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施硒量和施用时期相同条件下,设置不同施用浓度处理进行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对水稻植株生长发育没有影响;不同处理对水稻经济形状有影响,施硒处理提高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从而提高产量,产量顺序为Se4 Se3 Se2 Se1 Se0;不同处理对稻米的整精米率有较大影响,施硒处理提高稻米的整精米率,Se3、 Se4处理的整精米率分别为65%和64%,显著高于对照;水稻吸收硒的总体规律是叶片茎秆稻米,不同处理叶片、茎秆、稻米中硒含量均以Se3处理最高,施硒处理稻米硒含量(总硒和有机硒)、有机硒占总硒的比例均稳定达到湖北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富有机硒食品硒含量要求》(DBS42/002-2014);施硒处理水稻植株对硒的利用率较高,为51.26%~64.12%,均超过50%。  相似文献   

2.
为富硒水稻的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对水稻品种陵两优179和米两优89进行不同硒肥处理,观测不同硒肥处理对水稻农艺性状、产量及稻米中硒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基肥中加施一定量的硒肥,对水稻有一定的增产作用,同时也显著增加了稻米中的硒含量。基肥中加施硒肥处理的陵两优179和米两优89有效穗数、千粒重、产量分别较只施基肥处理增加0.10万~0.19万穗/667m2和0.19万~0.62万穗/667m2、0.1~0.3 g和0.0~0.1 g、5.3~125.3 kg/667m2和97.3~108.3 kg/667m2,增产率分别为1.1%~26.0%和20.2%~22.5%。不同的硒肥处理对稻米的硒含量影响较大,能快速有效地提高稻米的硒含量。基肥中加施硒肥处理的陵两优179和米两优89水稻的稻米硒含量分别为0.04~0.16 mg/kg和0.03~0.15 mg/kg。在施用硒肥10 kg/667m2时,陵两优179和米两优89稻米的硒含量分别为0.16 mg/kg和0.15 mg/kg...  相似文献   

3.
硒肥不同施用量对生菜生长品质及硒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有效提高生菜中有机硒含量的肥料筛选和硒肥用量提供参考,进行了亚硒酸钠不同用量(10mg/kg,25mg/kg,50mg/kg)+100mg/kg腐殖酸组配的硒有机-无机复混肥对生菜的生长、外观品质、叶绿素含量以及可食用部位含硒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硒肥对生菜生长起促进作用,随着硒肥施用量的增加,植物生长趋势良好;硒肥用量为25mg/kg时,生菜植株的外观品质、叶片数、植株重量、含硒量等指标均达最佳;硒肥中加入腐殖酸可促进植株对高浓度硒的吸收。  相似文献   

4.
叶面硒肥施用量对稻谷总硒含量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中熟晚粳稻南粳46上,分别以叶面不喷施硒肥和土壤撒施富硒水稻专用颗粒硒肥(硒含量0.15 g/kg,施用量33.8 g/hm2)为对照,研究了叶面施肥方式下液体有机硒肥(硒含量10 g/L)不同施用量(7.5、15.0和22.5 g/hm2)对稻谷总硒含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本研究条件下,叶面硒肥经济施用量为15.0 g/hm2,其通过显著增加穗粒数和千粒重,最终明显提高水稻产量,增产率为7.4%;稻谷总硒含量随叶面硒肥施用量的增大而增加,二者关系式为y=-0.1686x2+11.488x (R2=0.7965),经济施肥量(15.0 g/hm2)条件下的稻谷总硒含量为134.39μg/kg,当叶面硒肥施用量为34.1 g/hm2时稻谷总硒含量达到最大值195.69μg/kg;叶面喷施的硒肥增效率明显>土壤撒施,叶面经济施肥量条件下的硒肥增效率为5.2。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不同硒肥对马铃薯产量、硒含量及品质的影响,为富硒马铃薯的生产提供依据。【方法】选用马铃薯“早大白”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用量(0(CK),1.5,3.0,6.0,10.0 mg/kg)硒酸钠硒肥、亚硒酸钠硒肥、生物炭基硒肥、保水缓释硒肥4种硒肥进行盆栽试验,研究4种硒肥对马铃薯产量、硒含量及淀粉含量的影响。【结果】硒肥用量为1.5 mg/kg(除亚硒酸钠硒肥外)时马铃薯产量增加,之后随着硒肥用量增加马铃薯产量降低;随着硒肥用量的增加,马铃薯总硒含量和有机硒的转化率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综合考虑马铃薯的产量、总硒含量及有机硒的转化率,硒肥用量以3.0 mg/kg为宜。在适宜硒肥用量3.0 mg/kg时,4种硒肥不会影响马铃薯淀粉的累积。【结论】4种硒肥中,生物炭基硒肥、保水缓释硒肥对马铃薯的增产效果优于硒酸钠硒肥、亚硒酸钠硒肥,硒肥用量以3.0 mg/kg为宜。  相似文献   

