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辽东南局部稻田一种新杂草发生危害严重。鉴定确认为疣草。本文报道了疣草的生物学特性,调查了发生分布范围,探讨了该杂草发生加重的原因。试验了常用除草剂对该杂草的防除效果,筛选出对疣草和稻田其他杂草防除效果良好的化学除草剂。  相似文献   

2.
草害是影响直播水稻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广西直播水稻田杂草的种类主要有稗草、千金子、异形莎草、节节菜等20多种,有两个明显的出草高峰,根据直播稻的耕作制度和杂草发生特点,采取以化学防除为主、农业防除为辅的综合相结合的方法。能提高杂草的防除效果。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南京市江宁区麦田杂草的全面调查,摸清了全区麦田杂草的发生种类和草相变化情况,叙述了麦田杂草的发生规律和主要防除方法,剖析了近年来江宁区麦田杂草防除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防除对策,以期为江宁区防治麦田杂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果园杂草的防除是果园田间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生物防除是当前乃至未来果园杂草防除的主流趋势。而果园以草治草技术是利用生态位原理,筛选适宜的草种种植于果园行间,通过占领空间来抑制杂草的发生,为近年来得到杂草防除研究者的关注。为对果园以草治草技术的研究及推广提供参考,对我国果园生草技术研究现状作进行了综述,并就目前该项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为探明藜麦田禾本科杂草防除药剂的具体防除效果及其对藜麦生长的安全性,特于2021年使用10种杂草防除药剂开展了相关田间试验。结果表明,47%氟醚灭草松、70.5%2甲唑草酮、24%烯草酮、12%烯草酮、15%精喹禾灵和33%二甲戊灵均表现出较好除草效果,但综合考虑药剂对藜麦生长的安全性与对禾本科杂草的防除效果,建议应用12%烯草酮防除藜麦田禾本科杂草。  相似文献   

6.
苎麻是高效经济作物,移栽田杂草发生较多,据试验表明以禾本科杂草为主的苎麻田用都尔防除,以禾本科杂草和阔叶草混生的苎麻田用果尔防除,都有较好的防效和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张燕  王建 《安徽农学通报》2006,12(11):158-159
针对玉米田杂草发生具有种类多、数量大、发生期长、危害重等特点,笔者进行了丙草苄防除玉米田杂草试验,结果表明:丙草苄防除玉米田杂草效果明显。玉米播后苗前用丙草苄1次,总体防除效果可达90%左右,其经济有效的用药量为1875g/hm2,而且对玉米安全无药害,值得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麦类作物杂草防除效果,延缓杂草抗药性产生,减轻除草剂投入成本,本文以调查麦田杂草发生特点与杂草抗药性为基础,通过针对性引进氟噻草胺、吡氟酰草胺等新型除草剂并开展杂草防除试验,初步形成了一套麦田杂草防控新技术,明显提高了麦田杂草防除效果,有利于推进化学农药减量和杂草抗性治理,促进粮食丰产,保护农田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9.
除草剂对棉田杂草群落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1996-1999年连续4年用棉田常用三类除草剂盖草能,乙草胺,草甘膦按常规方法防除棉田杂草,观察一除草剂连续使用后棉田杂种群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连续使用单一除草剂对棉要草种群结构影响显著,盖草能作用后,禾本科杂草的发生量逐年下降,至第四年已不再发生,而阔叶草的发生量在禾本科杂草被防除的当年即迅速上升,且大大超过对照(不用药)杂草发生总量,乙草胺处理能显著控制杂草的发生量,但残存杂草尤其是阔叶杂草逐年增多,到第三,第四年,田间生物量也接近对照,草甘膦连使用后,虽当年除草效果良好,但次年田间杂草发生基数并未得到控制,禾本科草,阔叶草逐年略有上升,且结构有所变化,阔叶杂草上升量略快于禾本科杂草。  相似文献   

10.
随着耕作制度和水稻栽培技术的变革,多年使用同类除草剂,使稻田草相发生了新的变化:多年生杂草危害加剧;湿生型杂草在稻田定相;水生性杂草危害趋轻等。据此,笔者认为,对稻田杂草应采用农业防除和化学防除相结合的措施。化学防除应选用广谱、高效的药剂或复合配方,以达经济、安全、有效之目的。  相似文献   

11.
泰兴市麦田杂草重发原因和防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泰兴市麦田杂草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明确了麦田杂草优势种为硬草、棒头草、早熟禾、猪殃殃;分析了麦田杂草重发的原因,主要是受杂草种群演变及其抗药性、除草剂自身局限性等因素影响;新药剂筛选试验结果表明:3%世玛450ml/hm2防除硬草看麦娘、猪殃殃的效果均达90%左右;麦田杂草防除要采取综合治理对策,充分发挥农业防除与化学防除的互补作用,要立足于秋冬季化除,以草相、茬口布局为依据,因地、因草、因时制宜,选择适宜的除草剂配方,确保化除效果和后茬作物安全.  相似文献   

