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7 毫秒
1.
高守山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0):54-55,96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长效复合肥对玉米产量及施肥效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用一次深施复合肥比追施尿素增产,增产幅度为5.2%~9.8%。同时比一次深施加长效剂的尿素更增产。深施长效复合肥能提高玉米的生长势,同时降低玉米的空秆率。施用玉米一次深施复合肥能提高肥料的利用率,特别是提高氮肥的利用率;能提高经济效益,可增收507.7元/hm2。  相似文献   

2.
玉米一次深施复合肥施肥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长效复合肥对玉米产量及施肥效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用一次深施复合肥比追施尿素增产,增产幅度为5.2%~9.8%。同时比一次深施加长效剂的尿素更增产。深施长效复合肥能提高玉米的生长势,同时降低玉米的空秆率。施用玉米一次深施复合肥能提高肥料的利用率,特别是提高氮肥的利用率;能提高经济效益,可增收507.7元/hm2。  相似文献   

3.
玉米一次深施复合肥施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长效复合肥对玉米产量及施肥效益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用一次深施复合肥比追施尿素增产,增产幅度为5.2~7.9%。同时比一次深施加长效剂的尿素更增产。深施长效复合肥能提高玉米的生长势,同时降低玉米的空杆率。能提高经济效益,每公顷可增收507.7元/hm2。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设缺素施肥、常规复合肥及玉米专用复合肥8个处理,研究肥料处理对玉米籽粒产量和秸秆生物产量的影响,测定玉米不同部位氮、磷、钾元素的累积量,结果表明:玉米专用复合肥SF1、SF2比空白对照增产籽粒34.9%,比缺素肥料处理增产6.4%~11.1%,比常规复合肥BB肥及PF肥增产1.8%~6.6%。与常规复合肥BB肥及PF肥比较,玉米专用复合肥SF1、SF2当季氮肥利用率提高18%左右,磷肥当季利用率提高5%~7%,钾肥当季利用率提高7%~10%。  相似文献   

5.
对长效复合肥在玉米上的肥效进行了试验 ,结果表明 :玉米施用长效复合肥比普通氯化钾复合肥增产 7.79% ,增收 484.0元 /hm2 ,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山东农业科学》2019,(11):87-91
以腐植酸尿素和腐植酸复合肥为材料,开展田间肥效试验,研究6种腐植酸肥料对玉米产量以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以期为玉米施肥提质增效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并为新型腐植酸尿素/复合肥肥料中添加剂的适宜用量提供数据支持。试验结果表明:与不添加腐植酸的普通尿素/复合肥对照相比,腐植酸尿素和腐植酸复合肥均能增加玉米产量,腐植酸尿素及腐植酸复合肥最大增产率分别为12.97%和11.74%;腐植酸肥料对玉米干物质量的累积也有一定促进作用,尤其是Ⅳ型腐植酸尿素处理和Ⅴ型腐植酸复合肥处理玉米的生物量分别比对照提高9.7%和10.8%;玉米氮吸收量和氮肥偏生产力随腐植酸添加量的不同而异,HA4处理和HA5处理玉米氮吸收量和氮肥偏生产力均较高。综上所述,腐植酸肥料能够增加玉米产量,提高氮肥肥效,且Ⅴ型腐植酸尿素、Ⅳ型腐植酸复合肥处理玉米生物量和氮肥利用率均较高,所以腐植酸在尿素中的最佳添加量为Ⅴ型,在复合肥中的最佳添加量为Ⅳ型。  相似文献   

7.
氮肥深施对作物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应用盆栽试验和15N示踪技术,研究了辽宁省两种主要耕作土壤氮肥施用方法对玉米、水稻产量和肥料利用率影响。结果表明,氮肥深施能显著提高作物产量和肥料利用率。玉米以硫铵深施10或15m,尿素深施10cm时增产效果明显;水稻施硫铵和尿素均以深施15m增产效果最好。两种氮肥表施和施5cm效果不好。旱田流铵和尿素均以深施10或15cm利用率最高,平均达到52.62%;水田施硫铵以深施10或15cm利用率最高,平均达到57.48%,尿素则以深施10cm;。利用率较高。氮肥深施能增加土壤肥料氮残留率,减少氮素损失。  相似文献   

