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平板计数法测定了两个抗根腐病连作大豆品种生育期间根面和根际微生物区系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两个品种大豆根面细菌随生育期增加呈递减趋势,品种间无差异。合丰25(H25)的根际细菌数量随生育期呈递减趋势,绥农10号(S10)根际细菌数量从三叶期到鼓粒初期不断增加,到成熟期又急剧减少。感病品种H25根瘤重明显低于抗病品种S10。H25根面真菌和镰孢霉总数在三叶期和成熟期均高于S10,苗期是根腐病的主要发病期。总之,在连作条件下,无论抗病品种还是感病品种大豆成熟期其根面和根际细菌减少,真菌和主要病原菌(镰孢霉Fusarium)都会大量富集,表明根系分泌物对根面和根际的微生物种群有选择性地促进或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连作土壤盆栽大豆的根际酸度和微生物数量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作土壤条件下,不同抗性品种的根际微生物变化不同。盆栽试验结果表明,连作条件下,抗病品种绥农10号和抗线2号根际环境pH中性偏碱,不利病原真菌生长;感病品种合丰25号根际则处于偏酸环境,使作物易于感染根腐病。抗性大豆品种绥农10号和抗线2号的根际细菌数量增加,真菌数量减少;感病品种合丰25号的细菌和真菌数量变化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保护地番茄根际微生物区系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采用常规微生物分离鉴定技术,分析了保护地番茄根际微生物区系。结果表明:在苗期、花期和果期,细菌和真菌数量明显上升,而放线菌数量下降;生育期不同真菌优势种类明显不同;颉颃灰霉病菌的微生物数量随生育期而下降;品种抗病性与颉颃微生物的数量表现出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不同抗性烤烟品种根际微生物数量及多样性差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不同烤烟品种云85(高抗)、K326(中抗)、净叶黄(中感)和红花大金元(高感)为材料,通过平板菌落计数法和Biolog方法比较了不同烤烟品种不同生育时期以及接种黑胫病菌后根际可培养微生物数量及群落功能多样性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根际细菌数量随生育进程先增加后减少,真菌刚好相反,且细菌和真菌趋势拐点均出现在现蕾期,放线菌变化不大;团棵期和旺长期细菌和放线菌数量与品种抗性正相关,真菌数量与品种抗性呈负相关。人工接种黑胫病菌条件下,抗病品种根际环境刺激了细菌生长,而相对抑制感病品种细菌生长,不同品种均促进了根际真菌和放线菌生长,且真菌数量与品种抗性负相关。Biolog功能多样性分析表明,不同品种碳源总体利用能力及功能多样性存在一定差异,团棵期和旺长期抗病品种AWCD值、Shannon指数和Mclntosh指数大于感病品种;接种降低了感病品种碳源总体利用能力及功能多样性。以上结果说明,不同品种微生物数量及群落多样性受生长发育和品种抗性影响,且抗性差异主要表现在烤烟现蕾以前;与黑胫病互作后根际微生物数量及群落多样性存在明显差异且与品种抗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罗虹  刘鹏  李丽仙 《土壤通报》2005,36(5):735-738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外源铝对大豆根际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浓度下,铝对土壤细菌、放线菌具有刺激作用,在高浓度下,表现为抑制作用。铝对真菌的生长具有明显的刺激作用。在高浓度下,铝对土壤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自生固氮菌均产生强烈的抑制作用,最大抑制率分别为96%、98%和89%。土壤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可以作为铝污染土壤生态环境的指示菌。铝对两个大豆品种根际土壤微生物区系组成的影响不一致,揭示铝胁迫的生物效应还与植物生长、植物根际效应有关。  相似文献   

