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寒地水稻钵育摆栽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丽敏 《作物杂志》2002,18(6):34-35
钵育摆栽是近几年来在寒地稻区大面积推广的一种旱育稀植技术,是利用带有钵体的塑料育秧盘进行育苗,本田进行摆栽或抛秧。由于秧苗基部带有土坨,在起苗运苗过程中大大减少了对秧苗根系的损伤。因此,插秧后不缓苗,几乎没有返青期,有效地提高了活动积温利用率,对于有效积温略显不足的寒地中晚熟水稻品种来说,作用巨大,意义深远。同时,由于秧苗插植时根部入土浅,有利于秧苗早分蘖、多分蘖,有效地提高了低节位分蘖的利用率,为创高产打下了良好的生理基础。1 栽培管理1.1 置床育苗目前生产上常用的钵育秧盘规格一般为61cm×33cm,孔眼数在240~590个。苗床的尺寸可依据所使用……  相似文献   

2.
经3年试验,研制出利用编织布作隔离层培育机插秧代替秧盘的配套枝术。编织布价廉,所育秩的秧苗素质、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均与盘秧相近,可在农村推广。  相似文献   

3.
水稻壮秧剂在早稻育秧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水稻育苗壮秧剂在江西省早稻育秧上的应用效果和最佳施用量。结果表明,湿润育秧、旱育秧、塑料软盘育秧施用壮秧剂不仅能提高秧苗素质有效地防治秧苗立枯病的发生,而且水稻产量平均增产8.5%。生产上应用时,早稻湿润育秧施用量以60g/m^2为佳,旱育秧壮秧剂的施用量以70g/m^2为宜,塑料软盘育秧壮秧剂每盘的施用量以10g为最佳。  相似文献   

4.
水稻无纺布覆盖旱育苗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岩  吴跃民 《种子科技》2006,24(2):53-53
1 什么是水稻无纺布覆盖旱育苗技术 水稻无纺布覆盖旱育苗技术,是指用水稻育苗专用无纺布取代塑料农膜作苗床覆盖保温材料,培育水稻秧苗的一项实用新技术。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寒地水稻麻育秧膜免秧盘育秧技术对水稻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2022年在黑龙江省7个水稻主产市县开展了寒地水稻麻育秧膜免秧盘育秧技术大面积生产试验。结果表明:该技术具有“六少、五省、四高、三保、两多、两增、一改善、零污染”的特点。对秧苗的株高、根长和茎基宽及百株干鲜重均有促进作用,百株鲜重增加1.00~6.15g、百株干重增加0.13~0.90g,成熟期相差0~2d,增产17.00~62.56kg/667m2,增产率在3.1%~11.4%之间,纯收益增加54.61~186.12元/667m2。  相似文献   

6.
以超级稻II优602为材料,研究了播种量、播期和育秧盘类型等农艺措施对成都平原稻麦(油)两熟区机插稻长龄秧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1)正常播期下超级稻长龄秧在播种后30~42 d,发根力虽有降低,但群体数量减少缓慢,根冠比、茎基宽度、单位苗高干重等指标均有所增加; 而播种后42~54 d,群体数量急剧减少,根冠比和单位苗高干重下降,发根力进一步降低。(2)推迟播期有利于提高苗床秧苗数量,但根冠比、单位苗高干重以及发根力等指标并无明显的提高甚至有所降低。(3)播种量为431.03~554.19 g m-2时有利于兼顾长龄秧群体数量和个体素质。(4)当秧龄超过一定时期(播种后40 d左右)后穴盘育秧的效果更佳,无论进一步延长秧龄还是适当增加播种密度,均减缓秧苗素质和群体数量的下降。以上结果表明,在成都平原旱育方式下机插稻长龄秧的培育播期选择在4月15日左右,播种量选择431.03~554.19 g m-2,秧龄在42 d左右,秧盘选择塑料硬穴盘为宜。  相似文献   

