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38%氟乐灵乳油是控制烟草腋芽的新型化学药剂。2001-2002年进行了38%氟乐灵乳油控制烟草腋芽的药效试验。结果表明,38%氟乐灵乳油对烟草腋芽油对烟草腋芽具有良好的抑制效果,施用后能替代人工打杈摘除腋芽,并能提高烟叶产量和品质,对烟草生产安全。建议使用浓度为100-200倍。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30%氟节胺悬浮剂对烟草腋芽的抑制效果,以30%氟节胺悬浮剂为试验药剂,中烟103为试验对象进行了烟草抑芽效果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30%氟节胺悬浮剂对烟草腋芽有良好的抑制效果,8.57 mg/株、10 mg/株、12 mg/株、15 mg/株处理的抑芽效果分别为77.61%、80.79%、83.67%、89.59%,12 mg/株和15 mg/株处理的抑芽率和抑芽效果最好。30%氟节胺悬浮剂15 mg/株处理区烟叶产量较高,比空白对照区增产14.87%。30%氟节胺悬浮剂可用于烟草生产抑制烟草腋芽生长,建议有效成分用量为15 mg/株,于烟草植株处在花蕾延长期至始花期时进行打顶,并抹去大于2 cm的腋芽后24 h内施药为宜。  相似文献   

3.
烟草打顶抹权可促进根系和叶片的生长,减少养分的无为消耗,减轻烟草病虫害。因此,烟草生产上除留种烟株外,都必须采取打顶措施,在适当时期将花蕾及其以下叶片摘除。打顶后还应及时抹除腋芽或者利用药剂抑制腋芽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采用30%二甲戊灵·烯效唑乳油对烟草腋芽抑制进行试验,并对施药烟草产品进行品质测定。结果表明:30%二甲戊灵·烯效唑乳油对烟草腋芽的抑制效果良好,品质与空白对照(打顶不抹杈)相比,其观测指标有相应地提高或改善,与巴斯夫生产的33%二甲戊灵乳油(商品名除芽通)效果相当,并且增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提升低浓度下仲丁灵对烟草腋芽的抑制效果,降低烟叶中仲丁灵的残留量.[方法]尝试在仲丁灵中加入苯乙醇溶液,试验设计了11个处理,采用田间试验比较分析各处理对烟草腋芽抑制率和鲜重抑制效果.[结果]用37.3%的仲丁灵稀释240倍,同时加1.5%的苯乙醇溶液225 ml,与37.3%的仲丁灵120倍施用后相比较,在浓度降低50%的情况下,其对烟草腋芽的抑制有同等较好的作用效果.[结论]该研究提高了抑芽剂在低浓度下的作用效果,减少了仲丁灵在烟叶中的残留量.  相似文献   

6.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烟草上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系统地介绍了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促进烟草种子的萌发,培养健壮烟苗,促进生长发育,增强抗逆性,抑制光呼吸和腋芽生长,催黄催熟,能有效地提高烟叶产量,改善烟叶品质,增加经济效益等方面的效果和使用方法初步提出推广意见。  相似文献   

7.
不同芽畏浓度对烟草的抑芽效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减少烟草腋芽生长造成主茎营养的无效消耗,促进主茎烟叶整齐生长,2006~2007年在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烟草栽培试验地进行不同芽畏浓度对烟草的抑芽效应研究。研究结果发现:与清水处理(CK)相比,不同芽畏浓度处理能有效的抑制烟草腋芽生长,其茎围、叶面积平均提高13.12%、10.46%,烟叶产量平均提高12.57%,效果明显,其中以90倍稀释液处理的效果最为理想。可见,采用适宜浓度的芽畏抑芽剂是烟叶生产中一种可代替人工抹芽的比较理想的腋芽抑制生产措施。  相似文献   

8.
烟草平顶后,需及时打去烟杈,一般每五、六天就要打杈一次,不但费工,而且腋芽还要消耗大量的养分,影响烟叶的产量和品质,同时,手工打杈还增加了病害的传播。用药剂抑制烟草腋芽,可避免手工打杈  相似文献   

9.
烟草抑芽剂的研究进展与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烟草生产中使用烟草抑芽剂,有省工、增产、增值、减少病害传播等诸多优点.介绍了在烟草生产中使用烟草腋芽抑制剂的重要意义, 抑芽剂的研究进展,抑芽剂的种类,抑芽剂的使用方法以及抑芽剂发展方向等.  相似文献   

10.
烟草腋芽的发生,严重影响了烟草中上部叶片的产量和品质,人工封顶打杈后腋芽仍有较强的再生能力。我们通过对腋芽涂抹不同浓度的抑制剂,结果表明,36%仲丁灵乳油80~100倍液对烟草腋芽再生具有抑制作用,能够很好地提高烟叶产量和品质,为生产上防止腋芽发生提供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烟草每个叶腋都有腋芽,所有的腋芽都能萌发成分枝。烟草的顶端优势较强,开花前由于顶端的激素对腋芽的抑制,下面的腋芽通常不能萌发。开花或封顶后,顶端优势解除,上部腋芽顺序萌发,抹芽后靠近叶片的2 ̄3个副芽相继萌发。烟草腋芽的大量萌发,消耗了大量的养份,直接影响到收获物——烟叶的产量和品质。因此,封顶抹芽是提高烟叶产量和产值的重要措施。人工抹芽一般要进行5 ̄6次,每株烟要抹去40 ̄50个芽,十分的麻烦费工,而且往往不及时、不彻底,结果造成烟杈丛生,烟花满田。通常难于做到“抹芽不过寸,采后一根棍”的标准。近年来,随着化学抑芽剂…  相似文献   