6.
大豆根系分泌物中氨基酸对根腐病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采用砂培和室内模拟方法,研究了两个抗病性不同的大豆品种水溶性根系分泌物中氨基酸组分随作物生长的变化;同时检测了培养基中添加大豆根系分泌物和纯品氨基酸对大豆根腐病菌菌落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大豆苗期和花荚期根分泌物均显著促进尖镰孢菌菌丝生长,添加成熟期根分泌物显著促进腐皮镰孢菌菌丝生长。易感根腐病大豆品种合丰25号花荚期以后根分泌物中氨基酸种类多于抗根腐病大豆品种绥农10号。感病大豆品种根系分泌的氨基酸总量随生育时期增加,在鼓粒期达到最高;抗病大豆品种根系分泌的氨基酸总量在花荚期最高。感病大豆品种根系分泌的主要氨基酸为精氨酸,抗病大豆品种根系分泌的氨基酸主要为天冬氨酸。氨基酸纯品培养中,添加精氨酸和酪氨酸处理的尖镰孢菌菌落直径显著高于不加氨基酸的对照菌落直径;添加丝氨酸和天冬氨酸的处理菌落直径则显著低于对照处理。同时,添加天冬氨酸的培养基上腐皮镰孢菌菌落直径显著低于不加氨基酸的对照。可见,不同大豆品种根系分泌物中氨基酸组分对病原菌生长起着一定的作用,其表现的作用受根际氨基酸种类和氨基酸浓度影响较大,对于不同病原菌的作用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7.
健康与罹病黄瓜根际微生物数量及真菌区系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健康与罹病黄瓜根际微生物数量及真菌区系研究结果表明 ,健康与罹病黄瓜植株根际微生物数量存在明显差异 ,其中罹病黄瓜植株根际真菌、细菌数量明显高于健康黄瓜植株 ;而健康与罹病黄瓜植株放线菌数量无明显差异 ;健康黄瓜植株根系真菌种类为 8种左右 ,常见真菌 3~ 4种 ,优势种的菌落数占总菌落数的 2 5 %~ 5 6 %。罹病植株根系真菌种类为 2~ 4种 ,仅有稀少真菌和优势种 ,且优势种的菌落数占其总菌落数的 88%以上 ,处于绝对优势 ,经证明其系引起黄瓜枯萎病的尖孢镰刀菌  相似文献   

8.
施肥对平邑甜茶根际微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二年生苹果砧木平邑甜茶实生苗为试材,研究施氮、有机肥及其组合对根际微生物类群的短期影响及其与果树根系生长状况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微生物类群对施肥反应不同,氮肥、有机肥处理明显增加除根际固氮菌外其他微生物类群的数量。高浓度氮肥(N 500 mg/kg)处理对细菌、放线菌、纤维素分解菌数量产生一定抑制作用,而3%和6%有机肥能缓解高浓度氮肥对根际微生物的抑制作用;3%有机肥和N 200 mg/kg氮肥处理可达到较好的缓解效果。细菌、真菌、氨化细菌和硝化细菌数量与生长根和吸收根生物量之间显著正相关;固氮菌则仅与吸收根生物量显著负相关;而纤维素分解菌与根系生物量的相关关系不显著。细菌和纤维素分解菌数量与根系呼吸显著正相关;而真菌、固氮菌、氨化细菌和硝化细菌与根系呼吸的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赵艳  张晓波 《土壤与环境》2007,16(6):1733-1736
根际是土壤-植物生态系统物质及能量交换的活跃界面,根际微生物不仅直接影响植物对水分、养分的吸收,而且也同时影响植物对不良环境的抵抗能力。利用选择性培养基对草地早熟禾(PoapratensisL.)返青前后根际与非根际的细菌、真菌以及放线菌类群进行分离测数,拟从根际及非根际土壤微生物区系动态变化方面来阐述草地早熟禾返青前后其根际微生态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草地早熟禾草坪的返青后,根际及非根际细菌、真菌数量明显增加,但放线菌数量呈减少趋势;(2)无论返青前后或者根际以及非根际,细菌的数量都占整个土壤微生物量的绝大部分,细菌数量的变化代表了整个微生物类群数量的变化趋势,使得草地早熟禾返青后根际土壤由“真菌型”向“细菌型”转化;(3)返青前后,各微生物类群都表现出明显的根际效应。  相似文献   

