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隆德县辖13个乡(镇)、127个行政村、624个自然村,总人口18.6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6.71万人。工程型缺水、资源性缺水、水质性缺水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生活和群众的身体健康。近年来,我们以“建设优质、管理规范、运行高效、服务优质”为目标,合理配置水资源,高水平规划,高质量施工,不断加强管理,狠抓农村饮水安全工作,  相似文献   

2.
兴隆镇位于西吉县南端,地处葫芦河腹地,距县城40公里。西南接壤甘肃省静宁县,东南毗邻隆德县。中静省道、好兴公路穿境而过。全镇下辖32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171个村民小组,9924户,47693人,流域面积227平方公里,耕地总面积8.32万亩,其中水浇地2.52万亩。2007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2.05亿元,人均纯收入2650元。全镇经果林面积1.38万亩,其中经果林基地0.52万亩,  相似文献   

3.
如今养猪业已经发展成为宁夏隆德县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截至去年底,全县生猪饲养量达15.9万头,当年出栏7.99万头.养猪业纯收入3000万元。过去由于农村传统方式养猪挣不着钱甚至赔钱.农民养猪的积极性不高。为帮助农民增收,2005年初,隆德县农牧与科学技术局、县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总站组织技术人员,  相似文献   

4.
隆德县马铃薯拱棚早熟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隆德县按照“种薯生产、鲜薯外销、淀粉加工”的发展思路,使马铃薯产业得到长足发展,马铃薯种植面积由“十五”期间不足0.53万hm^2增加到目前的1.13万hm^2,占全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33%,成为全县第一大特色优势作物。2008年隆德县在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的同时,积极探索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模式,在城关、沙塘、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隆德县农村沼气发展迅猛,全县使用沼气池数量已超过1万座,每年可产生沼肥近60万t。沼肥浑身是宝,沼渣含有丰富的有机质、腐殖酸、氮、磷、钾和微量元素等,可基本满足辣椒对各种养分的需求;而沼液中含有氮、磷、钾和丰富的氨基酸、B族维生素、各种水解酶、植物生长激素以及可抑制病虫发生的物质等,用沼液浸种可预防病虫害和提高种子发芽势、发芽率。为了进一步提高沼肥的综合利用率,隆德县农村能源工作站与隆德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于2004年在沙塘镇马河村进行了地膜辣椒施沼肥和利用沼液浸种栽培技术研究,辣椒产量高达6.1万~6.3万kg/hm^2。现将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近日,宁夏隆德县绿鲜果蔬气调保鲜库项目正式签约。该项目占地8.32亩(0.555公顷),建筑面积1400m2,预计总投资500万元,一次性储藏果蔬能力为1000吨,年周转蔬菜4000吨以上。隆德县从2008年以来,逐步加大农业产业化进程,设施农业发展速度空前,目前该县拥有设施农业2.8万亩(约1867公顷),年产鲜菜6万吨。2009年,该县继续深入实施设施农业发展战略,加大设施农业投入力度,设施农业新增面积1.2万亩(约0.08万公顷)。  相似文献   

