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钾肥施用技术对烟叶钾含量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钾肥的不同施用方法对烟叶含钾量的影响,主要结果是:在本试验的钾肥用量下(按目前优质烟施烟施肥技术N:P2O5:K2O=1:2:3进行计算,烟叶含钾量随施用量增加而增加,高钾用量的叶片含钾量比低钾用量处理的高,证明烟叶的喜钾特性;钾肥作基肥叶片含钾量比部分作追肥的高,这与钾肥的施用位置,施用时期有关,喷施钾肥烟叶含钾量比不喷的要高;证明根外喷施钾肥可以加强烟叶的钾素吸收和积累,是  相似文献   

2.
烤烟钾肥不同施用时期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烤烟钾肥不同施用时期效应的研究杨俊钱晓刚(贵州省烟叶生产购销公司)(贵州农学院)烤烟是喜钾作物,烟叶吸收积累的钾素,远高于其它营养元素。为提高烟叶含钾量,目前人们往往靠增施钾肥量来提高烟叶的钾素含量,诚然增加钾肥量,也可适当增加烟叶的含钾量,但是效果...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索降低烤烟化学钾肥用量的农艺措施,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施用生物钾肥后减少化学钾肥对土壤养分和烤烟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生物钾肥后减少化学钾肥施用量不会降低土壤中速效钾及其他主要养分含量,烟株正常生长发育,烟叶经济效益好,化学成分含量适宜、比例协调,综合两年试验结果,减K2O7%的处理产量和质量等指标均优于其他处理。因此认为,施用生物钾肥后减少化学钾肥用量10%左右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4.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施钾量和基追比对直播和移栽水稻产量和钾肥利用效率的影响,以明确直播水稻和移栽水稻适宜的钾肥施用方式。结果表明,水稻施钾增产效果显著,当钾肥一次性基施时,钾肥施用量为270kg/hm 2的增产效果好于施135kg/hm 2,且钾元素积累量最高,但其钾元素利用率最低。当钾肥用量为135kg/hm 2时,直播水稻钾肥一次性基施与分次施用效果无显著差异,而移栽水稻钾肥分为基肥和穗肥两次施用与一次性基施相比增产效果显著。直播水稻施钾是通过获得较高的穗数以提高产量,移栽水稻施钾则是通过增加每穗颖花数和提高千粒重而达到高产。直播水稻钾肥一次性基施增加的纯收益、钾元素积累量和钾元素表观利用率略高于钾肥分次施用,但差异不显著;而移栽水稻则相反,钾肥分次施用的纯收益较钾肥一次性基施增加1 833元/hm 2,钾肥表观利用率显著高于钾肥一次性基施。研究表明施钾方式对直播水稻和移栽水稻产量提高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存在差异,水稻生产应根据目标产量施足钾肥,建议直播水稻采用钾肥基施,而移栽水稻采用基肥和穗肥并重的运筹方式。  相似文献   

5.
氮钾肥用量对皖南烤烟生长发育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寻求皖南烟区烟叶生产合理施肥的理论依据,设置了不同氮肥用量和不同钾肥用量的田间小区试验,分析了烤烟农艺性状、干物质积累、养分吸收和肥料利用效率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烤烟株高、叶片数、上中下部叶的叶长和叶宽明显增加;烤烟冠根比和各器官干物质积累量增加;烤烟根、茎、叶片的氮积累量和钾积累量增加;氮肥用量和烤烟整株氮含量表现为显著正相关,和烤烟整株氮积累量及钾积累量表现为极显著正相关;氮肥利用率没有变化,而氮肥农学效率和氮肥偏生产力显著增加。随着钾肥用量的增加,烤烟农艺性状没有明显变化;烤烟根系中的氮含量,茎和叶片中的钾含量增加,而整株的干物质积累量、氮积累量和钾积累量无明显变化;钾肥用量仅与整株钾含量表现为极显著正相关;各处理间钾肥利用率相对较低,不同钾肥用量间,以钾肥用量最低处理的钾肥利用率、钾肥农学效率和钾肥偏生产力为最高。在本试验中,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整株的干物质积累和养分积累量持续增加,氮肥利用率上升,施用氮肥增产效果较明显;随着钾肥用量的增加,整株的干物质积累和养分积累量无显著变化,结合烟叶钾含量和钾肥利用率的结果,皖南烟区适宜钾肥用量存在下降的空间。  相似文献   

