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从1981年赛鸽感染鸡新城疫病原禽副粘病毒1型(A/PMV-1)以来,苏丹、日本、意大利、英国和瑞士等国亦有报道。Alexander(1984)、Eisa(1984)及Maller(1985)等人对该病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证明该病毒在血凝抑制试验(HI)上同鸡  相似文献   

2.
猪细环病毒(Torque teno sus virus,TTSuV)1999年由美国学者报道,随后多个国家都相继证实了该病毒在猪群中广泛存在。文章就猪细环病毒流行范围、病毒遗传变异、易感动物、传播途径和其致病性最新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犬圆环病毒(Canine circovirus,Canine CV)是2012年首次在美国报道的一种新型哺乳动物圆环病毒。之后,意大利、德国和中国陆续报道检测到该病毒。目前已证实Canine CV可引起犬发生坏死性血管炎和淋巴结肉芽肿,临床表现为出血性腹泻和呕吐等,但该病毒的致病机理尚不清楚。文中主要对Canine CV的检测和致病性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Canine CV的流行病学调查和致病机理研究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了从俄克拉何马城动物园饲喂的一头大捻角羚(捻角林羚)和印度野牛分离的非洲恶性卡他热(MCF)疱疹病毒的特性以及对牛和白尾鹿(弗吉尼亚鹿)的传递。有人报道了从欧洲动物园和从非洲角马和狷羚分离出MCF病毒。由于在健康小角马鼻分泌物中发现病毒,这就是说角马(白尾角马)可以成为MCF病毒(麋羚疱疹病毒Ⅰ型)的主要保毒者。有人言外之意也认为其他外来的反刍动物是该病毒的潜在宿主。以往有关MCF病毒在角马中传递和排出的研究表明,在成年角马产犊期中,新生角马中存在  相似文献   

5.
前言Miller 等(1980)曾报道过该犊牛场犊牛呼吸性疾病流行病学的研究情况。为了研究该场犊牛接种一种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BR)商品疫苗所产生的抗体水平以及疫苗病毒对未接种疫苗犊牛的传播程度而设计了本研究。  相似文献   

6.
帕利亚姆血清群病毒(PALV)在我国广泛流行,给我国牛羊养殖业健康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目前国内尚无PALV核酸检测方法的报道。本研究根据流行于我国的中山病毒(CHUV)、Bunyip Creek virus(BCV)和D’Aguilar virus(DAV)3种血清型PALV的Seg-7保守基因序列,设计针对PALV的群特异性RT-PCR扩增引物,通过反应条件优化,建立了PALV的一步法RT-PCR检测方法,其最佳引物浓度为0.8μmol/L;最佳退火温度为56℃。对该方法进行特异性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可特异性的检测出CHUV、BCV和DAV核酸,而对环状病毒属的蓝舌病病毒、流行性出血病病毒、非洲马瘟病毒和广西环状病毒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对RNA标准品的最低检测限为6.9×10~1拷贝/μL。利用该方法检测血液样品,结果显示该方法检测结果与病毒分离结果基本一致。本研究建立的PALV一步法RT-PCR方法具有特异性强、敏感度高等优点,为开展PALV感染疫病诊断与流行病学研究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7.
正(接上期)5公共卫生安全意义与疫苗研究Mauro等指出:人的TT病毒(TTV,一种肝炎病毒)与其他动物圆环病毒有很多特异的型,尤其是鸡贫血病毒(CAV)。目前尽管只有一个学者报道过在给肝炎(非AG型)患者输血后,能分离出TTV,该病毒也属于动物圆环病毒属,并且在该病例中检测出了猪圆环病毒(PCV)抗体。由于该病毒很广泛地存在于猪体内,人和猪在环境接触、食物链关系等方面联系非常紧密,况且近年来不断出现的具有重大公共卫生  相似文献   

8.
塞内卡病毒A(Senecavirus A,SVA)是一种无囊膜的单股正链RNA病毒,可引起成年母猪水疱性病变,并导致新生仔猪死亡。为建立SVA的快速检测方法,本研究对NCBI发表的40株SVA的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比较,选择保守区域设计了3对引物P1、P2和P3,从中筛选出最佳扩增引物,通过对引物浓度、退火温度、延长时间、循环次数进行优化,成功建立了SVA的RT-PCR检测方法。用该方法检测SVA、脑心肌炎病毒(EMCV)、口蹄疫病毒(FMDV)、猪伪狂犬病病毒(PR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瘟病毒(CSFV)和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无交叉反应,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病毒检测限可达1TCID50,比国外文献报道的检测方法灵敏性更高。用该方法检测山东省的100份猪组织样品,阳性率为2%。本研究所建立的方法特异性强、敏感性高、可靠性好,为SVA的快速检测及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9.
自2012年美国首次报道犬圆环病毒(CanineCV)以来,随后欧洲、北美洲及亚洲等地区陆续从腹泻犬中发现该病毒。犬圆环病毒可感染不同年龄段犬,尤其以幼龄犬感染率较高。该病毒可以感染狼和獾等食肉动物,经常与犬细小病毒发生混合感染,造成犬的出血性腹泻。犬圆环病毒(CanineCV)与其他肠道病毒协同作用,加重胃肠道疾病。然而对于犬圆环病毒病的研究还没有完全深入,论文就目前已知犬圆环病毒病的病原特征与致病性、流行病学、诊断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为犬圆环病毒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1985年英国首次报道了一种新的禽病——火鸡鼻气管炎(Turkey rhinotracheitis,TRT),它是一种急性上呼吸道接触传染性疾病,传播迅速,感染各种年龄的火鸡。从不同地区相似症状的患病火鸡中分离到了不同的病原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支原体和衣原体等,争论不一。直到1986年,Collins等分离病毒成功,才得以确定病原。随后Collins和Cough(1988)对病毒的形态和多肽结构进行的研究表明,该病毒与肺病毒属中牛和人的呼吸道合胞体病毒(RSV)、鼠肺炎病毒(PVM)相类似,但不完全相同。Ling和Pringle(1988)进而证实了这一观点,同时还发现它  相似文献   

