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花椒马铃薯间作对花椒园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探讨有利于害虫生态调控的花椒种植方式,为花椒园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群落特征指数法、稳定性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对花椒马铃薯间作园和花椒纯作园中节肢动物群落特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花椒马铃薯间作园节肢动物群落的物种数、物种个体数、多样性指数、均匀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和稳定性指均高于花椒纯作园.花椒马铃薯间作园的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指数与个体数(r=0.603,P<0.05)、丰富度指数(r=0.815,P<0.01)、均匀性指数(r=0.706,P<0.01)具有较高相关性.[结论]花椒马铃薯间作园节肢动物群落较为复杂和稳定,花椒马铃薯间作模式适于在云南昭通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2.
为缓解花椒建园前期投入效益差的矛盾,充分利用椒园的空间和土地,增加椒园的复种指数,提高光能利用率及土地利用率,通过花椒与红芪间作套种技术,提高花椒建园前期园地效益较低问题。结果表明,红芪与花椒间作套种前3年套种红芪,可显著提高椒园总体经济效益,产药量1年椒园>2年椒园>3年椒园,提倡红芪与花椒间作套种增加1年和2年椒园种植面积,对椒园椒树影响不大;适量减少3年椒园套种面积,促进椒树的快速生长,尽早开花结果。  相似文献   

3.
花椒不同间作模式产量与产值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合理的间作方式能有效提高花椒园的经济效益。对花椒与玉米、小麦、大豆、油菜、燕麦、马铃薯等作物间作模式下花椒及间作作物的产值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总产值最高的是花椒与大豆间作模式,其次是花椒与马铃薯间作模式。  相似文献   

4.
花椒不同间作模式栽培技术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调查花椒与玉米、小麦、大豆、油菜、燕麦、蚕豆、马铃薯等不同作物的间作模式,分析在不同间作条件下花椒和各种作物的经济效益、花椒黑胫病发生状况,总结出既有利于提高单位面积产值,又有利于减轻花椒黑胫病危害的间作模式。结果表明:可选择大豆、蚕豆、油菜、马铃薯、小麦作为间种作物,要进行轮作换茬,且灌水次数宜少不宜多,才能达到提高椒园经济效益、减少花椒黑胫病危害的间作效果。  相似文献   

5.
花椒病害直接影响花椒树的生长、挂果和花椒的质量。花椒病害发生的高峰期在落花以后,严重危害花椒树的生长和挂果。常见的花椒病害有锈病、膏药病、根腐病、流胶病、叶斑病和炭疽病等。本文主要介绍了花椒常见病害的防治方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生草栽培是一种常见的果园管理技术,花椒林下生草技术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就花椒林下生草对花椒树生长发育、花椒林生理生态、花椒园土壤生态等方面的影响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以期为花椒林下生草栽培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传统技术的花椒深加工及产业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长期以来只利用了干花椒即花椒果皮,抛弃了花椒籽,浪费了花椒树产出物的60%。我们对花椒果皮的利用的方式也比较原始,主要是将其粉碎作为调料。我国干花椒的年产量有20-40万吨、且价格低廉,从花椒所含的成分和用途讲,利用传统技术,至少能够在下述几个方面形成规模化的加工或产品生产产业,即花椒树脂油的高效利用产业、花椒精油(挥发油)利用产业、花椒种子利用产业、花椒新品种培育产业。我国花椒产区的情况和环境差别很大,究竟适合发展那种类型的花椒产业。可根据具体情况找出适合发展当地的花椒深加工及产品开发方式。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四川花椒种植面和种植水平逐年提升,但2020年由于疫情大多椒园前期田间管理出现空白,加之去冬今春干旱,截至2020年6月基本未降透雨,全省花椒肥水管理、病虫害综合防治面临极大挑战。为保障花椒树势和来年花椒果实品质及产量,根据2020年全省青花椒产区的气候条件、田间长势以及青花椒采摘前后的气候特点,重点抓住花椒采收前田间肥水管理技术和采收时田间关键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9.
在花椒树的生长过程中,难免会受到病虫害的侵扰。病虫害较轻时,花椒树可以凭借自己的自愈能力很快恢复,但是如果遭遇的病虫害较重时,仅凭花椒树自身是很难恢复健康的。花椒树感染上严重的病虫害后,会降低花椒树的质量。病虫寄生在花椒树上,会吸取树木的营养,降低花椒的产量和品质。情况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树木的死亡。本文对花椒树生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病虫害和相关的防治措施做了一定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正>花椒流胶病俗称花椒干腐病。是花椒树的常见多发病,管理粗放和树势衰弱的花椒园发病严重。流胶病严重削弱树势,影响产量、品质和植株寿命,是目前花椒生产的主要问题。为了提高产量和效益,应该提早防治,减少损失。1发病症状该病主要为害树干或基部,严重时也为害树冠上的枝条。发病初期,病斑不明显,被害处表皮呈红褐色。随着病斑的扩  相似文献   

