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非洲猪瘟(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SFV)引起的一种烈性传染病,严重影响畜牧业发展,可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目前对其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其疫苗也处于研究阶段。病毒载体疫苗作为一种经济省时的新型疫苗,免疫效果稳定且安全,可用于递送ASFV免疫原,对于发展ASF免疫防控技术研究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对ASFV病毒载体疫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重点介绍ASFV现有病毒载体疫苗免疫原选择和各病毒载体抗原递呈效果及其免疫原性,为后续ASFV的免疫学研究和病毒载体疫苗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猪乙型脑炎疫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猪乙型脑炎(Japanese encephalitis,JE)是由乙型脑炎病毒(JEV)引起的一种经蚊虫传播的人畜共患病,且是严重威胁人畜健康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的急性传染病。猪是JEV的重要储存宿主和扩增宿主,同时也是乙型脑炎的主要传染源,可引起母猪繁殖障碍和公猪睾丸炎。人是JEV的终末宿主,特别是儿童,感染发病后,死亡率可达25%。目前,仍无有效药物治疗乙型脑炎感染,而其流行区域的扩大及其优势基因型的改变为JEV防控策略带来了新的挑战。近年来,随着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工程的发展,以及对病毒分子结构和功能的深入研究,一些新技术新手段被应用到JEV疫苗研发中,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病毒样颗粒疫苗、嵌合病毒减毒活疫苗、多表位疫苗、DNA疫苗等应运而生。在疫苗制备过程中,培养工艺的优化、病毒抗原的纯化、新型佐剂和耐热保护剂的应用等生产工艺的提升策略,为保障JEV疫苗的质量提供了新方向。文章简述了猪JEV疫苗的使用现状及研发进展,旨在为研制更安全、有效的猪JEV疫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一疫苗的特性一般而言,所谓的菌(疫)苗是将活的减毒或无病原性的细菌(病毒)或用化学药剂杀死的细菌(病毒),所制成的生物药品。不过,我们常将菌苗及疫苗统称为疫苗,它们均有活的和不活化的二种。使用疫苗的目的,在于预防动物疾病的发生,所以它在制造过程中,...  相似文献   

4.
《警犬》2011,(7):45-45
最常见的肝炎病毒包括甲型肝炎病毒(HAV)、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其中丙型肝炎病毒最为凶险,目前医学界对这种病毒尚无全面认识,更没有预防感染此病毒的抗病毒药物和疫苗。然而,最近科学家在狗身上发现了一种和此病毒非常相似的一种新型病毒CHV,为未来攻克HCV带来了希望……  相似文献   

5.
《中国动物保健》2012,14(3):84-84
许多马立克氏病病毒(MDV)毒株的病毒排出率较高,并可以更迅速使鸡致死。研究人员发现,虽然接种疫苗可以提高宿主的期望寿命,但不能显著减少病毒的排出。  相似文献   

6.
科研     
H7亚型重组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研制成功
  9月30日,农业部公布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成功研制出重组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H7亚型,H7N9/PR8株),并通过了新兽药评价,作为应急技术储备。为进一步做好H7N9流感疫情应对工作,及时发现、剔除家禽H7N9流感病毒,保障动物产品质量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农业部制定并实施《全国家禽H7N9流感剔除计划》。在实施剔除计划的同时,农业部积极组织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研制H7N9禽流感疫苗,以备急需。在科研人员的辛苦努力下,成功研制出重组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H7亚型,H7N9/PR8株)。试验结果显示,该疫苗安全,免疫效果良好,可对H7N9禽流感病毒攻击提供有效保护,能够100%阻止病毒复制和排泄,对有效阻断病毒传播、降低病毒高致病力突变风险具有重要意义,一旦疫病防控需要,即可马上使用该疫苗对家禽实施免疫,确保H7N9禽流感可防可控。  相似文献   

