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慧  崔准  胡滨 《安徽农业科学》2014,(14):4495-4496
从网络口碑的数量和评价两个维度出发,运用真实的线上消费者评论数据来分析网络口碑对农产品B2C交易的影响.首先以网络口碑的数量和评价维度为基础构建了线性模型,然后用从中粮集团“我买网”中得出的关于农产品的网络口碑数据来量化影响因素,通过实证研究得出:网络口碑数量正向影响农产品销量,网络口碑评价分数正向影响农产品产品销量.最后据此结论对商家提出相应的营销建议.  相似文献   

2.
C2C农产品电子商务消费者购买意愿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家宝  张蓓 《广东农业科学》2012,39(16):213-216
为了解农产品电子商务消费者的购物规律,以C2C农产品电子商务网站为研究对象,从卖家的角度出发,构建了C2C农产品电子商务消费者购买意愿的理论模型,分析了卖家信誉度、口碑推荐、网络商盟和社区、物流服务质量和第三方认证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通过问卷调查方法采集了267份有效数据,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方法检验测量模型的信度和效度,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对结构模型进行检验。实证结果表明,口碑推荐和第三方认证正向显著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而卖家信誉度、物流服务质量和网络商盟和社区对消费者购买意愿没有显著影响。最后,对C2C电子商务网站平台以及商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纪慧生  叶秋英 《安徽农业科学》2022,50(8):216-221+237
信用是电子商务发展的基石,农村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使其信用问题日益凸显。通过理论文献分析比较,运用因子分析法,从农村电子商务买卖双方出发,构建农村电子商务信用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农村电子商务调研数据,提出农村电子商务信用评价指标优化和权重,对农村电子商务信用进行评价。相关研究为农村电子商务信用评价提供了理论指导,有助于构建完善的农村电子商务信用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4.
余绍黔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5):22158-22159,22161
通过分析农产品电子商务存在的问题,提出信息发布服务模式、网络采购交易模式、电子商场交易模式、物流整合交易模式和第三方交易平台模式,并从电子商务角度出发,介绍了物联网、射频标签RFID与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应用对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为分析退货运费险对农产品商家的影响,从造成电子商务农产品退货的根源——信息不对等角度,建立消费者电子商务农产品购物决策模型、退货率模型与农产品商家利润模型,通过带入数值进行算倒分析对比了引入退货运费险前后不同销售策略的农产品商家利润变化.结果表明,高性价比型农产品商家在引入退货运费险后盈利增加,而中规中矩型农产品商家与低性价比型农产品商家将会受到损失.建议在电子商务活动中的农产品商家应诚信经商.  相似文献   

6.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3):98-101
在电子信息化逐渐普及的今天,农产品电子交易信息中心的建设是整个信息化变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了社会发展的必然。模拟设计一个以中国农谷大宗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为例的大宗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中心。在分析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构建大宗农产品电子交易中心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农谷大宗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设计方案,对交易中心的结构和功能进行了设计,并总结归纳了交易平台的交易模式。  相似文献   

7.
农产品电子商务对于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推进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文献归纳法构建了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以2018年中国大陆22个省份、5个直辖市和4个自治区为研究对象,利用基于熵值法的Topsis(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  相似文献   

8.
在风险投资运作过程中,风险投资机构如何正确地选择有信用的风险企业合作,关系到整个风险投资的成败.本文将就风险企业信用等级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其评价模型进行研究.由于风险企业的信用等级评估是一个信息不完全的复杂多因素综合决策问题,适合于运用灰色系统理论进行信息处理.为此本文从风险投资机构的角度,构建了风险企业的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因素集,并建立灰色关联信用评估模型,较好地解决了对风险企业的信用进行综合评估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厘清O2O电子商务模式下生鲜农产品消费者购买意愿形成机理,对于创新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促进农产品电子商务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构建由习惯、口碑、信息质量、物流质量、便利、交易风险和购买意愿7个变量构成的O2O电子商务模式下生鲜农产品消费者购买意愿模型,通过在线问卷调查采集了329个有效样本,采用多元回归分析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习惯、口碑、信息质量、物流质量和便利对O2O电子商务模式下生鲜农产品消费者购买意愿具有不同程度的正向显著影响,交易风险对O2O电子商务模式下生鲜农产品消费者购买意愿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省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黑龙江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因此,发展黑龙江省农产品电子商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结合的方法(AHP法),对当前影响黑龙江省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经过层次分析法可以看出,交易主体对农产品电子商务的认知、农产品的品牌化程度、交易主体的信息化水平、电子商务交易的安全程度、交易平台的知名度、农产品的标准化程度等因素对发展黑龙江省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影响较为显著。针对影响黑龙江省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因素,提出相关意见:(1)加强对黑龙江省涉农企业、农户等农产品电子商务参与主体的培训教育,提高参与主体对农产品电子商务的认知度和参与度。(2)建立标准化的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与农产品分拣、包装体系,提升黑龙江省农产品品牌意识。(3)制定相关电子商务交易安全法规,提高参与主体的安全意识。(4)提高电子商务平台网络营销意识,加强网络平台的宣传、推广。  相似文献   