7.
南瓜,又叫番瓜、倭瓜、金瓜,既是菜又是粮,营养十分丰富;同时南瓜又是一味良药,具有补中益气的功效。韭葱假茎和叶片生食、炒食或煮食皆宜,风味如同大葱。宁夏回族自治区隆德县从2004年开始研究南瓜复种韭葱栽培技术,经过几年的试验示范,其栽培技术逐步完善,一般南瓜产量达6.00万kg/hm^2、韭葱产量达5.2j万kg/hm^2,产值8.70万元/hm^2,纯收入达6.90万元/hm^2,目前已成为隆德县菜农致富的一条新途径。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隆德县地处六盘山西麓,海拔高、气候冷凉,适宜马铃薯生长发育,是天然的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近年来,为充分利用区域优势,做大做强马铃薯产业,县委、县政府积极引导扶持了一批龙头企业,引进推广了一批高产、早熟、高淀粉型优质专用品种,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和市场拉动,使播种面积迅速扩大。2006年隆德县马铃薯播种面积0.80万hm^2,2008年达到1.13万hm^2,增长42%。但随着播种面积的增长,种薯供求矛盾日益突出。为此,我们在隆德县观庄乡田滩村、红堡村连续3a进行了马铃薯夏播留种试验,平均产种薯11254.5kg/hm^2,翌年用于大田播种,增产12%~15%。现将我们总结的马铃薯夏播留种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宁夏隆德县菌草栽培双孢蘑菇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2000年起,宁夏回族自治区隆德县开始示范推广菌草栽培双孢蘑菇技术,经过8a的推广,现已拥有标准菌棚(250m^2)500多幢,种植面积达到12.6万m^2,年总产量达950t,每棚标准收入达1.4万~1.7万元,年均实现产值554.4万元,户均收入1.3万元以上,经济效益十分显著。现就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退耕还林自2000年在宁夏隆德县开始试点实施,实施16 a以来效益明显,本研究从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3个方面阐述退耕还林的成效,力求新一轮退耕还林能继续在隆德县实施,以便进一步改善隆德县的生态环境,提高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1.
<正>水资源高效利用工程建设是新时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任务,其规划是水资源高效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工作。基于此,针对宁夏隆德县的基本情况,提出隆德县扶贫开发水资源高效利用工程规划的方向。1基本概况隆德县地处宁夏南部山区,国土总面积985.0 km2,县域降水量相对丰富,多年平均降水量519.0 mm,多年径流深73.2 mm,产水模数在4.00万~15.80万m3/km2,水洛河最大为15.80万m3/km2,唐家河最小  相似文献   

12.
为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全面推进宁夏隆德县节水型社会建设,构建人水和谐的发展环境,结合隆德县实际,特制定相关工作方案。基于此,详细介绍隆德县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的做法,促进节水工程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从播前准备、苗期管理2个方面介绍隆德县地膜玉米全覆盖栽培技术,并分析隆德县地膜玉米全覆盖栽培中存在的问题,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隆德县位于宁夏最南端,六盘山西麓,该县神林乡地形相对开阔平坦,海拔相对较低,光热和水利设施相对较好,特别适合双孢菇生长。近年来双孢菇在隆德县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2007年仅神林乡就有高标准菌棚216栋,所产双孢菇平均价格7元/kg,每棚收入可达1.3万元,效益可观。2006—2007年,在闽宁合作扶贫项目组的帮助下,笔者总结出了一套较为完整的菌草栽培双孢菇技术,该技术具有投入少、产量高、周期短、见效快的优点,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隆德县地处宁夏南部山区,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群众生产生活困难,制约着全县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半个世纪以来。隆德县广大干部群众在历届县委、政府的带领下,坚持“水保立县”大搞流域综合治理。水土流失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16.73km^2,治理程度达84.10%,林草覆盖度达到25.20%,县域经济社会有了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16.
摘要宁夏隆德县玉米新品种引种试验表明,在引进的12个玉米新品种中,吉单261、富农1号产量分别达14500.0kg/hm^2、14437.5kg/hm^2,且生育期、主要经济性状表现较好,是具有较高示范推广价值的玉米新品种。  相似文献   

17.
隆德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与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隆德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的现状,提出了影响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几个关键问题,通过分析提出解决中药材产业发展的措施和途径,为隆德县中药材产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隆德县的气候资源及其利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近40 a的气象观测资料,对隆德县光、热、水等资源进行了统计分析,并据此将隆德县划分为东部湿润区、中部半干旱区、西部干旱区3个气候区域,提出了各气候区域相应的农业生产发展重点。  相似文献   

19.
隆德县拱棚早熟辣椒最佳定植期研究结果表明,4月1日定植的辣椒上市时间早,市场价格高,每栋比4月15日后定植的辣椒增收200元;4月1日、4月5日定植的拱棚辣椒平均产量为60 t/hm2,产值达12万元/hm2,因此隆德县拱棚早熟辣椒的最佳定植期为4月1—5日。  相似文献   

20.
隆德县自1999年实施国家生态建设项目之一的"四位一体"生态温棚建造以来,至目前共建成50座,其中已投产的40座在不足两季度时间里,由于质量过关,技术过硬,已显示了生产、省电、节煤、增效的威力.在年初的两季度可产鲜菇10.4万kg或鲜菜14.4万kg,收入31.2万元,扣除成本后两个季度纯收入20.8万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