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短雄花序板栗芽变的AFLP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徐月  曹庆芹  冯永庆  杨凯  秦岭  廖康 《园艺学报》2006,33(6):1321-1324
 利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板栗短雄花序芽变及其母株进行了初步研究, 72种引物组合共产生5 129条清晰谱带, 多态性位点53个, 多态性2.05% , 相似性系数0.9897, 差异片段主要集中于300~900 bp之间。研究表明短雄花序芽变和对照个体之间变异与遗传物质的改变相关, 其中一些可能与雄花序变短的基因有关。  相似文献   

2.
‘石硖’龙眼芽变系双引物RAPD鉴定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心燕  肖璇  乔爱民  孙敏 《园艺学报》2006,33(1):134-136
 以‘石硖’龙眼芽变系及其普通系(对照) 为材料, 从80对双引物中筛选出4对双引物在二者之间扩增出稳定清晰的多态性片段。4对双引物共扩增出35条带, 其中多态性带5条, 表明通过双引物扩增可成功地将‘芽变’与母株(对照) 区分开来。在此基础上对双引物产生多态性扩增的原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现阶段我国栽植的早熟富士苹果品种中,以日本山形县中岛天香园从早生富士中选出的着色系芽变品种“红将军”的综合性状表现较好。但红将军存在着色指数、全红果率偏低,背阴面不着色以及延迟采收落果较多的缺点,没有实现早熟富士效益的最大化。为了提高早熟富士的外观质量和内在品质,克服红将军的上述缺点,自1995年开始,我们采用国内外常用的芽变选种方法,开展早熟富士苹果优系选育研究。  相似文献   

4.
红阳猕猴桃全红芽变系的RAPD分析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以10 bp 的随机引物, 通过PCR 技术对猕猴桃全红芽变系86-3 及对照品种红阳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 以探讨芽变系遗传物质的变化。以86-3 母株与红阳为材料对300 条单引物进行了筛选, 得到在两个样品间的扩增有多态性片段10 条引物( S107、S84、S157、S27、S188、AY17、AY5、R11、AV9、AM11) 。10 条引物共扩增出148 个片段, 多态性片段为20 个, 占13.5 %。两样品间相似系数为0.7619 , 遗传距离为0.1429 , 表明86-3 果肉颜色的变化与遗传物质的改变密切相关。用4 种引物S107、S84、S157、AY17 分别对芽变系单株及对照进行RAPD 扩增, 不同树龄、不同砧木的芽变单株与对照间的特异性片段同引物筛选中所得结果一致, 可用所得引物对全红芽变系嫁接株的果肉颜色进行早期预测。  相似文献   

5.
1996年,在洛阳农专果树教学试验园,作发现一株京亚葡萄的一个枝蔓上所结果实成熟早(比母株早熟20d左右),同年,将该枝条嫁接在本园选种圃,第2年结果,编号“96—26”。1996~2002年连续7a(年)转接,早熟性状表现稳定,确认为早熟芽变。  相似文献   

6.
芽变选种是富士系育种的主要途径,我国目前主推的富士品种均来自于不同芽变类型,但芽变选种具有偶然性。本文对有文献报道的富士苹果芽变类型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得出:"长富2号"品种是最易发生芽变的富士品种,变异表现为长枝变短枝、晚熟变早熟、条纹着色到片状着色;树龄较大、重度修剪、逆境胁迫等因素也易诱发富士植株发生变异;以"枝变"形式发现的变异多在老龄果园内,以"株变"形式发现的变异多在新植果园内;参考富士苹果品种变异的特点和频率因素,开展芽变选种,可减少寻找芽变的范围,提高选种效率。  相似文献   

7.
报刊摘引     
《山西果树》2012,(5):55-58
苹果中早熟芽变新品种——金世纪 金世纪是嘎拉的中早熟浓红芽变,2009年通过陕西省果树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果实近圆形,平均单果重210.5g,最大261.9g。  相似文献   

8.
<正>早熟富士品种作为富士品种的一个重要类型,由于成熟期早,果实品质优良,成为我国生产上主要栽培的苹果品种类型。但我国栽培的早熟品种‘红将军’‘弘前富士’等多是日本选育出的早生富士芽变。为选育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早熟富士新品种,烟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苹果课题组广泛开展了富士芽变选优工作,  相似文献   

9.
锦秀红是从苹果品种华冠中选出的早熟浓红色芽变新品种。1996年发现芽变枝,与同果园其他华冠果实相比.芽变枝果实表现为成熟早,果面着片状鲜红色。1997年将其定为芽变单系.代号为Ⅱ-1159。1998年开始进行变异体的高接鉴定。经过连续多年观察.证实其嫁接后无性后代性状稳定,2003年起开始在河南陕县、  相似文献   

10.
<正>苹果是遗传性高度杂合的多年生木本植物,芽变频率较高,在栽培过程中极易产生芽变,人们利用芽变的普遍性和多样性,获得了大量新的栽培品种,据统计全世界主推苹果品种中大约有一半左右来自于芽变育种。富士苹果品种是我国主要栽培的品种,在长期的栽培过程中,富士品种产生了大量的变异类型,在我国各苹果产区获得了推广利用。现将富士苹果品种芽变类型及选育出的主要新品种情况总结介绍如下。1富士品种的芽变类型  相似文献   

