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大鳍鳠初级卵母细胞的超微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透射电镜观察大鳍鱯初级卵母细胞的超微结构,在初级卵母细胞早期,细胞器丰富,线粒体发达,并可见到卵黄核和颗粒细胞,在初级卵细胞后期,在滤泡层下面可见到放射层。该时期线粒体、卵黄核的形态和数量以及细胞膜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用透射电镜观察大鳍鳠初级卵母细胞的超微结构,在初级卵母细胞早期,细胞器丰富,线粒体发达,并可见到卵黄核和颗粒细胞,在初级卵细胞后期,在滤泡层下面可见到放射层.该时期线粒体、卵黄核的形态和数量以及细胞膜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用透射电镜观察了蝶蛹金小蜂Pteromalus puparum卵黄发生前后脂肪体超微结构的变化,同时观察了卵巢中不同发育时期卵泡的超微结构.卵黄发生前(蛹期)的脂肪体细胞含有大量蛋白颗粒和线粒体,但未见粗面内质网,早期蛹脂肪体细胞中可见多囊泡体;卵黄发生期(隐雌成蜂~5日龄雌成蜂)的脂肪体细胞内粗面内质网和线粒体均较为丰富.在新形成的卵泡中,卵母细胞内尚无卵黄蛋白沉积,但脂滴较多;在Ⅰ级和Ⅱ级卵泡中,卵母细胞中沉积有较多的卵黄体和脂滴,且Ⅱ级卵泡中的卵黄体明显大于Ⅰ级卵泡;Ⅲ级卵泡中,卵母细胞内充满卵黄体和脂滴,并已形成卵壳.  相似文献   

4.
中华绒螯蟹卵黄发生的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对中华绒螯蟹卵母细胞卵黄发生全过程进行了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卵黄发生前期的卵母细胞为小生长期初级卵母细胞,细胞质嗜碱性、无卵黄颗粒,与卵原细胞相比,内质网等细胞组分数量明显增多;卵黄发生期的卵母细胞为大生长期初级卵母细胞,细胞质中出现指滴和大量卵黄颗粒,高尔基复合体、内质网、核糖体和溶酶体等细胞器均参与卵黄合成,细胞核呈生发泡状,细胞表面形成微绒毛,卵周隙中出现致密颗粒物质,但未被卵母细胞吸收;卵  相似文献   

5.
中华绒螯蟹卵黄发生的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华绒螯蟹卵母细胞卵黄发生全过程进行了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卵黄发生前期的卵母细胞为小生长期初级卵母细胞,细胞质嗜碱性、无卵黄颗粒,与卵原细胞相比,内质网等细胞组分数量明显增多;卵黄发生期的卵母细胞为大生长期初级卵母细胞,细胞质中出现指滴和大量卵黄颗粒,高尔基复合体、内质网、核糖体和溶酶体等细胞器均参与卵黄合成,细胞核呈生发泡状,细胞表面形成微绒毛,卵周隙中出现致密颗粒物质,但未被卵母细胞吸收;卵  相似文献   

6.
应用组织切片、组织化学技术,对日本沼虾雌性生殖系统的组织结构、卵巢发育周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日本沼虾雌性生殖系统由卵巢和输卵管组成,卵巢外被结缔组织膜与生殖上皮。日本沼虾的卵巢发育具有明显的色泽与体积的变化,根据其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将其划分为增殖期、小生长期、大生长期、成熟期和恢复期5个时期。卵子发生可分为卵原细胞期、卵黄发生前期、卵黄发生期、卵黄发生后期4个时期。卵黄发生前期的卵母细胞为小生长期的初级卵母细胞,胞质嗜碱性,无卵黄颗粒曰卵黄发生期卵母细胞为大生长期卵母细胞,胞质嗜酸性,早期含卵黄颗粒,后期转变为卵黄块,核位于卵母细胞中央曰卵黄发生后期卵母细胞为成熟期卵母细胞,体积长足,核移动到卵母细胞周边,最终核生发泡破裂,核膜消失,卵周围滤泡细胞层变得极薄,等待排卵。  相似文献   

7.
利用HE染色方法对拟黑多刺蚁卵子发生进行显微研究。结果发现,拟黑多刺蚁卵子发生可以分为3个时期11个阶段,即卵母细胞分化期、卵母细胞生长期和卵母细胞卵黄形成期。在卵子发生的整个过程中,卵母细胞、滋养细胞及滤泡细胞形态均有明显变化;在卵母细胞生长及卵黄形成期,滋养细胞核内的多核仁现象、灯刷染色体与旺盛的物质合成有关;卵母细胞本身也合成一些物质;滤泡细胞参与卵黄蛋白的合成,并为外源性卵黄蛋白提供通道。因此,卵母细胞内卵黄蛋白的形成是自体合成和外源合成同时并存;滤泡细胞还参与了卵黄膜及卵壳的形成。并发现,拟黑多刺蚁与果蝇卵子发生有相似的卵母细胞凋亡现象,主要发生在卵黄形成前期,这种凋亡可能是由于环境因素的影响,即生物对不良环境的适应性对策。  相似文献   

