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一、试验目的1982年春期以来,杭嘉湖蚕区发生了蚕桑氟化物危害,使蚕茧生产遭到很大损失.近年来通过各有关部门的努力,对排放氟化物的工厂烟囱进行治理并对砖瓦窑等采取季节性停火措施来控制大气的氟污染,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目前部分蚕区的治理面还不  相似文献   

2.
春蚕期氟污染治理系统的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特别是建材工业的发展,大气氟污染日益严重,每年除局部蚕区氟化物中毒从未间断外,大面积氟化物中毒事件也屡有发生。80年代湖州重点蚕区曾发生过两起大面积氟化物中毒事件,1982年春蚕期全市氟化物中毒蚕种8.8万张,损失春茧852t,经济损失456万元;1986年春蚕期全市氟化物中毒蚕种15万张,占总饲养量的73%,损失春茧2900t,经济损失1300万元,进入90年代,大气氟污染不仅对春蚕生产造成危害,而且对秋蚕生产也带来严重威胁,氟污染危害已成为制约湖州地区蚕茧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为此,我们应用推广国内外氟化物研究成果与防治技术的同时,结合本市特点和实际状况,对氟污染成因、防治方法作了进一步研究,建立了春蚕期氟污染治理系统模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氟化物对蚕桑的影响试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正> 大气中氟化物的含量,正在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而日益增加,影响蚕桑生产的事例也在不断增多。因磷肥、铝电解、砖瓦、玻璃、炼铁等生产过程中所排出的各种氟化物污染空气后,会被桑叶吸收积累,蚕儿吃了这种受氟污染的桑叶,会引起急性或慢性中毒,影响蚕茧生产。为了解氟化物对蚕桑的影响及氟在蚕体生态系中的积累和转移情况,我们进行了下列试验。  相似文献   

4.
<正>1982年春蚕期,杭嘉湖蚕区发生大面积氟化物中毒事件,蚕农损失惨重,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1983年开始,蚕茧主产区建立春蚕期桑叶含氟量监测和控制氟化物污染源排放等管理制度,有效地遏制了氟化物对春蚕生产的危害。本文以海宁市1983年至2004年22年来桑叶含氟量监测点的测定数据和相关条件为依据,分析影响桑叶含氟量的主要因素,为今后的蚕期防氟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引进和选用抗氟性强的蚕品种,对氟污染较严重的地区来说,是稳定蚕茧生产的重要途径之一。近年来,杭嘉湖蚕区氟污染严重,成为影响蚕桑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减轻氟化物的危害,我们选用了抗氟性较强的品种,于1996年春期,选择了氟污染较严重的桐乡市羔羊乡和氟污染较轻的嘉兴郊区蚂桥乡分别设点作蚕品种抗氟对比试验。现将试验结构报告如下:1 供试蚕品种抗氟蚕品种繁花×春梅,以菁松×皓月作对照。2 试验方法在蚂桥和羔羊乡各选一农户,设立试验区和对照区,两者的饲养条件及技术处理相同,都采用普通育。无论氟污染严重还是较轻,试验区和对…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一些蚕区的工业日渐发达,氟化物对蚕桑生产的危害也有日趋严重的倾向,由于蚕氟化物中毒而招致失收的事件常有发生。因而,氟化物污染问题已日益引起了蚕桑管理部门以及科研单位的高度重视,不少蚕业工作者业已从预防措施的研究转向了对抗氟蚕品种的选育上,希望能育成抗氟的生产品种,以达到最经济又最有效地预防氟化物危害的目的。为从多角度去探明家蚕抗氟性的机理,作者在研究了家蚕抗氟性的遗传规律、蚕氟中毒后血淋巴中酶活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蚕品种耐氟性能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年来,随着乡镇工业的发展,养蚕区受氟化物污染日益加剧,严重影响了蚕业正常生产。针对这一现状,选育耐氟性能较强的蚕品种,使之能在氟化物污染区正常饲育,显得十分迫切。为此,我组选配了4对耐氟品种,在1995、1996年中秋蚕期作了耐氟性能试验。  相似文献   

8.
蚕茧价格与蚕茧产量波动关系的分析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分析了 1979~ 1995年蚕茧可比价格环比指数和蚕茧产量环比指数的变化趋势、蚕茧可比价格和蚕茧产量对蚕茧可比产值增加的贡献度以及蚕茧产量的价格弹性值的变化。结果表明 ,蚕茧产量对茧价反应的理论滞后期为 4年 ,茧价仍是制约蚕业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 ,它对蚕业生产的刺激作用并未弱化 ,蚕茧价格对蚕业生产的弱波趋势尚未表现。  相似文献   

9.
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经历了一场重大的历史性变革,农业生产形势大好.我省蚕桑生产情况也很好.1982年重点蚕区虽遭受氟化物中毒,春蚕严重减产,但经过各地努力,全年仍取得可喜的成绩.从1978年以来,我省蚕桑生产的情况是:蚕茧产质量不断提高,屡创建国以来最高水  相似文献   

10.
<正> 1 1998年我省蚕业工作回顾 1998年我省蚕业生产,历经严重自然灾害、发种量下降、资金紧缺、蚕茧及茧丝市场大幅度波动、行业极为困难等诸多不利条件,但通过蚕业战线广大职工的艰苦努力,蚕业生产仍取得了好成绩。 一是蚕茧生产、收购实现了恢复性增长。去年全省生产蚕茧170余万担,比1997年增  相似文献   

