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为了城乡地区的美化和土壤的长期净化,观赏园艺植物的生物修复潜力日益受到关注。通过盆栽试验,观测观赏园艺植物萱草(Hemerocallis citrine Baroni)的2个主要栽培种猛子花和白花,对不同重金属处理的生理生态响应和生物富集能力,探讨萱草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净化和修复潜力。结果表明,2个栽培种均对镉、锰、铜处理有良好的耐受性和富集能力。镉、锰和铜不同程度地影响了萱草的生长和生理过程。在所有重金属处理中,镉处理表现出比铜和锰更大的负面效应。研究表明,萱草的2个栽培种猛子花和白花均可用于富集重金属,同时实现对污染土壤的净化和美化。在镉、铜和锰处理下,猛子花具有更好的生理生态响应,可作为生物修复和固定植物;而白花在锰处理下具有高的转化因子和地上部生物富集率,可作为生物提取植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 对锰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与生理响应。【方法】以 3 年生毛竹为试材,测定毛竹植物学性状、光合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等指标,分析土壤不同锰胁迫浓度(0、1 000、2 000、4 000 mg/kg)下毛竹的生理响应与重金属富集特性。【结果】与对照相比,4 000 mg/kg锰胁迫土壤 下,毛竹的株高、叶长、叶宽和基径分别下降 22.6%、25.9%、21.3% 和 26.7%,毛竹叶片的水分利用率显著降 低 30.6 个百分点,光化学淬灭指数与非化学淬灭指数分别下降 29.8% 和 20.7%,毛竹的过氧化物酶与过氧化物 酶活性分别下降 39.4% 和 22.6%。0、1 000、2 000、4 000 mg/kg 浓度锰胁迫下,毛竹地上部(茎和叶)对锰的 平均富集量分别为 1 098.6、2 336.4、3 530.9、5 370.4 mg/kg,毛竹对锰的转移系数分别为 1.59、3.83、3.56 和 4.17。【结 论】高浓度锰胁迫对毛竹的植物学性状有一定抑制作用,但毛竹依旧可以生长,对锰胁迫土壤有很好的富集能力。 为今后在重金属污染污染治理和植物修复领域的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水体消落带重金属胁迫处理下双穗雀稗和狗牙根的生长情况以及重金属在植株地上部和地下部的迁移富集情况,进行了不同浓度的外源重金属Cu2+和Cd2+的动态模拟试验。结果表明:狗牙根和双穗雀稗均能承受较高浓度的Cu胁迫,双穗雀稗比狗牙根能承受更高浓度的Cd胁迫;Cu在狗牙根中迁移富集量大于双穗雀稗,而Cd在双穗雀稗中的迁移富集量大于狗牙根;Cu和Cd胁迫时,两植物在不出现中毒现象的浓度范围内,富集量与胁迫离子浓度呈线性正相关,富集量均表现为地下部远大于地上部;Cu和Cd在狗牙根、双穗雀稗中的转运系数(TF)均小于1,不是Cu和Cd的超富集植物,但均能较好地修复铜、镉污染,是三峡库区消落带植被重建和Cu、Cd污染修复的优良物种。  相似文献   

4.
广西矿区植物重金属富集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寻找广西矿区潜在的对重金属元素的超富集植物。【方法】根据矿区的地貌和植被分布特征,对广西矿区土壤和植物的重金属含量进行调查,通过测定土壤和植物中的Cu、Zn、Cd、As等重金属含量,并分析其富集特征。【结果】矿区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均超过国家一级标准(GB15618—1995),其中As含量超国家三级标准;植物中的Cu、Zn、Cd和As含量分别为54.2~148.4、91.7—319.9、4.1—13.2和353.0—5123.7mg/kg;蜈蚣草、山菅兰、五节芒、葡萄属、壳斗科和杜茎山等植物中的As含量较高,分别为5123.7、3132.7、1046.6~3012.3、2411.4、1507.9和1056.1~1258.9mg/kg,其相应的富集系数分别为25.2、6.6、2.2~14.8、5.1、3.2和5.2~6.2,表现出地上部大于地下部的富集特征。【结论】蜈蚣草、山菅兰、五节芒、葡萄属、壳斗科、杜茎山均达到As超富集植物的标准,是潜在对的As超富集植物。  相似文献   

