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杨树新无性系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的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选育出适宜辽北地区的耐寒、速生新无性系辽育1号、辽育2号与当地主栽品种昌图小钻杨在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方面进行比较。分析测试结果表明,在同等光照以及外界条件下,辽育1号、辽育2号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明显高于昌图小钻杨。通过生态测试,表明了新无性系辽育1号、辽育2号在生理、抗性以及物质能量积累方面均优于当地主栽品种昌图小钻杨。  相似文献   

2.
以6种杨树的扦插苗为试材,通过脯氨酸、丙二醛等6种生理生化指标测试,研究了不同品种杨树抗旱能力。结果表明,在相同立地条件下,不同品种的6个指标均表现出显著性差异水平,经模糊数学隶属度公式对其抗旱性综合评价,得出抗旱能力由强到弱排序为:银×新、北美速生1号、北美速生2号、84K杨、辽育2号杨、健杨94。  相似文献   

3.
为了比较自然降温状态下杨树枝条抗寒性能指标的变化情况,探索出适合在北方地区大面积推广的抗寒性杨树品种,筛选辽育1号杨、新疆杨、84K、辽河杨等1年生扦插苗开展自然降温状态下枝条内渗透调节物质和酶活性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在1月份,各品种在自然降温状态下枝条内的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脯氨酸等渗透调节物质的含量随着温度的降低而有所增加,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有所降低,其中以辽育1号杨的增幅最明显,含量最高,降低幅度最为缓慢;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在降温状态下也表现出增加趋势,其中以辽育1号杨最为明显。辽育1号杨的抗寒能力最强,适合北方的自然低温条件。  相似文献   

4.
辽育3号杨(Populus deltoides‘L iaoyu3’)是辽宁省杨树研究所选育的新品种,在选育过程中,对其抗寒性、抗病及抗虫能力进行了测试,从测试结果可以看出:该品种能抗-47.84--43.93℃的低温;在抗水泡溃疡病方面,发病率低于小钻杨,与对照达到极显著差异;抗杨干象能力明显高于亲本和对照品种。  相似文献   

5.
洲滩地杨树栽培品种选择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通过对中嘉2号等37个杨树新品种在有季节性淹水的长江洲滩地上进行造林对比试验,选择出中石8号等7个适宜洲滩地栽培的最优杨树品种。它们既是适宜短周期定向培育工业原料林的小径材良种,又是适宜中长周期定向培育大径材工业原料林的良种。试验结果表明,比对照I-63杨、I-69杨、I-72杨,5a生林材积平均增长54.6%,9a生林材积增产率24.6%,增产效益显著,是江河洲滩地营造杨树速生丰产林最理想的杨树良种。  相似文献   

6.
以不同杨树品种和不同方法,人工饲养光肩星天牛幼虫,结果表明,感虫品种大官杨比抗虫品种I69杨生长发育快1.2-2.9倍,化蛹率高2.9倍,化蛹早19天;用大官杨树皮浸提液浸润天牛卵比I69杨浸液孵化早2-4天,孵化率高1.7倍;通过对大官杨及I69杨树皮及木质部营养含量分析,表明感虫品种大官杨营养比率,可溶性糖含量比抗虫品种I69杨高5.9倍和22.6%,而I69杨树皮及木质部中都含有甘露糖,在大官杨中没有发现甘露糖,甘露糖可能是抑制肩星天牛生长发育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
不同杨树品种对杨干象抗性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通过对大连地区林龄2~3a的20个杨树品种进行杨干象危害情况调查,按平均抗虫率将不同杨树品种划分为抗虫性强、抗虫性中等和抗虫性差3个类群;筛选出适宜在大连地区造林的昭林6号、迎春5号、小黑杨、三倍体毛白杨、毛白杨、银中杨、I-107杨、I-108杨、中绥12号等9个杨树品种;分析了造成杨树抗虫性存在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为选择出适宜黑龙江不同平原区的寒地杨树扦插品种,收集小黑杨、黑林5号杨(A5)、大青杨等22个杨树无性系进行不同地区杨树扦插苗生长特性的比较试验。通过各品种杨树扦插苗苗高、地径、木质化程度及病虫害指数分析比较,初选出适宜三江平原区的小黑14、德杂1号、美黑3号、J7、甜×小黑等5个杨树扦插品种,适宜松嫩平原区的A5、小黑14、钻×俄和J7等4个杨树扦插品种。  相似文献   