11.
牛慢病毒自 1 972年以来已被世人公认。由于该种病毒结构和生物学特性与绵羊梅迪—维斯纳病毒相似 ,起初被认为是牛疑似维斯纳病毒。 1 987年 ,对人免疫缺陷病毒 ( HIV)常规序列分析后 ,该病毒被命名为牛疑似免疫缺陷病毒 ( BIV)。从那时起 ,人们对该病毒的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特性进行了大量的探讨 ,对该病毒的流行病学特征也做了一些研究。对 BIV的研究主要集中在 2个方面 :病毒作为一个独立病原体所起的作用和作为一个基本的免疫缺陷病毒在引起继发感染导致牛群大量发病、造成经济损失过程中的作用。尽管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 ,也发表…  相似文献   

12.
王炜  武华 《兽医导刊》2011,(5):36-39
自1946年人类首次发现和报道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以来,该病毒已被人们认知60多年,在过去的60多年里,经过科研人员和兽医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人类对该病毒的认识不断深入。现已证实,BVDV属于黄病毒科(Flaviviridae),瘟病毒属(Pestivirus)成员,病毒能  相似文献   

13.
王炜  武华 《动物保健》2011,(5):36-39
自1946年人类首次发现和报道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以来,该病毒已被人们认知60多年,在过去的60多年里,经过科研人员和兽医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人类对该病毒的认识不断深入。现已证实,BVDV属于黄病毒科(Flaviviridae),瘟病毒属(Pestivirus)成员,病毒能  相似文献   

14.
猪流行性腹泻(PED)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引起哺乳仔猪腹泻、呕吐、脱水和高致死率为主要特征的一种高度接触性肠道传染病.自1971年首次在英国和比利时报道之后,日本、韩国、加拿大、中国等世界各国相继报道了PED的发生[1-2].该病对全世界的养猪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PEDV属于套式病毒(Nidovirales)冠状病毒科(Coronauiridae)冠状病毒属(Coronauirus),基因组核酸为单股正链RNA,有侵染性,长约28 kb[3].病毒颗粒呈球状,有囊膜和纤突,核衣壳呈螺旋状对称[4].1988年瑞士的首次报道PED病毒在Vero细胞上培养获得成功之后,我国的学者也先后在PK-15、Vero、ST等细胞上进行了该病毒分离的报道.  相似文献   

15.
根据已报道的腺病毒DNA序列,设计合成了1对核苷酸引物,引物间隔约630bp。用该引物对EDS76病毒内蒙古地区分离株(N3、B4)和参考株(AV-127)核酸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均扩增出约630bp的特异性DNA片段。对PCR灵敏度进行测定,该法可检出100pg的样品模板。结果表明,PCR是检测EDS76病毒的一种简便快速、特异性强和灵敏度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鸡禽流感的病因为禽流感病毒(AvianInfluenza Virus,简称AIV)。该病毒属正粘病毒科流感病毒属。英国学者Wilson最早发现,并于1959年分离出禽流感病毒,报道鸡发生了流感。根据历史记载和依据国际兽疫局(OIE)规定的标准,在我国进行的有关检测和检验的结果表明,我国到目前为止,官  相似文献   

17.
西尼罗河病毒新的传播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科学家最近报道 ,西尼罗河病毒 (West Nile Virus)在实验室条件下 ,可进行鸟 -鸟间 (bird- to-bird)传播。此前认为蚊子叮咬是该病毒传播的唯一方式。科学家把感染了西尼罗河病毒的鸟 (乌鸦 ,对该病毒高度敏感 )与健康鸟放在一个严格控制的鸟舍中饲养 ,让它们共同进食和饮水 ,结果发现感染了病毒的鸟在 5~ 8d内死亡 ,同时部分原来健康的鸟也相继感染发病 ,这说明病毒可在鸟与鸟之间传播。此前科学家们曾将感染了病毒的鸟与健康鸟分放在不同的笼子里 ,然后将笼子并排放在一起 ,但没有发现病毒传播的迹象。因此 ,科学家相信病毒不是通…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参照Gen Bank中鸡传染性贫血病毒基因组序列,设计特异引物和TaqM an探针,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建立了能检测鸡传染性贫血病毒的荧光PCR方法,并验证该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结果表明,该方法检测鸡传染性贫血病毒灵敏度可达2.69TCID50/100μL,该法对禽呼肠孤病毒(AR V)、马立克氏病病毒(MDV)、禽白血病病毒(ALV)、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REV)和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本试验建立的TaqM an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可对鸡传染性贫血病毒进行快速鉴别诊断,为鸡传染性贫血的诊断及防控净化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对猪圆环病毒相关疾病(PCVD)疫苗进行的首个研究表明,该灾难性疾病可通过接种圆环病毒(或PCV-2)疫苗得到控制。在英国和德国进行的试验重点研究了在不采取任何措施时给猪农造成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20.
<正> 犬传染性肝炎(Infetious Canine Hepatitis)是由犬传染性肝炎病毒引起的犬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本病在1930年前就有报道。1947年,Rubarth首先对本病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1954年,Cabass等用犬肾细胞首次将本病毒分离成功。1959年,Kapsenberg又通过了交叉补反等证明该病毒属腺病毒属。之后,在病原学、流行病学、病理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