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套袋提高短枝型苹果质量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短枝型红富士苹果套袋可极显著地提高果实着色指数、降低果面锈果率和胴部裂果指数,并减少贮藏前期烂果率,但果实上斑点(生理病斑),梗洼锈果率比对照增多。金矮生套袋可降低锈果率60%和贮藏前期的烂果率31%。新红星套袋可使果实果着色均匀亮丽。套袋对苹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果肉硬度的影响与对照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1选择排灌水良好的田块 瓠瓜种子的成熟期正逢江南梅雨季节,烂果现象比较严重,利用地势高爽,通风的田块,做成深沟高畦,可以减少烂果率,提高采种量.此时,果实膨大期,需水量大,如遇干旱,种子田要及时灌水.  相似文献   

3.
不同果袋处理对红富士苹果贮藏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套5种类型果袋对红富士苹果(Malus domestica cv. Red Fuji Spur)低温(0℃)贮藏品质的影响,部分果袋进行早套袋(6月10号)和晚套袋(6月23号)两个处理。各种套袋果实的呼吸速率和失水率在贮藏的第一个月内逐步提高达到峰值,其中套塑膜袋果实的呼吸速率比套小林袋的高47%,同时伴随着可滴定酸、可溶性糖以及硬度的持续降低;随后的一个月内呼吸受到明显抑制,各种品质指标下降缓慢,但在其后的贮藏时间里呼吸速率再次缓慢上升。套塑膜袋的果实仍具有较强的呼吸,晚套袋的果实比早套袋的呼吸略高。贮藏结束时(120d)套小林袋红富士的可滴定酸和果实硬度分别为0.2087%、9.43kg/cm2,套塑膜袋的分别为0.1812%、8.12kg/cm2。综合贮藏过程中果实的呼吸、糖、酸、硬度等指标的变化结果可以看到,不同果袋以套塑膜袋的果实品质下降最大,套小林袋(KM-2)的果实品质下降最小,其次是双层内红袋、双层内黑袋,再次是双层内塑袋。  相似文献   

4.
<正> 梨黑星病侵染初期可根据天气预测。在3月中旬梨花芽膨大后,日均温达10℃以上,只要出现大于5毫米的降雨。并有连阴天即可出现初浸染,发出首次喷药预报。上年发病严重的梨园,自4月下旬开始调查10株树,每次调查叶、果、梢各500个,隔5~7天调查一次。当病株率达20%,每株有病梢3~5个时立即喷药。防治对策:①开花后期至幼果期,喷50%多菌灵700倍或1:3:240倍波尔多液。②果实膨大期,单喷1:3:200倍波尔多液。③采收前,喷50%多菌灵700倍液混配5%功夫菊酯2000倍液,兼治黄粉  相似文献   

5.
采前水杨酸喷施对红地球葡萄采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红地球葡萄为试材,采用不同浓度水杨酸(SA)分别在膨大期、转色期和采收前2天(预收期)喷施葡萄果实,采收、预冷后在0℃条件下贮藏,研究其对葡萄采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SA处理能有效抑制葡萄果实的腐烂率、落粒率、失重率和果梗褐变的增加,延缓果实硬度的下降,同时有效维持葡萄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1.0 mmoL/L SA为适宜喷施浓度,此浓度SA处理能提高葡萄贮藏期间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氢酶(CAT)、多酚氧化酶(PPO)和β-1,3葡聚糖酶(GLU)活性。综上所述,采前SA喷施可有效提高鲜食葡萄采后贮运的外观和内在品质,并能提高葡萄的抗病性。  相似文献   

6.
不同果袋对大五星枇杷果实品质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枇杷产量,生产精品枇杷,于2013年4-5月在贵州省余庆县进行了枇杷不同果袋套襞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枇杷大五星品种果实套袋后果实橙黄色、茸毛多、果锈少,未套袋(CK)的果实橙红色、茸毛少、果锈多,果袋外黄内白、外黄内黑、外黄内黄的平均单果重与未套袋(CK)的平均单果重43.00 g相比,分别增加11.54 g、11.19g、7.22g,耒套袋的日灼率11.50%、鸟食率9.5%、裂果率11.2%、农药残留抑制率1.60%,套袋处理的日灼率0、鸟食率0、裂果率1.9%~2.2%、农药残留抑制率0.枇杷采用套袋技术,可提高果实品质,防止日灼和鸟害,降低裂果率,减少果实农药残留和大气污染.综合各因素分析,建议在贵州省枇杷种植区推广应用外黄内白或外黄内黑的双层果袋套袋.  相似文献   