7.
育秧是机插香稻生产中重要的一个环节。为探究不同育秧方式对机插香稻秧苗素质以及生理特性的影响,选用香稻品种美香占2号和象牙香占为材料,采用2种育秧盘(钵苗盘和硬秧盘)、2种育秧基质(稻田土和水稻育苗基质)、壮秧剂处理(以无壮秧剂为对照)搭配组合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壮秧剂处理和育苗基质育秧显著提高了香稻秧苗素质及抗性酶活性。本试验中,最优的育秧方式为基质硬秧盘壮秧剂育秧和基质钵苗盘壮秧剂育秧,这2个处理下秧苗的单株生物量最大,抗性酶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8.
王朝晖 《作物杂志》2004,20(6):31-32
从三个方面浅析了如何利用塑料软盘育种技术来培育理想早稻秧苗。一是选择优良品种;二是提高播种质量;三是加强秧苗管理。  相似文献   

9.
晚稻塑料软盘育秧免耕抛栽,是水稻秧苗抛栽前大田不经犁耙的一种栽培新技术,具有省时、省工、省成本、抢季节、增产、操作简便的特点,在我县已推广应用6年,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  相似文献   

10.
采用湿润育秧,研究了不同育秧方式(秧盘不垫铺麻纤维膜育秧和秧盘垫铺麻纤维膜育秧)和育秧肥不同施用方式(100%秧土混施、50%秧土混施+50%秧土底部撒施、100%秧土底部撒施)下水稻机插秧苗的形态、干质量、根系活力、植株可溶性糖和硝态氮含量、发根力,以探索秧盘垫铺麻纤维膜结合育秧肥底部撒施应用于水稻机插育秧的可行性,以进一步改进麻纤维膜水稻机插育秧技术。结果表明,秧盘垫铺麻纤维膜明显提高了水稻机插秧苗素质,相比秧盘未垫铺麻纤维膜的处理,秧盘垫铺麻纤维膜处理的秧苗表现为秧苗壮实,秧苗根冠比、根系活力、植株可溶性糖含量、发根力均有所提高。育秧肥底部供应提高了秧苗地下部生物量和根冠比,提高了秧苗植株可溶性糖含量而降低了硝态氮含量。随着育秧肥底部撒施比例的增加(从100%秧土混施到100%秧土底部撒施),秧盘未垫铺麻纤维膜秧苗的单株地下部干质量提高了69.2%,根冠比增大了60.3%,可溶性糖含量增加了38.6%,硝态氮含量降低了8.2%;秧盘垫铺麻纤维膜秧苗的单株地下部干质量提高了6.8%,根冠比增加了2.6%,可溶性糖含量增加了41.3%,硝态氮含量降低了7.8%。水稻秧苗根系活力和发根力均在育秧肥50%秧土混施+50%秧土底部撒施方式下达到最高值。研究表明,相比混施于育秧土中,育秧肥底部撒施可以提高水稻机插秧苗素质,可与麻纤维膜很好地结合起来应用于水稻机插育秧。  相似文献   

11.
四、盆底处理通常市售的花盆都有底孔,无法用来栽培荷花,其实这一缺陷完全可以自己解决。笔者通常选常见的塑料花盆,再到早市上购买用于封堵各种破损塑料盆的粘性锡纸(加厚型),将其裁成宽窄明显大于花盆底孔的块,揭开内层黄膜纸,将这张黄膜纸进一  相似文献   

12.
吴文革  陈周前  张文明 《种子》2000,23(6):11-14
为探讨壮禾增浸种培育壮秧的生理机制,本文比较了用壮禾增浸种和用清水浸种对水稻种子生理特性、萌发和成苗等方面的差异以及这些差异在秧苗素质上的反映,分析了浸种时间对种子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用壮禾增浸种适宜时间可提高种子活力指数(SVI)6.1%~16.3%,田间播种成苗率提高5.3%,种子脱氢酶活性和淀粉活性显著增强,分别提高12.4%和13.2%,呼吸强度增加9.9%,种子生根出芽所需营养底物的供给得以加强,而且种子生活力的提高有助于秧苗的生长,秧苗根系发达,且抑制顶端优势,促进横向生长,分蘖发生早而快,叶片叶绿素含量高,光合物质积累多,秧苗综合素质提高。  相似文献   