9.
抗盐杨树优良品种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辽宁省11个县(市)滨海盐碱地和内陆盐碱地原有的林分中,选择树势生长旺盛、于形好、适合在盐碱地生长的杨树优良品种小×胡23号、小×胡19号和群众杨43号。通过测试,这3个抗盐品种能在含盐量5.0g/kg以下的地块中正常生长,可在含盐量5.0g/kg以下的轻盐碱地块上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6个杨树品种为实验材料,研究其在3种不同浓度盐分处理下的生根性状。结果表明:不同盐分、不同处理浓度对6个品种的平均根数、最长根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轻度盐碱对辽胡1号杨生根数量有促进作用,对群众杨和辽胡1号杨的根长生长有促进作用;3种盐分中NaHCO_3对各品种的生根数量和最长根影响最大;6个品种中辽胡1号杨、群众杨和新疆杨表现出较强的耐盐性。  相似文献   

11.
杨树纸浆林品种选择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选择在山东省广泛栽植的14个杨树品种为研究对象,测试了木材的纤维形态,化学成分及林分生长量,采用多维空间En多向量理论综合评定法,选择纸浆林的适宜品种,研究结果表明:14个杨树品种6年生林分木材的平均纤维长度为0.863-1.051mm,除沙兰杨I-214杨,1-45杨外均达到中级纤维长度标准(0.9-1.6mm);纤维素含量为51.37%-58.17%)达到了造纸用材的一般标准要求;每公顷林分蓄积量可达191.6m3,综合考虑生长量和纤维性状,在选择纸冻材的品种时,应首先考虑使用中林46杨,中林23杨,I-69杨,中林28杨,也可使用I-72杨,中林14杨,中林45杨,露伊莎杨,西玛杨。  相似文献   

12.
黑杨派杨树烂皮病早春症状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取肉眼观察、病斑解剖和物候特征观测的方法研究黑杨派杨树辽育3号、108杨和中辽1号烂皮病的早春病斑症状。结果表明:3个杨树品种在早春均可观察到烂皮病的发病症状,且在病斑的表现上具有一定的差异,不同时期症状也不同。3个杨树品种在4月中下旬均可见到韧皮部黑色坏死或深棕色坏死,且108杨和中辽1号发生丝状腐烂现象。烂皮病病斑在韧皮部的坏死范围均要大于病斑表面的坏死范围。不同时期叶芽和嫩枝颜色的变化可作为鉴别病害发生时期的物候特征。  相似文献   

13.
杨树新品种辽育1号、辽育2号生长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杨树新品种辽育1号、辽育2号的生长特性,对其1年生苗木和7年生林木的生长特性进行了分析,揭示其生长型,预测了12年生时的生长量,并对其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对辽育1号、辽育2号在大面积推广过程中的苗木培育及人工林经营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抗寒速生杨树新品种辽育1号、辽育2号选育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选育出适应辽宁省北方气候条件的杨树新品种,根据育种学原理,有目的地选用亲本进行了杂交组合,经过10a的苗期选择和区域试验研究,选育出抗寒(北纬43°左右,绝对最低温度-40.0℃),并能在瘠薄的沙土、内陆轻度盐碱(pH8.0左右)土壤上正常生长发育,且对风沙和干旱具有一定抗性的F1代单株雄性无性系两个,辽育1号和辽育2号。这两个无性系在抗寒、速生、材性方面均好于当地主栽品种,可以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采用超低温冷冻储存箱,在-40℃时,设置3、5、7d等3个时间梯度,以电解质渗出率作为抗寒指标,对15个杨树参试品种(品系)进行室内耐寒试验,以扦插成活率为指标,进行冷冻恢复试验。结果表明,在-40℃时,各参试品种(品系)的耐寒能力由高至低的顺序依次为031357小黑杨东风岗1号杨031950041710211178-25A5-10043136031622041931030703041131031201040903,不同冷冻时间电解质渗出率由低至高的顺序为3d5d7d;以扦插成活率为指标,各参试品种(品系)冷冻后恢复生长扦插成活率由高至低的顺序依次为04193178-252111小黑杨031622东风岗1号031950031357030703043136041710041131040903A5-10031201;不同冷冻时间冷冻恢复生长扦插成活率由高至低的顺序依次为3d5d7d。  相似文献   