6.
以大白菜为载体,用叶面喷硒和土壤施硒2种方式处理大白菜品种,结果表明,施硒提高了大白菜体内总硒、无机硒和有机硒的含量,且大白菜含硒量随着硒处理浓度的增大而升高,有机硒转化率随着硒处理浓度的增大先升高后降低.施硒提高了大白菜的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以及铁含量,改善了大白菜的品质.低浓度硒处理降低了大白菜总蛋白质的含量,但随着硒浓度的进一步增加大白菜体内的总蛋白质含量又逐渐升高,并大于对照.从获得生物产量和高硒产品的日的出发,大白菜的补硒技术为叶面喷施浓度<20mg/L,土壤施用硒肥<0.5kg/hm2.  相似文献   

7.
采用不同浓度Na2SeO3进行大蒜叶面喷施的田间试验,以研究大蒜对硒的吸收、转化和硒对大蒜产量、品质等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叶面施硒可明显提高大蒜中总硒、有机硒和无机硒含量,并且有机硒转化率与硒浓度增加呈正比,其总硒、有机硒和无机硒在最高硒浓度(1000mg/kg)达最高,分别是CK的6.5、7.8和2.0倍。大蒜产量在0.5、10mg/kg浓度较CK增加,其后产量降低。施硒促进大蒜对Mg的吸收,而K、P、Fe在一定硒浓度(0.5、10mg/kg)有不同程度提高。因此,在此试验条件下,既能增加大蒜有机硒含量和产量,又可适当提高其营养品质的叶面施硒浓度,以不超过10mg/kg为宜。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土壤中施用不同量硒肥(亚硒酸盐和硒酸盐)对番茄生物量、不同部位硒含量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为生产优质的富硒番茄和开发其他富硒蔬菜品种提供参考。【方法】供试番茄品种为金美丽娜,采用盆栽试验,通过在土壤中拌施0.5,1,2和5 mg/kg亚硒酸钠和硒酸钠溶液对番茄进行硒生物强化,以不施用硒肥处理作为对照,测定不同处理成熟番茄的果实生物量、不同部位(果实、茎下部、茎上部、叶下部、叶上部和根)硒含量,以及果实品质参数(有机酸、可溶性糖组成及其含量,维生素C含量等),比较2种硒肥对番茄的硒生物强化效果。【结果】与对照相比,土壤中施用2种外源硒均增加了番茄果实生物量。与对照相比,0.5~5 mg/kg外源硒均显著增加了番茄果实的硒含量(P<0.05),且当土壤中施用硒肥量相同时,硒酸钠处理番茄果实的硒含量极显著高于亚硒酸钠处理(P<0.01)。各施硒处理番茄茎下部、茎上部、叶下部、叶上部和根中硒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且这5个部位的硒含量均随外源施硒量的增加而显著增高(P<0.05)。外源施用硒肥番茄果实中有机酸的组成(草酸、酒石酸、苹果酸、柠檬酸、琥珀酸)几乎没有变化,各处理番茄果实均以苹果酸和柠檬酸为主,但各有机酸组分含量变化较大。与对照相比,外源施0.5~2 mg/kg硒均可显著提高番茄果实中的果糖和葡萄糖含量。与对照相比,土壤中施用0.5~2 mg/kg亚硒酸钠和硒酸钠后,番茄果实总有机酸、总可溶性糖、维生素C 含量及糖酸比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土壤中施入0.5~2 mg/kg硒酸钠既可确保硒富集效果,又能提高果实品质。基于人体健康的考虑,推荐以在土壤中施用0.5 mg/kg硒酸钠的方式进行番茄的硒生物强化。  相似文献   