13.
药剂拌种对直播稻秧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研究以常规稻巴斯马蒂和象牙香占为材料,通过盆栽试验,探讨了拌种剂对直播稻秧苗生长发育和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本试验使用ABT6号生根粉、多效唑以及多菌灵3种药剂按照不同的比例进行混合后,所得药剂在水稻播种前与种子进行均匀搅拌,根据所用拌种剂各成分的含量不同分为拌种剂1号(ABT6号生根粉0.6g、多效唑40g、多菌灵9.4g)和拌种剂2号(ABT6号生根粉0.5g、多效唑40g、多菌灵9.5g),试验设CK(常规播种)、T1(以拌种剂1号搅拌种子后播种)及T2(以拌种剂2号搅拌种子后播种)共3个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在秧苗素质上,T1、T2均可以增加秧苗的茎基宽、根体积、根长、根系表面积和单位苗高干重,具有提高根系活力,矮化株高的作用;在生化特性上,T1、T2处理的秧苗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以及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明显上升,丙二醛含量有所下降;在生理特性上,T1、T2处理提高了秧苗叶片的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光合作用参数上,T1、T2处理的秧苗相对于对照有更高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以及蒸腾速率;在叶绿素荧光特性上,T1、T2处理显著提高了秧苗叶片的最大光化学效率以及相对电子传递效率。总体而言,药剂拌种可以提高直播稻的秧苗素质,增强秧苗的抗氧化性能,提高秧苗的光合作用,促进其物质积累,可以在生产上用于壮秧,为增产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4.
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PT对水稻秧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3个水稻品种为试材,研究了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PT对水稻秧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PT能显著提高水稻秧苗叶片的光合速率,以浓度为30-40mg/L时效果最好;喷施10mg/L的PT能显著提高水稻秧苗的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总叶绿素含量。  相似文献   

15.
探讨秧盘铺垫麻育秧膜对水稻秧苗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其机理。以常规稻‘湘晚籼13’和杂交稻‘Y两优’1号为材料,研究了麻育秧膜的应用对水稻秧苗地上部生长发育和根系呼吸酶活性带来的变化。研究表明,与无膜对照处理相比,秧盘铺垫麻育秧膜处理的秧苗生物量,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硝态氮含量,伤流强度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铺膜处理秧苗根系的整体呼吸代谢水平显著上升,乙醇脱氢酶(ADH)和苹果酸脱氢酶(MDH)活性和对照相比显著提高,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和对照相比无明显差异。‘湘晚籼13号’秧苗各项生理指标和‘Y两优1号’的品种间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说明秧盘铺垫麻育秧膜对水稻秧苗的生长发育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综合简化栽培技术可使油菜秧苗素质提高,苗期对蚜虫,菜青虫及后期对菌核病有防治作用,抗逆性增强,千粒重提高,产量增加。同时,省工,劳动强度降低,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7.
胡朝凤  范辉 《耕作与栽培》2002,(1):35-35,57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旱育秧在不同时期施用烯效唑对秧苗素质、产量、分蘖成穗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烯效唑具有控制秧苗伸长,促进分蘖,提高分蘖成穗和增加穗实粒数的效应,有较明显的增产作用,施用时期以1叶1心喷施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8.
浸种型水稻种衣剂对秧苗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用种衣剂包衣杂交和常规水稻种子,通过不同育秧方式及大田栽培试验,研究了浸种型水稻种衣剂对秧苗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浸种型水稻种衣剂具有促控秧苗生长,增强秧苗 性,抗病性和提高成率,有效穗数及产量等作用,与对照相比,包衣处理成秧率提高8.5-15.5%,增产5.1-8.6%。  相似文献   

19.
针对水稻集中连片经营面积不断增加,秧盘育秧摆盘、起秧用工量大,苗床病害严重,育秧成本高,漏插补苗严重等问题,详细介绍了劳动强度小、晚育早插返青快、资金投入少的轻简、节本、节水、环保的寒地水稻麻育秧膜免秧盘育秧技术。寒地水稻麻育秧膜免秧盘育秧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对实现黑龙江省水稻生产的节本增效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20.
秧田是水稻整个生长过程中的"温床",秧田土质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水稻秧苗素质和稻谷产量。然而,有的农户对秧田的质量重视不够,经常选用肥力差、土壤团粒结构不良、土层浅的田块做秧田;有的甚至连续长期使用同一块育秧田,且用养脱节,导致秧田耕层变浅、土壤板结、养分变少,秧苗出叶缓慢、黄锈根多、分蘖少、长势差、易感病等问题。要想提高水稻秧苗质量,就必须注重秧田的土壤改良与培肥。一、土壤改良与培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创造最适宜水稻秧苗生长的"肥、松、厚"环境。"肥"是指培肥后秧田养分充足,营养成分全面;"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