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0 毫秒
1.
陇东烤烟“3414”施肥效果及推荐施肥量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探讨“3414”方案在烤烟施肥中的应用和正宁县烤烟的合理施肥量,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正宁县烤烟“3414”方案的施肥效果和推荐用量。结果表明,当三元二次肥效模型不能对“3414”试验结果进行拟合时,采用一元二次肥效模型拟合,可以较好地反映产量与施肥量之间的关系;氮、磷肥效应函数属典型模型,钾肥效应函数属非典型模型;结合经济效益分析,可以看出本试验条件下当地烤烟种植的经济最佳氮、磷和钾施用量分别为56 kg·hm-2、78 kg·hm-2和270 kg·hm-2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氮、磷、钾肥对水稻(黄华占)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在嘉鱼县头墩农场开展了水稻"3414"肥料效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缺氮相对产量为74.33%,缺磷相对产量为82.55%,缺钾相对产量为75.98%;每667m2施纯氮18.91kg,纯磷6.07kg,纯钾7.51kg时能获得最高产量444.77kg,并参照市场价,得出667m2施纯氮14.72kg,纯磷4.68kg,纯钾6.08kg时,能获得最佳产投比。试验构建了产量关于氮、磷、钾的三元二次方程。  相似文献   

3.
对"庆甜1号"进行了肥效、密度及分期栽培试验,结果表明,正常条件下地膜覆盖种植"庆甜1号"经济合理的氮、磷施用量为N 105 kg/hm2、P2O5 75 kg/hm2;45 000 kg/hm2农家肥和磷肥一次性基施,氮肥的2/3作种肥,1/3作追肥施用方武较为经济合理;最佳种植密度为67 500株/hm2;早春小拱棚育苗移栽和油菜茬复种两种种植模式宜在当地大面积推广,麦茬复种适宜在当地南部川逆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4.
为摸清我市夏玉米作物三要素(氮、磷、钾)肥料养分与作物产量效应关系,参考"3414"肥效试验设计,我们在有代表性的玉米种植区进行了夏玉米氮、磷、钾各因子不同施用量效应试验。初步摸清了我市夏玉米作物产量与氮、磷、钾三要素肥料养分的效应关系,得出了所试区域夏玉米作物的氮肥、磷肥和钾肥养分推荐施用量,为进一步优化我市玉米测土配方施肥肥料养分施肥推荐指标体系,促进肥料养分合理平衡施用和减肥增效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摸清潜江市玉米作物三要素(氮、磷、钾)肥料养分与作物产量效应关系,参考"3414"肥效试验设计,在有代表性的玉米种植区进行了春玉米不同氮肥施用量效应试验。初步弄清了潜江市春玉米作物产量与氮要素肥料养分的效应关系,得出了所试区域春玉米作物的氮肥推荐施用量,为进一步优化潜江市玉米作物测土配方施肥肥料养分施肥推荐指标体系,促进肥料养分合理平衡施用和减肥增效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节水条件下,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氮中量施肥法"(N,P2O5,K2O施用量分另4为190,90,100kg/hm2)、"氮高量施肥法"(N,P2O5,K2O为210,90,100 kg/hm2)、"氮低量施肥法"(N,P2O5,K2O为170,90,100kg/hm2)对饲料稻威优198蔗糖磷酸合成酶(SPS)、蔗糖合成酶(SUS)、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DPase)活性、光合特性以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中量施肥法处理水稻旗叶和粒籽中的SPS、SUS、ADPase活性较高;旗叶净光合作用速率较快;叶和籽粒中蔗糖含量较高,蔗糖转化成淀粉的能力较强.氪中量施肥法处理能显著增加水稻的有效德和籽粒产量,有效穗分别比氮高量栽培法和氪低量施肥法提高了7.70%和10.32%,籽粒产量分别比氮高量栽培法和氮低量施肥法提高了12.02%和8.47%.  相似文献   

7.
再生稻俗称"水稻一种双收",其再生季因米质优、口感好而效益明显。本次试验针对本地再生稻的几种常见的施肥模式进行优化后设置6个处理,研究各种施肥模式下再生稻出芽速度、数量及产量结构的组成。通过对比研究,建议再生稻施肥分两期:第一期在头季稻收割前15d每667m~2施用尿素10kg+普钙15kg作促芽肥,第二期在头季稻收割后15d每667m~2施用尿素10kg作提苗肥。  相似文献   

8.
黄土高原日光温室黄瓜合理施肥用量及优化施肥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氮(N)、磷(P)和有机肥三因素五水平最优设计,在陕北黄土高原进行了日光温室黄瓜N、P和有机肥用量及其肥效反应模式田间试验,求得日光温室黄瓜N、P和有机肥的肥效反应模式,并分析了N、P和有机肥对日光温室黄瓜产量的影响。研究表明:施用有机肥对日光温室黄瓜产量影响最大,N肥和P肥的影响相当;随着有机肥施肥量增加,黄瓜产量还在不断增加,N、P化肥在一定用量范围内有增产效果,用量继续增大时导致黄瓜产量降低。根据黄瓜N、P和有机肥的肥效反应模式,提出在黄瓜目标产量83000~88000kg/hm2之间的N、P和有机肥优化施肥方案:N肥用量809.2~1313.1kg/hm2,P肥用量(P2O5)583.1~978.6kg/hm2,有机肥用量64.0~151.3t/hm2;N∶P2O5为1∶0.72。  相似文献   