11.
添氟选育的蚕品种其后代的抗性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以氟化物污染为主的大气污染,对蚕桑生产的危害愈来愈严重,蚕儿受氟化物中毒的事件近年来时有发生,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已经摆到了蚕桑生产较为重要的位置上。要解决这个问题,除了控制污染源外,提高蚕品种的抗氟性也是经济有效的办法。培育抗氟蚕品种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12.
我省主要蚕区之一——珠江三角洲桑基鱼塘区,自一九七九年秋蚕以来,由于社、队工副业的迅猛发展,氟素严重污染了大气,普遍出现氟中毒蚕,导致蚕茧生产大幅度减产。氟污染大气对蚕桑生产危害的广泛性和严重性是前所未有的。顺德县几年来因氟素污染估计损失760多万元;该县的主产区——勒流区,由于氟中的影响,蚕桑生产连年减产,据不完全统计1979—1980两年  相似文献   

13.
在大气中氟化物浓度很低的情况下,植物可通过叶片吸收而在体内累积氟化物。有些植物吸收累积能力很强,叶片的含氟量可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因此,植物常成为大气氟污染对人体和其它生物体危害的中间介质,桑叶即是其中一种,而蚕恰恰又是对氟非常敏感的生物之一,近年来国内蚕区的桑叶受大气氟污染使蚕茧减产的情况陆续发生,今春,著名的杭嘉湖地区,春蚕又因此而蒙受损失。为了掌握田间条件下桑叶对大气中氟的吸收和积累规律,我们以浙江农业大学桑园为主进行了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4.
桑蚕抗氟性选择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陆松 《蚕桑通报》1991,22(3):47-48
七十年代末以后,我国江浙、广东蚕区蚕桑生产受氟化物污染的危害日益严重,引起了蚕业界的普遍关注。对此,人们经多方面的研究提出了若干相应的措施。但在目前氟污染尚未得到有效控制情况下,这些措施对减轻氟化物污染危害的效果都不甚理想。因而,生产上迫切要求在养蚕上采取综合防氟措施的同时,提高蚕品种的抗氟性能。有关桑蚕对氟化物抵抗性的研究,近年来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张远能等(1982)对32个桑蚕品  相似文献   

15.
我市夏秋蚕生产养蚕单产低,蚕茧质量差,蚕农收益不高,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归纳起来主要原因有:气候高温闷热;养蚕基础条件差,技术落后;蚕种质量差,品种不对路,抗逆性差.(绿·萍)×(晴·光)是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通过系统选育的夏秋用蚕品种,抗高温,抗氟化物,茧质好,产量高,制种效果好,适合于长江流域夏秋季特别是氟化物污染严重的地方使用.我市主产蚕区集中于长江流域,且大部分蚕区工厂多,废气排放多,氟化物污染严重.为使这部分蚕区能够夺得稳产、高产,蚕农丰收,特引进(绿·萍)×晴·光)新品种在农村示范,以证明其适应性和抗病、抗氟、抗高温能力的丰产性.现就试验示范技术设计方案及小结分述于后.  相似文献   

16.
<正> 随着乡镇企业的高速发展,大气中氟化物的浓度日益增高,对蚕桑生产的危害也日趋严重。为了减轻氟污染对蚕桑的影响,蚕业界有识之士曾从桑蚕氟中毒机理、桑蚕添食解毒剂、抗氟性蚕品种选育以及对污染源的处理等多渠道进行试验研究并取得一定成效。然而,桑叶受氟化物污染的程度,在不同桑品种之间是否有差异,对此,笔者于1989年及1990年春,对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随着工业特别是乡村砖瓦窑,水泥厂等建材业的迅猛发展,我国重点蚕区氟化物污染蚕桑事件不断发生,不仅影响了蚕茧产量和质量的进一步提高,且已构成蚕丝业生存与发展的一大威胁。现将湖州市1982、1986年两次重大氟污染事件的概况,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作一浅析。  相似文献   

18.
夏秋品种耐氟性比较及耐氟性与虫质的相关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蚕桑生产主要产区的杭嘉湖地区,随着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氟污染桑叶引起蚕中毒,导致蚕茧生产欠收的现象时有发生,为解决这一问题,需要采取综合措施,就蚕品种而言,对现行品种和选配定型的杂交组合进行耐氟性测定,从中筛选出耐氟性强、茧丝质优的蚕品种,应用于氟害地区,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据此,我们于1991年中秋,参考杨  相似文献   

19.
嘉兴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的美称,蚕桑生产历史悠久,目前春蚕生产仍是当地的传统优势产业。但近几十年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排氟企业的增加,氟化物越来越成为影响嘉兴蚕区的主要污染源。本文就浙江嘉兴蚕区春蚕期桑叶含氟量与气象条件的关系进行研究,建立多元回归模式,为今后的分析和预测提供一些理论依据,并提  相似文献   

20.
蚕桑生产受大气污染的危害,七十年代开始顺德县蚕区在砖厂附近的桑园,已有氟素中毒蚕发生。一九七九年十月下旬至年底、八○年的九月底至十二月、八二年的十月下旬至十二月和八三年六月下旬至七月份,全县范围内出现普遍性的氟中毒,导致蚕茧生产的严重减产。一、受害情况全县普遍性的发生蚕氟中毒,其特点:一是面广。全县各蚕区均发生;二是严重。各龄期均受其害,损失严重。几年累计比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