12.
疣草也叫水三荚、竹叶草,在丹东、大连地区普遍发生,是目前最难防除的水稻田恶性杂草之一。  相似文献   

13.
为明确玉米田杂草发生群落概况和制定科学合理的玉米田杂草农药化学防除技术,以便对指导农民开展玉米杂草防除,降低防除成本,减少农药使用量,开展了山西省玉米田杂草种类调查及其防除技术研究。调查研究表明,山西玉米田杂草种类主要约为17科65种,以马唐、狗尾草、苍耳、画眉草、稗草、田旋花、苣荬菜、藜、马齿苋、反枝苋和狗尾草为优势种群。由于山西省气候少雨干旱、农民科学用药知识缺乏等原因,导致玉米杂草防除效果差,甚至加大药量叠加用药产生药害等问题时有发生。因此,采用科学合理的玉米田杂草农药化学防除技术,可有效开展玉米杂草防除,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避免药害发生。  相似文献   

14.
为给江西省新建茶园的绿色防草控草提供技术参考,对江西省井冈山新城镇黄夏村新植茶园基地中杂草的发生规律及危害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并采用覆盖除草、绿肥控草和机械清草3种处理进行防除,比较不同防除技术对新植茶园杂草的防除效果。结果表明:该基地中有杂草23科46种,菊科和禾本科杂草分别占杂草总的26.09%和19.57%;危害夏季茶树生长的杂草有45种,占总杂草的97.83%,危害茶树生长春、夏、秋季的杂草有13种,占调查茶园杂草总数的28.26%。不同除草方式均能有效抑制杂草的生长,除草效果依次为覆盖除草>绿肥控草>机械清草>对照。建议茶园杂草绿色防控采用覆盖除草、绿肥控草与机械清草相结合进行防除。  相似文献   

15.
为江西省新建茶园杂草的绿色防控提供参考,对江西省井冈山新城镇黄夏村新植茶园基地中杂草的发生规律及危害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并采用覆盖除草、绿肥控草和机械清草3种处理进行防除,比较不同防除技术对新植茶园杂草的防除效果。结果表明:该基地中有杂草23科46种,菊科和禾本科杂草分别占总杂草的26.09%和19.57%;危害夏季茶树生长的杂草有45种,占总杂草的97.83%,危害茶树生长春、夏、秋季的杂草有13种,占调查茶园杂草总数的28.26%。不同除草方式均能有效抑制杂草的生长,除草效果依次为覆盖除草绿肥控草机械清草不除草。建议茶园杂草绿色防控采用覆盖除草、绿肥控草与机械清草相结合进行防除。  相似文献   

16.
针对直播稻田杂草发生特点,提出以苗压草,以水控草等几种杂草防除技术.  相似文献   

17.
为了明确水生蔬菜田杂草萌发规律、发生特点,科学地制定防除策略,经济、有效、安全地将杂草危害造成的损失控制在最低限度,作者于2003-2004年开展了莲藕、慈菇、水芹菜田杂草发生特点和综合防除技术的试验研究,总结出了水生蔬菜田除草配套技术,并进行了大面积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灭草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8.
玉米田杂草具发生种类多、数量大、发生期长、危害重等特点,若不及时防除,往往形成草荒,对夺取玉米高产丰收威胁极大.为探明丙草苄对玉米田杂草的防除效果、安全性及使用技术,我们于1999~2000年在通州市二甲镇进行丙草苄防除玉米田杂草试验,并进行示范推广,取得了理想的除草效果.  相似文献   

19.
辽宁省普遍应用酰胺类、磺隆类、奎啉羧酸类和噁草酮或这些除草剂的复配药剂,对稗草、三棱草、眼子菜等防除效果良好,但对一些杂草防除效果较差。慈菇因球茎和种子繁殖,且种子繁殖萌发期较长,对除草剂敏感的幼苗期也较长,常用除草剂对其防除效果较差,其发生全省均有加重;疣草在辽东发生加重,雨久花在辽河流域发生加重;畦畔杂草发生普遍加重。应用选择性药剂,轮换使用药剂,辅助人工除草减少草籽来源与基数是稻田杂草防除的有效对策。加强杂草发生规律研究和除草剂应用技术研究与推广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20.
通过5 a对五河县麦田主要草相的调查和发生规律及其演变趋势的分析,摸清了该县麦田杂草新的发生特点和变化趋势,指出了农户在麦田杂草防除上存在的误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该县麦田杂草综合防除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