7.
猪瘟(CSF)是由猪瘟病毒(CSFV)引起的一种猪的高度接触性、致死性传染病,以发热、白细胞减少、皮肤和粘膜出现大量出血点为主要特征。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传统疫苗接种是控制CSF的重要手段。目前使用的弱毒疫苗主要是中国猪瘟兔化弱毒疫苗、日本GPE-疫苗和法国的Thireval疫苗。我国的猪瘟兔化弱毒疫苗性能稳定、安全、免疫效果好,且无残留能力,是国际公认的唯一安全有效的弱毒疫苗,亦是国内唯一应用的弱毒疫苗。  相似文献   

8.
《中国猪业》2012,(5):70-70
在两个人用轮状病毒疫苗中发现了猪网环病毒1型(PCV1)和2型(PCV2)的基因,我们继续调查PCV1的基因序列是否在其它病毒疫苗中存在。我们用qRT—PCR检测疫苗种毒、散装和成品疫苗,  相似文献   

9.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和新城疫(ND)病毒接种同一鸡胚收取种毒试制IBD、ND二联弱毒冻干疫苗,并按《规程》方法分别检验。结果证明安全、效力均能达到合格标准,两种病毒互相不干扰抗体的产生。  相似文献   

10.
叶兆美 《养猪》2011,(6):101-102
为了解四川地区规模化猪场疫苗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和圆环病毒的污染情况,选取市售蓝耳病疫苗和猪瘟疫苗进行PER检测。结果表明,10份猪瘟活疫苗样品和9份蓝耳病活疫苗样品中,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污染率为10.53%(2/19),圆环病毒2型污染率为10.53%(2/19),所有样品中未检出圆环病毒1型。  相似文献   

11.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和新城疫(ND)病毒接种同一鸡胚收种毒试制IBD,ND二联弱毒冻干疫苗,并按《规程》方法分别检验,结果证明安全,效力均能达到合格标准,两种病毒互相不干扰体的产生。  相似文献   

12.
用细胞结合疫苗(CA)接种的雏鸡对传染性喉气管炎(ILT)可获得很高的免疫保护力,用CA疫苗或无细胞(CF)疫苗接种的雏鸡,可分别在血清中检出病毒中和抗体及IgG和IgMELISA抗体。但在接苗雏鸡的气管冲洗液中未检出抗体,接种CA疫苗的银鸡比接种CF疫苗的雏鸡能产生更明显的抗体应答,抗体效价与ILT强毒攻击产生的保护不呈正相关,皮下接种CA苗或CF苗后,可于接种后1~6天从肝,脾,胸腺,肺或其它  相似文献   

13.
狂犬病疫苗的研究动向张德礼(北京军区后勤部军马防治检验所)近10年来,现代生产技术的广泛应用在狂犬病疫苗研究领域取得了三项重要进展:(1)应用细胞培养技术制备优质狂犬病病毒疫苗;(2)应用生物工程技术研制野生动物狂大病病毒口服疫苗(狂犬病病毒糖蛋白—...  相似文献   

14.
将新城疫病毒V4株与克隆-30株组成复合疫苗,两疫苗株在等浓度(1:500稀释)条件下不存在明显的相互干扰现象,高浓度(1:10稀释)V4株可以抑制低浓度(1:500稀释)C30株致死鸡胚的能力,免疫研究表明,复合疫苗兼顾了两种疫苗株的优点。  相似文献   

15.
应用当地分离的EBS-76EXK2株病毒制备了油乳剂灭活疫苗,并对疫苗做了无菌检验、安全检验和效力检验。在一万多只鸡中的试验结果,证明该疫苗对鸡群是安全有效的;通过为期240天对免疫试验鸡抗体的检测,表明研制的油乳剂灭活疫苗能够保护鸡群不受EDS-76病毒(强毒)的攻击。  相似文献   

16.
应用电镜技术对犬五联疫苗种毒的检查李成(中国农科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哈尔滨,150001)李六金,阎庆润(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安)(辽宁省营口市兽医站,营口)犬五联疫苗种毒包括犬瘟热病毒、犬细小病毒、犬腺病毒、犬副流感病毒、狂犬病病毒。犬瘟热...  相似文献   