11.
花椒耐旱耐贫瘠,具有较高的栽培经济效益,近年来种植面积发展迅速,已成为当前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椒园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当年花椒种植的收益,本文针对花椒树体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控、肥水管理、整形修剪、采后管护等关键时期提出了生产管理改进措施,以期为促进花椒产业提质增效、绿色发展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12.
《现代农业科学》2000,(2):16-16
涉县花椒涉县是我国花椒主要产区之一,全县有花椒树1900多万株,年产量一般在1500吨左右,居全国县级第一位。涉县花椒以色泽鲜、味美、皮厚而驰名,素有“十里香”之称。据传说,涉县花椒已有500多年的栽培历史,本  相似文献   

13.
为探索花椒生态复合栽培模式,通过在花椒林下套种白三叶草、小冠花等宿根草本花卉,利用黑膜覆盖,采用合理整形修剪和病虫害防治等丰产栽培综合配套技术开展了花椒生态复合模式栽培技术研究。结果表明,花椒园树行间覆盖黑膜可以起到保水、增温、防除杂草、防病虫害等作用,为椒树生长创造了良好的土、肥、水、热条件,有效改良土壤理化性状,促进花椒树的生长发育,提高花椒产量。花椒林下套种白三叶草、小冠花等耐阴、观赏效果好的宿根草本花卉,不仅蓄水、固土、保墒,增加肥力,还可以提高花椒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4.
正日前,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奉科镇善美村委会丰水二组村民陈建国正在自家的花椒地里给已经采摘完毕的花椒树修枝,趁着这个时节,他抓紧给花椒树修枝和施肥,来年花椒才能丰产。"今年家里种了15亩的花椒,收入了9万元,日子越过越有味。"陈建国边走边介绍。奉科一直以来都有种植花椒的传统。近年来,奉科镇制定了花椒种植技术的培训计  相似文献   

15.
在小麦×花椒、玉米×花椒、马铃薯×花椒、大豆×花椒、油菜×花椒、燕麦×花椒6种间作模式样地内,调查花椒黑胫病发病率、危害程度、病感指数,分析不同栽培模式与花椒黑胫病发生危害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玉米×花椒间作模式下花椒黑胫病的危害程度明显比其他间作模式高,而马铃薯×花椒间作模式下的花椒黑胫病危害程度明显低于其他间作模式,小麦×花椒、大豆×花椒、油菜×花椒、燕麦×花椒4种间作模式的花椒黑胫病危害程度居中间水平,且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16.
韩城市是花椒生产的重要基地,为了防止花椒树老龄化和病虫害造成的花椒减产,我市林业部门及时培育出优良的种苗,提供高产量优质的花椒,保障花椒市场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7.
花椒是乡宁县的特色产业之一,为群众带来可观的收益,显现出强有力的示范带动作用,花椒树也成了当地群众的"摇钱树"。但近年来全县花椒树流胶病频发,给椒农带来不小损失。本文针对乡宁县花椒树流胶病的发病特点,提出针对性、综合性的解决办法,特别是研发了一种用于防治花椒树流胶病的喷剂,使用方便、效果明显,可以有效防治花椒树流胶病的发生,增强树势,保证收益。  相似文献   

18.
在目前大红袍花椒生产中,树体高大,枝条纤细过密,导致花椒树体易老化、采摘强度大等问题。经我们长期 生产实践,在花椒树生长过程中采取合理拉枝、掐心、修剪等方法,控制树体高度,控制枝条数量的矮化丰产树形,可延 长结果年限,提高产量,利于采摘。  相似文献   

19.
花椒树适宜在年平均气温7℃以上,年平均降雨量300~400 mm以上的地栽培,因此浅山区花椒生长的限制性因子是温度和降雨量。而花椒树病害的发生范围也取决于温度和降雨量,所以在浅山区栽植花椒树主要防范病害的发生和危害。本文主要介绍了浅山区花椒树主要病害分布与危害、病害症状、发病规律以及防治措施,以期为科学种植花椒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张甫林 《农家科技》1997,(12):18-19
<正> 花椒树的病虫害防治不力,对花椒的产量及品质影响较大,应该重视和加强防治,确保花椒丰产丰收。(一)花椒树的病害。常见的病害有根腐病、立枯病、叶锈病、膏药病、黑斑病等,其病症和防治于下:1.根腐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