苗高3个指标的最优组合是A_1B_3C_3。嫁接120 d后,嫁接成活率达92.22%,地径2.07 mm,苗高11.2 cm。  相似文献   

14.
<正> 油茶紫斑病(Cercosporella sp.)是广西近年在病虫害普查中在普通油茶(Camellia oleifenaAbel)上新发现的一种叶部病害,分布于富川、贺县、蒙山、昭平、防城、柳州、柳江、三江、百色、浦北、岑溪等地,危害程度轻至中等。紫斑病主要危害油茶嫩叶。发病初期叶面病斑呈红色或暗红色小圆点,平或稍突起;后变为紫红色,圆形,边缘一圈的颜色较深,略比健部突起,中央部凹陷,背面平坦或稍隆起。病斑大小为0.5—3毫米,定形后一般不再扩展。发病后期病斑边缘一圈呈紫红色,中央部呈暗灰色或暗褐色,多数有圆形小黑点。黑色小点表面开裂后,露出分生孢子梗及孢子,成为霉点。最后病斑坏死,形成穿孔。一叶片可有病斑一至数块,有的多达几十块,布满全  相似文献   

15.
山茶炭疽病发病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茶炭疽病是山茶、油茶的主要病害[1],多发生在长江以南各省区以及北方的河南、陕西省南部地区,庭园及盆栽山茶上普遍发生.它是由山茶炭疽孢菌(Colletotrichum camelliae Mass)侵染所致[2].山茶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发病,该病主要为害叶片和新梢,症状多出现于叶缘、叶尖和叶脉两侧.初发生时为小点,后扩大成不规则的大斑,黄褐色至褐色,最后中央灰白色,其上散生或轮生许多小黑点,病健交界处稍隆起.  相似文献   

16.
油茶芽苗接是以油茶芽苗为砧木用优树作接穗嫁接的一项新技术,其特点是繁殖苗木速度快、工效高、成活好、生长正常。造林后两年开花结果,三年就有收益。如我所1983年2月营造的10亩珠山红花良种油茶芽苗砧苗幼林,1986年(3年生)10月实收鲜果615公斤,  相似文献   

17.
闽侯县油茶病害调查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福建省闽侯县的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病害全面踏查的基础上,对福建省闽侯桐口国有林场发生较严重的病害进行样地调查。共鉴定出18种主要病害,其中叶(梢)部病害14种,枝干病害3种,根部病害1种。发生较为严重且分布广泛的病害有油茶软腐病、炭疽病、煤污病、白腐病(半边疯)、桑寄生,并提出了其中5种主要病害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国外松枯梢病发生规律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证实湖南地区湿地松和火炬松枯梢病发生规律一致,均以4月开始出现病梢(芽),且逐渐增加,7月以后不再出现新的病梢(芽)。发病高峰期在5—6月。套袋试验证明病原菌的侵染关键时期为3—5月。病害发生除与温湿度有密切关系外,还与当年新梢木质化程度有关。可在病原菌侵染的关键时期进行喷药防治。林间防治以防治松梢小卷蛾危害,减少病原菌滋生场所,加强抚育管理,提高树木抗病性,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9.
研究结果表明,南京市郊林场、苗圃和城乡园林绿化树种雪松,近年不断出现死亡和生长不良,主要是疫霉病危害.用选择性培养基分离病组织,获得樟疫霉(Phytopbthoracinnamomi)、掘氏疫霉(P.drechsleri)和寄生疫霉(P.parasitica)等多种疫霉菌,病菌可侵染幼苗和定植多年的大树,可引起极腐、茎腐、猝倒、种芽腐烂等症状,其中根腐是主要危害状,实为雪松栽植区的重要土传病害.试验用乙磷铝和敌克松混合液浇灌根际土壤,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云南每年五月中旬至十月中旬是雨季,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百分之九十左右;十月至翌年五月是干季,降雨量仅占百分之十左右。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采用植苗营造油茶林,成活不快,生根不好,又难以度过干旱季节;我们通过多年的生产与科研实践,摸索出了油茶芽苗造林的方法。实行芽苗造林法,成活快,扎根深,生长好,能抗冬春干旱,是一种较好的油茶造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