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010年4~8月,共走访北京市13个郊区(县)63个乡(镇)124个村的804家从业者(791户农户和13家企业/合作社),调研2009~2010年日光温室与塑料大棚经济效益的整体情况和不同茬口模式下的效益状况。结果表明:日光温室种植食用菌、花卉与草莓的投入产出比高于种植蔬菜和西甜瓜,其中食用菌的年产效益最高,达35895.34元·(667m2)-1,蔬菜的最低,为8003.09元·(667m2)-1;同样种植蔬菜与西甜瓜,塑料大棚的平均效益远低于日光温室,其中蔬菜比日光温室低34.29%,西甜瓜低28.94%;日光温室获得高效益〔>2.00万元·(667m2)-1〕的可能性大于塑料大棚,其中日光温室种植蔬菜获得高效益的比例最低为7.14%,而塑料大棚仅为3.06%;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多茬种植的效益都明显高于一大茬种植。针对制约设施园艺经济效益提高的因素,提出了优化种植结构,合理安排茬口模式;加大生产技术培训力度,提高作物产量与品质;发挥合作社优势,拓宽销售渠道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北京市日光温室与塑料大棚生产效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0年4~8月,共走访北京市13个郊区(县)63个乡(镇)124个村的804家从业者(791户农户和13家企业/合作社),调研2009~ 2010年日光温室与塑料大棚经济效益的整体情况和不同茬口模式下的效益状况.结果表明:日光温室种植食用菌、花卉与草莓的投入产出比高于种植蔬菜和西甜瓜,其中食用菌的年产效益最高,达35 895.34兀·(667 m2)-1,蔬菜的最低,为8 003.09元·(667 m2)-1;同样种植蔬菜与西甜瓜,塑料大棚的平均效益远低于日光温室,其中蔬菜比日光温室低34.29%,西甜瓜低28.94%;日光温室获得高效益[>2.00万元·(667 m2)-1]的可能性大于塑料大棚,其中日光温室种植蔬菜获得高效益的比例最低为7.14%,而塑料大棚仅为3.06%;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多茬种植的效益都明显高于一大茬种植.针对制约设施园艺经济效益提高的因素,提出了优化种植结构,合理安排茬口模式;加大生产技术培训力度,提高作物产量与品质;发挥合作社优势,拓宽销售渠道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设施蔬菜有机栽培是一项综合性技术,是根据规范化生产栽培技术,提高生产效益,促进设施蔬菜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根据设施蔬菜有机栽培的要求,结合各种作物合理的种植茬口及栽培要点等生产实际,建立了一年多茬种植模式,不仅可提高产品质量、还可提高塑料大棚利用率,缓解蔬菜淡季,有利于农业生产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4.
茼蒿-番茄-青菜一年三茬高效茬口模式及其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杰  汪洁 《上海蔬菜》2012,(3):58-59
在设施蔬菜生产过程中,合理安排茬口避免连作,能提高设施菜田的利用率,增加单位面积产量和产值,提高蔬菜生产效益。近年来,我们通过生产实践总结出了大棚茼蒿-番茄-青菜一年三茬高效栽培模式,该模式以绿叶菜为主,搭配种植番茄,获得了较高的产量和良好的收益,667m2年总产量7500kg、年产值18100多元。现将该茬口模式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蔬菜设施的利用率,增加农民收入,海宁市硖石街道通过几年的生产实践,总结出一套春萝卜-夏小白菜-丝瓜-秋莴苣周年高效栽培模式。该模式有效改善了本市蔬菜种植科技含量低、种植效益逐年下降等问题,能满足本地市场淡季蔬菜供应,已成为我市城郊设施蔬菜种植的理想栽培模式。1茬口安排和效益分析1.1茬口安排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种植效益,满足市民对绿叶蔬菜的需求,作者开展了绿叶蔬菜周年优质高效生产茬口筛选试验,以实现绿叶蔬菜周年生产、均衡供应的目标。多年生产实践证明,茼蒿-芥蓝-广东菜心-油麦菜-芥蓝栽培模式土地利用率高,轮作合理,产品安全卫生,蔬菜产量8 200 kg/667 m2、产值超过3.8万元/667 m2。该文介绍了茼蒿-芥蓝-广东菜心-油麦菜-芥蓝1年5茬栽培模式及栽培要点。  相似文献   

7.
任晓雪  曹彦辉  韩灿功  秦伟  姜涛 《蔬菜》2012,(12):27-29
通过合理安排蔬菜茬口可实现一年多茬栽培,从而提高塑料大棚利用率,增加经济效益。商丘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所经过近两年的研究,成功摸索出一套大棚春马铃薯-夏芹菜-秋番茄一年三熟高产栽培技术,对指导农民增产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通过合理安排茬口,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可显著增加蔬菜生产效益。近年来北京市通州区农业技术推广站加强蔬菜茬口安排的研究,探索出早春白菜-豇豆-番茄高效种植模式,每667m2收入22440元。  相似文献   

9.
周口市川汇区北郊乡利用当地离市区比较近的优势,大面积推广塑料大棚一年五茬菜(2茬芹菜-1茬番茄-1茬小白菜-1茬黄瓜)高效栽培模式,成效显著,该模式突出优点是:塑料大棚利用率高、产量高、效益好、茬口安排合理、病虫害发生较轻、用药次数少,是实现蔬菜高效无公害栽培的理想模式.  相似文献   