9.
生产富硒稻谷的硒肥施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三系杂交水稻Ⅱ优7号和川香9838为试材,在大田栽培条件下,设置不同的硒肥叶面喷施时期以及硒肥施用量和施用方式试验,研究生产富硒稻谷的硒肥施用技术.结果表明:二次枝梗原基分化期和齐穗后6~12 d是籽粒吸收硒元素的关键时期,在这两个时期叶面喷施硒肥可以显著的提高水稻的产量和籽粒中的硒含量,增产的主要原因是促进了结实率的提高,同时千粒重也略有增加;在二次枝梗原基分化期和齐穗后10 d左右两次喷施长沙隆兴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有机富硒液体肥各3000 mL/hm2,稻米产品中硒含量稳定且符合富硒稻米国家标准( GB/T22499-2008).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富硒肥对水稻的降镉富硒效果及对水稻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选择康硒宝有机水溶肥料作为富硒肥,以常规施肥+康硒宝有机水溶肥料作为试验处理,以常规施肥+清水(CK1)和常规施肥不喷水(CK2)作为对照处理,进行了早稻大田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早稻施用康硒宝有机水溶肥料,稻米镉含量为0.172 mg/kg,低于国家限量标准(0.2 mg/kg),比CK1和CK2分别降低0.163和0.165 mg/kg,降幅分别为48.66%和48.96%,差异极显著;稻米硒含量为0.272 mg/kg,接近国家标准的上限值(0.30 mg/kg),比CK1和CK2分别提高294.2%和306.0%,差异极显著;早稻株高、有效穗、实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明显增加;稻谷产量为402 kg/667m2,比CK1和CK2分别增产10.44%和11.05%,差异极显著;经济效益增加64.28~69.40元/667m2.这说明施用康硒宝有机水溶肥对早稻降镉富硒及增产增收效果显著,可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对丰田1号甜玉米施用含硒量为454mg/kg的富硒复混肥,研究甜玉米产量、含硒量及有机硒含量,结果表明:①当施肥量为122kg/667m^2时,甜玉米产量最高,为547kg/667m^2;②当施肥量为130kg/667m^2时,甜玉米硒含量最大,为0.68mg/kg;③当施肥量为145kg/667m^2时,甜玉米有机硒含量最大,为392.48mg/667m^2;④当施肥量为141kg/667m^2时,甜玉米有机硒最大效益为5512元/667m^2;⑤甜玉米最佳硒肥施用量为122~145kg/667m^2。  相似文献   

12.
富硒植物营养素对超级稻产量及稻米硒含量的影响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大田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时期叶面喷施硒植物营养素对超级稻(Y两优1号)产量和稻米中硒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分蘖盛期、始穗期前3 d和灌浆初期各喷施一次750倍水稻型富硒植物营养素的处理产量最高,达到11 317.55 kg/hm2,比对照处理增产865.15 kg/hm2,增产率达到8.28%;其稻米硒含量高达0.74 mg/kg,与其他处理之间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在灌浆初期喷施一次750倍水稻型富硒植物营养素的处理产量次之,为11 139.65 kg/hm2;其稻米硒含量高达0.72 mg/kg.  相似文献   