5.
芦苇菖蒲和水葱对水体中Cd富集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通过对芦苇、菖蒲和水葱在6种Cd浓度(0.5、1.0、5.0、15.0、30.0、60.0mg·L-1)处理条件下的水培实验,测定分析了3种湿地植物及其不同生长部位对于Cd的富集能力.结果表明,3种湿地植物在不同cd处理浓度条件F的Cd的富集能力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植株地上和地下部分富集的Cd含量均随着水培溶液中Cd处理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菖蒲对水体中的Cd具有最强的富集能力,而芦苇对Cd的富集能力最弱.高浓度的Cd处理会显著促进3种湿地植物对Cd的吸收和富集,低浓度条件对植物的Cd富集能力没有明显影响.3种湿地植物地下部分对水体中Cd的富集能力显著大于地上部分,均达到1倍以上.水葱、菖蒲、芦苇均能够有效吸收水体中的Cd,对Cd的去除最高分别可达10 074.17、14 759.33 mg·k-1和4 620.00 mg·kg-1,均可作为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水体的遴选物种,用于重金属Cd污染水体的生物修复.  相似文献   

6.
重金属铅对鲫鱼血清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申勋宇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758-759,771
[目的]研究重金属铅对鲫鱼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用0、0.01、0.05、0.10、0.50、1.00mmol/L的含铅水溶液处理鲫鱼,比较不同处理鲫鱼血清过氧化氢含量、过氧化氢酶和髓过氧化物酶活力。[结果]低浓度铅(0.01mmol/L)对鲫鱼血清CAT活力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高浓度铅对鲫鱼血清CAT活力具有抑制作用;鲫鱼血清中H2O2含量随铅离子处理浓度的升高呈上升趋势,但1.00mmol/L铅离子处理组鲫鱼血清H2O2含量低于0.50mmol/L铅离子处理组;较低浓度的铅(0.01、0.05mmol/L)能够提高鲫鱼血清MPO活力,高浓度铅则抑制鲫鱼血清MPO活力。[结论]该研究为鱼类生存环境重金属污染的定量分析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以株洲市清水塘工业区的5种优势植物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植物体内重金属含量,并采用植物重金属有效态富集系数来比较5种植物对土壤重金属Cd、Pb、Cu、Zn的富集特性.结果表明,5种植物对4种重金属的积累量都较高,对Zn的富集能力都很强.其中,何首乌对4种重金属的吸收量具有超富集植物的一般特征,对重金属Pb、Zn具有较强的富集能力;野芋对Cd、Cu的吸收量具有超富集植物的一般特征,且对Cd、Cu的富集能力也较强;蓖麻对Zn的吸收量具有超富集植物的一般特征,黄独和薏米对Zn有一定的积累能力,3种植物对Zn的富集能力都很强.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芦苇、菖蒲和水葱在6种Cd浓度(0.5、1.0、5.0、15.0、30.0、60.0 mg·L-1)处理条件下的水培实验,测定分析了3种湿地植物及其不同生长部位对于Cd的富集能力。结果表明,3种湿地植物在不同Cd处理浓度条件下的Cd的富集能力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植株地上和地下部分富集的Cd含量均随着水培溶液中Cd处理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菖蒲对水体中的Cd具有最强的富集能力,而芦苇对Cd的富集能力最弱。高浓度的Cd处理会显著促进3种湿地植物对Cd的吸收和富集,低浓度条件对植物的Cd富集能力没有明显影响。3种湿地植物地下部分对水体中Cd的富集能力显著大于地上部分,均达到1倍以上。水葱、菖蒲、芦苇均能够有效吸收水体中的Cd,对Cd的去除最高分别可达10 074.17、14 759.33 mg·kg-1和4 620.00 mg·kg-1,均可作为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水体的遴选物种,用于重金属Cd污染水体的生物修复。

  相似文献   

9.
为了筛选出对铜离子污染土壤具有较好修复效果的植物,选取长岭-威远一带非常规油气开发区域的黑麦草、玉米草、苏丹草、狼尾草、紫花苜蓿、白三叶草6种植物作为研究对象,测定这6种植物在不同含量铜离子条件下的发芽率,并开展其在不同铜离子含量土壤条件下的生长性试验,计算土壤中铜离子的去除率。结果表明,黑麦草、玉米草、苏丹草和狼尾草对铜离子的耐受性高于紫花苜蓿和白三叶草;玉米草、狼尾草、苏丹草中的铜离子主要富集在根系,在土壤中铜离子含量为100 mg/kg时,3种植物根系中铜离子含量分别达到了57.25、52.70、47.50 mg/kg;黑麦草中的铜离子主要富集在叶、茎,在土壤中铜离子含量为100 mg/kg时,黑麦草叶、茎中铜离子含量分别达到了23.29、12.12 mg/kg,根中铜离子含量仅仅1.24 mg/kg。当土壤中铜离子含量为25 mg/kg时,黑麦草与苏丹草的铜离子去除率均达到了60%以上,高于狼尾草和玉米草;而当土壤中铜离子含量为50 mg/kg时,苏丹草和玉米草的铜离子去除率均达到了55%以上,高于黑麦草与狼尾草。因此,在长岭-威远一带非常规油气开发区域,在土壤中铜离子含量较高(大于50 mg/kg)时,可选用玉米草作为修复植物;在土壤中铜离子含量低于25 mg/kg时,可选用黑麦草与苏丹草作为修复植物。  相似文献   

