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苹果属观赏海棠品种‘王族'叶片提取的总RNA为模板,通过RT-PCR与RACE扩增.获得1条660 bp的查尔酮异构酶(CHI)基因的全长eDNA序列,编码219个氨基酸,命名为McCHI.该基因DNA序列全长1180bp,由3个内含子和4个外显子组成,具有CHI基因的典型结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法,对3类不同叶色类型的观赏海棠品种‘火焰'(绿色类叶片)、‘绚丽'(新叶有色类红色叶片)、‘高原之火'(新叶有色类红色叶片)和‘王族'(常色叶类紫色叶片)幼叶和功能叶中的McCHI表达及其花色苷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McCHI在4个品种的幼叶和功能叶中均有表达,其表达量与花色苷积累随品种不同和叶龄不同表现出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
以抗旱性较强的观赏海棠品种‘王族’和抗旱性较弱的品种‘红丽’幼树为试材,采用"喷施ABA+干旱处理"和"喷水+干旱处理(对照)"2个处理组,测试不同干旱条件下ABA处理的观赏海棠叶片相对含水量(RWC)、相对电导率(REC)、可溶性蛋白含量(SPC)、可溶性蛋白和脱水素表达情况。结果显示:与对照相比,ABA处理的‘王族’叶片RWC显著升高,REC和SPC显著降低,而‘红丽’的相应指标变化则相反。SDS-PAGE分析表明:ABA处理分别引起了干旱处理过程中‘王族’叶片14.8,18.0,46.2,50.9,78.1,145.2ku和‘红丽’叶片14.4,18.0,32.8,46.2,89.6,141.0ku可溶性蛋白的变化。免疫蛋白印迹法测定结果表明:干旱处理分别诱导‘王族’叶片14.8,51.0ku和‘红丽’叶片14.4,32.8ku脱水素的积累;ABA处理显著地的诱导2品种叶片干旱处理开始时脱水素的积累,并降低干旱处理7天后‘王族’叶片14.8,51.0ku和‘红丽’叶片14.4ku的积累。ABA能够诱导正常水分条件下观赏海棠叶片脱水素的表达,但当植株处于干旱胁迫时,ABA抑制其叶片中被诱导的脱水素的积累,并且此抑制作用与品种间抗旱性呈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北美豆梨(Pyrus calleryana Decne)叶色变化机理,以3个品种为试材,在叶色变化期测定花色苷含量及花色苷合成相关酶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查儿酮异构酶(CHI)、类黄酮糖基转移酶(UFGT)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在叶片变色期,花色苷含量随叶片着色呈上升趋势;在花色苷大量合成期,PAL活性呈下降趋势,说明PAL不是限制花色苷合成的关键酶;CHI酶活性在品种‘贵族’中与花色苷含量呈极显著复合曲线关系,其他2个品种与花色苷合成的关系不密切;UFGT酶活性一直保持较高,与花色苷稳定有关,是花色苷合成的重要酶。  相似文献   

4.
以美国红枫‘秋天火焰’(Acer×freemanii‘Autumn Blaze’)和‘白兰地’(Acer rubrum‘Brandywine’)为试材,研究美国红枫变色过程中,叶片中花青苷含量及其生物合成相关酶二氢黄酮醇还原酶(DFR)和类黄酮糖基转移酶(UFGT)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两红枫品种叶片中花青苷含量随叶色的变化为单峰曲线,分别在第20d和25d出现峰值;DFR和UFGT酶活性与花青苷含量均成二次曲线关系;UFGT是秋天火焰和白兰地花青苷合成的关键酶,DFR与秋天火焰和白兰地花青苷合成无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花青素苷相关合成基因的表达水平和代谢产物的分析,系统地阐明‘金华美女’叶色变异与基因表达的关系。[方法]以‘金华美女’为材料,‘贝拉大玫瑰’、杜鹃红山茶和红山茶为参照组,使用NCBI Primer Designing Tool设计山茶DFR、ANS、LAR、ANR和UFGT基因的荧光定量引物,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仪测定这5个基因在叶片4个发育时期的表达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对应时期的多酚合成途径的主要次生代谢产物(儿茶素、表儿茶素),以及花青素苷合成途径的主要代谢产物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的含量。[结果]表明:(1)在4个时期中,红叶品种叶片中DFR基因表达量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ANS、LAR、ANR和UFGT基因在4个时期的表达量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这说明‘金华美女’类黄酮代谢途径相关基因在表达水平上发生了改变;(2)‘金华美女’叶片中多酚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中,表儿茶素含量仅为0.04 0.21 mg·g-1,这说明在生理水平上,‘金华美女’叶片中多酚合成途径可能受阻;(3)‘金华美女’叶片中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含量达1.2 1.4 mg·g-1,4个生长阶段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这说明‘金华美女’叶片具备持续合成花青素苷的能力。[结论]根据试验结果,推断‘金华美女’叶色变异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花青素还原酶基因的表达水平受到了抑制,降低了矢车菊素催化成表儿茶素的效率,使叶片类黄酮代谢途径中以多酚为主的合成方向转向花青素苷合成方向。  相似文献   