16.
经6a试验研究,培育出了材性好、具有较强抗虫、抗寒能力和早期速生特性的杨树新品种——忻纤1号和忻纤2号。其材性分析和各项测树指标均超过杨树良种——群众杨。新品种立木材积生长量较群众杨提高24%~48%;忻纤2号杨较群众杨虫害率和虫害指数分别降低23.3个百分点和5;新品种在海拔1200m、极限低温一30.1℃条件下,未发现冻害。  相似文献   

17.
1试验地概况试验地设在长岭苗圃多年育苗地,地势平坦,灌溉方便,土壤为沙壤土.PH值为6.5—7。春季干旱多风,年降水量为470mm.年有效积温2900℃,无霜期为140天。试验地经全面翻耕熟化,适合杨树扦插育苗。2试验时间及材料来源1995年4月初,选择5个品种杨树种条,即白城杨、小×黑、白林1号、黑林1号,都是从白城市林木良种场引进的。迎春5号从黑龙江省迎春林业局引进。将种条剪成12cm长插穗分别进行扦插。3试验设计及排列方法在同一圃地同样条件下设3个试验区,每个试验区设5个小区,随机区组设计,排列方法如下:A24153,B45231.C…  相似文献   

18.
通过测定不同杨树品种越冬时期的含水率,分析越冬时期苗木体内的含水率变化情况,结果得出:从12月1日至翌年4月10日各品种杨树的含水率处于连续波动、缓慢下降的过程,12月1日为最高,翌年4月10为最低,从翌年4月10日起,各样本的平均含水率开始恢复且迅速上升,其中3016杨的平均含水率最高,中阳九杨的平均含水率最低,它们的排序从高到低为3016杨、辽育3号杨、108杨、小胡杨、沙兰杨、辽宁杨、小美旱、中阳九杨。  相似文献   

19.
新民地区主要速生杨树品种及其病害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新民地区速生杨树品种和病害的广泛普查,结果显示:该地区共栽植15种速生杨,其中栽植面积大、应用广的速生杨有8种;危害叶部的病害有锈病、白粉病、灰斑病,黑斑病;危害干部的病害有烂皮病、溃疡病;危害根部的病害冠瘿病。病原由真菌性、细菌性、生理性3个类别组成;烂皮病危害最重是是荷兰64、107,锈病危害最重的是辽宁杨、辽育1号;破腹病最重的是辽宁杨。  相似文献   

20.
为了选出适合于丹东地区的速生杨品种,于2003年春开始,在东港市、凤城市、岫岩县三地交界大洋河河畔砖瓦窑村进行了不同速生杨的栽培试验。到2013年,通过对杨树调查与分析,总结出杨树10a栽培试验结论:(1)迎春5号、中黑防、辽育杨有较强抗病虫害、抗低温特性,树高、胸径生长性能也较好,综合表现优于其他品种。(2)中林系杨、新疆杨生长特性优于其他品种,但保存率偏低,具有一定抗病虫、抗低温冻害能力。(3)3930杨、308杨、127杨、108杨、128杨,虽生长指标不错,但保存率很低,抗病虫、冻害能力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