10.
铬超富集植物李氏禾对铜的富集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李氏禾是中国境内发现的第一种铬超富集植物.本文通过野外调查和水培试验,研究了李氏禾对铜的富集特征.野外调查结果表明,李氏禾能够将淤泥和水体中的铜转运到地上部,叶中铜平均含量为1 717.85 mg·kg-1,根和茎中铜平均含量为533.42mg·kg-1.叶中铜含量与水和淤泥中铜含量之比分别为291.88和14.01.营养液培养条件下,李氏禾对铜也有较强的富集能力.当培养液中铜浓度为40 mg·L-1时,叶中铜含量最高达到2 357.26mg·kg-1.这些结果表明,无论是在野外生长条件下还是在营养液培养条件下,李氏禾均对铜表现出很强的富集能力.李氏禾生长迅速,地理分布广,且能对铜、铬等多种重金属产生富集,因此,是一种优良的修复铜、铬等重金属污染土壤和水体的物种.  相似文献   

11.
对粤西某硫铁矿区与硫酸厂周边菜地生长的毛豆、芋头、玉米和花生中Tl、Pb、Cu和Ni的含量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采矿区和利用硫铁矿生产硫酸厂区周边的菜地土壤的Tl和Pb含量分别为2.35~5.03和43.2~177.1 mg/kg;硫酸厂边菜地的4种农作物Tl总含量均分别高于采矿区和沉淀池周边菜地相应的农作物,且毛豆和芋头果实中Tl含量(1.15~4.08 mg/kg)高于德国食品卫生标准(0.5 mg/kg),毛豆果实中Pb含量则远高于我国食品卫生标准,对附近居民的身体健康有潜在危害;对Tl的富集系数由大到小依次为毛豆、芋头、玉米和花生,硫酸厂边菜地的毛豆、玉米和花生作物则分别对Pb、Cu、Ni表现出较强的富集能力。  相似文献   