11.
龙眼品种(系)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的AFLP分析   总被引:38,自引:6,他引:38  
 选用两对引物组合EcoRⅠ ACT+MseⅠ CTT和 EcoRⅠ ACT+MseⅠ CTC对46份龙眼材料进行AFLP分析,共得到扩增位点111个,其中多态性位点103个,多态性比例达92.69%,区分率达100%。对AFLP扩增结果进行聚类分析,根据相似系数0.76的水平可将46份龙眼品种(系)分为11个品种群。供试各品种多态性比例介于0.2703和0.4955间。福建东壁与广东东壁应为不同品系;早熟一号为一个新的品系。  相似文献   

12.
辐射诱变和芽变柑橘品种(系)的AFLP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对广东省近年来新选育的16个60Co-γ辐射诱变和芽变柑橘优良品系(株系)进行遗传差异分析,应用AFLP技术,对3个亲本和16个辐射诱变和芽变的柑橘品种(系)进行了遗传差异分析。从64对引物中筛选出9对多态性高、分辨能力强的引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与各自的亲本相比,供试16个辐射诱变和芽变的柑橘变异类型的遗传基础均已经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2)利用引物EcoRⅠAAG+MseⅠCTT绘制供试样品的AFLP指纹图谱,并根据各自的差异带或特征带区分了19个柑橘试材。(3)对AFLP扩增结果进行聚类分析,根据相似系数0.77的水平可将19个样品分为4组。红江橙品系中的华青1号与亲本间的相似性系数仅为0.647 7,可将其单独划为一组。可为柑橘新品种选育研究的早期鉴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云南芋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采用荧光标记引物的AFLP分子标记技术, 用筛选出的“3 + 2”引物组合, 对48份云南芋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 3对引物共扩增出184个DNA位点, 平均每对引物可检测出56.3个多态性位点,多态性位点高达91.8% , 云南芋种质资源在DNA分子水平上表现出极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聚类分析表明: 野生种质和栽培种质的亲缘关系较远, 栽培种质基于AFLP标记的分类结果与形态性状基本一致, 少数材料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4.
苹果柱型基因Co的一个AFLP 标记的SCAR转换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5  
 将苹果柱型基因的一个AFLP 标记成功地转换成了简单实用的SCAR 标记。首先对AFLP 标记片段进行序列测定, 然后根据序列特点设计了两对特异引物CoA1/ CoA2 和CoA1/ CoA3 , 每条引物长20 bp。PCR 结果表明CoA1/ CoA2 可以扩增出216 bp 和148 bp 两条带, 其中216 bp 的为柱型性状的特征带; CoA1/CoA3 可以扩增出273 bp 和205 bp 的两条带, 其中273 bp 的为柱型性状的特征带。两对引物在杂交后代中扩增出的特征带与柱型性状的分离重组率都很低(CoA1/ CoA2 为6. 3 % ±2. 5 %; CoA1/ CoA3 为7. 3 % ±2. 6 %) , 所以它们都可以作为该SCAR 标记的特异引物所用。  相似文献   

15.
用AFLP分子标记鉴定冬枣自然授粉实生后代杂种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应用AFLP技术对65株冬枣自然授粉实生后代进行杂种鉴定, 从81对EcoRⅠ和MseⅠ选择性引物中筛选出12对带型清晰且多态性较高的引物。用这12对引物共扩增出517条谱带, 其中多态性带376条, 多态性百分率为72.7%。共扩增出金丝小枣特征带10条, 鉴定出34株冬枣×金丝小枣杂交实生苗;扩增出尖枣特征带7条, 鉴定出冬枣×尖枣杂交实生苗15株; 不能确定的有16株。  相似文献   

16.
荔枝AFLP分析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4  
以39份荔枝种质资源为试材,建立起荔枝AFLP分析体系。对AFLP分析过程中的影响因子(酶切与连接、预扩增、标记)进行了研究。双酶切必须完全彻底。选出适于荔枝AFLP分析的引物组合3对,分别为EcoRIAAC+MseICTG,EcoRIAGC+MseICAT,EcoRIACC+MseICAT。应用其中2对引物(EcoRIAAC+MseICTG,EcoRIACC+MseICAT),共在106个位点扩增出条带,多态性带92个(86.7%)。对荔枝AFLP分析的影响因子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18.
利用SSR 分子标记技术对72 份甜瓜种质资源及育种材料进行DNA 指纹分类及亲缘关系研
究,20 对SSR 引物共扩增产生76 个多态性位点,平均每对引物产生3.8 个多态性位点。聚类结果将72 份
甜瓜种质资源分为7 个类群,其中类群I 包括新疆本地资源及几乎全部自育甜瓜种质资源64 份材料,这
说明本试验所选用的新疆厚皮甜瓜种质资源遗传背景比较狭窄。  相似文献   

19.
瑞昌山药是江西省地方名优山药品种,由于长期进行无性繁殖和种植户自留种,品种混杂退化严重,极大影响了瑞昌山药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对从瑞昌市不同产地收集的12份栽培种和2份野生种瑞昌山药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和块茎营养品质分析。结果表明,12对SRAP引物和11对SSR引物在所有材料中共扩增出50条多态性条带。不同产地材料间存在一定的遗传差异,遗传相似系数在0.415~0.964之间。UPGMA聚类分析表明,当遗传相似系数为0.530时,可将14份瑞昌山药材料分为两类,第Ⅰ类包括12份栽培种,第Ⅱ类包括2份野生种;当遗传系数为0.735时,可将12份栽培种分为3个亚类。品质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产地瑞昌山药材料品质指标间的变异系数差异较大,其中纤维素的变化范围最大,变异系数为54.28%,还原性糖的变异系数最小。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瑞昌夏畈镇产地的山药品质较优,适于进一步系统选优和提纯复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