12.
对云南红塔区烟区不同烟草抑芽剂在烤烟上的应用情况进行研究,并采用DP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分析,Duncan多重比较。结果表明,不同烟草抑芽剂在烤烟上的抑制烟芽的效果存在极显著差异,37.3%仲丁灵乳油、25%氟节胺乳油对腋芽数量及腋芽重量抑制效果最好,36%仲丁灵乳油(山东鸿汇)抑制效果次之,其他药剂效果不佳。25%氟节胺乳油处理其增产增值效果更明显,是红塔区大面积推广的最佳药剂。  相似文献   

13.
植物外源激素在烟草生产上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综述了植物外源激素在促进烟草种子萌发、培养健壮适栽烟苗、促进大田烟株生长发育、增强烟株抗逆性、抑制光呼吸、抑制腋芽生长、催黄助烤和烟田除草等方面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4.
为减少化学抑芽剂在烟草上的使用,降低烟叶农药残留风险,研究了从米糠中提取C16-C18和C20-C22活性成分制备烟草抑芽剂,并就其对烟草腋芽抑制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米糠提取物制备的2种活性成分具有较好的抑芽效果,施药20 d后,抑芽效果显著高于二甲戊灵处理,抑芽率分别为87.80%、88.20%,且制备的2种抑芽剂对烟草外观质量和品质不会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5.
烟草摘除顶芽后,从打顶部位起,腋芽就自上而下迅速萌发,夺取植株养料,足以影响叶片发育成长,降低了烟叶产量和品质。在烟草生产技术上,必须及时摘除腋芽。但烟草腋茅的萌蘖力甚强,当把腋茅摘除后,3—4日间又在摘芽位置的侧旁萌发起来,此摘彼发,无时或断。烟草摘除顶茅后,每隔3—5天,就要清除腋芽一次。在烟草整个生长过程中,共要清除腋芽8—15次,是耗费劳  相似文献   

16.
新型生物抑芽剂在烟草上的抑芽效果初报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报道由云南省植物重点病理重点实验室通过Botrytis cinerea次生代谢产物研制的烟草腋芽新型生物抑芽剂在田间抑芽试验效果的初步结果:烟株封顶后施用1次此抑芽剂即可有效控制腋芽的生长,施用后50 d抑芽率高达99%。  相似文献   

17.
将2,4-二氯苯氧基乙酸二乙胺乙醇酯溶液应用于大田烟草抑芽试验.结果表明,将1 500 mg·L-1,2 000nag·L-1的2,4-二氟苯氧乙酸二乙氨基乙醇酯笔涂、杯淋处理烟株后,均可对烟草腋芽起到良好的抑制作用,对烟草项叶的生长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航天诱变获得的烟草突变体T-srd的AFLP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烟草栽培品种GT11种子,搭载中国2002年发射的"神舟3号"宇宙飞船太空飞行,轨道倾角42°,轨道半径343km,空间飞行历时162h。从返回后的烟草GT11种子苗期群体中,获得了腋芽丛生矮化突变体T-srd,具有腋芽丛生的性状。利用DNA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技术分析表明突变体T-srd与贵烟11号在DNA水平上发生了变化。该突变体为烟草腋芽调控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材料。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烟草的产质量,以K326为试材,采用盆栽方法研究不同浓度脱落酸(ABA)溶液(90μmol/L和228μmol/L)对烟草打顶后腋芽生长及对应节位叶片主要碳水化合物及含氮化合物的影响。结果表明:ABA处理的第7~10天及停止处理后第1~8天烟草第1节位、第2节位和第3节位腋芽长度均显著低于对照(蒸馏水,CK);停止处理后第12天和第14天烟草第1节位和第2节位腋芽长度显著低于CK,90μmol/L处理第3节位腋芽长度显著低于228μmol/L和CK。停止处理后第4天时,228μmol/L处理的叶片氨基酸、总糖、还原糖、淀粉含量最高,其中氨基酸含量与CK差异显著;停止处理后第8天时,228μmol/L处理的氨基酸、总糖、还原糖含量和α-淀粉酶活力最高,90μmol/L处理的淀粉含量最高;停止处理后第12天时,228μmol/L处理的α-淀粉酶活力最高,90μmol/L处理的淀粉含量最高。ABA停止处理后第4天和第12天第2节位和第3节位对应叶片的可溶性蛋白含量低于CK。可见,ABA对烟草腋芽的生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各浓度对不同部位腋芽生长及对应节位叶片碳氮代谢的影响效应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烟草的产质量,以K326为试材,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浓度脱落酸(ABA)溶液(90μmol/L和228μmol/L)对烟草打顶后腋芽生长及对应节位叶片主要碳水化合物及含氮化合物的影响。结果表明:ABA处理的第7~10天及停止处理后第1~8天烟草第1节位、第2节位和第3节位腋芽长度均显著低于对照(蒸馏水,CK);停止处理后第12天和第14天烟草第1节位和第2节位腋芽长度显著低于CK,90μmol/L处理第3节位腋芽长度显著低于228μmol/L和CK。停止处理后第4天时,228μmol/L处理的叶片氨基酸、总糖、还原糖及淀粉含量最高,其中氨基酸含量与CK差异显著;停止处理后第8天时,228μmol/L处理的氨基酸、总糖、还原糖含量和α-淀粉酶活力最高,90μmol/L处理的淀粉含量最高;停止处理后第12天时,228μmol/L处理的α-淀粉酶活力最高,90μmol/L处理的淀粉含量最高。ABA停止处理后第4天和第12天第2节位和第3节位对应叶片的可溶性蛋白含量低于CK。可见,ABA对烟草腋芽的生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各浓度对不同部位腋芽生长及对应节位叶片碳氮代谢的影响效应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