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龙稻20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选育的早熟水稻新品种,具有优质、稳产、整精米率高、抗病性强等特点,2015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本文介绍了龙稻20的选育过程及特征特性,并分析其优质及抗性成因,总结其配套栽培技术,包括适期播种,培育壮秧;适时移栽,合理密植;科学肥水利用;病虫草害防治;适时收获等方面内容,以供种植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2.
龙粳4211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以龙丰11848为母本,系选1号为父本,经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的水稻新品种。该品种2019~2020年参加黑龙江省联合体第二积温带晚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产量8446.6kg/hm2,较对照品种龙稻5号增产7.5%;2021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9085.1kg/hm2,较对照品种龙稻5号增产7.9%。该品种具有产量高、米优质、综合抗性强、适应性广等优点,2022年6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3.
<正>龙稻11是以九稻16为母本、空育131为父本,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该品种具有优质高产,分蘖能力强,抗倒伏,耐冷抗病,活秆成熟等特点。1选育过程龙稻11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稻作室以九稻16为母本、空育131为父本,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2004年F_5决选,品系代号为哈04-13。2006~2008年参加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区预备、区域试验,2009年参加全省水稻生产  相似文献   

4.
龙稻20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育出的水稻新品种,2015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为筛选适合呼兰区种植的水稻新品种,自2014年开始我们引进该品种进行试验示范,从连续3年的试验、示范结果看,该品种具有优质、高产、抗病、耐冷、适应性强等特点,适合在本区种植。  相似文献   

5.
为促进水稻新品种松粳56的推广应用,本文介绍了松粳56的选育过程、品种农艺特征特性及主要栽培技术要点。水稻新品种松粳56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以母本沈农199和父本松粳12号配制杂交组合,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品种。2018-2019年参加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8 277.3 kg·hm-2,较对照品种龙稻5号增产4.8%。2020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产量8 780.2 kg·hm-2,较对照品种龙稻5号增产5.5%;2019-2020年连续2年品质性状结果表明,松粳56稻米品质达到国家二级标准。2021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黑审稻2021L0020),松粳56具有产量潜力高、食味好、稻米品质优抗病和抗倒性强等特点,主要适合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区种植。  相似文献   

6.
培育适应的水稻品种,对于黑龙江省水稻稳产增产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研究黑龙江省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的选育,对黑龙江省气候变暖的现实及趋势以及对水稻生产的影响进行分析,以明确气候变暖条件下,农业生产对水稻品种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选育品种要求生育期延长、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协调、功能叶片成活时间长、秆强、穗重、耐寒性强、耐热性强、耐涝性强。  相似文献   

7.
利用人工气候室对黑龙江省主栽水稻品种进行耐小孢子阶段低温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水稻品种耐低温的能力有较大的差异.15℃低温处理7 d,不育率降低幅度由3%增至70%.冷积温每增加1℃,不育率由0.002%增至1.898%.由此鉴定出来的耐小孢子阶段低温的水稻品种有:空育131、龙稻3号以及龙稻6号.而对此期低温较敏感的品种是龙粳11、龙粳13、松粳7号、龙稻7号和垦稻12等.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黑龙江省水稻发展的历史、优质水稻品种选育评价、利用概况及选育进展,指出了其进步点、存在的问题及不足,探讨了改进的措施:黑龙江省水稻育种工作以提高水稻产量为主要目标,同时提高水稻抗性和稻米品质.  相似文献   

9.
[目的]稻瘟病严重威胁黑龙江省水稻的生产,选育和利用抗瘟品种是最经济、安全和有效的措施.了解黑龙江省水稻主栽品种的稻瘟病抗性,明确稻瘟病抗性基因的有效性,为黑龙江省稻瘟病抗病种质资源的选育和利用提供依据.[方法]2018年秋季在黑龙江省水稻主产区采集134株水稻单孢菌株,采用病原物接种鉴定方法对黑龙江省50个水稻主栽品...  相似文献   

