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6 毫秒
1.
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2001年11月2日我国跳羚产下一雄性幼仔。2002年2月19日发现该幼仔食欲不振,精神沉郁,有寒颤现象,呼吸急促且困难,结膜潮红,排稀软便。强行捕捉,测量体温42C以上。当时肌肉注射安痛定2m1,头孢唑啉钠0.5g。次日发现该跳羚死亡。  相似文献   

2.
2021年7月27日,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卧龙核桃坪基地诞生了一个出生体质量为249 g的野化培训大熊猫幼仔。该幼仔健康状况良好,是有记录以来出生体质量最大的圈养活体大熊猫幼仔。本研究对2010~2021年参与野化培训项目出生体质量最大的幼仔进行比较,结果得出2021年超重幼仔在1~6月龄的体质量增长情况与其他年份幼仔的体质量增长情况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3.
对5只鬣羚幼仔(2♀3♂)在非麻醉状态下测量了体尺与体重,并进行了行为观察.鬣羚幼仔出生至50日龄体重、体长、后足长、肩高、胸围、耳长和尾长均随幼仔日龄增加呈增长趋势,日增重平均值0.24 kg,相对增长194%,生长系数为3.01,至50日龄时体重增长了2倍.观察发现,幼仔17日龄采食树叶,55日龄出现爬跨行为.研究结果显示,幼仔平均55日龄学习爬跨行为,为其自身独立生活与成年后的繁殖后代奠定了基础,因此在圈养条件下过早地隔离将不利于鬣羚饲养.5月龄时幼仔与母亲有争抢食物的行为,因而此时可将幼仔与母兽分开.  相似文献   

4.
正白颊长臂猿为我国一级保护动物,是类人猿之一。关于长臂猿人工育幼及饲养方面的报道不多[1-2]。笔者在整理杭州动物园白颊长臂猿育幼记录时发现,有些饲养过程与文献报道不尽相同,因此将该白颊长臂猿的育幼过程进行整理,供同行探讨。1动物个体及方法1.1白颊长臂猿幼仔和育幼环境情况2015年1月22日,1只35日龄白颊长臂猿幼仔被首次繁殖的母猿抛弃,只能取出进行人工饲养。幼  相似文献   

5.
无论是人工喂养,还是母乳喂养,仔虎、幼狮在30日龄左右都可以人工填喂肉泥,以满足幼仔生长发育的需要。但人工填喂肉泥后,母兽即不再舔食幼仔粪便,此时需用拧干的温湿毛巾揉擦幼仔的肛门部位,以促进其排便。即使如此幼仔仍可能发生便秘,常导致幼仔成活率较低。防...  相似文献   

6.
梁冰 《野生动物》1996,(4):16-20
本文记述1例笼养川金丝猴幼仔“粒粒”,从出生至169日龄成功地放归笼养群体的全人工哺育技术,同时对幼仔个体行为与母乳哺育幼仔进行了对比观察,结果表明:(1)以优质人工乳哺育金丝猴幼仔,补加适量维生素和活性钙,于111日龄添加固体食物以后,随着日龄增长哺乳量递减,固体食物的种类、数量逐渐增加,206日龄断奶,幼仔健康成活;(2)主要护理技术为育幼期严格调控育幼箱内温、湿度,适度通风、日照,严格消毒和保育人员的精心爱抚:(3)20日龄开始社群行为驯化,145日龄开始放归训练,并逐渐延长放归时间,169日龄顺利放归笼养群体,为其同类所接纳,到180日龄摆脱对保育员的依赖,习惯于群体生活;(4)全人工哺育金丝猴幼仔与母乳哺育者相比,个体行为发育20日龄前差异不显著,20日龄后全人工哺育幼仔行为发育较迟缓。  相似文献   

