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针对河南某造纸厂初沉池以及好氧段出水的水质特点,根据当地的排放标准,对初沉池出水采用"AB法A段+好氧、厌氧间歇运行"的工艺进行了处理,COD平均去除率达到80%左右,出水COD稳定在200 mg/L左右;好氧段采用不同的"好氧+厌氧间歇运行的方法,COD平均去除率达到85%左右,处理后出水可满足《制浆造纸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544-2008)的排放标准要求,所有企业排放限值为100 mg/L。  相似文献   

2.
指出了实验SBR反应器脱氮除磷适宜运行工况为"进水—厌氧—好氧—沉淀—排泥—闲置"。在运行工况下根据COD、氨氮、总磷去除效果探讨了厌氧时间、好氧时间、pH值、溶解氧与脱氮除磷和有机物去除之间的关系,并确定了最佳运行模式。实验结果表明:污泥驯养10d,氨氮、COD、总磷的去除效果趋于稳定;活性污泥驯养完成后,分析了污泥浓度对于脱氮除磷的影响,选取4个浓度梯度,总体来说,污泥浓度越高,脱氮除磷效果越好但是随着污泥负荷太大也会抑制微生物生长,影响去除效果,所以当污泥浓度为3255mg/L,COD、总磷、氨氮的去除率的去除率最佳,分别为73.33%、98.90%、85.90%;厌氧阶段:pH值先快速下降后缓慢下降,聚磷菌大量释磷,在厌氧3.5h释磷效果达到最佳,在好氧阶段:溶解氧控制在1.05~1.09mg/L,结合实际情况确定最佳好氧时间为4.0h。  相似文献   

3.
采用气浮/混凝/水解酸化/接触氧化的组合工艺对生物柴油废水进行处理.实际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处理效果良好,耐强冲击负荷,出水水质稳定.气浮对油脂的去除率达85%以上,经混凝/水解酸化/接触氧化工艺处理后的出水各项污染物指标化学耗氧量(CODCr)、悬浮物(SS)、氨氮(NH3-N)和总磷(TP)等的去除率不低于90%,...  相似文献   

4.
杨丽华 《绿色科技》2013,(10):159-161
阐述了无动力生态工艺中厌氧生物处理技术、生物稳定塘处理技术和土地处理技术在农业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并介绍了相关的处理机理、设备构筑物、工艺流程等。  相似文献   

5.
以柠檬酸生产废水二级厌氧出水为处理对象进行了厌氧消化处理实验,分别从COD、产气量、挥发性脂肪酸三个方面研究了微量元素Co对柠檬酸废水产甲烷的影响。结果表明:在72h时实验处理结果基本稳定,当Co2+浓度为0.5mg/L时,COD的去除率达到64%,产气效果最好;日产气量最高达到105mL,其中甲烷含量约为56%,单位产甲烷速率为4LCH_4/kg COD,不同浓度的投加量,对柠檬酸废水产气具有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研究竹纤维生物膜载体生物接触氧化处理浙江临安横畈镇污水处理厂厌氧池出水效果,考察水力停留时间(HRT)和气水比对CODCr,NH4+-N,TN和TP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竹纤维生物膜载体反应器12天内即完成挂膜启动;HRT在8~15h范围内,随着HRT增加,CODCr处理效果增强;HRT对NH4+-N,TN和TP的去除效果影响较小;试验范围内气水比对CODCr的去除效果无明显影响,NH4+-N和TN的去除率随气水比的增加显著降低,分别从91.46%和46.12%降低至69.21%和36.43%,TP去除率则随气水比增加从29.18%升高至36.40%。竹纤维生物膜载体生物接触氧化反应器与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曝气池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竹纤维生物膜载体生物接触氧化反应器对CODCr处理效果更好、耐冲击负荷能力更强。因此,采用竹纤维生物膜载体生物接触氧化对活性污泥曝气池进行升级改造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OH法制浆工艺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研究了在氨水中添加少量钾碱作为蒸煮剂的稻草制浆新工艺,系统讨论了蒸煮液的用量和配比,液固化,蒸煮最高温度和保温时间对蒸煮效果的影响,继而确定了适宜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该蒸煮体系对稻草木质素的脱除率达到85.12%,纸浆得率38.12%,通过红外光谱(IR)测定了稻草蒸煮过程中木质素的结构变化,蒸煮黑液中因富含氮、磷、钾和有机质,可作为有机肥料资源用于农业生产,该工艺有望实现禾草类原料制浆工艺的清洁生产。  相似文献   