8.
昆虫卵的成熟过程是在神经内分泌调控下十分复杂的过程,需要多种激素参与,一般须经历卵黄发生前期(Previtellogenic stage)、卵黄发生期(Vitellogenic stage)及卵黄发生后期(postvitellogenic stage)三个时期。卵黄发生前期指卵母细胞从卵室中分化出来到卵母细胞中卵黄蛋白开始沉积之前。此期,昆虫受到环境因子和行为生理因子,如成虫羽化、交配、取食、光周期和温度等的剌激,由脑神经分泌细胞和卵巢分别合成卵发育神经激素(EDNH,egg development neurohormone)和促咽侧体激素,分别作用于卵巢和咽侧体合成和释放蜕皮激素和保幼激素(JH),JH 又分别作用于脂肪体及卵母细胞,打开脂肪体合成卵黄原蛋白(Vg,vitellogenin)的开关,同时促进卵母细胞的发育,使其具有摄取 Vg 的能力。卵黄发生期指从卵内开始出现卵黄蛋白(Vt,vitellin)直至 Vt 充满  相似文献   

9.
采用电子显微镜术,研究了墨西哥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 concentricus的初级卵母细胞发育和卵黄发生。结果表明,墨西哥湾扇贝初级卵母细胞的发育可分为卵黄合成前期、卵黄合成期和成熟期;5种细胞器,即线粒体、高尔基液泡、糙面内质网、多泡小体和微吞饮泡参与了初级卵母细胞卵黄颗粒的形成,其中,线粒体和高尔基液泡是形成卵黄颗粒的主要胞器。卵黄物质的来源有内源性和外源性两种方式,外源性卵黄物质主要来自消化腺中贮存的营养。另外,研究发现核膜泡可能参与了多泡小体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鲫鱼卵子发生──Ⅰ.皮层小泡的形成和卵黄发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鲫鱼卵母细胞的皮层小泡,首先在外周卵质中出泡,然后向内部卵质扩散,接近成熟的卵子中,皮层小泡又重新集中在外周卵质部分,皮层小泡是由液泡体和高尔基复合体产生的囊泡融合而成,鲫鱼卵黄核是由一些致密的无定形物质和纤维网状物质组成。在Ⅲ2期卵母细胞中,观察到卵黄有3种来源(即外源性卵黄,内源性蛋白质卵黄和内源性脂质卵黄).鲫鱼卵母细胞中的卵黄球大多数是均质的,但有时包含一些电子致密的颗粒。  相似文献   

11.
湛江等鞭金藻的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用光学(相差)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了湛江等鞭金藻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湛江等鞭金藻有两条比藻体略长的鞭毛,两鞭毛几乎等长,光滑、无突起和纤毛。藻体表面无鳞片包被。细胞内有一整块怀形色素体,细胞核在怀形色素体中,白糖素1~2个位于细胞中前部。细胞内有线粒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还有由两个椭圆形小体组成的眼点都位于细胞的前端。  相似文献   

12.
赤松毛虫的危害对小油松针叶内物质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4,他引:17  
通过对受赤松毛虫危害和未受危害的小油松1 年生和2 年生针叶化学成分以及用其饲养的赤松毛虫的生长发育情况进行对比测定分析,发现受害小油松2 年生针叶在失叶50 % 条件下,与未受害2 年生针叶相比,针叶内化学成分有较大幅度的变化,主要表现在氨基酸总量及多数游离氨基酸含量下降,单宁、生物碱含量增加,脂肪酸、酚酸、水溶性总糖含量及糖/ 氨基酸比例上升,用之饲养的赤松毛虫幼虫体重减轻,死亡率与对照差异不显著;而受害小油松1 年生针叶失去80 % 后,1 年生针叶与未受害油松1 年生针叶相比,多数化学成分有相反变化趋势,用其饲养赤松毛虫幼虫时发现其不具滞后诱导抗性.  相似文献   

13.
西番莲愈伤组织诱导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紫果西番莲的花蕾为材料,进行组织培养愈伤组织诱导的研究.结果表明:直接剥取子房可快速有效诱导愈伤组织产生,在MS+2,4-D2.0+KT2.0培养基中,愈伤细织诱导率为90%,在MS+2,4-D0.5中培养,愈伤组织增殖倍数为8.98。  相似文献   