10.
塑料大棚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开展冬春蔬菜生产和秋冬蔬菜生产的主要设施之一,塑料大棚蔬菜产业的发展不仅有效缓解了当地蔬菜供应的春淡和秋淡问题,也是乡村振兴、产业兴旺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性产业。在大棚蔬菜生产中,以辣椒(甜椒)种植面积最大,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主要大棚蔬菜种植种类,形成了春提早和秋延后两种主要的栽培模式[1~3]。但塑料大棚辣椒生产中综合机械化水平低、生产用工多、劳动强度大,加上农村劳动力短缺和老龄化加重,成为制约大棚辣椒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年来,笔者利用承担“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设施蔬菜优质轻简高效生产技术集成与示范”的机会,从塑料大棚产地环境选择、宜机化生产塑料大棚规格要求、茬口安排、品种选择、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控、采收、生产档案管理等方面对塑料大棚辣椒优质轻简高效生产过程进行了总结,以期为塑料大棚辣椒优质轻简高效生产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1.
上海郊区二种设施栽培蔬菜的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郁樊敏 《中国蔬菜》2004,1(1):43-45
 单栋塑料大棚和连栋塑料大棚生产,是上海郊区设施蔬菜栽培的主要形式。目前,上海种植蔬菜的单栋钢管塑料大棚(以下简称大棚)面积约2 400hm2,连栋塑料大棚(以下简称连栋棚)面积约113hm2,另外还有约4 000hm2的竹木大棚。如何发挥设施在蔬菜生产中的作用?投资成本较高的连栋大棚在蔬菜生产中应该怎样定位?发展怎样的设施栽培蔬菜来增加农民的收益?笔者就2001年上海郊区连栋棚和大棚栽培蔬菜的几种典型茬口的成本、产值和经济效益进行了比较分析,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蔬菜的塑料大棚生产是现代保护地生产的一种主要栽培形式。利用大棚进行蔬菜栽培,合理安排蔬菜茬口,实行1年多茬栽培,不仅可提高塑料大棚利用率,增加经济效益,而且对平衡蔬菜上市、缓解淡季,满足广大消费者需求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赣榆县部分农户采用大白菜—西瓜—番茄—  相似文献   

13.
单栋塑料大棚和连栋塑料大棚生产,是上海郊区设施蔬菜栽培的主要形式.目前,上海种植蔬菜的单栋钢管塑料大棚(以下简称大棚)面积约2 400hm2,连栋塑料大棚(以下简称连栋棚)面积约113hm2,另外还有约4 000hm2的竹木大棚.如何发挥设施在蔬菜生产中的作用?投资成本较高的连栋大棚在蔬菜生产中应该怎样定位?发展怎样的设施栽培蔬菜来增加农民的收益?笔者就2001年上海郊区连栋棚和大棚栽培蔬菜的几种典型茬口的成本、产值和经济效益进行了比较分析,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4.
大棚青皮长茄——越冬莴苣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陶建新 《中国瓜菜》2009,22(6):39-40
<正>蔬菜塑料大棚生产是现代保护地生产的一种主要栽培形式。利用大棚采用越冬莴苣与早春青皮长茄复种,可以明显提高塑料大棚的利用率,增加产量,提高经济效益。1品种选择与茬口安排  相似文献   

15.
正绿叶菜是上海市民喜食的蔬菜种类之一。为保证绿叶菜周年生产,持续稳定供应市场。宝山区蔬菜科学技术推广站结合上海市绿叶菜产业技术体系的建设,围绕茬口安排、良种选用、栽培管理、土壤保育等技术开展了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经过多年生产实践,总结出了红米苋-青米苋-鸡毛菜-荠菜-蓬蒿周年生产高效茬口模式,现将该模式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日光温室周年生产叶菜效益较低的问题,选择5种叶类蔬菜(小白菜、油菜、生菜、芹菜、菠菜)进行周年生产试验。结果表明:小白菜、油菜、散叶生菜的周年生产情况和效益较好,从这3种叶菜的每个茬口中选择效益较高的叶菜品种进行组合,总结出了效益较高的叶类蔬菜周年生产茬口组合。此外,通过将2011-2013年4-6月批发价格较高的叶菜种类进行汇总后发现,散叶生菜、结球生菜和芹菜的价格较高,因此建议在春季种植散叶生菜、结球生菜和芹菜。  相似文献   

17.
从茬口安排、品种选择、技术要点方面总结塑料大棚黄瓜-蒜苗-莴笋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8.
合理安排茬口提高大棚效益王文森,田云甲,张英明,胡世梅(沧州市蔬菜研究所061000)近年来,沧州市郊及部分县市先后建立了大棚蔬菜生产基地,为提高大棚蔬菜生产效益,沧州市蔬菜研究所于1992年和1993年进行了不同茬口大棚蔬菜高效益栽培试验。已初步摸...  相似文献   

19.
王铁臣  李红岭  吕建 《蔬菜》2010,(7):38-41
<正>黄瓜的春季塑料大棚栽培是北京市设施蔬菜的重要茬口,据不完全统计,京郊2009年春季大棚黄瓜播种面积超过600hm2,占春季大棚蔬菜播种面积的7.8%。针对生产中综合配套技术应用落实不到位、产量徘徊不前的现状,2009年度,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开展了春季塑料大棚黄瓜高产高效试  相似文献   

20.
绥阳县无公害蔬菜种植实践表明,运用“黄瓜-白菜-芹菜”栽培模式能够带来显著经济效益。但须通过各茬蔬菜良种与良法及茬口间的有机结合来实现种植效益。为此,推介这种模式下的春黄瓜、大白菜和芹菜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