6.
两种观赏海棠在呼市的引种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呼和浩特市青城公园分别于2010年、2012年引进垂丝海棠和王族海棠2个观赏海棠品种,北方大地绿化苗圃呼市基地于2010年引进王族海棠。通过3年对2种海棠的生物学特性、生长规律、繁殖方式的研究,观察了2种海棠的生长发育和越冬表现情况,初步认为这2种海棠品种适应性强,耐寒、抗旱、易移栽、耐修剪、且树形优美、枝叶繁茂、花色艳丽,基本适应呼和浩特市的气候条件。  相似文献   

7.
以34个海棠(Malus spp.)品种为试材,从中选取叶片色彩跨度较大的5个品种(冬红M.‘Winter Red’、阿迪荣M.‘Addirondack’、亚当M.‘Adams’、鲁道夫M.‘Rudolph’和完美紫M.‘Perfect Purple’),用光谱法与溶液法对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花青素3种叶片色素相对含量及绝对含量进行测定、耦合,通过耦合函数计算其余29个海棠品种叶片色素的绝对含量。结果表明,3种色素绝对含量与相对含量拟合的相关系数分别为R~2=0.987 5(叶绿素)、R~2=0.999 4(类胡萝卜素)、R~2=0.990 5(花青素),方程拟合度较好;在海棠的不同叶位中,各品种上位叶的叶绿素含量比中、下位叶低,上中位叶类胡萝卜素和花青素比下位叶高。  相似文献   

8.
观赏海棠品种对土壤干旱胁迫的响应差异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探讨观赏海棠适应土壤干旱胁迫及复水的生长生理机制,筛选观赏海棠抗旱性鉴定的生长生理指标。研究盆栽人工模拟干旱条件及复水条件下的13个观赏海棠品种的叶片相对含水量(RWC)、叶片失水量(WWL)、新梢增长率(SGR)、比叶重(SDW)、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Cs)、水分利用效率(WUE)、相对电导率(REC)、脯氨酸含量(PRO)、可溶性蛋白含量(SPC)和旱害指数(DI)的变化,并采用聚类分析法对品种的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土壤干旱胁迫明显降低观赏海棠的RWC,WWL,SGR,Pn,Tr和Cs;提高DI,WUE和REC;对SDW,PRO和SPC的影响不一。供试观赏海棠品种抗旱性可分4类,比利时直立和王族为特抗型;比利时垂枝、凯尔斯和钻石为高抗型;当娜、高原之火、红花、绚丽和雪球为中抗型;红丽、红玉和印第安魔力为低抗型。不同观赏海棠品种对土壤干旱胁迫和复水的响应不同,其抗旱性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9.
孙晶 《经济林研究》2019,37(3):95-100
为给蓝靛果种质资源收集、优良品种的选育、综合开发及利用提供参考,以蓝靛果栽培品种‘蓝鸟’‘蓓蕾’及野生蓝靛果为材料,比较3个蓝靛果品种果实生物活性成分的含量及抗氧化活性,利用生理生化实验方法,测定各品种成熟果实提取液中可滴定酸、类黄酮、总酚、花色苷含量,分析DPPH、FRAP、羟自由基(·OH)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蓝鸟’果实可滴定酸含量最多,其体积分数为2.49%;按照类黄酮、总酚及花色苷的含量由高到低排序,3个品种依次为‘蓓蕾’、野生、‘蓝鸟’。体外抗氧化活性评价结果显示,3个蓝靛果品种果实的抗氧化能力差异较大,‘蓓蕾’果实抗氧化活性最高,其次是野生蓝靛果,‘蓝鸟’果实的抗氧化活性最低。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蓝靛果果实的抗氧化能力与类黄酮、总酚、花色苷含量存在极显著相关性,其中,类黄酮含量与·OH清除能力相关系数最大,即蓝靛果果实类黄酮清除·OH的能力最强。综上可知,‘蓓蕾’果实生物活性物质含量较高,抗氧化能力比其他2个蓝靛果品种强,适宜进行加工及内含物提取利用,是制备抗氧化剂的优良材料。  相似文献   