7.
1997年6月26日,我县大甲乡小甲村阮某饲养的120只20~50日龄的仔兔、幼兔发病,传染迅速,每天死亡2~6只,至7月15日共死亡70只,其中20~30日龄的仔兔65只,50日龄幼兔(体重约1.7市斤)5只。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确诊为兔巴氏杆菌病,现将情况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大甲乡小甲村肉兔存栏6000多只。阮某饲养种母兔21只(其中比利时兔1只,福建黄兔2只,本地兔18只),种公兔3只,仔兔、幼兔120只,其种兔和断奶幼兔均按免疫程序进行兔瘟巴氏杆菌二联苗(福建省生物药品厂生产)预防注射,平时在日粮中添加氯苯胍片和喹乙醇片。6月24日我县…  相似文献   

8.
天津动物园1只雌性金丝猴与1只雄性金丝猴于2009年4月26日繁殖1只雄性幼仔。由于当时雄性金丝猴干扰使得雌性金丝猴将幼仔放弃不顾,最终无奈取出幼仔进行全人工育幼,在185日龄时幼仔因患胃溃疡几近穿孔抢救无效而死亡。现对整个育幼过程及失败原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2001年2月27日,一只大熊猫幼仔在野外受到“天敌”的袭击而严重受伤,经蜂桶寨保护区和宝兴县医疗中心医师的精心抢救治疗而获救。 初春的宝兴,依然是寒气逼人,2月26日这天,海拔两干多米高的锅巴岩还在日雪飞扬,下午2时许,一只在野外受到“天敌”袭击而严重受伤的大熊猫幼仔从70多米高的岩上跌下,随即窜至林中,被碧胜公司职工杨勇、孙树强发现。他们发现熊猫停留处有血迹,推断该熊猫已受伤,便将情况报告了矿部派出所;派出所很快通知了蜂桶寨自然保护区。当天,保护区组织力量赶到出事地点,由于天色已晚,寻找无果…  相似文献   

10.
1发病情况 某养兔专业户有肉种兔80只和断奶幼兔150多只。2004年4月初,该养兔户从乡镇个体农户收购2月龄左右的仔兔51只,进场时未进行检疫和隔离观察即放入兔群饲养。2004年4月10日,3只断奶幼兔发生不明原因死亡;2天后,迅速蔓延至全群。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45%和60%,尤其是2月龄以内的仔兔病死率最高。发病后用抗菌药和磺胺二甲嘧啶钠治疗,效果不佳,未能控制疫情。  相似文献   

11.
福州熊猫世界于2018年对一只初生被遗弃的小熊猫幼仔和由于母兽频繁叼仔导致颈部受伤的31日龄小熊猫幼仔进行全人工育幼,通过细致的育幼工作,两幼仔顺利成活,至今发育良好。本次试验对小熊猫初生幼仔首次采取辅助喂养初乳,并挑选PetAg新生幼犬乳粉(ESBILAC,美国产)喂养幼仔。在全配方乳粉饲喂期,制定基础日乳量占体重比值的17%~25%并结合日体重增长来合理控制乳量,配合细心的护理并控制环境温度适宜,人工育幼期间两仔健康且发育良好。本文并对育幼过程中辅食的添加、受伤幼仔的护理、消化不良的治疗以及人工育幼情况下幼仔生长发育变化等进行详细介绍。成功育幼经验总结可为今后小熊猫的人工育幼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1996年6月16日,天津动物园濒危动物繁殖研究中心成功地繁殖了2只狞猫,狞猫幼仔体格健壮,灰褐色,重520g左右,3月龄已能自行进食,这时母兽奶量减少,进入断乳过渡期。1996年9月25日,10月12日,两只狞猫幼仔先后突然发病,出现后跨不能抬起,...  相似文献   