12.
陈龙威  王艳萍  何建兰  王燕 《安徽农业科学》2013,(33):12863-12865,12869
[目的]为贵德县土壤微肥科学施用、作物合理布局和配方肥的确定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采用姜黄素比色法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贵德县376个耕层土壤微量元素含量。[结果]贵德县有效微量元素平均含量B为0.339mg/kg,Cu为0.688mg/kg,Fe为3.798mg/kg,Mn为13.145mg/kg,Zn为2.554mg/kg,其中Fe、B含量缺乏,Cu、Mn含量适中,zn含量丰富。[结论]不同乡镇耕层土壤有效微量元素丰缺程度差异明显。不同土壤中有效微量元素含量之间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13.
陈曦  石绍福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8):10785-10786,10789
[目的]测定青风藤根中Ca、Fe、Mn、Zn、Pb、Cu、Cd、As、Cr9种元素含量。[方法]Pb、Cd、As、Cr采用塞曼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Ca、Fe、Mn、Zn、Cu采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结果]青风藤根中Ca平均含量604.430mg/kg,Fe平均含量191.489mg/kg,Mn平_均含量299.216mg/kg,Zn平均含量18.590mg/kg,Cr平均含量1.750m∥kg;Ph含量,J、于0.7m∥kg,Cu含量小于8mg/kg,Cd含量小于0.5ms/kg,As含量小于0.5mg/kg。[结论]青风藤根中重金属含量较低,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与藤茎比较,含Fe和Ca量较高,具有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宜春市区樟树叶片中重金属含量。[方法]以宜春市区道路旁樟树叶片作为研究对象,经消解后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OES)法测定樟树叶片中重金属含量,通过污染指数等级对每个采样点大气重金属污染程度进行评价。[结果]重金属Pb、Cd、Cr、Mn、Zn、Cu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790、0.699、16.870、44.030、456.290、12.410 mg/kg。其中,Zn的含量高,但污染程度较小,Mn相对含量较小,但污染程度较小。[结论]整体来看,宜春市植物受到大气重金属污染较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Mn、Cu、Fe溶液对糜子(Panicum miliaceum L.)萌发特性的影响,以期为其实际生产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蒸馏水为对照,设置不同浓度Mn(50、100、200、400、800 mg/L)、Cu(10、30、90、270、360 mg/L)、Fe(10、30、90、270、360 mg/L)溶液,研究3种微量元素对糜子萌发的影响。[结果]中等浓度Mn、Cu、Fe溶液对糜子发芽势起促进作用,其中Cu的促进作用最明显。低浓度Mn、Cu、Fe溶液对糜子发芽率无影响,而高浓度则起抑制作用。低浓度Mn、Cu、Fe溶液对糜子根长、侧根数以及侧根总长度起促进作用,尤其Fe溶液促进作用最明显,而高浓度溶液则起明显抑制作用。不同浓度Mn、Cu、Fe均对糜子胚轴起抑制作用。[结论]Mn浓度在50~100 mg/L、Cu浓度在10~30 mg/L、Fe浓度在10~30 mg/L时可提高糜子发芽势,不影响发芽率,并促进幼苗健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测定不同产地、不同采摘期柴达木枸杞中的24种元素的含量,并对重金属含量进行评价.【方法】样品经微波消解后分别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Pb和Cd的含量;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Hg和As的含量;ICP-OES法测定20种无机元素的含量,并选取K、Fe、Zn等9种主要元素,结合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不同产地、不同采摘期柴达木枸杞中元素的种类相似,但含量存在一定差异.Fe、Cu、Mn和Zn的平均含量分别为49.80、2.55、5.84和4.80mg/kg.重金属Hg、Pb、Cu、Cd的含量都低于201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限量要求.主成分综合分析结果得出产于德令哈的枸杞较优.【结论】柴达木枸杞24种元素的含量与其生长环境、生长期、植物的生理活动有一定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水体环境监测中废水排放安全性评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单一急性毒性试验和联合毒性试验,研究了金属离子Cu2+和Cd2+对草履虫的急性毒性和联合毒性。[结果]在单离子急性毒性试验中,Cu2+和Cd2+对草履虫的毒性随浓度的增高而增大,且均呈明显的剂量效应。Cu2+的1h半致死浓度(LC50)为0.32mg/L,而Cd2+的1h半致死浓度(LC50)为0.96mg/L。当Cu2+和Cd2+共存时,Cu2+的1h半致死浓度(LC50)为0.24mg/L,Cd2+的1h半致死浓度(LC50)为0.19mg/L,2种金属离子表现为协同作用。[结论]在废水排放中,不但要考虑单种金属离子对水生生物的毒害作用,而且要重视2种或多种金属离子共存时它们对水生生物的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查明秦巴山烟区(十堰)植烟土壤养分丰缺状况,并提出改良措施。[方法]选取十堰市4个产烟县1 448份土壤检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全县植烟土壤平均p H 6.50,有机质19.10 g/kg,碱解氮114.10 mg/kg,速效磷30.00 mg/kg,速效钾155.40 mg/kg,有效锌0.97 mg/kg,氯6.50 mg/kg,有效硼0.17 mg/kg,有效硫26.70 mg/kg,交换性钙2725.00 mg/kg,交换性镁212.70 mg/kg,有效铜1.18mg/kg,有效锰28.38 mg/kg,有效铁30.18 mg/kg。[结论]全市植烟土壤p H、有机质、碱解氮、有效锌、有效硼、交换性镁均处于适宜范围内,速效磷、有效硫、交换性钙、有效铜、有效锰、有效铁较为丰富,速效钾偏低,不同植烟县土壤肥力特征有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铜尾矿库重金属元素的形态分布及生物有效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慧萍  王志楼  柳建设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9):16293-16295
[目的]研究德兴铜矿尾砂库周边农田土壤中重金属(Cd、Zn、Cu)的形态分布特征和生物有效性。[方法]采用HCl提取和Tessier连续提取法研究了土壤中的重金属形态分布及生物有效性。[结果]用0.1mol/LHCl提取重金法测得Cu、Zn和Cd含量分别为:3.55~131.80、7.25~44.10、0.06~0.38mg/kg,其平均值分别为40.25、13.22、0.19mg/kg。[结论]Cu主要以有机结合态形式存在,Zn主要以残渣态形式存在,2者均处于相对稳定状态,而Cd则主要以可交换态形式存在,易发生迁移,对环境潜在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离纯化家蚕多酚氧化酶,并对其性质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采用硫酸铵分级沉淀、凝胶过滤、蛋白质电泳等方法。[结果]多酚氧化酶分子量约为81kD;最适温度为30℃;最适pn值为7.0。低浓度金属离子Ag^+、Ca^2+、Mn^2+、Zn^2+对多酚氧化酶有一定的激活作用,而高浓度有抑制作用。[结论]金属离子对家蚕多酚氧化酶的影响很大,值得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