14.
环境因子对鲍和牡蛎精子运动能力及受精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环境因子如K^ 、Na^ 、Ca^2 、Mg^2 、Cl^-、SO4^2-以及蔗糖、pH、氨海水对皱纹盘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和太平洋牡蛎(Creastrea gigas)精子运动及受精率的影响。精子在0.4-0.5mol/L的NaCl、KCl溶液中运动能力为1005,但受精能力较差或完全不受精。在替代海水中无Ca^2 的情况下,牡蛎不受精,但鲍有较低的受精能力。Mg^2 作用不明显。在0.5-0.6mol/L蔗糖溶液中鲍精子能运动,且有较低的受精能力,但牡蛎精子完全不能运动和受精。氨海水对精子运动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在pH为6.0-8.0时精子运动能力较强,但受精的pH适宜范围为7.0-8.0,同时鲍和牡蛎在精子运动和受精方面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甲醛、次氯酸纳、次氯酸钙、孔雀石绿、碘对蒙古裸腹 (Moinamongoli caDaday)和褶皱臂尾轮虫 (Brachionusplicatilis)的急性毒性。得出 5种药物对蒙古裸腹的 2 4hLC50 值和 48hLC50 值分别为 :甲醛 ,1 1 5 5 0 ( 77 81~ 1 71 83)mg/L和 73 5 8( 5 1 1 4~ 88 72 )mg/L ;次氯酸钠 ,0 74( 0 5 8~ 0 94)mg/L和 0 38( 0 31~ 0 47)mg/L ;次氯酸钙 ,0 67( 0 5 5~ 0 83)mg/L和 0 5 8( 0 48~ 0 71 )mg/L ;碘 ,0 348( 0 30 3~ 0 398)mg/L和 0 2 7( 0 2 2~ 0 32 )mg/L ;孔雀石绿 ,0 97( 0 69~ 1 2 6)mg/L和 0 37( 0 2 5~ 0 5 4 )mg/L。对褶皱臂尾轮虫的相应抑制浓度为 :甲醛 ,1 0 86 ( 9 0 0~ 1 3 0 8)mg/L和 2 98( 2 391~ 3 71 1 )mg/L ;次氯酸钠 ,0 87( 0 67~ 1 1 1 )mg/L和0 39( 0 1 3~ 0 46)mg/L ;次氯酸钙 ,0 78( 0 5 9~ 1 0 5 )mg/L和 0 5 5 ( 0 47~ 0 64)mg/L ;碘 ,0 41 ( 0 2 6~ 0 63)mg/L和 0 0 9( 0 0 5 5~ 0 1 41 )mg/L ;孔雀石绿 ,0 84( 0 64~ 1 1 1 )mg/L和 0 2 3( 0 2 1~ 0 2 6)mg/L。并将不同 龄的蒙古裸腹对甲醛的抗药性同褶皱臂尾轮虫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16.
1996年春,对辽宁地区中华绒螯蟹亲蟹体内的纤毛虫病进行了组织病理观察,并做了几种药物的防治实验。结果发现,此虫不仅大量寄生于蟹鳃和消化道,还侵蚀肝脏、生殖腺、心脏和肌肉等器官组织,致使亲蟹停止摄食,活动力减弱,呼吸困难,直至窒息而死亡。药物试验结果表明:孔雀石绿6 ̄10g/m^3和甲醛溶液(体积分数为36%)100 ̄200mL/m^3在30min内均可有效杀灭此虫;100g/m^3的制霉菌素在5  相似文献   

17.
论述了鯷鱼(%Engraulis japanicus%)的资源状况及其对拖网渔船船型的影响.通过计算,得出了适合于捕捞鱼的拖网渔船船型参数范围,即:%L%为30~32 m,%B%为6.4~6.7 m,%D%为3.0~3.2 m,%d%为2.3~2.5 m,鱼舱容积%V%-F为144~170 m+3,主机功率%P%为316~352 kW.  相似文献   

18.
报道了中国鞍甲轮属一新记录似盘状鞍甲轮虫Lepadella patella similis Lucks,描述了其形态特征,并将该轮虫与盘状鞍甲轮虫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9.
井盐水池塘中国对虾与尼罗=罗非鱼混养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999年 6~ 9月 ,利用 6个面积为 0 1hm2 的井盐水池塘研究了中国对虾 (Penaeuschinensis)与尼罗罗非鱼 (Orecohromisniloticus)投饵混养的理论和技术。结果表明 ,罗非鱼选择性地滤食大型浮游生物 ,使池水溶氧量增加 ,促进了对虾的生长 ,提高了饲料和空间的利用率。对虾与罗非鱼的密度分别为 1 5 0 0 0 0尾 /hm2 和 1 0 0 0尾 /hm2 时 ,对虾的生产力为 1 2 9g/(m2 ·d) ,成活率达 61 7% ,产量为 5 5 0kg/hm2 ,均比单养对虾高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雏鸵鸟卵巢组织结构的形态学特点,采用解剖学及组织化学和透射电镜技术对90d非洲雏鸵鸟卵巢组织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非洲雏鸵鸟卵巢内主要由原始卵泡、初级卵泡和次级卵泡组成,未出现成熟卵泡,各级卵泡卵母细胞的胞核大多为圆形,内有异染色质颗粒,核孔较明显,卵母细胞的胞质内有卵黄颗粒,胞质内含粗面内质网、线粒体、中心粒等细胞器;次级卵泡有一些特殊的超微结构,皮质颗粒出现在次级卵泡的卵母细胞内,并且主要位于靠近核周的胞质内,次级卵泡的卵黄膜较明显,并且形成放射带.另外,雏鸵鸟卵巢内网、连接网和外网上皮细胞的嗜碱性依次增强.结果提示,雏鸵鸟卵巢内次级卵泡的颗粒细胞的胞质内细胞器比初级卵泡的更丰富,尤其是具管状嵴的线粒体数量较多.雏鸵鸟卵巢内有卵巢网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