6.
烟草钾素营养与钾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钾是烟草的品质元素。从钾的生理功能、与烟叶品质的关系、钾的土壤化学以及钾的吸收与分配等方面详细论述了钾的营养生理和土壤化学行为以及中国烟叶含钾量偏低的可能原因。笔者还调查了中国目前钾肥的使用情况,得出结论:目前烟草上使用的钾肥种类主要为硫酸钾和硝酸钾;烟叶含钾量与钾肥施用量呈正相关;钾肥分次追施的效果好于一次性基施;钾肥应该与铵态氮之后施入土壤,并应深施,分层施肥的效果较好;硫酸钾与硝酸钾配施的效果优于硝酸钾。并提出了提高烟叶含钾量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灌水与钾用量及其互作对烤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灌水和钾肥用量及其互作对烤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钾肥用量增加,烟叶产量、产值和上等烟比例都有增大的趋势,灌水和增大钾肥用量都可以不同程度提高烟叶产量、产值和上等烟比例,以施钾的效应较为明显,灌水和施钾对提高烟叶上等烟比例有明显的互作效应。回归分析结果,烤烟产量、产值和上等烟比例的钾肥效应模型均为呈二次曲线,说明在钾肥用量较高时,肥料的增产增质效应趋于降低。从不同钾用量处理烟叶经济性状、化学成分和评吸质量综合分析,湘西烤烟适宜的钾肥用量为240kg/hm2。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种植密度和施钾量对烤烟烟叶中部分品质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在247.5-341.25 kg/hm^2的钾肥施用量范围内,各部位烟叶的钾、总氮、烟碱、蛋白质含量随施钾量的增加而增加,而还原糖、总糖含量则相应减少,烟叶的化学成分比例趋于合理。但钾肥施用量达到390 kg/hm^2后,烟叶的品质稍有下降。随种植密度的提高,各部位烟叶的含钾量、还原糖、总糖含量增加,而总氮、烟碱、蛋白质含量则相应降低,烟叶的化学成分趋于协调。烤烟种植密度行株距为1.1 m×0.5 m,钾肥施用量为292.5-341.25 kg/hm^2对提高烤烟烟叶的品质最为有利。  相似文献   

9.
种植密度与施钾量对烤烟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研究了种植密度和施钾量对烤烟烟叶中部分品质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在247.5~341.25 kg/hm2的钾肥施用量范围内,各部位烟叶的钾、总氮、烟碱、蛋白质含量随施钾量的增加而增加,而还原糖、总糖含量则相应减少,烟叶的化学成分比例趋于合理.但钾肥施用量达到390 kg/hm2后,烟叶的品质稍有下降.随种植密度的提高,各部位烟叶的含钾量、还原糖、总糖含量增加,而总氮、烟碱、蛋白质含量则相应降低,烟叶的化学成分趋于协调.烤烟种植密度行株距为1.1 m ×0.5 m,钾肥施用量为292.5~341.25 kg/hm2对提高烤烟烟叶的品质最为有利.  相似文献   