13.
富硒肥对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进行了硒肥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将富硒肥原液150 g稀释为500~800倍液,于始穗期和齐穗期各喷施1次,可以使稻米硒含量提高,产量达9 558.56 kg/hm2,较未喷富硒肥处理增产8.93%。水稻富硒肥以叶面喷施为佳,用量为2 250 mL/hm2,分2次连续施用。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不同有机硒肥对毛豆植株生长和富硒效果的影响,采用大田试验的方式在毛豆开花期和结荚中后期以叶面喷施的方式施用液体有机纳米硒肥和有机螯合硒肥,分析毛豆植株生长、产量构成和毛豆果实硒含量。结果表明,叶面喷施2种有机硒肥均显著提高了毛豆分枝期、结荚期和成熟期的株高,喷施有机纳米硒显著降低了成熟期毛豆叶片SPAD值,喷施有机螯合硒显著增加了结荚期毛豆叶片SPAD;喷施有机纳米硒能够显著增加毛豆产量,喷施有机螯合硒显著降低了豆粒数、荚粒数、豆粒重等产量构成因素,同时也显著降低产量;喷施有机纳米硒后毛豆果实硒含量为0.45mg/kg;喷施有机螯合硒后毛豆果实硒含量为0.26mg/kg。综上,叶面喷施有机硒肥是增加毛豆果实中硒含量的有效技术手段,喷施相同硒浓度下,有机纳米硒对毛豆植株和富硒的有益作用优于有机螯合硒。  相似文献   

15.
硒肥对谷子产量因子及其籽粒富硒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指导富硒谷子生产中硒肥的合理使用,探究硒肥对谷子生长及其籽粒硒吸收的影响,对谷子叶面喷施不同浓度(15、30、60、120 g·hm-2)的有机硒肥(生物富硒增效剂)和无机硒肥(亚硒酸钠),分析不同硒肥对谷子穗部性状、籽粒硒含量、硒存在形态及叶黄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两种硒肥均可增加谷子的出谷率和籽粒硒含量,无机硒肥效果优于有机硒肥,喷施60 g·hm-2的无机硒肥出谷率达9280%,硒含量达1.09 mg·kg-1。硒形态分析显示,籽粒中的硒主要以硒代胱氨酸和硒代蛋氨酸两种有机形态存在,无机硒肥处理组中两种有机硒的含量均高于有机硒肥处理组。进一步研究发现,两种硒肥对籽粒的叶黄素含量无显著影响。综上认为,无机硒肥亚硒酸钠可作为生产富硒谷子的硒肥,其效果优于有机硒肥。  相似文献   

16.
以富兰德里奶油生菜为试材,通过采后施加浓度为0(CK)、0.25、0.50、1.00 mg/L的4种不同农用硒肥,研究采后施用不同种类及浓度的农用硒肥对植物工厂水培生菜处理24 h后品质及硒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后施用农用硒肥可以提高生菜的品质和硒含量.1.00 mg/L硒元素水溶调理剂处理,硒含量最高(97.38μg/kg),其次是0.50 mg/L螯合硒微量元素水溶肥处理(78.05μg/kg),二者显著高于其他处理;采后施用农用硒肥可提高生菜的根系活力、可溶性总糖、纤维素、淀粉含量,降低硝酸盐、丙二醛含量.对其品质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综合品质最好的是0.50 mg/L螯合硒微量元素水溶肥处理,D值为0.94,其次是1.00 mg/L硒元素水溶调理剂处理(D值为0.77).兼顾叶片硒含量、施肥成本和品质,以0.50 mg/L螯合硒微量元素水溶肥最佳.0.50 mg/L螯合硒微量元素水溶肥采后处理24 h有利于水培生菜叶片富硒,且施肥成本较低,提高了水培生菜的品质及抗逆性.因此,0.50 mg/L螯合硒微量元素水溶肥处理为植物工厂水培生菜采后富硒的最佳农用硒肥及浓度.  相似文献   