10.
寒地水稻新品种绥粳18特征特性及推广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绥粳18为黑龙江省龙科种业集团有限公司选育的早熟、优质、多抗、超高产水稻新品种。2014年1月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审定通过,审定编号黑审稻2014021。该文通过对绥粳18水稻品种的特征特性及黑龙江省水稻种植现状进行分析,衡量其在黑龙江省适宜区的种植推广潜力,为今后寒地水稻新品种的选育及推广提供参考。1选育过程绥粳18,原代号绥锦07783,黑龙江省龙科种  相似文献   

11.
林秀华是个怀揣梦想的育种专家。她用15年时间选育的“三江1号”系列水稻品种,填补了黑龙江省第四积温带早熟品种的空白,被列为“农业部水稻科技入户工程”主栽品种、《黑龙江省高产优质品种区域规划》第四积温带主栽品种;  相似文献   

12.
绥粳8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水稻新品种,于2007年通过黑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其特征特性、产量及抗病表现进行绥粳8号的高产性状分析,表明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病、综合性状好、适应性广等特点,在黑龙江省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3.
龙稻5号是黑龙江省农科院栽培所水稻育种室以牡丹江22为母本,龙粳8为父本杂交育成,原代号为哈99-774,2005年完成国家超级稻验收,2006年审定推广。现将其特征特性及高产优质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为筛选出适合黑龙江省栽培的芽期耐碱品种,试验以46份寒地粳稻品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1∶3质量比的Na_2CO_3+NaHCO_3混合碱液,在水稻芽期对供试水稻品种进行耐碱筛选。对芽长、根长、芽率、根重、芽重5项指标进行相对碱害率计算,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1个水稻品种芽期耐碱性强,其中龙稻17、龙稻22两个品种芽期耐碱性较强;五优稻1号芽期耐碱性最弱。  相似文献   

15.
龙稻21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栽作栽培研究所以东农423为母本,松粳6号为父本杂交,通过系谱法选择,F6株行稳定选育而成,代号哈11417。2015年5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为黑审稻2015003,该品种主要种植区域在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及第二积温带上限。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省是我国最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在粮食连年丰收高产的大背景下,结合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水稻直播轻简化栽培技术解决水稻种植成本高、收益低等问题,对于保障黑龙江省水稻生产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本文从黑龙江省直播的类型以及直播对水稻生育进程的影响,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选育早熟优质品种、提高整地质量、运用科学合理的田间管理技术等解决办法;并展望了水稻直播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为揭示不同穗型品种在寒地特殊气候条件下光合特性和光能利用率的差异,促进水稻高光效品种的选育和合理利用,以不同穗型水稻品种半直立穗型垦稻29、龙稻5号和弯穗型品种垦稻10号、垦稻12为试验材料,在黑龙江省特殊的寒地气候条件下,围绕两种穗型品种的光合特性及利用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半直立穗型品种在瞬时光合速率、光合速率高值持续期、叶面积和叶源量等方面均优于弯穗型品种。  相似文献   

18.
水稻品种垦稻19是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水稻研究所1997年以垦96—614/垦96—730为母本,以垦96—249/垦96—754为父本复交,经系统选育而成。2005年所内产量鉴定、异地鉴定,2006~2007年参加区域试验,2008年参加生产试验。2009年1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是目前黑龙江省第四积温带高产、优质、多抗的长粒形水稻新品种。  相似文献   

19.
为促进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香稻新品种的选育及推广,本文介绍了香型粳稻新品种龙稻204的选育过程、品种特性、产量表现及栽培技术。龙稻204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以哈9230为母本、五优稻4号为父本,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香稻新品种,在多年鉴定试验中表现出丰产性优良、品质好及耐冷性强等特性。2021-2022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8 035.5 kg·hm-2,较同区域对照品种松粳22增产7.6%;2022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8 051.5 kg·hm-2,较同区域对照品种松粳22增产8.1%。2023年龙稻204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黑审稻20230006。该品种在适应区域从出苗到成熟生育日数146 d左右,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上限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20.
用SSR分子标记RM316对黑龙江省45个水稻主栽品种(系)的抗稻瘟病基因Pi15(t)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检测到45个水稻主栽品种(系)有30个水稻品种(系)含有Pi15(t)抗瘟基因,明确了该基因在黑龙江省水稻主栽品种(系)中的分布情况,为抗稻瘟病品种的选育和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