10.
砂薄地冬小麦-夏玉米轮作施钾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砂质潮土冬小麦-夏玉米轮作施钾效应,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砂质潮土地冬小麦产量随施钾量的增加而增加,以施钾量150kg/hm2(基肥:追肥=5:5)的经济效益最佳,增产822.7 kg/hm2,每公顷增收724.1元,产投比为2.42;玉米生产也以施钾量150kg/hm2分次施用为最佳,增产1368.4kg/hm2,每公顷增收1281.7元,产投比为2.52。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中,施钾量为150 kg/hm2时,两季连续分次施用钾肥经济效益最佳,施钾量为300 kg/hm2时,小麦分次施用钾肥而玉米不施钾肥的经济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11.
有机肥C/N优化及钾肥运筹对烤烟钾含量及香气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大田试验研究了有机肥C/N优化及钾肥运筹对烤烟钾吸收及香气品质的影响。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处理为利用猪厩肥与腐熟花生饼肥混合配制不同碳氮比(m:m)的有机肥,设3个C水平,C1:饼肥420 kg/hm~2,猪厩肥2 250 kg/hm~2;C2:饼肥300 kg/hm~2,猪厩肥3 750 kg/hm~2;C3:180 kg/hm~2,5 250 kg/hm~2;副处理为3个K(K2O)水平,K_低:120 kg/hm~2;K_中:240 kg/hm~2;K_高:480 kg/hm~2。结果表明:C1、C3水平时,随钾用量增加中部叶生物量增加,K_高处理上部叶生物量高于K_低;C3水平时,供钾量对上、中部叶生物量无显著影响;C2水平时,钾量增加提高烟叶生物量;相同碳水平时,随生育进程烟叶钾含量呈降低趋势,随钾量增加呈增加趋势;相同钾供应下,C1、C2对烟叶钾含量无显著性影响;现蕾期、成熟期时,与C1相比,K_中、K_高处理时C2水平增加烟叶钾含量,而C3水平降低烟叶钾含量。不同部位烟叶钾含量为C2C3C1处理;解钾菌在团棵期-旺长期呈增加趋势,现蕾期-成熟期呈降低趋势;K_中、K_高处理解钾菌高于K_低处理;C2水平时,K_中、K_高处理解钾菌随生育期呈增加趋势,且C2水平时K_中、K_高处理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时;K_中、K_高时C3与C1处理时无显著差异,显著高于K_低处理;各处理烟叶常规化学成分在C2处理时K_中、K_高处理中部叶总糖含量25.39%~25.27%,还原糖22.75%~25.73%,总氮1.67%~1.72%,氮碱比0.79,糖碱比10.78~11.80,烟碱含量2.11%~2.18%,表明有机肥碳氮比优化下,钾肥用量增加提高了烟叶中总烟碱、蛋白质及总氮量,改善糖碱比及优化氮碱比值,增加烟叶中钾离子含量;所有处理烟叶中性致香物质种类相同(28种),K_低处理其总量低于K_中、K_高处理,且部位间差异显著;上部叶总量低于中部叶;K_中、K_高处理提高烟叶致香物质总量,C2处理上部叶提高幅度最大。由此可见,通过花生饼肥300 kg/hm~2与猪厩肥3 750 kg/hm~2(中碳水平)的碳氮比优化下,施钾量增加对提高烟叶中性致香物质效果最佳,特别对上部叶。  相似文献   

12.
施钾对缺钾稻田土壤钾肥效应及土壤钾素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在缺钾红黄泥和紫潮泥稻田土壤上进行了施钾对钾肥效应及土壤钾素状况的研究。结果表明,施钾均有利于水稻产量的提高,增产率表现为严重缺钾土壤〉中度缺钾土壤、晚稻〉早稻、紫潮泥〉红黄泥:水稻的吸钾量随钾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土壤钾素亏缺量随钾肥用量的增加而减少,除紫潮泥高量钾处理(施K2O 187.5kg/hm^2)钾素有盈余外,其它处理钾素平衡均为负平衡;在中度缺钾的红黄泥和紫潮泥及严重缺钾的红黄泥上,早稻NPK0(0.0)和NPK1(112.5)2处理速效钾含量较试验前下降,NPK2(150.0)和NPK3(187.5)2处理速效钾含量较试验前有所增加,晚稻收获后4个处理的速效钾含量较试验前均下降:早、晚稻4个处理的缓效钾含量均比试验前低,且随施钾量的增加而下降的量减少,连续4季施钾土壤速效钾和缓效钾含量均比试验前低,连续4季施钾虽可缓解缓效钾下降程度,但没有提高土壤速效钾含量水平。为提高缺钾稻田土壤钾素肥力,发挥钾肥的最大增产效应,在稻一稻复种制中,应采取“早稻轻.晚稻重”的施钾分配原则,且应连续施用。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营养调节剂(NR)和纳米硅(N-Si)对降低烤烟重金属铅(Pb)、镉(Cd)和提高钾含量的作用,在2009—2010年对烤烟施用NR提高烟叶钾含量研究取得成果的基础上,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NR和N-Si配合施用对烤烟重金属Pb、Cd及钾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NR与N-Si配施能显著降低土壤DTPA提取的可吸态Pb、Cd含量,有效减少烤烟对土壤中Pb、Cd的吸收,从而降低烟叶中Pb、Cd的含量;烟叶中Pb、Cd含量均以施NR 46.02 kg/hm2、N-Si 45.00 kg/hm2的处理5含量最低;与不施NR、N-Si的处理1相比,上中下部烟叶Pb含量分别减少了53.4%、30.2%、39.4%;Cd含量分别减少了46.8%、49.7%、54.6%。(2)NR与N-Si配施能显著提高烤烟烟叶钾含量,其中以处理5效果最优,较处理1上中下部叶分别增加了61.4%、42.1%、56.6%,上、中部叶均达到优质烟叶(3%)的含钾量标准。  相似文献   