8.
杉木幼林施肥效果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1992年开始实施的杉木幼林施肥实验表明:杉木幼林施肥效果显著,理想的施肥处理是氮、磷配合处理和氮、磷、钾全肥处理,即每hm2施氮100kg、施磷50kg,在缺钾地区配合钾肥施用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9.
在田间条件下,设置无肥对照、氮磷、氮钾、磷钾、氮磷钾5个处理,研究不同营养元素配合施用对美国红栌叶色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从不同营养元素配施对美国红栌花色素苷含量、叶绿素含量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来看,氮磷钾配合施用促进作用最明显;从不同营养元素配施对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的影响来看,氮磷钾、氮钾配合施用在9月至10月可使该酶活性处于较高值;从不同营养元素配施对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来看,氮磷钾配施的效果明显优于其他处理。综上所述,氮磷钾配合施用是促进美国红栌叶色表达的最优处理。  相似文献   

10.
水生植物用于水体富营养化防治的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了污水厂出水排放的氮、磷是引起受纳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因素,降低污水厂出水氮、磷含量可从源头上降低水体富营养化的风险。利用水生植物进行水体深度脱氮除磷和水体富营养化防治已有很多实际案例。从植物生长富集、植物根系微环境、微生物菌群及化感作用4方面归纳了其防治机理;从水体氮、磷含量、植物物种配置差异、水体温度、水体透明度及微生物丰度等方面概括了其影响因素。结合技术原理及工程经验,从技术差异性、稳定性和生态安全性方面总结了该技术的优缺点,并从植物物种发现、植物耐受阈值完善、物种配置优化及人工生物菌剂强化方面对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12.
催化剂对橙花叔醇异构化反应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钒钼钨酸盐类无机催化剂、原钒酸酯类和原钒酸硅酯类有机催化剂均可对橙花叔醇的催化异构化反应起作用.研究结果表明,3类催化剂中催化效果较好的分别是偏钒酸铵、原钒酸丁酯和原钒酸三苯基硅酯,它们作为单一催化剂均可使橙花叔醇发生较好的异构化反应,金合欢醇的产率分别为37.1%、37.2%和32.0%.在单一催化剂对比研究的基础上,将偏钒酸铵、原钒酸丁酯和原钒酸三苯基硅酯等3种比较好的催化剂进行了多元复配应用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这3种催化剂的复配应用虽然可以轻微提高橙花叔醇异构化反应效果,但未表现出明显的增效和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3.
黄土高原不同林型对土壤物理性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李香兰  田积莹 《林业科学》1992,28(2):98-106
通过黄土高原不同林型对土壤物理性质影响的研究得出:1.两林区各乔木林型下表层土壤砂粒、粗砂粒、中砂粒、细砂粒,各平均含量均为:乔木林地>灌木林地>农地;其剖面平均含量亦是如此;在剖面中的分布,随土层加深,含量降低;2.表层土壤粗粉粒平均含量为:灌木林地>乔木林地,低龄林地>中龄林地>高龄林地,中粉粒与细粉粒之和则是相反;3.表层土壤物理性粘粒平均含量为:乔木林地>灌木林地,高龄林地>中龄林地>低龄林地;4.土壤含水量为:乔木林地>灌木林地>农地。  相似文献   