10.
浅析植物根分泌物与根际微生物的相互作用关系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综述了根分泌物与根际微生物、病原微生物的相互影响以及根际微生物作用几方面内容。根分泌物作用于周围环境产生根际效应,影响根际微生物的生态分布、种群组成,不同抗性品种根分泌物对病原微生物表现出促进或抑制的作用;而根际微生物又会对根分泌物起到修饰限制作用,通过各种途径改变根分泌物的数量、组成。根分泌物与根际微生物间的作用是相互的。此外,根际微生物在植物养分转化与吸收、病虫草害控制、物质循环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植物根系分泌物与根际微生物交互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娜  林华  张学洪  贺瑶  俞果 《土壤通报》2022,53(5):1212-1219
根际是受植物根系影响最为强烈的微域环境,是植物和土壤交流的桥梁。根系能通过调控根系分泌物的种类和数量影响根际微生物的种群结构和多样性,根际微生物通过改变根际土壤特性影响根系的分泌作用,进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因此,很有必要对这些研究进展进行梳理,提出未来该领域的研究重点。本文以1999 ~ 2022年中国知网(CNKI)和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为文献来源,对根系分泌物与根际微生物互作相关的64篇论文进行分析。总结了近年来根系分泌物和根际微生物互作的最新研究成果,重点介绍了根系分泌物对根际微生物种类、数量和分布的影响,环境胁迫对根系分泌物和根际微生物的影响,以及根际微生物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基于此,我们对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深入理解根系分泌物和根际微生物之间复杂的互作关系及其机理,对揭示根际微生态调控过程、土壤微生物组功能、促进农作物增产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不同连作年限麦冬根际微生物区系动态研究   总被引:65,自引:4,他引:65  
李琼芳 《土壤通报》2006,37(3):563-565
从麦冬根际微生物区系的变化来研究连作对麦冬生长环境的影响发现:1.在麦冬根际微生物中,细菌占99%以上,放线菌占0.44%,真菌最少,从三个不同取样部位来看,麦冬块根根际土微生物总量>麦冬须根根际土微生物总量>麦冬根外土微生物总量;2.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细菌和放线菌随连作年限增加而下降,但真菌却增加;3.连作对微生物生理类群的影响,在分析的几类有益细菌生理群中,氨化细菌>硝化细菌>固氮菌和纤维素分解菌;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各有益细菌生理群的数量锐减。  相似文献   

13.
籽粒苋不同富钾基因型根际钾营养与根系特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缺钾土培和水培条件下,研究了籽粒苋不同基因型根际和非根际土壤速效钾、缓效钾和全钾含量的变化,以及根际微生物数量、根系主要分泌物、根系质子分泌量和根系CEC的变化。结果表明,籽粒苋根际土壤速效钾和缓效钾含量明显高于非根际土壤,且在根际形成钾的相对富集区,富钾基因型R104和K12根际钾的富集能力明显高于一般基因型;籽粒苋根际土壤的全钾含量却低于非根际土壤,富钾基因型的降低幅度大于一般基因型。富钾基因型根际微生物数量和根系分泌能力显著高于一般基因型,且根际细菌和真菌数量与主要根系分泌物的分泌量变化基本保持一致。富钾基因型R104和K12根系CEC和H 分泌量高于一般基因型M9和Cr047,而相同基因型内各品种间的变化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我国喀斯特区域面积分布较广,而喀斯特生态系统的退化已成为当前西南地区面临的严重的生态问题。本研究选取贵州中部两种不同植被类型的生态系统—乔木林和灌木林,以乔木林中的白栎、园果化香和灌木林中的火棘、竹叶椒等主要优势树种为对象,研究不同的植物树种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及其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乔木林系统中根际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显著性高于灌木林,植物的根际效应在乔木林中表现更为显著;同时乔木林中的优势树种通过根系分泌物的作用显著提高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指数,而灌木林中优势树种的根际土壤微生物量及多样性均未表现出明显的根际效应。因此,植被的演替通过改变土壤微生物的特性影响植物-微生物-土壤之间的物质和能量循环,进一步影响喀斯特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健康功能。  相似文献   