14.
不同钾肥用量对长绒棉养分吸收、分配和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南疆长绒棉高产区,不同钾肥处理下长绒棉氮、磷、钾的吸收符合Logistic生长函数模型。各处理棉花钾素的吸收集中在出苗后的60~110 d内,在这50 d左右时间内吸收钾的量占生育期总吸收量的近60%。在一定范围内增加钾肥的用量可以促进棉株对氮、磷养分的吸收。棉株对氮、磷、钾的吸收速率均呈一单峰曲线,钾素吸收速率在出苗后80~85 d达到速率最大值;氮素的吸收速率明显高于钾和磷素吸收速率;与氮、钾不同的是,磷吸收峰相对平缓,施用钾肥对磷素吸收速率没有明显影响。吐絮期棉铃中的钾、氮、磷素随施钾量的增加在一定范围内均有所增加,施钾对棉铃的生长发育有一定的影响。氮素分配总体规律和钾素分配一致,施用钾肥对长绒棉磷素各器官的分配影响不大。合理施用钾肥,可以显著提高长绒棉的皮棉产量,明显促进棉株对氮、磷养分的吸收,过量施用钾肥会降低钾肥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旨在评估酸性土壤调理剂与叶面钾肥配合施用对烤烟(Nicotiana tabacum L.)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通过田间试验,分析了单独使用酸性土壤调理剂以及与不同类型钾肥(硫酸钾、磷酸二氢钾和硫酸钾镁)喷施相结合的效果。结果表明,酸性土壤调理剂能显著改善烟株的农艺性状并提升产量。在施用土壤调理剂的基础上,叶面喷施钾肥进一步促进了烟叶的早衰和落黄,提高了上中等烟叶的比例,其中以硫酸钾和磷酸二氢钾处理的效果最为明显。就烟叶品质而言,硫酸钾喷施显著改善了烟叶的外观质量;而磷酸二氢钾处理则在化学成分协调性方面表现更佳。此外,硫酸钾镁喷施显著增加了烟叶中的总糖和还原糖含量。钾含量分析显示,C3F等级烟叶的钾含量得到显著提升,而B2F等级的提升幅度较小。综上所述,酸性土壤调理剂与叶面钾肥的合理配合施用能够有效提高烟叶的产量和品质,为烤烟生产提供了重要的肥料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6.
探究了华南砂泥田土壤有机肥C/N优化下钾肥用量和基追比对烤烟生物量、钾素吸收、土壤有效钾含量及香气品质改善的影响。采用裂区设计,主处理为3个施钾水平,K1(120.0 kg/hm~2)、K2(240.0 kg/hm~2)和K3(360.0 kg/hm~2);副处理为钾肥不同基追比:S1(7∶3)、S2(5∶5)和S3(3∶7)。结果表明:旺长期-成熟期烟叶生物量随施钾量增加而提高,而随钾追肥比例增加,烟叶生物量降低;K2和K3水平下,基追比S1处理成熟期上部烟叶钾离子含量低,但基追比S2和S3处理上部烟叶钾供应充足,表明钾肥后移有利于钾离子从下部叶向中、上部叶转移。随施钾量提高,根际土壤速效钾和缓效钾含量增加;K2水平旺长期、现蕾期根际土壤速效钾含量最高,成熟期时S3基追比处理低于基追比S1和S2处理;K3水平下,根际土壤速效钾在4个生育期内无显著差异。与其他处理相比,K2水平S3处理显著增加烟叶总氮、总烟碱和蛋白质含量,改善糖碱比和氮碱比。K1水平上部叶中性致香物质含量在不同基追比间无显著差异;而K2、K3水平下,基追比S3处理显著提高烟叶(特别上部烟叶)中性致香物质含量,尤其是K2水平下,基追比S3处理烟叶香气质、香气量、浓度最优,劲头适中。综上所述,有机肥C/N优化条件下,华南砂泥田土壤钾肥推荐量为240.0 kg/hm~2,其中基肥(移栽前条施后覆膜)72.0 kg/hm~2,追肥168.0 kg/hm~2(基追比为3∶7),能够有效提高烟叶钾离子含量,并改善烟叶尤其是上部烟叶的品质。  相似文献   