13.
2019年5月,科研人员在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首次发现一例麋鹿(Elaphurus davianus)幼仔原地顺时针方向旋转,表现出典型的脑包虫病症状,经抗绦虫、抗炎治疗2d,无效死亡,检查发现该例麋鹿幼仔患有双侧先天性白内障,左侧小脑先天性发育滞后,体表寄生许多血蜱,尸体解剖未找到脑包虫,大脑皮层轻度充血炎性反应。这一现象提示麋鹿种群持续发展必须尽可能提高遗传多样性、加强种群疫病防控、栖息地保护及种群密度的调控。  相似文献   

14.
水鹿属偶蹄目鹿科动物,系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重庆动物园于2000年引进6只水鹿亚成体(3♀、3♂),于2003年7月20日和8月1日首次成功繁殖2只水鹿幼仔并成活;2004年7月、8月雌鹿又分别繁殖3只水鹿幼仔,并在高温高湿的重庆亚热带湿润气候条件下成功展出和繁殖。  相似文献   

15.
选择35日龄力克斯仔幼兔48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12只。Ⅰ、Ⅱ、Ⅲ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1.2 g/kg的新型豆科植物提取物,Ⅳ组为空白对照组,在相同条件下进行饲养试验,比较新型豆科植物提取物对獭兔仔幼兔的免疫器官发育,血液生化指标和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在35~65日龄阶段,试验组I幼仔兔平均日增重比对照组提高22.80%,料肉比降低18.49% ,差异均极显著(P<0.01)。其余试验组也表现出比对照组有增加体重和提高饲料报酬方面的优势。 ②试验组Ⅰ与对照组仔幼兔的半净膛率相比有提高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免疫器官/体重与对照组相比有降低的趋势,而血液生化指标有提高的趋势。表明新型豆科植物提取物对獭兔仔幼兔具有促生长,提高饲料报酬,提高仔幼兔免疫能力,增强机体抗病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白眉长臂猿(Hylobates hoolock)是一种饲养难、繁殖难的灵长类动物。昆明动物园自70年代开始引种饲养,经过20多年,已逐步形成一个稳定的群体。1995年8月首次繁殖时,因母猿哺育幼仔能力差,幼仔出生不足1小时即遭遗弃,经人工哺育未能成功,一周后死亡。1996年10月23日,另一母猿(约14岁)产下一幼仔(呼名“贝贝”),产后不到1小时,也将幼仔遗弃,幼仔经完全人工哺育成活,至今已两岁半。现将有关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赵观禄 《野生动物》1995,(3):30-30,32
幼大熊猫肺炎病例赵观禄(重庆市动物园)重庆市动物园1992年7月18日自繁的一只幼大熊猫,于9月1日患肺炎,时龄仅44d。患病后体重由20509降到1900g,经过多方极积抢救使幼大熊猫得以康复,为繁育大熊猫幼仔哺乳期疾病防治积累了经验,简介如下:主...  相似文献   

18.
金丝猴是我国特有的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近年来,由于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的加强,在野外金丝猴栖息地巡山保护过程中,时常可以发现金丝猴发病个体,特别是年龄不足1周岁的离群野生金丝猴幼仔屡见不鲜。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是因为金丝猴幼仔行为发育还不健全,  相似文献   

19.
正兔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仔兔、青年兔以水样腹泻和胶冻样粪便为主要症状,成年兔以便秘、排两头尖的黑褐色粪便等症状的疾病。幼、仔兔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有时可达80%以上,尤其是4~7周龄的幼兔、仔兔,发病时多数兔呈急性或亚急性经过,给临床治疗带来了一定难度。蒙阴县某民营兔场,2019年10月15日发生大肠杆菌病。场主15日清晨在巡视察看兔群时,发现有7  相似文献   

20.
2006年8月12日,河北省鹿泉市获鹿镇养兔户石生文饲养的断奶幼兔出现不明死亡.2天后蔓延全群,发病率死亡率为45%~60%。2个月内仔兔发病明显,造成严重损失。根据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实验室检查,药敏试验后,确诊该兔群为兔病毒性出血症、兔肠型球虫病与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