7.
正病虫害是直接影响葡萄产量、品质的重要因素,而葡萄生长后期烂果是危害葡萄产量的最主要原因。为避免葡萄生长后期出现烂果现象,人们常大量使用化学农药,不仅造成葡萄农药残留量超标,还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实际生产过程中,应贯彻"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植保工作方针。下面结合葡萄生长后期烂果的发生原因及防治进行如  相似文献   

8.
近日来,笔者发现有部分果农使用亲水避光的劣质纸袋,更有甚者使用报纸糊的纸袋给苹果、梨、葡萄等套袋。笔者认为,在生产上用劣质果袋套果有很多害处,很多果农图便宜和省事,虽然初期节省了成本,但最终受损失的还是自己。劣质果袋套果害处有5  相似文献   

9.
‘夏黑’葡萄果实膨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黑’是南方无核葡萄避雨栽培的主栽品种,由于其三倍体核不育性,生产上常需膨大处理。为探寻一种省力又有效的膨大处理方案,研究比较了1次膨大与2次膨大处理的方案,探讨不同处理时期、试剂配比和浓度对葡萄果实膨大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夏黑’2次膨大处理在盛花期用浓度为30 mg/L的GA3溶液浸果,15天后使用GA320 mg/L+CPPU 3.5 mg/L进行第2次膨大处理,果实穗重达400 g,粒重6.33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8.4%。1次处理在盛花后3天左右,使用GA350 mg/L+CPPU2.5 mg/L对果实进行1次浸果处理,穗重400 g,粒重5.56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8.0%。  相似文献   

10.
套袋翠冠梨黄粉蚜的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费芳  王春梅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16):187-189
本试验选用50%抗蚜威超微可湿粉剂防治套袋翠冠梨黄粉蚜,用3组不同处理,即I组套袋前3d、套袋后25d、套袋后48d 3次都进行了50%抗蚜威超微可湿粉3000倍喷药防治。II组只进行前2次喷药防治,III组进行第一次和最后一次喷药防治。试验研究结果表明,I组与II组、III组与对照相比都有极显著性差异,对套袋翠冠梨黄粉蚜防治效果最好的是I组,且这种方法减少了喷药次数,降低了农药成本,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在葡萄栽培生产中,对果穗进行套袋、实施物理隔离,可有效地降低农药等有害物质的残留和污染,改善和提高果品的外观品质,这项措施已成为一些主要葡萄品种(如红地球等)必不可少的栽培技术环节.但是葡萄果实套袋,由于起步晚、时间短,其应用过程中表现为"应用在先,研究滞后".因而,在果实袋销售市场中适宜各生产区的系列果袋少,低劣质袋充斥市场、配套技术缺乏,不合理使用套袋给果农带来损失的事件屡屡发生.为此,总结葡萄套袋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其解决途径,是当前葡萄生产中为贮藏保鲜做前期准备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葡萄优质高效避雨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根据安徽省的地理和经济条件,通过对葡萄避雨设施结构改良和栽培技术研究,总结出一套包括品种的选择,棚膜管理温度、湿度和光照调节,花期管理,保花保果,果实套袋,病虫害综合防治,葡萄整形修剪,土、肥和水的综合管理等葡萄优质高效避雨栽培技术,为安徽高温多雨地区葡萄生产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5种化学药剂和3种增效剂进行了葡萄烂果病的田间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5、10号药,防治效果分别达75.3%和75.6%,防治效果较好;加入不同的增效剂对防治葡萄烂果病均有一定程度的增效作用,尤其是Ⅴ号增效剂,增效幅度达52.7%。  相似文献   

14.
<正>苹果在生长过程中易出现各种各样的病害,每种病害对苹果都会产生较大的危害,苹果黑点病也不例外,尤其是套袋苹果,在苹果膨大期应警惕黑点病的暴发。症状表现多在萼洼和果顶部发病,初期以皮孔为中心出现针头大小的黑色斑点。随着果面扩展,逐渐扩大  相似文献   