17.
两系杂交早稻田两优402以施氧化钾150kg/hm^2时经济效益最高,可达1163元/hm^2。分蘖期和孕穗期分次施钾比分蘖期一次性施钾增产9.5%。施用钾肥增产的主要原因是增加了水稻的每穗颖花数和千粒重,钾肥可以提高水稻各生育时期的干物质积累,促进水稻生长后期茎鞘干物质转运和延缓水稻叶片的衰老。施用钾肥明显降低了稻米的垩白粒率,施钾肥处理的垩白粒率平均比对照低22.7%。  相似文献   

18.
氮钾配施对玉米产量和土壤钾素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氮磷钾不同配施条件下,钾肥的效应及土壤钾素的变化,结果表明:玉米施用氮、钾肥有显著的增产作用,氮、钾对玉米的影响程度为:N>K,钾素的盈余随钾肥用量的增加而呈上升趋势,施用钾肥对抑制土壤钾素的下降作用明显。郑州潮土区建议施钾量(K2O)为112.5kg/hm2,驻马店砂姜黑土区建议施钾量(K2O)为150kg/hm2。  相似文献   

19.
不同钾肥及配施方式对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钾肥种类及其配施方式对马铃薯钾积累和产量性状等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施硫酸钾相比,硫酸钾与氯化钾配合施用能够提高马铃薯的淀粉含量,促进茎叶中的钾向块茎中转移,增加块茎中钾的积累量和分配比例。与不施钾肥处理相比,施用氯化钾和硫酸钾都能够增加马铃薯块茎产量。基肥和追肥中含有两种钾肥的处理所得块茎的产量和品质都优于单独施用一种钾肥处理,因此马铃薯生产中可以适量施用氯化钾。基肥中氯化钾施用比例不宜超过50%,追肥中氯化钾的施用比例可以大于50%,氯化钾的总施用比例应控制在50%以内。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明适宜的钾肥施用量与施肥时期在提高甘薯产量和品质的同时,实现钾肥的高效利用和优化管理。以优质食用型甘薯徐薯32为试验材料,研究3个钾肥用量(0,150,300 kg/hm2)和3个施钾时期(生长早期即栽插后2周内、封垄期和块根膨大初期)处理对甘薯产量及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生长早期施用钾肥300 kg/hm2时,块根鲜薯和薯干产量获得最高值,分别为36495.0,12175.5 kg/hm2。钾肥不同施用期和施用水平对所测甘薯品质性状影响较大,甘薯生长早期追施钾肥有利于淀粉、麦芽糖和蔗糖的积累;低钾处理有利于淀粉及糖类物质的积累,而高钾处理则有利于蛋白质的积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