11.
杨蕾  张义珍 《广东农业科学》2010,37(10):183-184
运用平衡记分卡构建了电子商务环境下农产品物流能力指标体系模型,并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Fuzzy-AHP)对该农产品物流能力评价模型进行了评价探讨。研究结果表明,根据建立的模糊评价模型,运用Fuzzy-AHP方法可将农产品物流能力评价转化为有数学依据的简单易行的评价,诊断出物流企业农产品物流自身的薄弱环节,增强企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李永新  殷春武  惠小健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515-12516,12523
针对农产品物流配送的实际情况,选取交通情况、经济因素、环境因素和其他因素构建了农产品配送中心选址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农产品配送中心选址评价指标权重,然后在评价信息为区间数的情况下,用不确定性多属性决策方法建立了农产品配送中心选址模型;以某市为例,探讨了该模型在农产品配送中心选址上的应用。实例分析结果表明,构建的模型充分考虑了评价过程中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可以使得评价结果更客观,更结合实际,所以评价效果应该较以往的实数评价标度更好。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山西省特色农产品概况,分析了山西特色农产品传统营销模式和电子商务营销模式,包括企业到企业、企业与消费者和个人与个人之间3种。指出了山西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仍存在观念滞后,电子商务化水平不高,质量问题频出,商家信用受损,模式选择存在偏差致使营销失败等问题,就如何优化山西特色农产品营销模式提出几点建议,对推动特色农产品"走出山西,走向全国"有现实性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小型农业企业电子商务成熟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中小型农业企业电子商务成熟度的概念,建立了评估中小型农业企业电子商务成熟度的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括基础设施、交易流程、运营管理、交易安全4个一级指标,下设硬件设备、计算机网络、电子采购、物流配送、供应链管理、客户关系管理、支付安全等11个二级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级指标的权重,构建了中小型农业企业电子商务成熟度模糊综合评价的数学模型。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相结合的中小型农业企业电子商务成熟度评价方法的合理性与可靠性。  相似文献   

15.
当前"互联网+"背景下,坚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催生出农产品电商形式的经济贸易,助推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增长。运用SWOT分析法从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两个方面分析安徽省农产品电商的发展,可以发现,安徽省发展农产品电商存在标准化程度低、竞争力不足、基础设施不完善、信息平台水平不高、信用体系不完善、物流环节风险较大等劣势,但也有着区位、市场、互联网经济、网购量大等优势。安徽省应该通过推进和完善农产品标准化建设、大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构建农产品电商信用评价体系、完善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等措施,推进农村电商发展。  相似文献   

16.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3):134-136
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特色农产品已从传统的线下销售发展到今天的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销售模式。以宿州特色农产品为例,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分析消费者对宿州特色农产品购买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消费者年龄、文化程度、对原产地的关注、网络促销、对品牌的评价、对质量安全卫生的评价等因素是影响消费者购买的显著性影响变量。从政府、企业两个角度提出了相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农产品电子商务是促进农产品营销与流通的重要手段。随着网购生鲜农产品日渐成为常态,如何进一步增强消费者网购生鲜农产品的意愿,提升生鲜农产品网络交易规模,对推进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生鲜农产品网购行为意愿的理论研究与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的营销决策提供参考,基于UTAUT理论模型,综合生鲜农产品特质与电子商务服务特性,利用201名生鲜农产品网购消费者的问卷调查数据,建立整合模型对消费者网购生鲜农产品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网购生鲜农产品的消费者以年轻人为主,学历主要为本科,职业身份主要为企业员工,收入水平中等。产品质量维度的新鲜和安全对消费者网购生鲜农产品意愿的影响不显著;电子商务服务维度中的信息质量、客户服务、物流服务均对消费者网购生鲜农产品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其是影响消费者网购生鲜农产品意愿的关键因素。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企业应着力提高网站信息质量,注重提升客户服务质量,增进与消费者的交互关系,持续完善物流服务,以增强消费者网购生鲜农产品意愿,增加企业利润。  相似文献   

18.
茹玉  史珍妮  李凡  徐韬  王震  陈黎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2):13568-13569,13626
笔者介绍了果类特色农产品流通产业链的概念,并以电子商务网络为平台,构建了基于网上交易的果类特色农产品流通的新型产业链。围绕该产业链的生产加工环节、网上展示与交易环节、交易后服务环节遇到的标准化问题,提出了相对应的解决方案:在生产加工环节,应集中规模化种植;因地制宜地采摘和贮存;进行凸显品牌特色的绿色包装;建设果类农产品协会。在网上展示与交易环节,规范平台身份认证,完善认证技术和制度;注重产品展示统一化,信息丰富多元化;加强洽谈的专业化,体现沟通的差别化;定价综合化,参考因素多样化;准入条件法制化,账户管理差别化。在交易后服务环节,要不断拓宽物流业务范围,注重科技投入;以顾客为中心,制定特色服务标准子系统;建立明确的信用评价标准和严格的失信惩罚机制;实施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完善监控机制。  相似文献   

19.
由于当前缺乏针对农产品的运输模式综合指标体系研究,我国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成本消耗和损耗巨大。本文通过对农产品特征的分析,构建出适合农产品运输模式的综合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对该体系进行了多目标综合评价,提出经济能力、敏捷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等三个因素对农产品运输模式的选择决策起到重要作用。运输成本、时间和距离作为关键评价指标可实现对具体农产品运输方案的综合评价。该指标体系可改善目前农产品运输过度依赖公路运输的局面,进一步推动我国农产品物流向综合运输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0.
林初有 《农业网络信息》2013,(12):124-126,131
对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及物流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提出农产品专业物流产业现状薄弱是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并对现阶段加快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