9.
为进一步优化水稻配方肥的施肥比例,在咸宁市咸安区向阳湖农场开展了水稻肥料效应试验。结果表明,施纯氮12kg/667m~2、纯磷5.5kg/667m~2、纯钾7.5kg/667m~2,相比习惯施肥能显著提高穗长和穗粒数,增产76.6kg/667m~2,增幅17.3%,增值185.9元/667m~2,产投比为11.1。  相似文献   

10.
试验以新牧4号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 cv. Xinmu No.4)为材料,采用"3414"施肥试验方案,研究氮、磷、钾配比施肥对苜蓿的产量、品质、根瘤菌数量等的影响,以期为苜蓿生产中科学施肥提供参考数据。试验结果表明:配比施肥能够提高苜蓿产量,氮、磷、钾配施的产量均大于对照,合理配比施肥增产高达92.02%;氮、磷、钾配施能够改变苜蓿品质性状,如60kg·hm~(-2)尿素+90kg·hm~(-2)过磷酸钙+30kg·hm~(-2)硫酸钾(N_1P_2K_1)组合,其粗蛋白和粗灰分含量最高,分别为18.45%、9.61%,中性洗涤纤维最低,为28.65%,均与不施肥差异显著;施肥能够促进苜蓿根瘤菌生长,提高养分吸收利用率,如不施肥根瘤数量最少,全氮、全钾含量最高的是N_1P_2K_1,其钾肥的利用效率也最高,为56.77%。综合成本-效益分析认为,试验区一年生苜蓿的最佳施肥配比是60kg·hm~(-2)尿素+90kg·hm~(-2)过磷酸钙+30kg·hm~(-2)硫酸钾。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不同氮、磷、钾施肥模式对秦艽产量及主要药用成分含量的影响,同时探明宝鸡地区秦艽种植的最优施肥方案,通过田间试验,采用3因素2次饱和D-最优设计施肥方案,建立以氮、磷、钾肥施用量为自变量,秦艽产量、龙胆苦苷、马钱苷酸含量为因变量的数学模型,通过模型寻优获得最适施肥区间。根据对氮、磷、钾的单因素效应分析,适宜的氮肥、磷肥施用量可以增加秦艽产量以及龙胆苦苷和马钱苷酸含量,而施用量过高则会产生抑制作用;钾肥对马钱苷酸的影响和氮肥、磷肥相同,但钾肥的施用不利于秦艽龙胆苦苷的积累。氮、磷、钾3种元素对秦艽产量、龙胆苦苷、马钱苷酸含量影响均表现为:磷>氮>钾。对各函数进行频率分析法寻优,得到秦艽产量超过2 100.0 kg·hm-2、龙胆苦苷含量超过7.5%、马钱苷酸含量超过2.0%时的施肥区间为氮(N)147.2~185.1 kg·hm-2、磷(P2O5)92.6~98.9 kg·hm-2、钾(K2O)95.8~134.2 kg·hm-2<...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决新疆地区青贮玉米高产施肥配比问题,本试验以青贮玉米品种“新饲玉11号”为材料,采用3414试验方法,设计了不同的氮磷钾配比,在新疆农垦科学院试验地田间试验研究玉米的氮、磷、钾肥料效应并配置相应的肥效函数,以筛选出适合当地青贮玉米高产的最佳氮磷钾配比.结果表明:供试土壤中有效养分含量丰缺程度为N含量为低水平,K20、P205含量为中水平.14个处理中以N2P2K2处理的产量最高,产量为8066.79 kg·667m-2;用二次回归分析,得出氮磷钾的肥料效应函数方程为:Y=4659.93+ 79.56N-5.06N2+ 101.7P-33.81P2+286.4K-10.28K2+ 24.87NP+ 2.66NK-12.97PK;通过模型寻优得出“新饲玉11号”的最佳施肥量为667m2施N 21kg,P2O5 5 kg,K2O 22 kg,在此配方组合下能够获得最佳产量7692.96 kg·667m-2.  相似文献   

13.
岳池县水稻稻飞虱的发生特点分析及测报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洪 《中国植保导刊》2007,27(12):15-18
广安市岳池县地处四川盆地东部,位于华蓥山西麓渠江同嘉陵江汇合的三角台上,全县南低北高,大部分地区海拔250~500m,常年种植水稻3.6万hm2。主要种植单季中稻,南边部分乡镇蓄留再生稻。水稻一般在3月上、中旬播种,8月中、下旬收获。稻飞虱是本县水稻的主要虫害,一旦暴发,为害非常严  相似文献   

