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鹤望兰叶片矿质营养特性及配方肥对其生长开花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不同株龄的鹤望兰为试材,研究了植株叶片中矿质元素的吸收特性及配方肥对鹤望兰生长开花的影响。结果表明:二、三、四、七、十年生不同株龄的鹤望兰叶片K的含量最高,为23.07~31.81 g/kg,是N的1.22~1.73倍,P的11.25~19.64倍;四年生、七年生处于开花状态的植株叶片P含量为2.05~2.13 g/kg,比二年生、三年生处于营养生长的植株叶片高出30.6%;微量元素B、Fe三年生植株叶片中含量最高,其B的含量比四年生高71.9%,四年生未开花植株叶片B的含量比已开花植株叶片高51.3%;四年生植株叶片Zn的含量比三年生叶片高110%,四年生已开花植株叶片比未开花植株叶片增加98.3%。上述结果表明,鹤望兰是喜K作物,开花对P、Zn元素、营养生长对B、Fe有较高需求。N、P、K(1∶0.5∶1.5)加微量元素Fe、Zn、B组成的配方肥对鹤望兰生长开花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植株分蘖数、花枝数、花枝长度、小花数分别比对照提高2.7株/丛0、.36枝/株、19.6 cm、2.8朵。  相似文献   

2.
野生红三叶种群表型性状变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变异系数、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来自湖北地区25个野生红三叶居群进行表型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表型性状在野生红三叶居群内具有较大程度的变异,其中单株分枝数(33.33%)和单株花序数量(32.25%)变异系数较大;各性状在居群间也具有显著差异性(P<0.01)。主成分分析说明:株高、叶片大小、种子千粒重、总叶柄长度及单个花序小花数是引起红三叶表型性状变异的主要因子;聚类分析表明:25个居群分为3类,第一类包括1个居群,其特点是植株低,单株花序数和单个花序小花数较其他两个类群多,理论种子产量高;第二类包括6个居群,其特点是植株低矮,分枝少;第三类包括18个居群,其特点是植株高大、叶片大,理论牧草产量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澳洲坚果种质资源花序表型性状进行多样性分析,为澳洲坚果种质资源的鉴定评价以及创新利用提供参考。【方法】花序表型性状的观测和描述方法参照《澳洲坚果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和《澳洲坚果种质资源鉴定技术规范》,数据统计分析应用聚类和主成分分析的方法。【结果】40份供试澳洲坚果种质资源中90%种质小花为乳白色、50%种质小花自花序轴基部向顶端依次开放、77.5%种质无批次开花;花序长度的变异系数最大为26.30%,小花长度的变异系数最小为8.60%。聚类分析将40份种质资源在欧氏距离为4.79时分为2个组群,组群内的种质资源以花序长度和小花数量聚类;主成分分析结果将6个表型性状简化为3个主成分(花量、花色、开花顺序因子),解释的总变异为71.752%,更为直观地展现了花序表型特点,其结果与聚类分析基本一致。【结论】澳洲坚果种质资源的花序表型性状存在丰富的多样性,花序长度、小花数量、小花颜色和小花开放顺序是花序表型性状多样性构成的主导因子。  相似文献   

4.
选用甘肃陇南市武都区红芪GAP基地建设规范化栽培示范园两年生红芪植株,在盛花期挂牌标记开花一致的花朵,开花后第10天开始每隔4d采种1次,每次随机采18个花序,测定种子灌浆动态,观测种子发育进程.结果表明:两年生红芪植株7月下旬进入盛花期,花后第10天开始种子鲜质量呈直线上升趋势,质量不断增加.种子百粒鲜质量由花后第10天的0.468 3g上升到第22天的1.062 7g,百粒干质量由0.124 0g上升到0.372 0g,分别增加0.594 4g和0.248 0g.此时种子开始转入灌浆高峰期,持续时间达到33d,花后第38天红芪种子鲜质量开始明显下降直至花后第58天趋近于种子干质量0.611 0g的水平.红芪种子灌浆期间百粒种子干质量和含水量、平均灌浆速率和灌浆持续期之间均达到极显著水平;灌浆过程符合Logistic方程,走势符合"S"型曲线;9月下旬,种皮由青紫色变化成白褐色,种子由青紫色变成红褐色,籽粒开始陆续脱落,种子已经成熟,为适宜采收期,红芪种子开花后58d左右(即秋分前后)采收最佳.  相似文献   

5.
和静县位于新疆天山南坡中段,水质、气候和土壤十分适合甘草生长.引种乌拉尔红皮甘草,两年生可采收鲜甘草1.5吨/666.7米2,三年生可采收鲜甘草3吨以上.生产的甘草色质黄,粉性足,含酸量高,是甘草中的上品.  相似文献   

6.
竹节参林下栽培是其种植生产的最主要途径之一。文章在简述重庆市巫山县竹节参林下栽培基地概况的基础上,从选地、清林、整地、栽种、日常管理、种子的采收、处理与保存及根茎采收、初加工和储藏,并从耕地、林下、野生环境下竹节参生长、质量的差异,竹节参根茎繁殖和种子繁殖优缺点,"多芽"竹节参培育问题,竹节参种子处理技术问题等进行讨论。可为当前各地快速发展的竹节参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小花补血草组织培养与植株再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显示小花补血草幼嫩花序作为组培快繁材料,取材容易,分化成苗效率高,克服了传统种子繁殖造成商品质量下降而茎尖组培取材料又较困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玉竹中甾体皂甙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正交试验,以甲醇为溶剂,采用回流提取法,对玉竹中甾体皂甙提取方法进行优化,并对两年生及三年生玉竹中甾体皂甙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提取时间4 h、提取3次、药液比1∶4(m/V,g∶mL,下同)为最佳提取工艺,两年生玉竹中甾体皂甙含量高于三年生。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30个辣木优良单株家系的花表型性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优良单株家系辣木花之间除了花冠形状之间无差异外,花序密集程度、花冠颜色、花序柄颜色、小花序数、花序长、花序宽、花序柄长均存在不程度的差异;花性状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花序密集程度与花序长、花序宽、花序柄长、小花序数呈显著负相关,与花冠颜色、花冠形状无相关性;主成分分析表明,花序长、花序宽、花序柄长、花序柄颜色、花序密集程度是区分辣木不同家系间最主要的花性状指标;在聚类分析中,基于花的表型性状,将30个辣木优良单株家系分为三大类,花表型性状存在显著差异的家系,在聚类中遗传距离较远。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30个辣木优良单株家系的花表型性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优良单株家系辣木花之间除了花冠形状之间无差异外,花序密集程度、花冠颜色、花序柄颜色、小花序数、花序长、花序宽、花序柄长均存在不程度的差异;花性状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花序密集程度与花序长、花序宽、花序柄长、小花序数呈显著负相关,与花冠颜色、花冠形状无相关性;主成分分析表明,花序长、花序宽、花序柄长、花序柄颜色、花序密集程度是区分辣木不同家系间最主要的花性状指标;在聚类分析中,基于花的表型性状,将30个辣木优良单株家系分为三大类,花表型性状存在显著差异的家系,在聚类中遗传距离较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