10.
‘火之舞’是北美海棠的一个良种。该品种花色深红、幼叶和果皮红色及枝皮红褐色;另外,花量大、花期长,挂果期长。主要依靠嫁接繁殖;适合在长江流域及以北地区园林绿化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柴河林业局天保工程区在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后,森林生态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文章通过对天保工程区各类土地资源在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前后的对比分析,系统阐述和评价了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对该局森林资源和生态状况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薛松  李志荣  倪翠萍 《防护林科技》2004,(Z1):92-93,105
在原有种植试验的基础上 ,选择适宜树种和模式对洪泽湖大堤防护林进行规划更新。在充分考虑防护功能的同时 ,注重堤防美化、生态保护和投资效益 ,适应新时期水利工程管理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论述了牡丹江野生百合科药用植物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4.
森林可持续经营策略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森林可持续经营是现代林业的核心,我国林业应走可持续经营带动多目标、多功能经营的超常规发展道路。文章提出了我国森林可持续经营的若干策略,以加快中国林业与国际林业同步发展的步伐。  相似文献   

15.
文昌市林业科学研究所2005年9月引种11个品种桉树优良无性系在迈号镇种植试验,通过6年对试验点跟踪调查、分析,对各品系的生长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为今后同一立地条件下种植桉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不同引种区域的沙棘优良品种的栽培对比试验,选育出适合阜新地区栽培的优良沙棘品种。根据3a的调查结果,按照幼林的生长量、结实量和百粒果重等指标的综合分析,获得"丘杂F1代"、"白丘杂交"、"森淼"、"亚中杂交"等4个品种优于"辽阜1号"、"辽阜2号"对照品种,也优于引种的其它品种。  相似文献   

17.
汇集17个臭椿系号,以当地臭椿为对照,营造了臭椿无性系测定林。经多点造林测试,选出3个优良无性系,分别是臭椿824005、82001和箭杆2号,其材积生长量分别比对照提高30.2%~67.8%、30.2%~97.1%和26.7%~47.2%,生长表现优良,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巨桉内含物对牧草的化感作用,试验选用浓度为1∶10、1∶50、1∶100的巨桉根浸提液(母液浓度为1∶10,w/v),以蒸馏水为对照,按照培养皿水培和盆栽土培的生物检测方法,探讨巨桉根系对黑麦草、紫花苜蓿、高羊茅3种牧草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在水培试验中,对黑麦草表现为高浓度抑制其根和苗生长,低浓度促进其根和苗生长;对紫花苜蓿根和苗生长均表现为促进作用。在盆栽试验中,对黑麦草和高羊茅表现为抑制其根长和促进其茎高生长,随着浓度的增加,对根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对紫花苜蓿根和地上部分干重表现为促进作用,随浓度的增加,促进作用减弱。  相似文献   

19.
沙棘嫩枝扦插的病害防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周自知  王星 《沙棘》2003,16(4):23-24
沙棘嫩枝扦插育苗是在特定的高温高湿条件进行的,插条很易受到真菌、细菌和病毒的侵染致病。经多年育苗推广的实践,介绍了插条常见病害的发病时期、症状和防治措施,并提出了运用合适的水分管理技术和有针对性的应用化学药剂防治相结合的思路,可供生产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20.
沙生植物是沙区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沙地基质流动性对沙生植物的生长与分布有重要影响。而沙生植物也形成了对其特殊的生态适应对策。文章从4个方面回顾了我国沙生植物的生长对沙地基质流动性响应的主要研究进展,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一些分歧,并分析了沙生植物的生长与沙地紧实度及相关的主要生态因子之间的互馈关系,指出了需要进一步深入开展的研究方向及内容,旨在为干旱半干旱沙区植被恢复与重建中防风固沙植物种选择、合理配置、植物资源合理利用与管理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