17.
应用马立克氏病病毒( M D V)2 型 Z4 株和 3 型 H V T 联合和单独免疫鸡,结果表明,双价疫苗免疫的鸡,其 H V T 病毒血症与单独 H V T 免疫鸡相比,差异不显著,但是联合免疫能诱导机体产生更强的抗 M D V1型的细胞和体液免疫应答。疫苗保护试验进一步证实,双价疫苗明显优于单价疫苗,能显著减少 M D V 强毒在体内生产性感染和潜伏感染的水平,减少 M D 的肿瘤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感染家兔的3种最重要的病毒是:黏液瘤病毒(Myxoma virus.MV)、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Rabbit Haemorrhagic Disease virus,RHDV)和兔轮状病毒(Lapine Rotavirus,LRV)。还有其他病毒(如细小病毒、冠状病毒、腺病毒、嵌杯病毒、类肠道病毒、呼肠孤病毒和疱疹病毒),但他们的发生和致病性可以忽略。 50多年前黏液瘤病首先在欧洲发生,至今还是一个威胁养兔业的难题。近期的研究多集中在MV的100多个基因所编码的结构蛋白和必需蛋白的作用和功能方面,特别是MV免疫调节蛋白(病毒因子和病毒受体、免疫调节和抗凋亡因子),参与对抗宿主免疫系统的抗MV感染反应。在疫区控制黏液瘤病的一种主要方式是使用弱毒疫苗,可以诱导产生体液免疫,但不能提供完全保护。基于对MV免疫调节蛋白的了解,几年内将有一种新的缺失疫苗开始生产和应用。这种疫苗应该更加安全,能诱导更广泛的免疫性,并可以适用于DIVA(区分感染动物与疫苗免疫动物)策略,即通过血清学检测,来确定由家兔检测到的抗Mv抗体是由感染还是接种疫苗产生的。 RHDV是一种不能人工培养的嵌杯病毒,感染家兔导致严重的、致死性肝炎,1984年首次由中国报道。第一个抗原变异株RHDVa于1977年在意大利和德国鉴定。现在,意大利大部分地区都存在.野外流行超过50%。在欧洲,1997~2004年期间,德国、法国、马耳他和匈牙利都有报道。欧洲以外,留尼旺岛、美国和南美洲也有报道,根据NCBI上发表的RHDV基因序列,中国也应该是从1985年开始存在的。最近分离鉴定了一些具有特殊特征的RHDV分离株,根据这些分离株与单克隆抗体的反应.或许可以得到RHDVa亚变异株。 1975~1985年间,大约在欧洲发生RHD10年之前,采集自兔场和实验室健康家兔的血清检测呈RHDV阳性,说明存在一种或  相似文献   

19.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 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swinefevervirus, ASFV)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广泛出血性猪烈性传染病。根据其临床表现分为最急性、急性、亚急性和慢性,家猪和野猪一旦感染强毒株,死亡率可高达100%。虽然目前国外已有商品化疫苗,但其有效性还需进一步验证。因此,研发安全有效的ASF疫苗,从而阻断ASFV的传播依旧迫在眉睫。本文在综述当前ASF灭活疫苗、减毒活疫苗、亚单位疫苗、活载体疫苗和DNA疫苗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提出未来ASF疫苗研究方向及其重点,以期为ASF疫苗的研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自70年代初期以来,由于各种MD疫苗的广泛使用,马立克氏病(MD)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控制。但由于疫苗不可能百分之百的有效保护鸡群安全,加之超强毒马立克氏病病毒(vvMDV)的出现。因此,MD的发生,仍对养禽业带来一定的危害,下面就如何预防及避免MD的发生,谈谈笔者的看法。1MD疫苗的免疫接种1.1疫苗的选择正确地选择和有效地应用高质量的疫苗接种,是现在和将来预防及控制MD的中心战略。某些养鸡场在接种过疫苗的鸡群中又出现MD,给鸡场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加之MD疫苗一般是由供种苗方负责在孵化场对1日龄雏鸡进行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