17.
水稻硒肥肥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广西正在大力发展富硒农产品,为了更好地开展富硒农产品工作,顺利推进玉林富硒水稻的品牌打造进程,摸清水稻施入硒肥的最佳量、时期、方法,探索水稻施入硒肥后硒含量的效果,实施了硒肥肥效试验。结果表明:水稻喷施硒肥1次后,对产量没有很显著的影响,且产量没有随着硒肥施入量的增加而有很显著的变化;水稻喷施硒肥1次后,其硒含量都增加,且都达到富硒水稻标准(0.15~0.50mg/kg,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且小区(面积20 m2)水稻喷施硒肥4 g对提高水稻硒含量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8.
不同水稻品种的硒富集能力及品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遴选硒富集能力强的优质水稻品种,在安康富硒区域采集土壤和水稻样品进行分析,研究了不同土壤含硒量对稻米硒含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3份水稻品种平均硒含量达0·08 mg/kg,国丰1号品种在对应土壤硒含量达0·82 mg/kg 的最高水平下,稻米中硒含量达最高0·16 mg/kg;品种渝优35对应土壤硒含量达0·31 mg/kg 的较高水平,稻米硒含量却相对最低,仅为0·04 mg/kg;品种 D 优11号在土壤硒含量达0·31 mg/kg 的较高水平下,稻米中硒含量却很高,达到了0·14 mg/kg,说明不同水稻品种对硒的富集能力存在差异,但总体上稻米硒含量随土壤含硒量升高呈增加趋势,有利改善稻米品质。综合品质指标,遴选出 D 优11号和徽优多系1号为品质和硒富集能力较优的品种。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江西省丰城市富硒地区常食辣椒中的硒含量及形态,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几种常食辣椒为试验对象,采用湿法消解和pH为8.6的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Tris-HCL)处理样品,利用氢化物原子荧光法测定辣椒中总硒、无机硒及有机硒含量.结果表明:丰城市富硒地区生产的辣椒总硒含量在0.026~0.046mg/kg,无机硒含量在0.010~0.015mg/kg,有机硒含量在0.018~0.041mg/kg,符合富硒食品的标准,而购于超市的几种本地辣椒硒含量明显低于天然富硒地区.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外源纳米硒和亚硒酸钠对镉污染土壤中水稻的镉吸收、转运和积累的影响,为镉污染农田水稻的安全生产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盆栽试验,以不添加外源硒为对照(CK),设4个外源硒处理,分别为每千克土施用纳米硒0.5和2.5 mg/kg、亚硒酸钠(以硒计)0.5和2.5 mg/kg。于水稻灌浆期测定水稻剑叶叶绿素含量,收获前测定水稻光合指标,收获后测定水稻生物量、产量及水稻根、茎、叶、糙米中镉含量和土壤中镉的形态,计算镉在水稻各部位的分配率和水稻体内镉的迁移率。【结果】与CK相比,纳米硒和亚硒酸钠处理均显著提高收获期水稻剑叶的SPAD值和光合速率(P<0.05,下同);除0.5 mg/kg纳米硒处理对水稻产量无显著性影响外(P>0.05),其余处理的水稻产量均显著提高。外源纳米硒和亚硒酸钠处理均降低土壤中可溶可交换态镉的含量,0.5 mg/kg纳米硒处理效果最佳,可溶可交换态镉含量降低16.0%。外源纳米硒和亚硒酸钠处理能降低镉污染土壤中水稻对镉的吸收、运转和积累,2.5 mg/kg纳米硒处理效果最佳,水稻根镉含量降低26.8%,水稻糙米镉含量降低32.7%,镉从根到茎叶的转移率降低42.7%,差异均达显著水平。【结论】在镉污染土壤中施加适量纳米硒和亚硒酸钠可有效降低土壤中镉的有效性,减少水稻对镉的吸收、运转和积累。每千克土施用纳米硒2.5 mg/kg阻控水稻镉积累的效果较佳,可作为镉污染区水稻安全生产的推荐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