8.
为验正控释肥在玉米上的应用效果,开展了控释尿素与普通尿素混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等氮量条件下,施用70%的控释尿素掺混30%的普通尿素比单纯施用等氮量的控释尿素增产7.3%,氮肥表观利用率约提高15%。施用控释尿素主要通过增加穗粒数和百粒重提高产量。在等养分条件下,施用控释BB肥与施用普通复合肥的玉米产量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结晶有机氮肥在土壤-植株系统中分布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盆栽条件下采用15N示踪方法研究结晶有机肥、尿素和烟用复合肥在土壤植株系统中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 ,结晶有机肥比尿素增产 2 3.1%,比复肥增产 14.6 %,达 1%显著水准。复肥比尿素增产 8.5 %,达 5 %显著水准。烟株全N量 :有机肥处理是复肥处理的 138.6 %,是尿素处理的 145 .7%;而复肥处理是尿素处理的10 5 .1%。从肥料中吸收的N量 :结晶有机肥处理比复肥处理多 2 5 .1%,比尿素处理的多 2 7.9%。从土壤中吸收的N量 :结晶有机肥处理比复肥处理多 47.4%,比尿素处理多 5 8.3%;而复肥处理比尿素处理多 7.4%。N肥利用率 :结晶有机肥处理为 45 .8%,比复肥和尿素处理分别高 9.4和 10 .1个百分点。所施N的回收率 :结晶有机肥处理达 98.3%,比复肥和尿素处理分别高 7.7和 12 .8个百分点 ,而复肥比尿素处理高 5 .1个百分点。结晶有机肥省肥增产的主要原因是剌激作物从土壤N库中吸收了较多N素 ,同时所施N肥的利用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0.
对控氮降磷增钾对提高玉米单产和效益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以磷钾二元肥作底肥,尿素作追肥使用,玉米增产效果显著,分别比尿素作底肥(处理1)、三元复合肥作底肥(处理3)、不施底肥(CK)增产8.4%、7.1%和37.71%。  相似文献   

11.
玉米一次性分层缓释施肥技术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提高肥料利用率,改进和提高全肥一次性施肥技术,研究玉米应用缓释肥一次性分层基施,在整个生育期不追肥,对玉米生长发育、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利用硫包衣尿素的缓释作用和采用一次性分层基施,满足了玉米整个生育期对养分的需要,植株长势良好,比常规分期施肥增产12.1%。此方法打破了常规分期施肥的传统模式,减少因表施造成的肥料挥发损失,肥料利用率超过70%,增加了产量,减少了生产环节,达到“省工省时省费用”的目的,可增加纯经济效益约1600元/hm2。  相似文献   

12.
淮北地区新型玉米专用肥肥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与淮北地区土壤特征和玉米栽培条件相适应的玉米专用肥。[方法]通过设置不施肥(CK)、农民习惯施肥、高氮复合肥和控释尿素玉米专用BB肥4个处理,研究不同肥料及施肥方式对玉米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比对照相比,各施肥处理均能有效提高玉米株高、茎粗、产量、生物量和经济系数,各施肥处理之间产量无显著差异。[结论]从农事操作来看,高氮复合肥和控释尿素玉米专用BB肥更易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玉米氮肥单因素不同施用量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准确掌握玉米氮肥单因子的最佳经济施用量,2009年在湖南省新化县进行了氮单因子6水平玉米田间肥效试验。结果表明:施用氮肥均对玉米有显著的增产作用,增产幅度达6.1%~12.0%;玉米产量随着用氮量的增加逐渐递增。但产量增幅逐步减小。当施N量为20kg/667m2时,均达最大值。  相似文献   