14.
ABT增产灵增加毛竹产量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ABT增产灵刺激毛竹多长新竹试验,经过3年试验后看出,使用ABT5号增产灵10×10~(-6)的100ml水溶液,10月份浇施发笋母竹竹蔸,效果很好,单位面积新竹成竹率比对照高15.17%,获得投入产出比1:4.3的试验效果,仅此一项每公顷竹林度产值(2年产值)比对照多1750元。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相对变率关联分析法,对滨海地区杨树的树高、直径、单株木材积和材积生长量与主要的土壤化学因子:HCO_3~-,Cl~-,SO_4~(2-),Ca~(2+),Mg~(2+),Na~++K~+,阴离子总量、全盐量及pH值,进行了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滨海地区杨树生长的主要土壤化学因子是土壤pH值,其次为HCO_3~-离子,再次为Ca~(2+)离子,从而为改良滨海土壤及提高造林质量,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甲醛中甲醇含量对低摩尔比脲醛树脂胶性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原料甲醛中甲醇含量对低醛化(低摩尔比)脲醛树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甲醇含量提高,甲醛原料贮存期增长,树脂贮存稳定性提高,但同时导致树脂中游离甲醛升高,板材甲醛释放量上升。树脂用NH4Cl作固化剂适用期(活性期)和固化时间随甲醇含量的升高而缩短,但适用期和固化时间太长,不适合直接做固化剂。而用草酸和10%HCl作固化剂,适用期和固化时间随甲醇含量的升高而延长。对胶合强度的进一步测试表明:原料甲醛中甲醇含量提高,胶合板湿强度和木破率明显下降,当摩尔比(U∶F)为1∶1.1、甲醇含量>6.0%时,杨木芯板胶合强度就达不到GB/T9846-1988标准0.7MPa的要求,柳桉芯板胶合强度也显著HNMR核磁共振谱证实,原料甲醛中甲醇含量高,树脂中水合下降,而干状胶合强度几乎无影响。用400Hz1甲醛含量亦高,—OCH3基也多。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图显示,甲醇含量低时树脂固化成树状物,甲醇含量高时树脂固化成松散状。  相似文献   

17.
漆树酶在漆酚树脂上的固定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介绍了漆酚树脂吸附金属离子后对漆树酶的固定化方法,比较了Fe^3+和Al^3+、漆酚树脂和漆酚-水杨酸接枝树脂对漆树酶的固定化结果显示,漆酚-水杨酸-Al螯合树脂对漆树酶的固定化活力最高,测定了溶液PH,环境温度对固定化漆树酶活性的航固定化漆酶的重作用性。另外,测定了固定化漆树酶的米氏常数,Km=4.9×10^-3,并讨论了Km小于天然漆树酶的米氏常数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天津——人民津度之港”的文化主题,是实现天津市2000年总体规划目标的根本动力和基本价值取向。水陆两栖景观序列的空间构成,从总体上描绘了津门生存空间、结构空间和文化空间的历史、现实和未来;与其相应的水陆两栖园林绿化系列等景观序列。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大津从“河流文化”转向“海洋文化”的灿烂风彩。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一个建筑、桥梁、园林荟萃的新天津必将诞生。  相似文献   

19.
插穗粗度对无花果育苗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花果是第三代新兴水果。为了更好地推动其发展,笔者亲自做了插穗粗度对无花果扦插育苗影响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插穗粗度对无花果扦插育苗的成活率、生长状况及商品苗率均有影响。为大量培育无花果苗.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树种枝叶微观结构对树种燃烧性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选择具有不同抗火能力的亚热带树种来研究树叶和树枝的微观组织结构与燃烧性的关系,分别测定木荷、茶树、油茶、苦槠、女贞、石楠、日本珊瑚树、枇杷、杉木和马尾松等10个树种叶片、叶脉和树枝的组织比,并利用锥形量热仪测定样品的阻火性。结果发现,树叶构造对燃烧性有影响,阔叶树种的树叶结构有利于水分的传输与蒸散,叶脉中木质部比重越大,越有利于水分的传输;海绵组织,栅栏组织与火发生指数之间存在显著的回归关系,茶树、木荷的海绵组织,栅栏组织比值高,抗火能力强。树枝的燃烧性与其结构密切相关。特别是树枝的抗火性与其导管所占比例正相关,木荷、日本珊瑚树的导管比重大,传输水分的能力强,抗火烧能力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