15.
柑桔根际土壤微生物种群动态及根际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柑桔根际土壤微生物的种群结构中,细菌占优势,最高达76871×107个每克干土;真菌次之,达17549个每克干土;放线菌最少,达12462个每克干土。三种菌的根际效应非常显著,根际细菌最高约为对照的67.6倍,真菌约为12.4倍,放线菌约为26.9倍,柑桔中,温州密柑根际土壤细菌最多,年平均为6490×107个每克干土;红桔的放线菌及真菌最多,年均分别为1326个每克干土及1728个每克干土。柑桔根际土壤微生物区系的种群结构和数量变动,受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并随树种、树龄、砧木及季节而变化。柑桔根部及根颈部对脚腐病、根腐病及线虫病的感病性和耐病性同柑桔同柑桔根际土壤微生物区系中,有益微生物与有害微生物的种类、数量及分布有密切的关系。柑桔根际土壤有益微生物有促进生长发育和保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大气中臭氧浓度增加对根际和非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大田试验下,研究了冬小麦在不同的臭氧浓度下根际和非根际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随着生育时期的推进,微生物数量呈现规律性的变化,其中微生物总量在抽穗期达最大。根际、非根际土壤细菌和真菌数量均随着生育期的推进呈先增大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分别在抽穗期和孕穗期达最大。根际、非根际土壤放线菌数量随生育期呈下降的趋势,整个生育期内臭氧浓度的升高降低了土壤微生物的数量,不同的臭氧浓度处理间细菌数量差异达显著性水平,真菌数量差异只在成熟期达显著,放线菌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不同茬口、迎茬条件下施用不同有机肥的大豆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重迎茬根际土壤中细菌数量明显低于正茬,真菌数量高于正茬,而放线菌数量在不同时期有很大变化。施入不同有机肥后,能明显增加土壤中细菌和放线菌的数量,真菌中青霉菌数量增多,致病菌数量减少。  相似文献   

18.
为明确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大豆品种根际微生物丰度的影响差异,全面解析在高CO_2浓度下由微生物参与的土壤生态系统碳转化过程,本研究选取1950年-2003年间东北黑土区推广的4个大豆品种,利用开顶式气候箱(Open Top Chamber,OTC)模拟大气CO_2浓度升高至550 ppm,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解析了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大豆品种根际微生物丰度的影响。结果表明:CO_2浓度(p=0.006)和大豆品种(p=0.013)对根际细菌16S rRNA基因拷贝数影响显著,CO_2升高对4个大豆品种根际土壤细菌丰度均有促进作用,而CO_2浓度和大豆品种的交互作用对根际细菌16S rRNA基因拷贝数影响不显著(p=0.362);CO_2浓度、大豆品种以及两者的交互作用对根际真菌ITS基因拷贝数影响均为极显著(p0.001),真菌比细菌对CO_2浓度升高的响应更为敏感,与细菌和真菌生长所需的碳氮比和生长模式不同有关;CO_2浓度(p=0.169)、大豆品种(p=0.404)以及两者的交互作用(p=0.059)对根际反硝化细菌nir S基因拷贝数影响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重迎茬对大豆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不同茬口、迎茬条件下施用不同有机肥的大豆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重迎茬根际土壤中细菌数量明显低于正茬,真菌数量高于正茬,而放线菌数量在不同时期有很大变化。施入不同有机肥后,能明显增加土壤中细菌和放线菌的数量,真菌中青霉菌数量增多,致病菌数量减少。  相似文献   

20.
为探明土壤-植物系统中,田间施用量的乙草胺对玉米根际和非根际微生物数量的影响,采用田间试验及室内测试方法,在玉米苗期不同阶段测定了土壤中微生物量碳的变化,并进一步用平板稀释培养法研究了玉米根际和非根际土壤中细菌和真菌数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乙草胺施用对玉米根际和非根际的土壤微生物群落均具有一定影响。可培养的根际细菌和真菌均呈现先抑制后刺激的变化,但与真菌不同,细菌受到的抑制作用时间较短,刺激作用时间较长;而本体土壤中可培养细菌和真菌则主要受到抑制作用,但是抑制作用的强度和持续时间差别很大。乙草胺对根际土壤微生物量碳可产生一定刺激作用,但影响并不显著;由于乙草胺施用对非根际土壤细菌和真菌的影响不同步并存在群落结构的补偿作用,从而维持了非根际土壤总体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