14.
通过新型尿素和普通尿素在小麦、玉米上各2年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作为基肥一次施用,新型尿素不但增加了作物产量,而且肥料利用率也有所提高。在小麦上增产9.55%,氮素利用率提高1.6%-12.6%;在玉米上增产18.75% ,氮素利用率提高4.1%-16.4%,经济效益比较明显。初步表现出具有肥效长和肥料利用率高等特点,有较明显的增产增收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针对燕山丘陵区长期过量施用化肥导致肥料利用率低的现状,研究了有机肥、缓控释尿素、秸秆还田和生物炭与化肥减量配施对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探讨了化肥减量替代的可行性,旨在探索燕山丘陵区春玉米田化肥减量配施技术模式。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的方法,以赤单218为试验材料,设置平衡施用化肥(NPK)、NPK基础上减氮20%(RN)、RN基础上有机肥替代总氮量的20%(RN+OM)、RN基础上缓控释尿素替代总氮量的40%(RN+CRU)、RN基础上秸秆全量还田(秸秆还田)和RN基础上生物炭基肥替代总氮量的20%(生物炭肥)共6个处理,研究燕山丘陵区化肥减量配施对春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减氮配施可以增加玉米产量、玉米叶面积指数和地上部干物质量,对穗粗、穗长、行粒数和千粒重也有积极的影响。减氮配施有机肥条件下,玉米产量最高,相应的产量构成因素穗粗、穗长、行粒数和千粒重也最高,。其次是减氮配施缓控释尿素处理,而秸秆还田和生物炭肥配施处理的表现却并不突出,综合考虑作物产量与环境保护等因素,在春玉米生产中减少氮肥用量、施用有机肥和缓控释尿素可以保证产量,同时还能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值得在生产中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氮肥不同基追比和种类对玉米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33.3%普通尿素基施+33.3%大喇叭口期追施+33.3%抽雄期追施处理表现最佳,产量最高,达8 668kg/hm2。氮素用量减至80%的控释尿素基施处理和控释BB肥基施处理产量分别为8390kg/hm2和8 512kg/hm2,控释BB肥基施处理产量高于控释尿素基施处理,与33.3%普通尿素基施+33.3%大喇叭口期追施+33.3%抽雄期追施处理产量均没有达到1%极显著水平。在施用普通尿素的各个处理中,33.3%基施+33.3%大喇叭口期追施+33.3%抽雄期追施处理的氮肥利用率最高,为39.1%,可见适当的施肥方式能提高氮肥的利用率。控释尿素基施处理和控释BB肥基施处理的氮肥利用率分别为46.8%和49.5%,均高于施用普通尿素的各个处理,控释BB肥基施处理的氮肥利用率高于控释尿素基施处理。  相似文献   

17.
在大田试验条件下,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了5个施氮水平,研究了不同类型尿素及用量对玉米干物质量、叶面积指数、籽粒产量、经济效益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包膜复合肥处理的开花前玉米的地上部干重、叶面积指数与常规尿素处理差异较小,开花后显著高于常规尿素处理,收获时其籽粒产量显著高于常规尿素处理。施包膜复合肥能显著提高玉米的籽粒产量、经济效益及氮肥利用率。  相似文献   

18.
为探求减氮增效技术、实现夏玉米科学施肥,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包膜尿素与普通尿素配施及氮肥减施对夏玉米产量、养分吸收利用和土壤氮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夏玉米施氮显著增产7.53%~16.28%,氮素积累量增加15.66%~29.16%,氮肥利用率为19.66%~42.28%;包膜尿素与普通尿素配施一次施肥,提高了夏玉米灌浆期叶绿素含量(SPAD值),可获得较高产量,且包膜尿素比例越大,氮肥农学效率和利用率越高。本试验条件下,施氮145.6 kg/hm2 (75%包膜尿素+25%普通尿素)基本实现了高产、高效、简化施肥,可在豫北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控释尿素一次性施用的玉米减氮增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田间小区试验,在常规施氮(U100,普通尿素,施氮量250 kg/hm2)基础上,设置普通尿素、控释尿素减量20%(U80和C80)和40%处理(U60和C60),通过测定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氮素吸收和利用效率,结合土壤养分动态和植株光合特征与氮同化关键酶活性,评价控释尿素在玉米减氮增效中的作用。结果表明,氮肥减量20%时玉米产量和氮肥利用率都达到常规施氮水平,其中C80比U80增产14.5%;氮肥减量40%后产量有所降低,减产原因主要是百粒质量降低7.0%~9.5%。与U100相比,减氮20%的光合特征,土壤硝铵态氮水平,谷氨酸脱氢酶(NADH-GDH)、谷草转氨酶(GOT)和谷氨酰胺合成酶(GS)的活性均未显著下降,其中C80的净光合速率和光合氮利用效率比U100显著提高15.0%和24.8%,且C80较U80在提高氮素吸收总量、氮利用率、收获指数、光合氮利用率、酶活性和维持籽粒百粒质量方面更具优势。减氮40%后,U60的酶活性和光合特征与U100相比平均降低31.5%和27.6%,而C60的光合氮利用效率达到常规施氮水平。可见,氮肥减量20%时可以有效维持玉米产量,其中控释尿素一次性施用效果更佳,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