14.
不同施肥水平与组合对玉米生产性能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应用三因素最优设计构造试验方案,研究氮肥、磷肥、钾肥不同水平与组合对玉米产量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磷肥对产量的影响最大,氮肥较小,钾肥居中。氮、磷、钾肥之间存在一定的交互作用,其中氮肥、磷肥间的交互作用较大,钾肥与磷肥间的交互作用较小。在试验范围内,就玉米籽粒产量而言,施肥量投入应为N:149.87~207.07kg/hm2,P2O5:38.23~143.52kg/hm2,K2O:24.63~129.91kg/hm2在此施肥范围内,可预报玉米籽粒产量为4707.5~5616.2kg/hm2。  相似文献   

15.
地面灌溉条件下高产棉田水肥耦合的产量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中棉43号为材料,采用"3414"方案,在新疆沙雅新垦农场,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地面灌溉条件下不同水肥耦合水平对棉花产量的影响,并建立了棉花产量的水肥回归数学模型.结果表明:不同水肥耦合水平对棉花产量都有显著影响;各因素对棉花产量的效应顺序为:施磷量>灌溉量>施氮量;各因素间耦合效应顺序为:氮、磷>氮、水>磷、水;水肥调控的最佳组合为:氮肥用量为545.55 kg/hm2,磷肥用量为199.8 kg/hm2,灌溉量为6 429.3 m3/hm2.  相似文献   

16.
在陕西杨凌选择3个新建大棚,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常规施肥、配方施肥1和配方施肥2)对番茄产量,及番茄种植前和收获后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氮、有效磷、速效钾和电导率等基本性质的影响。与农户常规施肥相比,配方施肥1和2处理氮、磷及钾肥用量分别减少9%~40%、26%~46%和18%~47%时,番茄产量并未显著变化,说明常规施肥处理存在肥料过量施用问题;与种植前相比,种植一季番茄后耕层(0~20 cm)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及速效钾含量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其中有机质和有效磷含量均达显著水平,增加幅度分别为25%和460%;0~100 cm土层电导率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加;0~100 cm土层矿质氮含量显著增加,平均增加幅度为182%;0~200 cm土层硝态氮累积量平均达727 kg/hm2。新建日光温室存在过量施肥现象,由此带来的硝态氮及有效磷在土壤中的大量累积问题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7.
油枯不同施用量对烤烟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结果表明,植烟土壤施入油枯后,可促进烟株的生长发育,增加烟叶的经济效益。每667m2在施纯氮量为6kg[用烤烟专用复合肥,N(氮):P2O5(磷):K2O(钾)=12:10:24]的施肥水平下,施入油枯20kg,可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这对当地的烤烟生产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氮肥运筹对苏打盐碱地水稻养分积累、转运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17—2018年,以粳稻品种垦粳7号和垦粳8号为试验材料,设置5种氮肥运筹方式:不施氮肥(N0)、农民习惯施氮(N1)、平衡施氮(N2)、减氮施肥(N3)和氮肥后移(N4),研究氮肥运筹对苏打盐碱地水稻氮磷钾养分积累转运以及生产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农民习惯施氮相比,平衡施氮和减氮施肥显著提高了齐穗期和成熟期植株氮、磷、钾积累量,而氮肥后移则相反;平衡施氮和减氮施肥提高了齐穗期和成熟期植株氮、磷、钾的转运量和转运效率以及氮、磷、钾收获指数,且以平衡施氮增幅最大,氮、磷、钾转运量分别提高了55.54%、60.03%和40.07%,转运效率分别提高了12.75%、19.72%和14.26%,氮、磷、钾收获指数分别提高了6.04%、5.13%和2.08%。此外,水稻100 kg籽粒吸钾量100 kg籽粒吸氮量100 kg籽粒吸磷量,且均表现为平衡施氮减氮施肥农民习惯施氮氮肥后移不施氮肥,而氮、磷、钾素稻谷生产效率则呈相反趋势。平衡施氮和减氮施肥有利于提高苏打盐碱地水稻养分的积累和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9.
采用测土配方施肥的3414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水稻产量及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土壤的肥料含量较丰富,其中丰缺指标:N丰缺指标为88.3%,P丰缺指标为89.2%,K丰缺指标为95.8%,N、P含量中等,K含量较高。供试土壤的肥料利用率偏低,其中N利用率为25.8%,P利用率为10.2%,K利率为32.8%,对水稻产量的影响依次为K、N、P。该供试土壤偏酸性,供肥能力较高,根据试验结果,结合农户施肥习惯调查,综合各方面因素,肥料推荐模式为:每667m~2施N 2.5 kg,P_2O_5 1.5 kg,K_2O 4.5 kg。  相似文献   

20.
在中等肥力土壤条件下,采用416-A混合设计方法,进行了宁夏灌区春小麦氮、磷、钾、锌肥最佳用量及其配比的田间试验,并对小麦产量、蛋白质产量与氮磷钾锌肥用量之间的函数关系进行了模拟,得出了小麦最高产量、最高蛋白质产量和维持较高蛋白质含量(大于13.5%)的N、P2O5、K2O、Zn的最佳用量及其配比。综合分析认为,欲使蛋白质产量达最高,即产量和蛋白质含量兼优,施氮量以22 kg/666.67 m2为宜,N∶P2O5∶K2O适宜比例为1∶0.45∶0.1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