15.
不同套袋时间对早香橘橙果实色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三次不同套袋时间对早香橘橙果实色泽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套袋时间早、遮光性强的果袋对果实果皮色泽亮度、色饱和度的影响大于遮光性弱的或晚套袋的处理。果实色泽平均a/b值10月4日套袋好于7月14日,8月30日套袋处理,果实色泽更加的接近早香橘橙果实所固有色泽:橙黄色,但均小于对照(0.53)。套袋时间早果皮色泽色调角小于晚套袋处理,并且均大于对照(-10.23)。经相关系数分析,a/b 与色调角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9574。不同套袋时间、不同遮光率的果袋对早香橘橙果实色泽有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红提葡萄汁多、味浓、口感好,是消费者喜爱的水果,然而在保鲜过程中易受到微生物污染,影响葡萄的商品性。笔者历时5年,研制成新农生物葡萄保鲜剂1号。保鲜试验结果表明,新农生物保鲜剂1号具有抑制红提葡萄保鲜过程中微生物生长的作用,用质量分数为0.1%的该保鲜剂喷施的葡萄,在0~1℃条件下贮藏100d,其果穗和果粒外观优于对照;掉粒率和烂果率显著低于对照;果粒中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于对照。该葡萄口味浓,不含二氧化硫,无涩味。  相似文献   

17.
对红地球葡萄贮藏品质影响最大的原因是葡萄果梗的新鲜度,贮藏120天,叶/果<35(产量为45 000kg/mh2左右)干梗指数为叶/果=50(22 500 kg/hm2左右)的15倍多.硫酸钾三元复合肥.和生物菌肥能够明显抑制干梗;采前液体保鲜剂与红地球葡萄保鲜剂复配应用,在(-0.5 0.5)℃条件下,贮藏120天漂白率、腐烂率和干梗率分别为3.33%、0%和4.12%.  相似文献   

18.
文冠果落果与内源脱落酸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冠果在幼果期和果实膨大期出现两次落果高潮,脱落果实大约分别为雌花的75%和15%.本文用气相色谱法定量测定了两次落果期间不同状态果实的内源脱落酸(ABA)含量.结果表明:幼果期,脱落幼果脱落酸含量为不脱落幼果的2—9倍;果实膨大期停止生长的果实脱落酸含量为正常生长果实的1.1—1.8倍.可见,果实中高的内源脱落酸含量是引起文冠果脱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9.
正(接上期)熊(蜜)蜂授粉使用熊蜂或蜜蜂对设施果菜授粉,替代植物生长调节剂,其花瓣会自然脱落,可降低灰霉病发生程度,减少烂果、烂瓜,可降低畸形果率,提高果实口感和产品质量。应在作物25%以上的花开放后开始释放熊(蜜)蜂,同时注意确保棚室温度持续保持在12℃~30℃之间。生物熏蒸采用生物熏蒸对苗棚表面和土壤消毒。1.苗棚表面消毒选择生物熏蒸剂,如每亩用20%辣根素水乳剂1升对空喷雾,或采用自控常温烟雾施药套  相似文献   

20.
为更好地推进西藏自治区昌都市芒康县盐井乡葡萄产业长足发展,本研究采取平行观测、数理统计的方法开展盐井葡萄物候期人工观测和所在区域气象要素自动监测,根据所得数据分析葡萄生长的不同阶段对气候条件的适应性,并提出灾害防御对策。结果表明,盐井葡萄一般在3月上旬—下旬开始萌芽,5月上中旬进入开花期,6月下旬—7月上旬进入浆果膨大期,1个多月后葡萄开始转色,10月中旬进入成熟期,10月下旬开始落叶随即进入休眠期。从萌芽到成熟,盐井葡萄约需200天左右。盐井光照条件完全能满足葡萄的正常生长和发育的需要,在芽萌动期间逐日气温大都高于10℃,在开花期日平均气温为16.4~20.6℃,且80%以上的时间大于25℃。浆果膨大期日最高气温平均为21.9~28.0℃,期间风力大,20多天风速都达到10 m/s。从萌芽到坐果期,降水很少,从浆果膨大期开始雨水不断增多,但依旧不能满足葡萄生长发育,必须通过灌溉才能满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